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的人性利益衝突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疫情看起來沒有那麼快結束
#大家的反應也都滿快的

疫情來臨,
有的人雪中送炭,有的人也是雪上加霜。


全國是一體的,如果大家擔心的是經濟問題,那經濟的全面影響一定不能不懂。當然我知道大家都會為了當下的荷包做出很多判斷,但是每一個動作究竟是讓自己的經濟狀況變好還是讓自己變更糟

以前看過一個故事是這樣說的:

有一個男子因為工作狀況出了問題,突然被裁員,頓失收入來源,但是基本的開銷都在支付,所以就就開始在想有什麼錢可以收回來?或是可以從誰身上拿到錢。想一想就老闆吧!老闆應該比較有錢吧?殊不知被裁員的原因是因為景氣的關係,老闆撐不下去,所以不得不裁掉,但是這個男子怎麼會懂呢?於是跟前同事們一起抗議,爭取,要求老闆不能無良,要老闆陪高額賠償,不然大家都那麼多付出了,憑什麼呢?

最後老闆想盡辦法把所有財產變賣,湊錢出來解決這件事情。

於是男子終於拿到這筆錢,安心地過了幾個月,然後發現不行,還是要找工作,卻漸漸發現越來越難找,因為企業到一片,工作的機會越來越少,更糟糕的來了,因為員工薪資不斷下降的關係,所以大家不敢花錢,現金開始停止流動,店家生意也越來越差,為了打掉固定成本,所以售價必須慢慢再疊高,因此物價又變高了。


請問,男子過更好還是會過更差?為什麼?


靠,這久遠的故事我居然還記得。

這裡面我覺得Bug不少,因為還有牽扯很多面向,但是在這個疫情時候,似乎很多東西被打中。


員工在家上班或是留職停薪
減半薪水或是分流


到底是共體時艱?還是先砍底層的人?

究竟完全勞基法處理?還是要體諒?

一個雞生蛋蛋生雞的矛盾持續在各個角落發生。


要求學校退費
小孩子還有課沒有上
老師沒有薪水為什麼不能退錢


一個企業的經營不是這個月的錢就是錢,會計帳上很多的數字都非常的複雜,不同的科目,不同的標的,不同的狀況,甚至還有不同的方案,計算標準都會不一樣。就如同我們常常看不到店家的成本一樣,為什麼7-11跟星巴克的咖啡豆一樣,價錢卻不同?


有時候你收的錢不是錢,不是當月結算而已。
很多的成本要攤提,有一些收益要看經濟規模。

新聞說有家長要討幼稚園的退費,

希望退錢有什麼不對?
以消費者角度很正常,我就是沒有享受完整的服務啊!但是整體來說又對了嗎?

你沒上到課,所以不想付費。對方沒有賺到錢,房租不用繳?

如果是供給方的錯,我覺得退費是很正常的,但是如果像這次的疫情狀態下,甚至更多是消費者自己的問題,我一點都不覺得有退費的必要。

每個人為自己的選擇負責。當你決定消費的時候,大部分狀況很多你看不到的成本就要先出來了,不管硬體或是軟體的部分。


我不敢期待社會是互相的。但是結果一定是交互的。


如果再加上優惠狀況呢?

一個人100元,利潤30元,變動成本70元。
但是固定經營成本要1000元。
有人覺得100太貴希望可以壓低一點,
所以經營方開始計算,我們至少要1000才能過,
要有50人報名就有1500元毛利。扣除後淨利500元。

如果推出方案,十人同行一人免費。
這是確保數量。

如果推出方案,一次三堂包課價。
這是確保後續。


如果十人中有人要退,三堂課只上了一堂不想上,

各位,你知道成本都已經出去了嗎?


全部人要幼稚園退費,以個別條件說很合理,
如果今天是幼稚園有疏失,就讓他下架。
如果是疫情?

那大家就等著未來疫情結束自己帶小孩或是去用比較差的選擇吧!

因為如果用心的機構,又要安全又要質感又要有效,成本都比較高。
如果都用劣質、不安全且無效的,那影響就會少很多。


#不期待不同角度還能互相理解
#不能互助也不要互弄
#單純案例不是完整狀況


企業的經營越來越困難,疫情當下越來越嚴峻,
要我期待大同世界人人都善良可愛又有同理心?

