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殘酷真相 -我們最終還是各取所需。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進入職場後,我們總認為好好貢獻自己的能力,安安穩穩的把事情做好,不一定要多平步青雲,至少穩扎穩打,不惹麻煩事,公司不要對我太差,一切就阿彌陀佛。
但想也知道,事實總是人與願違。
Photo by Gilles Rolland-Monnet on Unsplash
小齒輪們最常聽到的那幾句金句,不乏「要為公司貢獻」、「加班不要太計較,都是學習」、「沒接觸的領域沒關係,就當作多學點東西嘛」,其實這幾句話我不想要100%的否認,但在各位主管說出口之前,真的要想想,公司憑什麼要別人超脫常理的付出?今天拿著薪資使著我們做事的同時,說穿了不就其實是那一張契約,裡面寫著說好的工時與工作內容嗎?其實小齒輪內心也不會多計較,如果多花一點點時間就能提升更好的品質,大部份時候我們都願意。可是出發點必須說清楚,這是小齒輪的自我要求、自動自發,並不是公司多值得我們付出,也不是義務。

殘酷的是,我們最終還是各取所需

簡單說個真實發生的小故事,未經深思熟慮的設計公司老闆,目前手上大約已有40位員工左右,以為即將接到大案子了,就趕快Hire一組人馬想來應對,殊不知人已經請進來了,但疫情來了,案子掉了,多出來這新請的團隊怎麼辦?就地解散。他沒有想過減薪、無薪假,連共體時艱都直接放棄,原因很簡單,反正試用期三個月,這些人才做三個月,資遣費簡直 a piece of cake。
這樣思考有什麼不對嗎?其實沒有。老闆為了成本考量,減少人事成本勢在必行。但既然公司 lay off 員工即使按照勞基法,都能這樣輕鬆簡單,所以反過來,當員工在面對公司時,站在自己的利益角度做決定,也沒有什麼不對的吧。
再說另一個小故事,東南亞區的業務主管做了五六年,區域業績持平,沒有大幅起色,老闆一年比一年更要求業績的成長率,所以他很努力的每天加班,嘗試各種方式,努力呀努力,在某天埋首於電腦裡的時候,HR走到他身邊輕輕說了一句「請跟我到會議室一下」我再次看見他,他從會議室走出來,HR請他不要再碰公司電腦,說到底也是一個管理職,座位在旁邊的屬下們噤聲,眼睛瞪著好大。然後我就再也沒看到他了,當天就被請回家。
沒犯什麼大錯,就是被炒了。公司按規定來,請他當天離開,多給十天薪水(以替代十天資遣預告期)。公司有錯嗎?規定來看完全沒錯。但這就是殘酷現實,需要你時你才有價值。
職場的殘酷與無情,不論待長待短,就算不曾親自遇上,也一定會當過吃瓜民眾、看過類似戲碼。再一次撞見這種情景,回頭想想那些大家總掛在嘴邊的話:「不要太計較」、「吃苦當吃補」,不免覺得好笑。
替公司多付出真的有用嗎?不是沒用,是不一定有用。未來的甜美果實不一定是真的,但是此時此刻的辛苦痛苦卻都如此深刻。工作與支薪本來就是資本世界的一種自由貿易行為,彼此確認等值,所以交換而已。
所以呢!與其加班把肝爆壞掉,不如把握時間多睡覺!晚安啦!
