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邪念到暴行:跟蹤騷擾、人質挾持、校園槍擊、無差別殺人,鑑識心理學家的當代犯罪診斷書

更新 發佈閱讀 6 分鐘



raw-image


來自人性陰暗深淵的聲音,隨時在我們身邊耳語──

「想要有能力控制一切」、

「想要受人敬畏恐懼」,

「想要自己的所作所為被全世界永遠記得……」

是什麼讓潛在的邪念升級成暴力的罪行?

又有什麼辦法能避免我們成為這些暴行的犧牲者?





熱門Podcast好評推薦──



《出塊True Crime》主持人Y&O
《她說犯罪》主持人Lily W
《暗黑森林》主持人榮忠豪、Ruby盧春如




血洗拉斯維加斯音樂節的槍手犯案後旋即自殺,               沒有任何線索能解釋他為何奪走五十八條人命
跟蹤狂持槍掃射辦公室導致七人死亡,                      卻聲稱被他騷擾四年的女子該為這起慘案負責
男大學生在校園周圍無差別殺傷二十名路人,作案前上傳影片宣稱       「因為沒有女生看得上我」……


近年許多手法最駭人聽聞、死傷人數最高的暴力犯罪事件,背後充滿令人費解的謎團:歹徒身上找不出符合常理的動機,犯案時不試圖掩人耳目,反而還希望得到注意。他們不是為了「利益」或「情感」等常見動機鋌而走險的一般罪犯,卻也不是心神喪失、行動毫無理由的狂徒,他們渴望的是:自我的權力、他人的恐懼、大眾的注目。


然而,內心懷抱這些渴望的人為數眾多,因而失控犯罪的卻是少數中的少數,究竟是哪些情境與條件催化了他們心中的邪念,促使他們犯下恐怖的暴行?


本書作者克里斯‧莫漢迪是資深的鑑識心理學家,長年任職於洛杉磯市警局行為科學小組,專長是犯罪側寫、反情報偵蒐與人質協商,他不但曾經當面訪談獄中的連環殺手、校園槍擊犯與恐怖攻擊策劃者,研究他們的心理狀態和作案過程,更多次在槍手挾持人質、嫌犯飛車逃逸等迫切危機發生的當下,現場協助警方評估威脅層級與應對策略。他回顧了生涯中所接觸的十餘起重大案件,類型聚焦在跟蹤騷擾、人質挾持、妄想型罪犯、校園槍擊、無差別殺人與恐怖攻擊,其中犯罪者的共通點是以暴力手段表達信念、爭取關注,藉由造成他人恐懼而宣示自己的權力。他分析凶手如何形成扭曲的世界觀,又是在什麼樣的情況下將想法付諸行動,也探討一般民眾與執法者應該對哪些跡象抱持警覺,以避免下一樁暴力犯罪的悲劇發生。



「這本書與讀者分享了猙獰犯罪行為中的精細樣態,讀來令人深陷其中。任何讀者若有興趣了解執法人員與心理衛生專家在罪案調查幕後付出哪些努力,這本書都不容錯過。」

──麥可‧阿爾伯尼(前洛杉磯警局霹靂小組隊長)


「就像他在法庭上與在辦案過程中的卓越表現一樣,克里斯將令人震驚的罪案寫得躍然紙上且寓教於樂。他解析闡明了殺人犯與跟蹤狂的心理狀態。這本書就像一盞明燈,打亮了在我們身邊鬼鬼祟祟的黑暗身影。」

──史考特‧高登(退休法官、洛杉磯郡跟蹤與威脅評估小組創始成員)


「莫漢迪博士集專業知識、人生經驗與生花妙筆於一體,引領讀者踏上了一趟深度之旅,探究美國最危險歹徒的內心世界。《從邪念到暴行》以專家中的專家視角,帶我們一窺鑑識心理學的領域,是不容錯過的佳作。」

──德瑞克‧拉瓦梭(前刑警、電視主持人)


