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手法系列6-刑案偵訊室》:分析暴力犯罪者的獵食者思維

閱讀時間約 11 分鐘
編按:繼著名回憶錄出版二十年後,FBI傳奇犯罪剖繪專家約翰.道格拉斯再度打開案件檔案,直視職涯中最令人不安的四名罪犯,書中並針對訪談技巧與剖繪過程,提供「過去從未揭露的細節」:在跟這個國家最危險的男人們談話的同時,如何鑽進獵食者與獵物雙方的心理之中。

文/約翰.道格拉斯(John Douglas)、馬克.歐爾薛克(Mark Olshaker)
在這裡,問題不在於誰做的?而是為什麼?
而到頭來,如果我們已經發現「為什麼?」,也補上了「怎麼做?」,我們也會理解是「誰做的?」因為「為什麼?+怎麼做?=誰做的」。

大屋子裡的小房間

目標不在於做朋友。目標在於不成為仇敵。目標在於取得真相。
這是沒有任何棋子的口頭與心智對弈;一場沒有任何身體接觸的對打;一種耐力賽,參賽雙方都會尋求並且利用另一方的弱點與不安全感。
我們坐在一張小桌子前,在一個燈光昏暗的房間裡彼此相對。這裡的煤渣磚牆被漆成接近淡藍的灰色,唯一的窗戶位在上鎖的鐵門上,那扇窗很小,還用鐵絲網強化過。一名身著制服的警衛從另一邊朝裡頭凝望,以確保沒有異常發生。
在最高安全級別的監獄裡,沒有其他事情會被看得更重要了。
我們已經談了兩個小時,而現在時機終於成熟。「我想知道,用你自己的話說,二十五年前那是什麼樣的狀況。」我說:「這一切是怎麼發生的,讓你現在到了這裡?那女孩──瓊安──你認識她嗎?」
「噢,我以前在附近看過她,」他回答。他的情緒很平淡,語調平穩。
「讓我們回到她來到門口的那一刻,告訴我發生了什麼事,一步一步來,從那個時間點開始講起。」
這幾乎像是催眠。房間裡很安靜,而我看著他在我面前轉變。就連他的外表似乎都起了某種變化。他眼睛失焦地看著我背後一堵空蕩蕩的牆。他回溯到另一個時間,另一個空間;回到那個他從未須臾或忘,關於他自己的故事。
房間裡很冷,即使穿著西裝,我都要竭力避免自己發抖。不過,在他重述我要求他說的故事時,他開始冒汗。他的呼吸愈發沉重,愈加清晰可聞。很快地,他的上衣被汗水浸溼,胸口的肌肉顫動著。
他以這種方式講述了整個故事,沒有看著我,幾乎是在自言自語。他進入神馳狀態,在那個時空,想著他當時所想的事情。
有一會兒,他轉身面對我。他直視著我的眼睛,說道:「約翰,在我聽到敲門聲,透過紗門看到是誰在那裡的時候,我就知道我會殺了她。」