Photo by Lance Anderson on Unsplash
-
如果對我的消極碎念很有共感,歡迎點擊下方 LikeButton 五下拍手讚賞我,或是到「https://like.co/nzvegoutlife」給我一個 SUPER LIKE,或是Follow我的紛絲頁 https://www.facebook.com/nzvegoutlife/ 點個讚,讓我可以上班心稍微不累一點,哈。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43會員
23內容數
年過三十還不會理財,被長輩訓斥之後,請爸媽教一下,卻也是得不到什麼答案欸... 只好土法煉鋼,看看別人出的書,然後自以為認真的紀錄一下。簡單說就是我的讀書心得區,順便借你們看一下。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小納很消極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這次想要聊聊的是公司裡的皇親國戚。「皇親國戚」應該就不必多解釋了?反正就是「靠關係」來上班的人。 但請不要誤會,我對皇親國戚一點意見也沒有,在被資本主義外加華人傳統價值傳承壟罩的台灣職場,「靠關係」一點也沒有關係。
新型冠狀病毒(俗稱武漢肺炎)爆發以來已經好一陣子了,開工至今,作為一個普通上班族,一邊上班一邊有好多煩惱要擔心,只是想好好無聊的健康活著怎麼就那麼難啊... 大家的公司都有做到即時有效的應對政策嗎?如果有,員工會覺得很安全,那很好。但我這一陣子以來都覺得上班上的很緊張... 到底要不要戴口罩上班?
前後離職潮來了... 身為微資深上班族,也是換過幾個工作(不多,就那幾個啦),從10人新創工作室到萬人上市公司都有點經驗,特休假到底怎麼算真的是千奇百怪,要是自己沒遇到,根本不會知道原來休假這麼有學問呢!
「年輕」,應該只是一個人生階段,年輕只能表示年紀的絕對值,不能顯示經驗跟眼界。但是很多職場老鳥總會說「年輕人不就是應該要怎樣怎樣」、「年輕不懂啦」、「反正你們年輕人沒關係」、「你是年輕人你應該知道啊」,間接把年輕當成是一種霸凌的武器。
不知道各位上班族有沒有這種感覺,2019倒數幾天,整個辦公室都洋溢著一股不知名的喜悅氣氛,老闆要你修改報告,不再用丟的,是特別溫柔的語氣喚著你「你來~」;請教同事問題時,平時的白眼也都被月彎彎的眼睛都在笑而取代,要是整年都能維持這股美麗該有多好。但這一切總事與願違...
我還記得那是好幾年前的一個雨天,是我新工作的滿三個月的第一天。一到公司坐下沒有多久,主管就把我叫去會議室說要進行試用期面談。這整段面談,討論了很多工作的細節,也有很多前輩對後輩的關懷與碎念,但這些細節大概都在我踏出那個會議室之後,就拋在腦後了。不過有一段對話,我記到現在,我覺得我一輩子不會忘記。
這次想要聊聊的是公司裡的皇親國戚。「皇親國戚」應該就不必多解釋了?反正就是「靠關係」來上班的人。 但請不要誤會,我對皇親國戚一點意見也沒有,在被資本主義外加華人傳統價值傳承壟罩的台灣職場,「靠關係」一點也沒有關係。
新型冠狀病毒(俗稱武漢肺炎)爆發以來已經好一陣子了,開工至今,作為一個普通上班族,一邊上班一邊有好多煩惱要擔心,只是想好好無聊的健康活著怎麼就那麼難啊... 大家的公司都有做到即時有效的應對政策嗎?如果有,員工會覺得很安全,那很好。但我這一陣子以來都覺得上班上的很緊張... 到底要不要戴口罩上班?
前後離職潮來了... 身為微資深上班族,也是換過幾個工作(不多,就那幾個啦),從10人新創工作室到萬人上市公司都有點經驗,特休假到底怎麼算真的是千奇百怪,要是自己沒遇到,根本不會知道原來休假這麼有學問呢!
「年輕」,應該只是一個人生階段,年輕只能表示年紀的絕對值,不能顯示經驗跟眼界。但是很多職場老鳥總會說「年輕人不就是應該要怎樣怎樣」、「年輕不懂啦」、「反正你們年輕人沒關係」、「你是年輕人你應該知道啊」,間接把年輕當成是一種霸凌的武器。
不知道各位上班族有沒有這種感覺,2019倒數幾天,整個辦公室都洋溢著一股不知名的喜悅氣氛,老闆要你修改報告,不再用丟的,是特別溫柔的語氣喚著你「你來~」;請教同事問題時,平時的白眼也都被月彎彎的眼睛都在笑而取代,要是整年都能維持這股美麗該有多好。但這一切總事與願違...