「洛杉磯湖人隊球迷與隊職員的人身安全,曾讓我擔心著度過許多個無眠的夜晚。為此我曾經尋求克里斯‧莫涵迪博士在威脅評估上的專業協助與指導,但事實上,每個人的每一天也都切切實實潛藏著風險。在我們集體轉換心態,去接受暴力隨時隨地可能侵襲我們的過程中,這本不容錯過的傑作可以幫助我們做好準備。」──吉妮‧巴斯(美國職籃洛杉磯湖人隊執行長兼總裁)




作者介紹

克里斯‧莫漢迪Kris Mohandie

臨床、警務與鑑識心理學家,擁有三十年以上的實務經驗。他曾為洛杉磯警局、聯邦調查局、各州級與地方層級執法單位提供現場應對與案件調查方面的諮詢,也在大規模傷亡與連續殺人等多種極端暴力犯罪案件的調查與審理過程中,擔任顧問或專家證人。莫漢迪博士曾廣泛針對暴力犯罪者進行訪談研究,對象包含跟蹤狂、人質劫匪、職場與校園槍手、凶殺累犯等。他除了在《紐約時報》、《今日美國報》與《洛杉磯時報》上發表過文章,也在電視節目中以來賓身分登場提供專家意見,包括美國廣播公司(ABC)的《20-20》專題報導、國家廣播公司NBC的《四十八小時》,以及調查探索(Investigation Discovery)、藝術與娛樂(A&E)、歷史(History)與探索頻道(Discovery Channel)上的眾多節目。除此之外,他亦是《罪犯二十二級剖析》(Most Evil)與《驚天殺人》(Breaking Homicide)系列罪案紀實節目的主持人兼製作群成員。