我沒有很期待,但是事實不會變。

「那是你的問題!」?
我認同。所以就變成一堆糾紛跟負向循環了。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雷哥實戰私廚
9會員
8內容數
雷哥多年實作人脈法則,研究多國系統之後發現台灣缺乏一個可以實戰運用的人脈學模組,因此這個專題會從台灣人的角度來介紹人脈相關的知識、觀念以及做法,讓大家可以成為自己的人脈王。
雷哥實戰私廚的其他內容
2021/06/28
成功學是什麼?很多人說就是一門幫助我們成功的學問。我們要怎麼樣才可以邁向自己的成功呢?早期的成功學幾乎就是激勵課程,因為在當初的時代背景,很多人內心的壓抑不敢去挑戰,並且很多新的事物不敢去碰觸,所以當這些激勵課程出現的時候就能夠協助一些人勇敢突破。
Thumbnail
2021/06/28
成功學是什麼?很多人說就是一門幫助我們成功的學問。我們要怎麼樣才可以邁向自己的成功呢?早期的成功學幾乎就是激勵課程,因為在當初的時代背景,很多人內心的壓抑不敢去挑戰,並且很多新的事物不敢去碰觸,所以當這些激勵課程出現的時候就能夠協助一些人勇敢突破。
Thumbnail
2021/06/21
「大家好,我是雷哥,我的背景跟我的外表不符合吧?」 這是我人脈講座的開場,我知道我看起來很年輕,差不多十八歲對嗎? 好吧!我知道不像。 不過至少看起來怎樣都不是50歲對吧,不是因為看著不像50歲,是真的還沒50歲,但是我這年紀卻好像可以做這麼多的事情,總會讓別人覺得應該是個富二代,只是很可惜的
Thumbnail
2021/06/21
「大家好,我是雷哥,我的背景跟我的外表不符合吧?」 這是我人脈講座的開場,我知道我看起來很年輕,差不多十八歲對嗎? 好吧!我知道不像。 不過至少看起來怎樣都不是50歲對吧,不是因為看著不像50歲,是真的還沒50歲,但是我這年紀卻好像可以做這麼多的事情,總會讓別人覺得應該是個富二代,只是很可惜的
Thumbnail
2021/06/21
很多人都以為人脈建立就是要成為一個社交高手,每天跟不同的人見面喝酒,才有辦法建立好人脈。很可惜,我自己就不是一個這樣的人,我不喜歡應酬似的互動,也不喜歡滿天風花雪月的聊天,更糟糕的是我不會喝酒。所以我也很疑惑,真的有多少人喜歡一直在不同的地方和陌生人互動? 真正的人脈建立,是應該來自於很自然地互
Thumbnail
2021/06/21
很多人都以為人脈建立就是要成為一個社交高手,每天跟不同的人見面喝酒,才有辦法建立好人脈。很可惜,我自己就不是一個這樣的人,我不喜歡應酬似的互動,也不喜歡滿天風花雪月的聊天,更糟糕的是我不會喝酒。所以我也很疑惑,真的有多少人喜歡一直在不同的地方和陌生人互動? 真正的人脈建立,是應該來自於很自然地互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世界經濟也一瞬間陷入低潮,裁員的裁員,破產倒閉接二連三,俗話說:’一波未平一波又起”。隔離,封國封州,在家出不了門,不能上班或在家上班,商店被逼停止營業,除了必需品的商店。有些公司沒工作就沒薪水,多部分庭也沒了收入,為零的說。對貧苦的家庭,三餐本來就不定,無疑是雪上加霜,逼走絕路啊!唉!不敢想像。
Thumbnail
世界經濟也一瞬間陷入低潮,裁員的裁員,破產倒閉接二連三,俗話說:’一波未平一波又起”。隔離,封國封州,在家出不了門,不能上班或在家上班,商店被逼停止營業,除了必需品的商店。有些公司沒工作就沒薪水,多部分庭也沒了收入,為零的說。對貧苦的家庭,三餐本來就不定,無疑是雪上加霜,逼走絕路啊!唉!不敢想像。
Thumbnail
現在創業時機點好嗎? 成熟的員工會站在老闆的角度去想事情、成熟的創業者會懂得彎道加速逆轉勝,事情往往是一體兩面,全看你從什麼角度、用什麼心態判斷,天無絕人之路,股市走向熊市財產會重新分配,創業市場也是如此,要想著突破重圍、出類拔萃,這不就是最好的時機嗎? 📷 回覆轉寄
Thumbnail
現在創業時機點好嗎? 成熟的員工會站在老闆的角度去想事情、成熟的創業者會懂得彎道加速逆轉勝,事情往往是一體兩面,全看你從什麼角度、用什麼心態判斷,天無絕人之路,股市走向熊市財產會重新分配,創業市場也是如此,要想著突破重圍、出類拔萃,這不就是最好的時機嗎? 📷 回覆轉寄
Thumbnail
疫情改變了許多人的生活型態,也加速的某些產業的改變。    在過年前的一個週末,我跟一個好友A坐在室外喝著咖啡,聽他說著最近生活上遇上的重大關卡。   「為什麼會變成這樣?有份穩定的工作,照理講應該不用擔心未來的生活阿!」好友A用激動的語氣,並掛著無法置信的表情。說著發生在他身上的事。    
Thumbnail