拜訪牢裡的暴力犯,分析獵食者思維

這是一本關於暴力獵食者思維方式的書──以我過去二十五年來做為FBI特別探員、行為剖繪專家與犯罪調查分析師的經歷,以及從聯邦調查局退休之後所做的工作為基礎。
但其實這本書涉及我有過的那些對話。畢竟,那是一切的開始,在這些對話中,我學會了如何利用一個暴力獵食者的所思所想,來協助當地執法官員將犯罪者繩之以法。對我來說,那是行為剖繪的開端。
我開始訪談身陷囹圄的暴力犯,是出於個人考量與制度必要性,不過在許多方面,這是始於一股想要了解犯罪者背後潛藏動機的欲望。就像大多數新進的FBI特別探員,我被指派擔任街頭探員,而我的第一個派駐地點是底特律。從一開始,我就對於人們為什麼犯罪感興趣──不只是他們真的犯了罪,而是他們為什麼犯下那種特定罪行。(……)
在FBI學院參加人質談判課程時,我的名字傳遍了行為科學部門(BSU),而在我離開回到密爾瓦基前,他們提議同時給我教育部門與行為科學部門的位置,做為我的下一個職務。雖說我們單位稱為行為科學,部門裡九位探員的主要職責是教學。課程包括應用犯罪心理學、人質談判、實用警察問題、警察壓力管理,還有性犯罪──後來我了不起的同事洛伊.海茲伍德(Roy Hazelwood)把這門課改成了人際暴力。
雖然學院的「三腳凳」模型,教學、研究與諮詢,正在開始成形,但像德田這種明星探員所提供的任何案件諮詢都絕對是非正式的,並不是任何有組織課程的一部分。這四十小時課堂指導的焦點,理應是犯罪調查員最關心的議題,動機:為什麼犯罪者做他們所做的那些事,他們用什麼方式進行,以及理解這一點如何能幫忙抓到他們?不過這套方法的問題在於,大部分內容仍是來自學術領域,每次有實戰經驗多於講師的資深執法人員來上FBI學院課程的時候,這一點就變得很明顯。
在這個領域裡,沒有人比團隊裡最年輕的講師,也就是我,來得更弱了。我站在教室前面,一屋子都是經驗豐富的探員與警官,他們大多數年紀都比我大得多。我應該要教他們犯罪者心裡在想什麼,給他們某種能實際用來幫忙釐清案情的東西,然而我的第一手經驗,大多源自於我在底特律與密爾瓦基跟經驗豐富的員警和凶殺組警探共事,所以由我來告訴他們該怎麼辦案,似乎太僭越了。
我們之間有許多人頓悟到,能夠應用在精神疾病與心理衛生社群裡的知識,對執法單位來說實用性有限。
身為年齡與我最相近的人,羅伯.雷斯勒(Robert Ressler)被相中來協助我打入學院文化,能夠自在地教學。(……)
關於訪談獄中受刑人,特別是關乎定罪、緩刑與假釋、感化的研究,數量極少。然而,紀錄似乎指出暴力與自戀的受刑人,整體而言是無可矯正的──意思是說,他們無法被控制、無法改善或改過自新。透過跟他們談話,我們希望得知是否實情如此。
羅伯起初心存懷疑,卻願意照這個瘋狂的主意做。他在軍隊服役過,而在軍隊和調查局之間,他對官僚體制有足夠經驗,所以他的口頭禪是「最好先斬後奏」。我們會不告而至。在那個時代,FBI身分證明讓我們不需要事前許可,就可以進入監獄。如果我們提前告知,就有在獄中走漏風聲的危險。而如果有人知道受刑人計畫要跟兩名調查局幹員談話,獄中其他人可能會認為他是個告密者。(……)

罪犯的動機特徵:操縱,支配,控制

令人訝異的是,絕大多數我們找到的人都同意和我們交談。他們有各式各樣的理由。某些人覺得跟FBI合作會讓他們看起來紀錄良好,而我們沒做任何事來阻止這種假想。其他人可能就只是被嚇著了。許多受刑人,特別是比較暴力的類型,並沒有太多訪客,所以這是緩解無聊的一種方式:和來自外界的某個人談話,花一兩個小時待在他們的囚房之外。有些人就是對自己矇騙每個人的能力超級自信,所以他們把這種訪談當成一種潛在的遊戲。
