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今天很想跟大家推薦分享一部我自己很喜歡的電影,一部以真實故事改編的電影 "為巴比祈禱-Pray for Bobby",而這部電影我自己看了三次,每次看都很難過,但結局也有給了很大的鼓勵。
這部電影在 2009 年上映,那個時代,台灣對於 LGTBQ 的平權議題還是非常保守,而這部電影裡的主角 Bobby 只是一個10 來歲的男孩,他一直為自己是同志的身份所困擾,特別他的家庭是個非常十足虔誠的基督教美國家庭,這一切的一切都讓 Bobby 自己甚至也認為懷疑自己有問題,儘管 Bobby 很努力地試著要告訴家人他是同志,但始終都被認為他的同性戀傾向是可以被治癒的,特別是他的媽媽,一直高訴 Bobby 不是同性戀,並試著努力引導他擺脫那些主觀意識下所謂 "女性化" 的動作,試著幫他成為比較 MAN 的男人。
影片裡 Bobby 很難過的對他母親講了一句話讓人非常心酸 "Accept me as I am, or forget it" (接受原本的我,不然就拉倒吧),結果他媽媽的回答 "I won't have a gay son" (我不會接受一個同性戀的兒子) 讓他痛到最深處,於是 Bobby 絕望的回答 "Then mommy, you don't have a son (如果是這樣的話,那麼媽媽,你沒有這個兒子)",即使如此絕望的回答,他的母親還是毫不心軟地回道 "Fine" (那就這樣吧),這也讓 Bobby 徹底地絕望而做了人生最糟的決定,他從天橋上一躍而下,結束了自己的生命。
因為 Bobby 的媽媽讓他看不到希望而離開人世,此後 Bobby 的媽媽依然掙扎很久,最後她開始研究同性戀這件事,終於了解到同性戀不是病或罪,從而開始為 LGBTQ 族群的權利支持奔走,但這樣的改變卻是需要以犧牲自己心愛兒子的性命交換而來,那個代價真的太大太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