影評|我是遺物整理師:關於好好告別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兒子,爸爸會和可魯,一直在一起。

這是在第一集中可魯爸爸和可魯用手語比的一句話,此後的每一集可魯都帶著這個習慣生活著。第一集的畫面來到水族館前的大片玻璃,可魯一一唸出海洋生物的名稱以及告知病況和狀態,下個畫面來到吃早餐的片段,從細節以及對話間接令人聯想他並非是為普通的孩子,而是上帝的禮物:亞斯伯格症屬於自閉症的一種,性格較為固執、對感官刺激較為敏感,一旦用對方式將能發揮所長。其中可魯爸爸想教導可魯獨自完成煎蛋的任務,可魯問起原因,可魯爸爸說「萬一哪天爸爸不在了,你也能獨自完成」,暗示了後續的發展,接著電話響起,「您好,這裡是移居天堂」,一併說明了整齣戲劇的核心:遺物整理師。

第一個案件是一位聾啞夫妻的兒子,因為工作中受傷而引起了敗血症正在考試院*獨自病逝,兒子把賺來的錢匯到父母的帳戶,每天吃著便利商店的御飯糰和泡麵節儉度日,而不良廠商看著員工的父母是聾啞人士想要就此過一劫,沒料到可魯爸爸會使用手語,把事情的緣由說對方聽,於是母親使用了手語告訴那些上司們,「我教導兒子做人要感激,只要對方給機會就要做到最好」,之後,說道:「你說這段期間兒子有哪裡做錯嗎?」,對方紛紛把頭瞥到一旁去低頭不語。可魯慌慌張張的想把護士上的別針別再逝者背包上,而上面寫的字是:珍貴的孩子。

在開始整理逝者的遺物前,可魯和可魯爸爸會先脫下帽子,報上自己的姓名,語畢後說道:「我們要來幫你搬最後一次家。」,而他們並非把那些物品僅視為物品,物品一旦交付於生命體上生命即賦予了意義。把生活用品和環境清掃完後,會挑選和逝者最相關的物品並放入一個黃色的箱子,把箱內的物品交付給案主或家屬才稱得上結案,除此之外,他們會透過逝者的物品來推論生前的處境和狀況,站在對方的角度去理解他離開的原因。

全劇不長,總集數為十集,每集大約一小時左右,一集的內容十分完整,敘事手法十分流暢,時常使用暗喻的手法,每件事件都在為後續情節埋下種子。好比叔叔的的到來並非偶然,可魯父親的到來與離開更是成為可魯繼續前進的動力之一,在最後的集數道出可魯的出身,第九集的逝者是一位在尋找親生母親的韓裔,他是被拋下的孩子,在整理完逝者的房間後,叔叔和可魯在往返家中的車子上,可魯說了:「如果韓靜佑爸爸沒有收留可魯,我會不會也和他一樣。」說出這句話的同時,代表了可魯對叔叔的信任,叔叔從原先的憎恨可魯爸爸到理解沒有赴約的原因,理解他從沒忘記過自己,只是擔心自己的模樣不是對方所期待的,擔心自己會讓對方失望,擔心事情沒有像每個故事都有美好的樣貌,所以逃避、懊悔到釋懷。