到最後,驅車離開沙加緬度時開始的一個簡單念頭──跟殺人犯對話──變成了一個計畫,將會同時改變羅伯和我以及最終加入這個團隊的特別探員的職涯與生活,並且為FBI打擊犯罪的武器庫增添了一個新的向度。在我們做完最初階段的訪談之前,我們已經研究並訪談的對象當中,包括了:奧勒岡州的戀鞋癖勒殺犯傑若姆.布魯多斯(Jerome Brudos),他喜歡從他大量收藏的女性衣物裡,取高跟鞋套在死去受害者的腳上;蒙特.李瑟爾(Monte Rissell),他還是青少年的時候,在維吉尼亞州的亞歷山大姦殺了五名女性;還有大衛.伯考維茲(David Berkowitz),人稱「點四四口徑殺手」、「山姆之子」,他在一九七六與七七年讓紐約市陷入恐懼之中。
這些年來,我和匡提科的剖繪員訪問了其他許多暴力與連續性獵食者,像是殺害數十名年輕女性的泰德.邦迪(Ted Bundy),以及蓋瑞.海德尼克(Gary Heidnik),他在費城自宅的地下室坑洞裡囚禁、折磨並殺害婦女;這兩人都為小說家湯瑪斯.哈里斯(Thomas Harris)的《沉默的羔羊》(Silence of the Lambs)提供了角色特徵。艾德.蓋恩(Ed Gein)也是他的靈感來源,這名威斯康辛州隱士殺害女性,好讓他剝皮利用;我在麥迪遜的曼多塔精神療養院(Mendota Mental Health Institute)訪問過他,他也因為做為羅勃.布洛赫(Robert Bloch)《驚魂記》(Psycho)的主角諾曼.貝茲(Norman Bates)的原型而聞名,這部小說是希區考克同名經典電影的基礎。不幸的是,蓋恩的年紀與精神疾病導致他的思維模式雜亂無章,使得訪談沒什麼成果。然而,他確實仍熱衷於皮革工藝,製作皮夾跟皮帶。
最終出現的是一組嚴密的訪談方法,讓我們得以開始將罪行和當時犯罪者的實際想法聯繫起來。有史以來第一次,我們能夠透過犯罪者在犯罪現場留下的證據,以及他對受害者(如果她或他還活著)所說的話,或者他在受害者生前或死後對他們做了什麼,連結到他心裡在想什麼,並且加以理解。如同我們常說的,這幫助我們著手回答那個古老的問題:「什麼樣的人會做出這種事?」
等到完成最初那一輪訪談的時候,我們已經知道什麼樣的人會做出這種事了,有三個詞彙似乎描繪出每一位罪犯的動機特徵:操縱,支配,控制。
這些對話是後繼一切的起點。我們收集到的所有知識,我們做出的結論,從我們的研究中得出的書《性殺人犯:模式及其動機》(Sexual Homicide: Patterns and Motives),還有我們創建的《犯罪分類手冊》(Crime Classification Manual),我們協助抓捕並起訴的凶手──這一切全都始於坐在殺人犯對面,詢問他們過著什麼樣的生活,目標在於理解是什麼驅使他們奪走另一條生命──或者在某些例子裡,是許多條生命。這之所以有可能,全是因為我們付出注意力,面對這批先前無人請益的講師群:罪犯本人。
接下來,將會深入檢視我離開調查局之後所正面遭遇的四名殺人犯,我使用的是我們在大規模研究中發展出來的同一套技巧。這些殺人犯本身都是不同的,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技巧、動機與心理特質。他們的受害者從一人到將近一百人不等,而我從他們所有人身上都學到了一些事情。他們之間的對比耐人尋味且引人注目。但相似處也是如此。他們都是獵食者,在他們的人格成形期都沒有和其他人建立起信任的羈絆。他們都是行為科學爭論主題之一的主要證物:先天對後天,殺手是天生的還是被塑造出來的。
在我的FBI單位裡,我們依據這個等式運作:為什麼?+如何做?=誰做的。在我們訪談被定罪的犯罪者時,我們可以對這個過程做逆向工程。我們知道是幹的,我們也知道發生了什麼事。藉著結合這些事物,我們發現最重要的如何做?以及為什麼?

