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女子的標誌是什麼?——讀《老派少女購物路線》的老台北圖鑑

更新 發佈閱讀 5 分鐘
raw-image

最近怎樣都躲不掉台北女子圖鑑的話題,不自覺也開始煩惱,什麼印象能標誌出台北?

​這個問題我覺得不好回答,光想該從哪個角度切入,就會猶豫許久,但不得不承認,最先卡在腦子的念頭是「吃」。(絕不是因為台北不好吃)

​不知道為什麼,最近老是掉進跟吃有關的書,其中一本是洪愛珠的《老派少女購物路線》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86823

看過的人會曉得,這是一本睡前看會心靈空虛的書,因為你全身上下會渴求書中提到的食物。

​看這本書還有個感受強烈衝擊我,那就是,作者真的能自稱是臺北女子。特別是這段茶食送禮攻略:

到迪化街百年老店「高建桶店」,或「林豐益商行」,買幾個帶蓋竹籃。放一盒大稻埕「有記茶行」的奇種烏龍,或「林華泰茶行」的日月潭紅玉,再填滿小糕餅,拼配「劉仲記」的玫瑰酥糖、椒鹽桃片,和延平北路「龍月堂」的台式綠豆糕、鹹梅糕,兩家皆以白紙印大紅字包裝,皆古樸可愛。若圖吉祥意頭,再加上一隻「李亭香」的金錢龜,花生軟糖塑成小烏龜,背上還寫壽字,長得特逗。幾家老字號,相加起來數百年歷史,一盒子故事可說。
如今熟悉馬卡龍和國王派的人,比熟悉鹹梅糕的人多,我覺得可惜。請朋友體驗這批古典的美味茶食,將之當成全新口味來享受,是一個老派台北女子的心意。

糟糕,我就是喜歡搜集台北的西式甜點名店,卻忽略傳統中式點心店的台北人。

​雖然我也曾在段落提過的一些店家買過東西,但很慚愧地,我品嚐到的滋味除了「傳統」之外,真的是嚐不出其他特別風味,得讀了《老派少女購物路線》才懂備料及製作的工夫。


要懂一個地方的吃其實很仰賴家庭。我們家的背景跟作者不同,是後來才搬到台北的台北人。我的上一輩沒有上上一輩傳授好店名單,自然沒有太多可能去探索有文化資本的傳統好店。

​像是,最近我看 google map 才知道,小時候住家旁的普通台式麵包店,居然是幫五星級飯店代工月餅的隱藏店家。可惜我從來沒吃過。我仰賴 google 才得以認識自己生長的地方。

​我的童年硬是少了傳統老店的冒險之旅,反倒填塞過多麥當勞等單一、標準化的飲食店,迫使我得跟觀光客一樣,用探索的姿態回頭品嚐那些老店。

​也因此,我一直記得第一次嚐到手工熬煮的燒仙草,有股很舒服的藥草清香。往後每吃到燒仙草,都很期盼能重現那個風味。

難道是經過時間熬煮的傳統食物,具備某種神奇的標誌性?不對,應該說光「吃」本身就具備某種標誌性,透露了你從小的飲食習慣,透露你習慣生養在怎樣的地方。

不過,「傳統」似乎更常凸顯小範圍的標誌性。何止是跨縣市口味不同,光是這一攤跟那一攤的口味就不同了。甚至,老闆年紀大了,後繼無人接手,決定收攤。老闆的手藝只能限縮在某些人的記憶中隨人老。


某次我跟身為道地嘉義人的外公、媽媽、舅舅們尋找嘉義潤餅。他們最愛的「黑松春餅」歇業了,只好找別間填補心靈,踩雷式地挑一間買。當下我被過量的花生粉、糖粉收服,但外公他們咬沒幾口就放棄。

標誌他們記憶的那個味道,已經找不到了。

raw-image

另外傳統願意等,願意麻煩。現代人忙碌,哪能像古早以前的婦女,為每日三餐費盡心思煲高湯,細挑食材。

所以還保留記憶中傳統味的老店,才會成為某些人內心的標誌性吧。

我覺得很像作者在書中對南北粽宗教之爭的看法:

大家維護的,非常可能只是自家粽子的延伸類型。與其說是南北之爭,不如看作門戶之見。

從過去家中長輩自包粽子,到人丁減少後,寧願去市場買粽子。大家想吵的南北粽,可能不是真的在比較優劣,而是想鞏固能標誌出記憶中的那股美好滋味。

在食物標誌出記憶的當下,我們更確立自己來自哪裡、是怎樣的存在。

說不定等漢堡肉被未來肉取代後、等速食店員全被機器人取代後,我們就會開始寫文章緬懷早年大麥克的滋味,而且非得從小時候比臉還大的漢堡開始說起。希望那個時候的台灣,是唯一保留傳統手工煎製大麥克的清淨地(大誤)。


我是臺灣歷史主題的小說創作者,喜愛分享歷史、文學小知識給大家!歡迎訂閱我的 Youtube 頻道「熬夜的便當」以及 IG pan.yutang 得到更多新的歷史小故事喔!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熬夜的便當(BenDon 班與唐)的沙龍
64會員
59內容數
2025/04/13
在《進擊的巨人》中,艾倫所代表的,就是這種被極端化的積極自由。他為了保護帕拉迪島人的「自由」,選擇摧毀整個世界。他相信只有先消滅潛在威脅,才能創造絕對的安全感與自主空間。這種邏輯聽起來就像「為了和平先發動戰爭」,是一種扭曲的自由實踐。
Thumbnail
2025/04/13
在《進擊的巨人》中,艾倫所代表的,就是這種被極端化的積極自由。他為了保護帕拉迪島人的「自由」,選擇摧毀整個世界。他相信只有先消滅潛在威脅,才能創造絕對的安全感與自主空間。這種邏輯聽起來就像「為了和平先發動戰爭」,是一種扭曲的自由實踐。
Thumbnail
2025/04/09
最近的大港開唱,引發了一場關於「音樂與政治」之間關聯的熱烈討論。起因是藝人楊舒雅在台上的一段發言:「音樂是政治、政治是音樂、女人是政治、身體是政治、身份是政治。」這番話瞬間在網路上掀起爭議。許多人質疑:為什麼什麼都要扯到政治?
Thumbnail
2025/04/09
最近的大港開唱,引發了一場關於「音樂與政治」之間關聯的熱烈討論。起因是藝人楊舒雅在台上的一段發言:「音樂是政治、政治是音樂、女人是政治、身體是政治、身份是政治。」這番話瞬間在網路上掀起爭議。許多人質疑:為什麼什麼都要扯到政治?
Thumbnail
2025/03/30
在國際關係的學術界,約翰・米爾斯海默(John Mearsheimer)以其「攻勢現實主義」理論聞名,並且以「悲觀」的視角解析世界局勢。他的著作《大幻象》正是一部批判自由主義的經典之作。我會知道這本書,也是因為八旗出版社前總編輯富察曾在讀書共和國 Podcast 聊過此書。
Thumbnail
2025/03/30
在國際關係的學術界,約翰・米爾斯海默(John Mearsheimer)以其「攻勢現實主義」理論聞名,並且以「悲觀」的視角解析世界局勢。他的著作《大幻象》正是一部批判自由主義的經典之作。我會知道這本書,也是因為八旗出版社前總編輯富察曾在讀書共和國 Podcast 聊過此書。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作為一本飲食文學,它不走「跟著我這樣吃就對了」的那種權威路線,洪愛珠說自己又是「偏執」又是「迷信」,我看了會心一笑,很有同感——年歲漸增,逐漸理解很多時候對於口味上的奇怪堅持,是心中某塊不可被動搖的信仰、是在名為生活的激流中為數不多的錨。不管生活怎麼巨變,至少這個味道還在的安心感無可取代。
Thumbnail
作為一本飲食文學,它不走「跟著我這樣吃就對了」的那種權威路線,洪愛珠說自己又是「偏執」又是「迷信」,我看了會心一笑,很有同感——年歲漸增,逐漸理解很多時候對於口味上的奇怪堅持,是心中某塊不可被動搖的信仰、是在名為生活的激流中為數不多的錨。不管生活怎麼巨變,至少這個味道還在的安心感無可取代。
Thumbnail