想要了對別人的想法,只要站在對方的角度理解就好。

劇中的案主和逝者的關係很近但同時又非常遙遠,因為某些心結而造成誤會,或是愛面子而不把話說開,很多時候,大人其實沒有長大過,那些容易說出口的道歉成為說不出口的話,能夠再次解釋的誤會也能埋藏在心底。這齣戲劇大概就是替那些沒有說出口的道歉和愛給了一個歸屬,讓他再次用另一個方式活下去,人一生會死三次,第一次是物理上的死亡,第二次是靈魂離開世界,第三次是世間沒人記得他的存在,當還有人記得,那他永遠都會活著。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伃聲漫漫的沙龍
0會員
3內容數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中年後,日子益發飛快,隨便一件往事,都可以追溯十年以上的時間,關於死後的人生,各個宗教有各自不同的見解,然而,無論是不斷輪迴的未來世,抑或天堂,與未知的死後相比,此生的生命,都極為短暫;宇宙之間,能量恆定,善出者善返,反之亦然,在有限的生命裡,最重要的東西是什麼,這是《可可夜總會》教我要思考的事。
Thumbnail
中年後,日子益發飛快,隨便一件往事,都可以追溯十年以上的時間,關於死後的人生,各個宗教有各自不同的見解,然而,無論是不斷輪迴的未來世,抑或天堂,與未知的死後相比,此生的生命,都極為短暫;宇宙之間,能量恆定,善出者善返,反之亦然,在有限的生命裡,最重要的東西是什麼,這是《可可夜總會》教我要思考的事。
Thumbnail
這個關於失去的故事,卻伴隨著輕快又溫暖的晚風。  
Thumbnail
這個關於失去的故事,卻伴隨著輕快又溫暖的晚風。  
Thumbnail
我們是「天堂移居」的韓靜佑和韓可魯,我們現在要幫你搬最後一次家。
Thumbnail
我們是「天堂移居」的韓靜佑和韓可魯,我們現在要幫你搬最後一次家。
Thumbnail
一則又一則改編自真實案例的故事,直指如今荒涼的世道和人心。可魯從一開始不知所措要面對,到藉由幻想父親存在,陪伴在旁的模樣,慢慢走出屬於可魯身為遺物整理師的道路...。
Thumbnail
一則又一則改編自真實案例的故事,直指如今荒涼的世道和人心。可魯從一開始不知所措要面對,到藉由幻想父親存在,陪伴在旁的模樣,慢慢走出屬於可魯身為遺物整理師的道路...。
Thumbnail
近來火紅的【我是遺物整理師】,趁著疫情在家期間,便順勢打開了這個潘朵拉寶盒。才發現這是一方打開後眼淚就不可收拾的盒子,裏頭有太多議題值得探討,也有太多悲傷與委屈,等著被熨平。
Thumbnail
近來火紅的【我是遺物整理師】,趁著疫情在家期間,便順勢打開了這個潘朵拉寶盒。才發現這是一方打開後眼淚就不可收拾的盒子,裏頭有太多議題值得探討,也有太多悲傷與委屈,等著被熨平。
Thumbnail
天堂移居 天堂移居的創辦人韓靜佑(池珍熙飾演)是韓可魯的養父,天堂移居顧名思義,即是搬家到天堂的意思,而韓靜佑會帶著可魯處理往生者的房間,處理遺物並揀選,不需要的就丟棄垃圾,而重要的回憶甚至個人物品則會整齊擺放進黃色的盒子,轉交給家屬。 亞斯伯格症患者 韓可魯(陳峻相飾演)是一名亞斯伯格症患者,十分
Thumbnail
天堂移居 天堂移居的創辦人韓靜佑(池珍熙飾演)是韓可魯的養父,天堂移居顧名思義,即是搬家到天堂的意思,而韓靜佑會帶著可魯處理往生者的房間,處理遺物並揀選,不需要的就丟棄垃圾,而重要的回憶甚至個人物品則會整齊擺放進黃色的盒子,轉交給家屬。 亞斯伯格症患者 韓可魯(陳峻相飾演)是一名亞斯伯格症患者,十分
Thumbnail
《我是遺物整理師》好似一顆蛋黃破了的荷包蛋,流洩出金色的瓊漿,是每個生命被點亮最好的時光,緩緩將之入口,在我的舌尖上化成甜而不膩的幸福。熄滅了一根煙、手捧著一束花、冬夜裡的厚毛衣或是迴盪展演廳的聖誕歌,都被細心地呵護收藏著。「沒辦法放手的話,我們就不要放手。」劇中的父子牽起了小手、情人們十指緊扣以及
Thumbnail
《我是遺物整理師》好似一顆蛋黃破了的荷包蛋,流洩出金色的瓊漿,是每個生命被點亮最好的時光,緩緩將之入口,在我的舌尖上化成甜而不膩的幸福。熄滅了一根煙、手捧著一束花、冬夜裡的厚毛衣或是迴盪展演廳的聖誕歌,都被細心地呵護收藏著。「沒辦法放手的話,我們就不要放手。」劇中的父子牽起了小手、情人們十指緊扣以及
Thumbnail
昨天傍晚,一口氣把韓劇[遺物整理師move to heaven]十集看完,眼眶濕濕的入睡。 「兒子,人到了要分離的時刻,就會變得很不會說謊,如果有人問我人生最美好的回憶是什麼?我會回答,成為可魯的爸爸。看不到爸爸覺得很難過嗎?但可魯的記憶跟一般人不一樣,所以你早就把我們的回憶都存在腦海中了,對吧?最
Thumbnail
昨天傍晚,一口氣把韓劇[遺物整理師move to heaven]十集看完,眼眶濕濕的入睡。 「兒子,人到了要分離的時刻,就會變得很不會說謊,如果有人問我人生最美好的回憶是什麼?我會回答,成為可魯的爸爸。看不到爸爸覺得很難過嗎?但可魯的記憶跟一般人不一樣,所以你早就把我們的回憶都存在腦海中了,對吧?最
Thumbnail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阿伯的話─現場開示精華節錄》:「人生是個磨錬的過程,要樂觀;兒孫自有兒孫福,對事不要太執著,否則會快樂不起來;執心如壓住胸口的一塊大石,使自己呼吸困難、渾身不對勁,若要過得快樂,必須將執心放下,方能神清氣爽,自在安詳。」
Thumbnail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阿伯的話─現場開示精華節錄》:「人生是個磨錬的過程,要樂觀;兒孫自有兒孫福,對事不要太執著,否則會快樂不起來;執心如壓住胸口的一塊大石,使自己呼吸困難、渾身不對勁,若要過得快樂,必須將執心放下,方能神清氣爽,自在安詳。」
Thumbnail
人們很容易將傷亡歸咎於時代悲劇,卻不願去思考時代悲劇是如何產生的,不是因為大部分的人都太愚笨,也不是因為大部分的人都太懶惰,更不是大部分的人都在被壓迫中失去了思考的勇氣與餘裕,而是因為過去的創傷往往只有表面癒合,一旦剖開,不但沒有保證會更好,還會先讓疼痛惡化,因為我們不再只是疼痛,而是看到裡頭的蛆。
Thumbnail
人們很容易將傷亡歸咎於時代悲劇,卻不願去思考時代悲劇是如何產生的,不是因為大部分的人都太愚笨,也不是因為大部分的人都太懶惰,更不是大部分的人都在被壓迫中失去了思考的勇氣與餘裕,而是因為過去的創傷往往只有表面癒合,一旦剖開,不但沒有保證會更好,還會先讓疼痛惡化,因為我們不再只是疼痛,而是看到裡頭的蛆。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