(本文摘自 麥田出版 /城邦文化《犯罪手法系列6-刑案偵訊室》;為閱讀需要,部分擷取內容有些許調整。)
  • 書名:《犯罪手法系列6-刑案偵訊室:FBI「破案神探」本尊破解連續殺人犯與獵食者的內心祕密》
  • 作者:約翰.道格拉斯、馬克.歐爾薛克
  • 出版社:麥田出版
  • 出版日期:2021/05/01

作者簡介

約翰.道格拉斯(John Douglas)
FBI傳奇犯罪剖繪專家、《紐約時報》暢銷書作者。
任職美國聯邦調查局長達二十五年,擁有教育方面的博士學位,論文基礎是教授警官犯罪分類方法。首創剖繪緝凶專案小組,致力於獵捕惡中之惡,研究並揀選最令人不安的罪犯故事。身為研究犯罪心理與動機第一流專家與調查員,過去四十八年曾參與超過五千件暴力犯罪案,目前既是活躍的顧問,也是極度搶手的演講者。著有《破案神探1~4》(Mindhunter,Netflix熱門影集同名原著)、《法律與無秩序》(Law & Disorder)、《隱身惡魔》(The Killer's Shadow)等書。
馬克.歐爾薛克(Mark Olshaker)
美國著名電影製片人,曾獲艾美獎紀錄片殊榮,同時著有多部極受好評的懸疑小說與非小說作品,包括《愛因斯坦的大腦》(Einstein’s Brain)、《邊緣》(The Edge)等書。與約翰・道格拉斯合著的作品始於《破案神探》,《法律與無秩序》(Law & Disorder)亦銷售數百萬本,並翻譯成多國語言。他也大量撰寫另一種主題的致命謎團:疾病偵測與公共衛生。目前和律師妻子卡洛琳住在華盛頓特區。
即將進入廣告,捲動後可繼續閱讀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41會員
67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麥田出版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這是第一本從暴力角度探討日本政治發展歷史全書。作者施奈華是威廉斯學院(Williams College)歷史教授,他主張暴力早自日本開始實驗民主之初,就融入了近代日本政治的實踐中。當議會自一八九○年代開啟,衝突、鬥毆、破壞、威脅與恐嚇,很快成為日本政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人類學家的無政府主義觀察》是人類學大師詹姆斯‧斯科特(James C. Scott)最平易近人的幽默作品!當國家緊扼人民的命脈、財團資本控制世界,在這充滿不確定性的艱困世道中,人類學大師斯科特以29篇幽默的靈光片段,捍衛地方性知識、常識、個體創造力與自發性的無政府主義思維,帶領我們審視...
在政治的領域,這樣的工作是由政黨來執行。在《基本法》中,政黨就是特別為此而設計的。畢竟,生活在民主制度之下,每個人都必須為自己的事負責......
什麼叫德國式?什麼是德國人? 「身為一個外國人,你……」要多像個德國人才行呢? 曾經是異鄉人,就永遠是異鄉人:什麼是移民?他永遠都是移民嗎? 德國人幾個世紀以來,有著許多不同的家族根源。即使不願承認,但德國是一個由移入者組成的國家,這個過程不會停止。因此,並沒有所謂「真正的德國人」。
在日本,論及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期日本的重要作家時,森鷗外絕對不會被忽略,是地位與夏目漱石齊名的作家。森鷗外最出名的作品是他的出道作《舞姬》,以他在德國留學時結識一女子的現實生活,寫成的一則跨國戀情。然而,他的小說背景不限於當時的社會,對於歷史故事也多有著墨,〈高瀨舟〉和〈山椒大夫〉就是代表作之一
除了台灣,全世界只有日本,可以隨處遇見旅行紀念章。台灣紀念章的發展歷史也必須追溯到日本統治台灣的時代。
這是第一本從暴力角度探討日本政治發展歷史全書。作者施奈華是威廉斯學院(Williams College)歷史教授,他主張暴力早自日本開始實驗民主之初,就融入了近代日本政治的實踐中。當議會自一八九○年代開啟,衝突、鬥毆、破壞、威脅與恐嚇,很快成為日本政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人類學家的無政府主義觀察》是人類學大師詹姆斯‧斯科特(James C. Scott)最平易近人的幽默作品!當國家緊扼人民的命脈、財團資本控制世界,在這充滿不確定性的艱困世道中,人類學大師斯科特以29篇幽默的靈光片段,捍衛地方性知識、常識、個體創造力與自發性的無政府主義思維,帶領我們審視...
在政治的領域,這樣的工作是由政黨來執行。在《基本法》中,政黨就是特別為此而設計的。畢竟,生活在民主制度之下,每個人都必須為自己的事負責......
什麼叫德國式?什麼是德國人? 「身為一個外國人,你……」要多像個德國人才行呢? 曾經是異鄉人,就永遠是異鄉人:什麼是移民?他永遠都是移民嗎? 德國人幾個世紀以來,有著許多不同的家族根源。即使不願承認,但德國是一個由移入者組成的國家,這個過程不會停止。因此,並沒有所謂「真正的德國人」。
在日本,論及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期日本的重要作家時,森鷗外絕對不會被忽略,是地位與夏目漱石齊名的作家。森鷗外最出名的作品是他的出道作《舞姬》,以他在德國留學時結識一女子的現實生活,寫成的一則跨國戀情。然而,他的小說背景不限於當時的社會,對於歷史故事也多有著墨,〈高瀨舟〉和〈山椒大夫〉就是代表作之一