raw-image

📖《從邪念到暴行》跟蹤騷擾、人質挾持、校園喋血、無差別殺人與恐怖攻擊,鑑識心理學家的當代暴力犯罪診斷書

城邦花園│https://bit.ly/3flh6pF
博客來│https://bit.ly/3rX58rh
讀冊│https://bit.ly/3ihP0xq
金石堂│https://bit.ly/3jjCU66
誠品│https://bit.ly/2TREu6H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臉譜出版的沙龍
93會員
472內容數
離開地面,是永恆的現代性,理當有文學來捕捉人類心靈最躍動的一面。 --詹偉雄×臉譜出版 山岳文學書系 meters
臉譜出版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26
「原因我雖然不清楚,但打從奧迪入獄的那天起,似乎就一直有人在背後指使大家殺他,而且一個月前情況越演越烈,那孩子被刺、被勒、被打、被關又被燒,卻從來都不恨、不悔,也從不示弱。」 摩斯抬頭迎向黛瑟蕊的凝視。 「妳想知道他為什麼逃跑是吧,妳問錯問題了。妳該問的是,他為什麼等到現在才逃。」
Thumbnail
2025/04/26
「原因我雖然不清楚,但打從奧迪入獄的那天起,似乎就一直有人在背後指使大家殺他,而且一個月前情況越演越烈,那孩子被刺、被勒、被打、被關又被燒,卻從來都不恨、不悔,也從不示弱。」 摩斯抬頭迎向黛瑟蕊的凝視。 「妳想知道他為什麼逃跑是吧,妳問錯問題了。妳該問的是,他為什麼等到現在才逃。」
Thumbnail
2025/04/26
入獄十年的運鈔車搶匪,在刑期屆滿前一天從大牢裡消失, 如果明天就能合法重獲自由,為什麼要在今天冒險逃獄? ◆《請找到我》、《守護妳》國際懸疑推理暢銷名家邁可‧洛勃森醞釀二十年精湛純熟代表作 ◆改編電影由《原罪犯》、《分手的決心》韓國名導朴贊郁籌拍中 ◆勇奪英國犯罪作家協會金匕首獎
Thumbnail
2025/04/26
入獄十年的運鈔車搶匪,在刑期屆滿前一天從大牢裡消失, 如果明天就能合法重獲自由,為什麼要在今天冒險逃獄? ◆《請找到我》、《守護妳》國際懸疑推理暢銷名家邁可‧洛勃森醞釀二十年精湛純熟代表作 ◆改編電影由《原罪犯》、《分手的決心》韓國名導朴贊郁籌拍中 ◆勇奪英國犯罪作家協會金匕首獎
Thumbnail
2025/04/25
以能力為依據評價他人時,容易落入類似的陷阱當中。比方說,在商場、職場上,某種程度上必須給人「那個人表現非常優秀」、「他沒做出成果」等等評價。但如果將之進一步解讀為「沒做出成果的人,就是沒有用的人」,或是 「能力差,一點價值也沒有」,便武斷地全盤否定那個人,就太危險了。
Thumbnail
2025/04/25
以能力為依據評價他人時,容易落入類似的陷阱當中。比方說,在商場、職場上,某種程度上必須給人「那個人表現非常優秀」、「他沒做出成果」等等評價。但如果將之進一步解讀為「沒做出成果的人,就是沒有用的人」,或是 「能力差,一點價值也沒有」,便武斷地全盤否定那個人,就太危險了。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主角遭人偽裝成上吊自殺逃過一劫,加上官司被湮滅證據心力交瘁,被轉送精神療養院強制隔離。一度懷疑是否真是人格解離障礙還是出現幻覺,沒想到透漏身分給警方後,兇手步步進逼殺入醫院,企圖再次以自殺混淆視聽。兇手巧妙入侵並各個擊殺戒護員、偵查警,不逃即死的主角只好背負殺害其他人的兇手標籤,命懸一線、展開逃亡。
Thumbnail
主角遭人偽裝成上吊自殺逃過一劫,加上官司被湮滅證據心力交瘁,被轉送精神療養院強制隔離。一度懷疑是否真是人格解離障礙還是出現幻覺,沒想到透漏身分給警方後,兇手步步進逼殺入醫院,企圖再次以自殺混淆視聽。兇手巧妙入侵並各個擊殺戒護員、偵查警,不逃即死的主角只好背負殺害其他人的兇手標籤,命懸一線、展開逃亡。
Thumbnail
《模仿犯》不是將劇情著重在要觀眾猜測哪一個才是真正的犯人,而是串連一系列的犯罪行為,以及與共犯所犯下的看似安排好的犯罪行為,襯托出最後主謀的佈局、與檢警的來回心理戰以及最後無法勝過自己內心的掙扎而露出的破綻。同時,透過媒體的力量達到渲染和讓社會恐慌的目的。