我還記得那是好幾年前的一個雨天,是我新工作的滿三個月的第一天。一到公司坐下沒有多久,主管就把我叫去會議室說要進行試用期面談。這整段面談,討論了很多工作的細節,也有很多前輩對後輩的關懷與碎念,但這些細節大概都在我踏出那個會議室之後,就拋在腦後了。不過有一段對話,我記到現在,我覺得我一輩子不會忘記。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我的職務是工程人員,在我前期的工程人員是直接現場處理,後來門市數量快速增加,公司人力無法負荷,改委託外部協力廠商第一線處理,工程人員作驗收管理的工作。我是在這個轉換期間人事異動時進來的,進公司第一天到25年後退休的最後一天,原則上我算是做同一職務沒有變過,也沒升遷、輪調過,可見工作能力之不佳^=^。
Thumbnail
這個問題可能要從「自己做得了什麼工作」來討論。
Thumbnail
 在台灣的職場中,「跳槽」一直是個熱門話題。但是,當你下定決心要離職,主管卻突然拿出加薪大絕來挽留你,這時候該怎麼辦呢?今天就來聊聊這個讓人又愛又恨的職場困境。 先來看看小美的故事。小美是個業務主管,在某科技公司工作了五年。最近,她覺得工作沒有挑戰性,加上薪水一直原地踏步,於是決定跳槽。
Thumbnail
「職場」不是「追求公平」的地方,而是「目標導向」的集合體,不然不用每年都有「專案目標」、「KPI」等這種指標,來評比員工。對老闆而言,只要能夠達成他想要的目標,枝枝節節,只要沒出什麼大事,他們也不在乎,如果有錯,也是那個離開的人的錯。
Thumbnail
身為傳產製造業的一員,好像很難避免因為一些循環訂單量低的時候,老闆免不了就會想到這個方案。也許換個角度比起被資遣好一些,但總的來說對於勞工總是收入減少,但遇到了總是要處理與面對,就來分享一下一些要點。 #一定要雙方協商 雖然實務上不太真的有太多協商的過程,但如果我們身為執行者就在這一
Thumbnail
我明明都已經給他特別照顧,無論調薪或分紅都沒有少給他,什麼好處全都拿了,竟然跟我說因為心累所以要走了- 前兩天聽到隔壁團隊的主管言語激動的描述著申請離職同仁的狀況。
Thumbnail
這篇文章主要講述在職場上,同事是資源的競爭者,而長官則是資源的分配者。此外,文章還探討了人性的幾個現象及看法,如不對人性抱有太高期待、當別人對你太好時要小心等。最後邀請讀者進一步探索作者的其他文章,分享互動的方式。整髒的內容充滿了關於如何應對職場及人性的智慧。
Thumbnail
探討業務同仁「領多少薪水,做多少事」思維,文章指出這種觀念可能忽略工作的內在價值,僅以薪水衡量。薪水是否等同於工作價值,以及這種思維對未來的影響成為討論焦點。提倡超越薪水思維,挑戰傳統觀念,注重工作的滿足感和成就。勇敢探索個人工作價值,使工作不僅是換取薪水的交易,而成為實現夢想和發揮所長的平台。
Thumbnail
可以選擇的話,您是否也會不想上班呢? 我想大部分的人都會想,哈哈哈哈~~~ 但往往為了生活,逼不得只能更著頭皮上, 上班每天要面對所謂的豬隊友、小人、噁心上司、慣老闆…等。 拾。ten以前也開過店,多少知道當老闆的心態, 但目前的上班族職場上,真的,跟以前不同, 老闆真的不是人,
Thumbnail