除了台灣,全世界只有日本,可以隨處遇見旅行紀念章。台灣紀念章的發展歷史也必須追溯到日本統治台灣的時代。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接下來第二部分我們持續討論美國總統大選如何佈局, 以及選前一週到年底的操作策略建議 分析兩位候選人政策利多/ 利空的板塊和股票
Thumbnail
🤔為什麼團長的能力是死亡筆記本? 🤔為什麼像是死亡筆記本呢? 🤨作者巧思-讓妮翁死亡合理的幾個伏筆
Thumbnail
《UHA味覺糖-手撕軟糖vs.超長手撕軟糖》系列廣告是魔性的、狂野的、性感的,它讓人對超長手撕軟糖充滿印象,也對神祕長長君充滿癡迷,並且產生一種追劇的錯覺,雖然幾乎所有人看完的反應都是「WTF」,但這正是這部廣告的獨到魅力所在。畢竟,要不斷吸引你的注意力,又同時說好一個故事,其實是非常困難的。
Thumbnail
這是我目前為止最喜歡的經典電影,電影中有許多價值判斷、人性考驗、道德倫理的問題,非常值得人們思考。
Thumbnail
或許現在的我們很難想像。不過在1991以前的那個年代,即便這群抗爭者們各自抱有不同的主張,他們不見得會認同彼此的想法與言論,甚至與當今的我們一樣,偶有唇舌之爭;但在面對處處限制與打壓的國民政府,他們最終還是選擇互相協助,或是視而不見、密而不談,必要時,他們還會一齊出聲、反抗──
Thumbnail
機器人是否可以視為和人類擁有相近的心智功能?不少科幻片都圍繞著這個心智哲學問題以至於設定展開故事,而《銀翼殺手》(Blade Runner)也不例外;續作《銀翼殺手2049》的導演更是在表演風格以及戲劇節奏上做出高度的統一,使得該作儘管撲朔迷離難解,但卻能在前作上更進一步,達到更高的完成度。
Thumbnail
<p>我知道這是我唯一的機會,再過一秒她就會消失不見。因此我打開車門,跳出去,然後追上她。我從後方給她重重一擊,她手腳不穩,然後我抓住她。當她了解大難臨頭時,有幾分氣喘吁吁,設法躲開我。即便以女孩子來說她算是高大健壯,但我還是比她高了快三十公分,而且一定比她重四十五公斤以上。我緊緊抓住她,用力重擊她的頭部側面,一定讓她滿眼金星。</p>
Thumbnail
<p>帶領美國聯邦調查局緝凶專案小組,破案專家約翰.道格拉斯(John Douglas)偵查案件既不分析指紋,也不檢測DNA,卻能憑著他率先研發的「犯罪剖繪」辦案手法,分析歸納犯罪現場、犯罪形態以及被害人的特性,進而準確研判嫌犯的年齡區間、所屬族群、生活習性等重要特徵,指引警方緝兇方向,在毫無頭緒的重大案件中找到隱藏在暗處的線索,迅速逮捕幕後真兇。</p>
Thumbnail
接下來第二部分我們持續討論美國總統大選如何佈局, 以及選前一週到年底的操作策略建議 分析兩位候選人政策利多/ 利空的板塊和股票
Thumbnail
🤔為什麼團長的能力是死亡筆記本? 🤔為什麼像是死亡筆記本呢? 🤨作者巧思-讓妮翁死亡合理的幾個伏筆
Thumbnail
《UHA味覺糖-手撕軟糖vs.超長手撕軟糖》系列廣告是魔性的、狂野的、性感的,它讓人對超長手撕軟糖充滿印象,也對神祕長長君充滿癡迷,並且產生一種追劇的錯覺,雖然幾乎所有人看完的反應都是「WTF」,但這正是這部廣告的獨到魅力所在。畢竟,要不斷吸引你的注意力,又同時說好一個故事,其實是非常困難的。
Thumbnail
這是我目前為止最喜歡的經典電影,電影中有許多價值判斷、人性考驗、道德倫理的問題,非常值得人們思考。
Thumbnail
或許現在的我們很難想像。不過在1991以前的那個年代,即便這群抗爭者們各自抱有不同的主張,他們不見得會認同彼此的想法與言論,甚至與當今的我們一樣,偶有唇舌之爭;但在面對處處限制與打壓的國民政府,他們最終還是選擇互相協助,或是視而不見、密而不談,必要時,他們還會一齊出聲、反抗──
Thumbnail
機器人是否可以視為和人類擁有相近的心智功能?不少科幻片都圍繞著這個心智哲學問題以至於設定展開故事,而《銀翼殺手》(Blade Runner)也不例外;續作《銀翼殺手2049》的導演更是在表演風格以及戲劇節奏上做出高度的統一,使得該作儘管撲朔迷離難解,但卻能在前作上更進一步,達到更高的完成度。
Thumbnail
<p>我知道這是我唯一的機會,再過一秒她就會消失不見。因此我打開車門,跳出去,然後追上她。我從後方給她重重一擊,她手腳不穩,然後我抓住她。當她了解大難臨頭時,有幾分氣喘吁吁,設法躲開我。即便以女孩子來說她算是高大健壯,但我還是比她高了快三十公分,而且一定比她重四十五公斤以上。我緊緊抓住她,用力重擊她的頭部側面,一定讓她滿眼金星。</p>
Thumbnail
<p>帶領美國聯邦調查局緝凶專案小組,破案專家約翰.道格拉斯(John Douglas)偵查案件既不分析指紋,也不檢測DNA,卻能憑著他率先研發的「犯罪剖繪」辦案手法,分析歸納犯罪現場、犯罪形態以及被害人的特性,進而準確研判嫌犯的年齡區間、所屬族群、生活習性等重要特徵,指引警方緝兇方向,在毫無頭緒的重大案件中找到隱藏在暗處的線索,迅速逮捕幕後真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