最近怎樣都躲不掉台北女子圖鑑的話題,不自覺也開始煩惱,什麼印象能標誌出台北?不得不承認,最先卡在腦子的念頭是「吃」。(絕不是因為台北不好吃)最近老是掉進跟吃有關的書,其中一本是洪愛珠的《老派少女購物路線》。
Thumbnail
最近怎樣都躲不掉台北女子圖鑑的話題,不自覺也開始煩惱,什麼印象能標誌出台北?不得不承認,最先卡在腦子的念頭是「吃」。(絕不是因為台北不好吃)最近老是掉進跟吃有關的書,其中一本是洪愛珠的《老派少女購物路線》。
Thumbnail
「好像把這本書讀完,我就擁有老台北人的舌頭一樣。」是閱讀過程隨手在便利貼上輸出的心得,而結果正是,甚至可以說,這副舌頭橫跨亞洲,用記憶和親情豐富味蕾,是閱讀這本書帶來的饗宴。
Thumbnail
「好像把這本書讀完,我就擁有老台北人的舌頭一樣。」是閱讀過程隨手在便利貼上輸出的心得,而結果正是,甚至可以說,這副舌頭橫跨亞洲,用記憶和親情豐富味蕾,是閱讀這本書帶來的饗宴。
Thumbnail
身為半個(?)臺中人,中學時代都在臺中,想說應該對這些街頭飲食有些印象,加上在職碩又回臺中進修,感覺應該很熟,但其實沒有,書中提到的食物、店家大概只有一半是知道的。看書的時間又正好是每天下班後,不免覺得五臟廟敲鑼打鼓,書中有些插圖大約能夠望梅止渴(才怪。
Thumbnail
身為半個(?)臺中人,中學時代都在臺中,想說應該對這些街頭飲食有些印象,加上在職碩又回臺中進修,感覺應該很熟,但其實沒有,書中提到的食物、店家大概只有一半是知道的。看書的時間又正好是每天下班後,不免覺得五臟廟敲鑼打鼓,書中有些插圖大約能夠望梅止渴(才怪。
Thumbnail
每座城市,都該有一本書替它守住靈魂。 實用性作食譜、娛樂性宜散步、歷史性登學府,讓味覺變身文化載體,新竹本色躍然紙上的——《風城味兒》! 
Thumbnail
每座城市,都該有一本書替它守住靈魂。 實用性作食譜、娛樂性宜散步、歷史性登學府,讓味覺變身文化載體,新竹本色躍然紙上的——《風城味兒》! 
Thumbnail
兩個月前我讀了一本紅紅的書,封面強烈的老派感,翻著看著,強烈被勾動渴望,這個月確定疫情較趨緩,就帶著書往台北直奔現場。  「現場」不只是一處地方,是一碗切仔麵、黑白切,還有一起吃麵的人,他們的互動、情感與記憶。
Thumbnail
兩個月前我讀了一本紅紅的書,封面強烈的老派感,翻著看著,強烈被勾動渴望,這個月確定疫情較趨緩,就帶著書往台北直奔現場。  「現場」不只是一處地方,是一碗切仔麵、黑白切,還有一起吃麵的人,他們的互動、情感與記憶。
Thumbnail
不知什麼時候起,洪愛珠的這本《老派少女購物路線》就不斷映入我眼簾,不時見人猛薦此書,書店排行櫃上也總有那印紅身影。無怪〈美食關鍵詞〉的Liz會說這是2021年飲食界與文壇的現象級作品。
Thumbnail
不知什麼時候起,洪愛珠的這本《老派少女購物路線》就不斷映入我眼簾,不時見人猛薦此書,書店排行櫃上也總有那印紅身影。無怪〈美食關鍵詞〉的Liz會說這是2021年飲食界與文壇的現象級作品。
Thumbnail
「料理」是三級警戒期間,許多人或許會深有共鳴的話題。不只是親自下廚的過程,因為不需要通勤省下來的時間,似乎也讓更多人能更有餘裕地安排自己的飲食與步調,雖然失去了外出的自由,但整體的生活品質反而獲得相當的提升。與此同時,《老派少女的購物路線》這本與「料理」有關的書,也以文字撫慰了不少人的「胃口」。
Thumbnail
「料理」是三級警戒期間,許多人或許會深有共鳴的話題。不只是親自下廚的過程,因為不需要通勤省下來的時間,似乎也讓更多人能更有餘裕地安排自己的飲食與步調,雖然失去了外出的自由,但整體的生活品質反而獲得相當的提升。與此同時,《老派少女的購物路線》這本與「料理」有關的書,也以文字撫慰了不少人的「胃口」。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