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心得【老派少女購物路線】統整45家老派購物路線Google美食地圖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raw-image

因疫情關係重拾閱讀興致,線上訂購洪愛珠的【老派少女購物路線】,我的第一本電子書!讀得是老派卻用新鮮來方式閱讀

翻開書本先來一碗蘆洲切仔麵、米苔目、喝一杯冰涼的青草茶、逛逛大稻埕老舖與採買永樂市場的零嘴、再到老家圍爐,盛一碗香噴噴的滷肉、嚐一嚐兜麵、雪白炸花枝、高麗菜捲、炸芋棗,最後沏一壺福建茶行的鐵觀音,一品兒時的童年回憶【老派少女購物路線】除了講述食物之外,更記載著對已故母親深厚的思念,藉由書寫、藉由吃麵、藉由一模一樣的老店,彷彿時間從沒前進,仍停留在挽著母親手臂一同採買的少女時光,書中有幾段話讀了特別有感觸,筆者輕描淡寫,讀的人卻忍不住紅了眼眶

  • 長長百年的大街上 四顧僅餘我一人
  • 老舖如今都在,生意依舊興隆,拇指姑娘只要依樣畫葫蘆的去吃麵購物,便不覺時光殘酷
  • 成人後不時經歷的挫傷,要輕輕的放過,面不改色的,將之捱到隔天

老店、老物件之所以令人著迷,是因為經過漫長歲月它仍屹立不搖直挺挺地站在那等待我們歸來,像是討海人的燈塔,不管漂泊的再遠,一回眸便能重返回憶最初的地方,再次靠岸。

【老派少女購物路線】推薦給所愛吃懂吃,喜歡老派事物的你們

45家老派少女購物Google地圖連結

老派少女購物路線KOBO購買連結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說晚安之前
707會員
126內容數
這裡是竹間小姐的聊天室,一些日常生活片段與心情紀錄,說晚安之前陪你聊個天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作為一本飲食文學,它不走「跟著我這樣吃就對了」的那種權威路線,洪愛珠說自己又是「偏執」又是「迷信」,我看了會心一笑,很有同感——年歲漸增,逐漸理解很多時候對於口味上的奇怪堅持,是心中某塊不可被動搖的信仰、是在名為生活的激流中為數不多的錨。不管生活怎麼巨變,至少這個味道還在的安心感無可取代。
Thumbnail
作為一本飲食文學,它不走「跟著我這樣吃就對了」的那種權威路線,洪愛珠說自己又是「偏執」又是「迷信」,我看了會心一笑,很有同感——年歲漸增,逐漸理解很多時候對於口味上的奇怪堅持,是心中某塊不可被動搖的信仰、是在名為生活的激流中為數不多的錨。不管生活怎麼巨變,至少這個味道還在的安心感無可取代。
Thumbnail
這條新舊混搭又饒富趣味的赤峰街,初訪時間大約是 2011 年左右,那時為了尋找雙連捷運站附近的美食,意外發現自民國39年創始至今,延續一甲子的飄香好滋味,赤峰街巷弄裡老字號古早味的麵攤《阿田麵》,靠的就是滿滿油蔥香味的好湯頭,現在經營的老闆到了第二代,承襲父輩的手藝讓慕名而來的人客仍然絡繹不絕。
Thumbnail
這條新舊混搭又饒富趣味的赤峰街,初訪時間大約是 2011 年左右,那時為了尋找雙連捷運站附近的美食,意外發現自民國39年創始至今,延續一甲子的飄香好滋味,赤峰街巷弄裡老字號古早味的麵攤《阿田麵》,靠的就是滿滿油蔥香味的好湯頭,現在經營的老闆到了第二代,承襲父輩的手藝讓慕名而來的人客仍然絡繹不絕。
Thumbnail
九份老街有許多可愛的店家和商品,各式各樣台灣小吃。我們在色彩繽紛的陶笛店裡,買了兩支陶笛,找了一家景觀餐廳享用美食,再到傳統老店阿柑姨品嚐芋圓和地瓜園。在老街的各個角落,都可以看到我最愛的神隱少女相關商品,此外還有許多特色景點,如阿妹茶樓、礦工雕像、昇平戲院和鬼怪特展等等。
Thumbnail
九份老街有許多可愛的店家和商品,各式各樣台灣小吃。我們在色彩繽紛的陶笛店裡,買了兩支陶笛,找了一家景觀餐廳享用美食,再到傳統老店阿柑姨品嚐芋圓和地瓜園。在老街的各個角落,都可以看到我最愛的神隱少女相關商品,此外還有許多特色景點,如阿妹茶樓、礦工雕像、昇平戲院和鬼怪特展等等。
Thumbnail
★備受矚目、眾人垂涎敲碗的飲食書寫新聲音。
Thumbnail
★備受矚目、眾人垂涎敲碗的飲食書寫新聲音。
Thumbnail
最近怎樣都躲不掉台北女子圖鑑的話題,不自覺也開始煩惱,什麼印象能標誌出台北?不得不承認,最先卡在腦子的念頭是「吃」。(絕不是因為台北不好吃)最近老是掉進跟吃有關的書,其中一本是洪愛珠的《老派少女購物路線》。
Thumbnail
最近怎樣都躲不掉台北女子圖鑑的話題,不自覺也開始煩惱,什麼印象能標誌出台北?不得不承認,最先卡在腦子的念頭是「吃」。(絕不是因為台北不好吃)最近老是掉進跟吃有關的書,其中一本是洪愛珠的《老派少女購物路線》。
Thumbnail
「好像把這本書讀完,我就擁有老台北人的舌頭一樣。」是閱讀過程隨手在便利貼上輸出的心得,而結果正是,甚至可以說,這副舌頭橫跨亞洲,用記憶和親情豐富味蕾,是閱讀這本書帶來的饗宴。
Thumbnail
「好像把這本書讀完,我就擁有老台北人的舌頭一樣。」是閱讀過程隨手在便利貼上輸出的心得,而結果正是,甚至可以說,這副舌頭橫跨亞洲,用記憶和親情豐富味蕾,是閱讀這本書帶來的饗宴。
Thumbnail
兩個月前我讀了一本紅紅的書,封面強烈的老派感,翻著看著,強烈被勾動渴望,這個月確定疫情較趨緩,就帶著書往台北直奔現場。  「現場」不只是一處地方,是一碗切仔麵、黑白切,還有一起吃麵的人,他們的互動、情感與記憶。
Thumbnail
兩個月前我讀了一本紅紅的書,封面強烈的老派感,翻著看著,強烈被勾動渴望,這個月確定疫情較趨緩,就帶著書往台北直奔現場。  「現場」不只是一處地方,是一碗切仔麵、黑白切,還有一起吃麵的人,他們的互動、情感與記憶。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