不傳統人資的職場大小誌主管篇,是來自一個小夥伴的困擾, 主管希望小夥伴能多做一些,而小夥伴困惑在自己明明已經很努力... 職場中常見的主管與員工的分歧,其實還可以這樣去看,那樣去試~ 4點整理自我檢核盤點法,把焦點放回自己,找到工作動力!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我的職務是工程人員,在我前期的工程人員是直接現場處理,後來門市數量快速增加,公司人力無法負荷,改委託外部協力廠商第一線處理,工程人員作驗收管理的工作。我是在這個轉換期間人事異動時進來的,進公司第一天到25年後退休的最後一天,原則上我算是做同一職務沒有變過,也沒升遷、輪調過,可見工作能力之不佳^=^。
Thumbnail
這個問題可能要從「自己做得了什麼工作」來討論。
Thumbnail
 在台灣的職場中,「跳槽」一直是個熱門話題。但是,當你下定決心要離職,主管卻突然拿出加薪大絕來挽留你,這時候該怎麼辦呢?今天就來聊聊這個讓人又愛又恨的職場困境。 先來看看小美的故事。小美是個業務主管,在某科技公司工作了五年。最近,她覺得工作沒有挑戰性,加上薪水一直原地踏步,於是決定跳槽。
Thumbnail
「職場」不是「追求公平」的地方,而是「目標導向」的集合體,不然不用每年都有「專案目標」、「KPI」等這種指標,來評比員工。對老闆而言,只要能夠達成他想要的目標,枝枝節節,只要沒出什麼大事,他們也不在乎,如果有錯,也是那個離開的人的錯。
Thumbnail
身為傳產製造業的一員,好像很難避免因為一些循環訂單量低的時候,老闆免不了就會想到這個方案。也許換個角度比起被資遣好一些,但總的來說對於勞工總是收入減少,但遇到了總是要處理與面對,就來分享一下一些要點。 #一定要雙方協商 雖然實務上不太真的有太多協商的過程,但如果我們身為執行者就在這一
Thumbnail
我明明都已經給他特別照顧,無論調薪或分紅都沒有少給他,什麼好處全都拿了,竟然跟我說因為心累所以要走了- 前兩天聽到隔壁團隊的主管言語激動的描述著申請離職同仁的狀況。
Thumbnail
這篇文章主要講述在職場上,同事是資源的競爭者,而長官則是資源的分配者。此外,文章還探討了人性的幾個現象及看法,如不對人性抱有太高期待、當別人對你太好時要小心等。最後邀請讀者進一步探索作者的其他文章,分享互動的方式。整髒的內容充滿了關於如何應對職場及人性的智慧。
Thumbnail
探討業務同仁「領多少薪水,做多少事」思維,文章指出這種觀念可能忽略工作的內在價值,僅以薪水衡量。薪水是否等同於工作價值,以及這種思維對未來的影響成為討論焦點。提倡超越薪水思維,挑戰傳統觀念,注重工作的滿足感和成就。勇敢探索個人工作價值,使工作不僅是換取薪水的交易,而成為實現夢想和發揮所長的平台。
Thumbnail
可以選擇的話,您是否也會不想上班呢? 我想大部分的人都會想,哈哈哈哈~~~ 但往往為了生活,逼不得只能更著頭皮上, 上班每天要面對所謂的豬隊友、小人、噁心上司、慣老闆…等。 拾。ten以前也開過店,多少知道當老闆的心態, 但目前的上班族職場上,真的,跟以前不同, 老闆真的不是人,
Thumbnail
不傳統人資的職場大小誌主管篇,是來自一個小夥伴的困擾, 主管希望小夥伴能多做一些,而小夥伴困惑在自己明明已經很努力... 職場中常見的主管與員工的分歧,其實還可以這樣去看,那樣去試~ 4點整理自我檢核盤點法,把焦點放回自己,找到工作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