Thumbnail
《模仿犯》不是將劇情著重在要觀眾猜測哪一個才是真正的犯人,而是串連一系列的犯罪行為,以及與共犯所犯下的看似安排好的犯罪行為,襯托出最後主謀的佈局、與檢警的來回心理戰以及最後無法勝過自己內心的掙扎而露出的破綻。同時,透過媒體的力量達到渲染和讓社會恐慌的目的。
Thumbnail
我不知道大眾對法律人的印象如何、認為他們擁有怎樣的信念,但我對「真相」與「正義」,始終是疑惑、搖擺不定的。看到被害人所受到的苦難,以及特定人或利益團體的冷言冷語時,覺得「人權」聽來格外戲謔;看到因種族、階級、性別等結構性的歧視、冤抑時,又是滿滿的氣憤與無奈。
Thumbnail
我不知道大眾對法律人的印象如何、認為他們擁有怎樣的信念,但我對「真相」與「正義」,始終是疑惑、搖擺不定的。看到被害人所受到的苦難,以及特定人或利益團體的冷言冷語時,覺得「人權」聽來格外戲謔;看到因種族、階級、性別等結構性的歧視、冤抑時,又是滿滿的氣憤與無奈。
Thumbnail
解密陌生人6 〈完結篇〉:不在堪薩斯市的布蘭達 還記得布蘭達這個名字嗎? 一位叫做安辛尼亞的粗魯惡霸警察, 竟然害的一位黑人女性自殺, 他應該要懂的更多尊重和禮節, 我們要狠狠的判刑他! 但,問題真的是他嗎?
Thumbnail
解密陌生人6 〈完結篇〉:不在堪薩斯市的布蘭達 還記得布蘭達這個名字嗎? 一位叫做安辛尼亞的粗魯惡霸警察, 竟然害的一位黑人女性自殺, 他應該要懂的更多尊重和禮節, 我們要狠狠的判刑他! 但,問題真的是他嗎?
Thumbnail
來自人性陰暗深淵的聲音,隨時在我們身邊耳語── 「想要有能力控制一切」、 「想要受人敬畏恐懼」, 「想要自己的所作所為被全世界永遠記得……」 是什麼讓潛在的邪念升級成暴力的罪行? 又有什麼辦法能避免我們成為這些暴行的犧牲者?
Thumbnail
來自人性陰暗深淵的聲音,隨時在我們身邊耳語── 「想要有能力控制一切」、 「想要受人敬畏恐懼」, 「想要自己的所作所為被全世界永遠記得……」 是什麼讓潛在的邪念升級成暴力的罪行? 又有什麼辦法能避免我們成為這些暴行的犧牲者?
Thumbnail
《人體標本師》《殺人現場直播》系列重磅完結篇 ★亞馬遜網路書店暢銷作家榜冠軍★ ★系列作品美國累積銷售量突破百萬冊★ 殺人魔與追隨者、 犯罪心理學家與FBI重案探員, 兩對搭檔的對決,將在鮮血之中終結……
Thumbnail
《人體標本師》《殺人現場直播》系列重磅完結篇 ★亞馬遜網路書店暢銷作家榜冠軍★ ★系列作品美國累積銷售量突破百萬冊★ 殺人魔與追隨者、 犯罪心理學家與FBI重案探員, 兩對搭檔的對決,將在鮮血之中終結……
Thumbnail
「連環血案引起高度關注」 各大媒體舖天蓋地都在報導這則新聞 這確實是最近討論度最高 令社會大眾人心惶惶的一件事 受害者都是弱勢 女子、老人、小孩 受害者都是無辜的 不是尋仇 不是為財 都是沒來由的被殺害 兇手就是 變態   他將手中報紙揉成團 隨地一扔 眼神直盯盯看著前方 看不出 是害怕 抑或憤怒
Thumbnail
「連環血案引起高度關注」 各大媒體舖天蓋地都在報導這則新聞 這確實是最近討論度最高 令社會大眾人心惶惶的一件事 受害者都是弱勢 女子、老人、小孩 受害者都是無辜的 不是尋仇 不是為財 都是沒來由的被殺害 兇手就是 變態   他將手中報紙揉成團 隨地一扔 眼神直盯盯看著前方 看不出 是害怕 抑或憤怒
Thumbnail
如果觀察每一個國家的起源,往往會對國家和黑社會這兩種看似相反的力量產生充滿幻滅感的混淆。人類社會猶如那樣一類物理學方程,它只有兩個穩態解,要麼是一,要麼是正無窮——人們只是約定以一個流氓來取代無數個流氓,以國家來取代自然狀態。所以,《M就是兇手》借機向所有人拋出了一個問題:究竟誰有資格審判?
Thumbnail
如果觀察每一個國家的起源,往往會對國家和黑社會這兩種看似相反的力量產生充滿幻滅感的混淆。人類社會猶如那樣一類物理學方程,它只有兩個穩態解,要麼是一,要麼是正無窮——人們只是約定以一個流氓來取代無數個流氓,以國家來取代自然狀態。所以,《M就是兇手》借機向所有人拋出了一個問題:究竟誰有資格審判?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