疫情改變了許多人的生活型態,也加速的某些產業的改變。    在過年前的一個週末,我跟一個好友A坐在室外喝著咖啡,聽他說著最近生活上遇上的重大關卡。   「為什麼會變成這樣?有份穩定的工作,照理講應該不用擔心未來的生活阿!」好友A用激動的語氣,並掛著無法置信的表情。說著發生在他身上的事。    
Thumbnail
2021五月底的這週,這一週發生太多事了。 台灣的疫情導致我們要分流上班,原本這辦公室有6名員工上班,這週變成只有3名,但其中一名員工因為家小孩要照顧,也必須請假,導致有一半以上的時間,只剩下我跟阿賢在上班。 幹......
Thumbnail
2021五月底的這週,這一週發生太多事了。 台灣的疫情導致我們要分流上班,原本這辦公室有6名員工上班,這週變成只有3名,但其中一名員工因為家小孩要照顧,也必須請假,導致有一半以上的時間,只剩下我跟阿賢在上班。 幹......
Thumbnail
#疫情看起來沒有那麼快結束 #大家的反應也都滿快的 疫情來臨, 有的人雪中送炭,有的人也是雪上加霜。 全國是一體的,如果大家擔心的是經濟問題,那經濟的全面影響一定不能不懂。當然我知道大家都會為了當下的荷包做出很多判斷,但是每一個動作究竟是讓自己的經濟狀況變好還是讓自己變更糟? 以前看過一個故事是這
Thumbnail
#疫情看起來沒有那麼快結束 #大家的反應也都滿快的 疫情來臨, 有的人雪中送炭,有的人也是雪上加霜。 全國是一體的,如果大家擔心的是經濟問題,那經濟的全面影響一定不能不懂。當然我知道大家都會為了當下的荷包做出很多判斷,但是每一個動作究竟是讓自己的經濟狀況變好還是讓自己變更糟? 以前看過一個故事是這
Thumbnail
進入職場後,我們總認為好好貢獻自己的能力,安安穩穩的把事情做好,不一定要多平步青雲,至少穩扎穩打,不惹麻煩事,公司不要對我太差,一切就阿彌陀佛。但想也知道,事實總是人與願違。
Thumbnail
進入職場後,我們總認為好好貢獻自己的能力,安安穩穩的把事情做好,不一定要多平步青雲,至少穩扎穩打,不惹麻煩事,公司不要對我太差,一切就阿彌陀佛。但想也知道,事實總是人與願違。
Thumbnail
讓人記得的故事,往往不是成就多高。 而是在谷底時,獲得多少老天爺想要讓你了解的事情。 一年之計在於春,一日之計在於晨 2020的開春從一片正向樂觀,在一月底整個市場大轉彎 疫情的爆發,從中國封城開始。封城是一個很極端的手段, 整體的經濟活動停滯。經濟活動停滯用一個簡單但極端的形容, 就是一間公司忽然
Thumbnail
讓人記得的故事,往往不是成就多高。 而是在谷底時,獲得多少老天爺想要讓你了解的事情。 一年之計在於春,一日之計在於晨 2020的開春從一片正向樂觀,在一月底整個市場大轉彎 疫情的爆發,從中國封城開始。封城是一個很極端的手段, 整體的經濟活動停滯。經濟活動停滯用一個簡單但極端的形容, 就是一間公司忽然
Thumbnail
早上開會我突然察覺一件事:因為我有兩份工作(收入),所以我可以有比較高尚 “一點點” 的人格😔 大家都知道武漢肺炎的疫情,對產業造成重大影響,當然台灣公司一定會使出「扣司當」大法、精簡人力。 在組織中,沒有實質產出的人是誰呢?當然是各階層的 “主管”。尤其是沒技術能力的主管……
Thumbnail
早上開會我突然察覺一件事:因為我有兩份工作(收入),所以我可以有比較高尚 “一點點” 的人格😔 大家都知道武漢肺炎的疫情,對產業造成重大影響,當然台灣公司一定會使出「扣司當」大法、精簡人力。 在組織中,沒有實質產出的人是誰呢?當然是各階層的 “主管”。尤其是沒技術能力的主管……
Thumbnail
現在超巨型企業與個人工作室當道,中小企業機動性比不上工作室,資金人才無法與超巨型企業相比,兩方夾擠之下利潤越來越低,生存越來越難。
Thumbnail
現在超巨型企業與個人工作室當道,中小企業機動性比不上工作室,資金人才無法與超巨型企業相比,兩方夾擠之下利潤越來越低,生存越來越難。
Thumbnail
這個真實故事讓我感動的不只是領導者的意念,也有同事間在艱苦時期團結的人性光輝。這位年薪上百萬的主管,以及安全名單的老員工,如果自私,他們可以不用為別人犧牲,在那個人人自危的時機與環境,願意跟大家一起少掉半個飯碗,願意慶幸還有半個飯碗,這樣的人性,就算在黑暗中,也會自然發光。
Thumbnail
這個真實故事讓我感動的不只是領導者的意念,也有同事間在艱苦時期團結的人性光輝。這位年薪上百萬的主管,以及安全名單的老員工,如果自私,他們可以不用為別人犧牲,在那個人人自危的時機與環境,願意跟大家一起少掉半個飯碗,願意慶幸還有半個飯碗,這樣的人性,就算在黑暗中,也會自然發光。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