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書《回鶻文契約文書初探》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回鶻文契約文書初探》這本其實我印象中三次借還書都看到它在史地類展示架上,2013年4月21日在新北市立圖書館總館辦借還書,在我眼瞄三次,好奇心集滿,決定借讀。
我發現我大一哲學必修的《佛學概論》,有很多名相,就是佛學專有名詞,雖然有中文佛學名詞了,後面還有拉丁字母拼成梵文讀音。我還以為《回鶻文契約文書初探》原汁重現粟特字母拼寫的突厥語言文字,因為我喜歡回鶻文的線條書寫,為什麼粟特字母拼寫的突厥語言文字不叫突厥文而叫回鶻文,原因是中世紀的西域地帶回鶻人為大宗,他們當時以粟特字母拼寫的突厥語言文字為文字書寫主要通行,故而稱之回鶻文。
中世紀的西域地帶回鶻人其實沒有消失在歷史舞台,別忘了這是個大族,後來伊斯蘭教傳入後影響回鶻人,在唐代西域佛教也是盛行過的,漢傳佛教就是經由西域傳來。而近代我們看到維吾爾族他們其實就是回鶻人的後代,維吾爾族伊斯蘭化後當然以阿拉伯文為通行文書,所以回鶻文就逐漸不受使用,成為死語言。
其實回鶻文的通用也影響到成吉思汗時代,有人會聽過八思巴大師創制蒙古文,這是忽必烈時代的事了,使用八思巴蒙古文做為通行文書之前,其實蒙古語是用回鶻文拼寫的,故有個學術名辭叫做「回鶻式蒙古文」,八思巴蒙古文走入歷史為死文字後,回鶻式蒙古文到現在可能還有少數的蒙古人會讀寫。
《回鶻文契約文書初探》是一個拉丁字母拼成回鶻文讀音,後面做中文解釋。回鶻文獻可歸在敦煌學研究的一門學科,回鶻文獻研究的發端在敦煌文物被歐洲列強考古隊被運走各大博物館或研究機構,因此在歐美敦煌學有百年以上的經驗了,在中國研究回鶻文獻是1970年代有系統的起步。
作者劉戈整理回鶻文契約文書有個方向要解,歐美的敦煌學者的回鶻文獻研究主要是翻譯詞彙為主,針對契約文書除了基本的翻譯工作外,作者的目的是想試圖證明回鶻文契上的套語與當時漢文契約的套語有共通使用方式,套語是甚麼?就是我們現在看契約文書或政府文書上的固定格式書寫應用。這個證明感覺上要說明的不只是文化交流,而是國家與民族的文化經濟興盛,決定套語要依照哪個部族(回鶻人)或哪個大國(例如唐朝)來自然的習慣統一通用,這個問題解決假設的目的,很容易會讓我連結到民族主義的強盛法則解釋,就像現在新疆維吾爾人受中華人民共和國治理,阿拉伯文是新疆民間通達的,但還要標是官方文字是普通話漢語。一個官方文書漢字表示後,在附上阿拉伯文的翻譯。
圖為該書之封面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渠橋之泉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或許我大學哲學佛學概論沒讀通?線上課程聽寬謙法師講印度佛教思想史,我聽到一個細節。       在種姓制度確立,四姓階級堅固下,婆羅門至上,婆羅門為祭司、宗教師階級。這在雅利安人進入印度五河流域(旁遮普,印度之西)確立宗教至上時是很管用的。       但印度之東的恆河流域,也有其他民族
      2021年6月24日,在Netflix平台看的,美食紀錄片。       片名專題為世界小吃,印度德里篇這一集。片長三十分鐘。       我斟酌,這不算戲劇,小小的細節可以透露的。主要還是我對這集的感想。        透過一個做恰達(炸馬鈴薯餅)的攤販,一個叫達陳的人,這集不單只講達
      2019年6月22日下午。在松菸的誠品電影院,看盲國薩滿 (Shamans of the Blind Country)        那是一個很有趣的看片經驗。        片製作於1978~80年,導演 米歇爾・歐匹茨 (Michael Oppitz) 同時也是人類學家,在尼泊爾的馬
太平燕         在妙國民糾察隊看到的,日本熊本縣有道中華料理名為「太平燕」,從外觀看相似長崎什錦麵,但還是有區別,比如主材料,是綠豆粉製的冬粉,在日本冬粉普遍都是太白粉製作的。所以這冬粉是從中國進口為多。再來一個特徵是,炸過的、切半的水煮蛋。         從事這料理的廚師說,這是從福建傳
        再一次的鼓動的力量,嘗試寫作。早在大學時期,我就是部落格的熟手了。但因為臉書的流行,以及我讀碩士班後,那種說話的力道、還有愛大膽發表的風格,有了些變化。         定調一下,我定調在方格子開設的部落格,大致分三個方向,第一個,我對人文歷史知識的興趣,不管我到幾歲應該是一直跟著我
      或許我大學哲學佛學概論沒讀通?線上課程聽寬謙法師講印度佛教思想史,我聽到一個細節。       在種姓制度確立,四姓階級堅固下,婆羅門至上,婆羅門為祭司、宗教師階級。這在雅利安人進入印度五河流域(旁遮普,印度之西)確立宗教至上時是很管用的。       但印度之東的恆河流域,也有其他民族
      2021年6月24日,在Netflix平台看的,美食紀錄片。       片名專題為世界小吃,印度德里篇這一集。片長三十分鐘。       我斟酌,這不算戲劇,小小的細節可以透露的。主要還是我對這集的感想。        透過一個做恰達(炸馬鈴薯餅)的攤販,一個叫達陳的人,這集不單只講達
      2019年6月22日下午。在松菸的誠品電影院,看盲國薩滿 (Shamans of the Blind Country)        那是一個很有趣的看片經驗。        片製作於1978~80年,導演 米歇爾・歐匹茨 (Michael Oppitz) 同時也是人類學家,在尼泊爾的馬
太平燕         在妙國民糾察隊看到的,日本熊本縣有道中華料理名為「太平燕」,從外觀看相似長崎什錦麵,但還是有區別,比如主材料,是綠豆粉製的冬粉,在日本冬粉普遍都是太白粉製作的。所以這冬粉是從中國進口為多。再來一個特徵是,炸過的、切半的水煮蛋。         從事這料理的廚師說,這是從福建傳
        再一次的鼓動的力量,嘗試寫作。早在大學時期,我就是部落格的熟手了。但因為臉書的流行,以及我讀碩士班後,那種說話的力道、還有愛大膽發表的風格,有了些變化。         定調一下,我定調在方格子開設的部落格,大致分三個方向,第一個,我對人文歷史知識的興趣,不管我到幾歲應該是一直跟著我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很久以前介紹了第一卷,今天來介紹第二卷(好多年前就看完,其實第三卷也看完了)。 第一卷的內容,歷史期程大概從遠史時期到3500~4000年前左右,因為宗教理念不是一刀切斷的東西,而是不斷傳承演化的,所以時間大概是這樣。 第二卷占比較大篇幅的,就是印度地區的發展跟中東地區的演變……其實就地區而言跟
Thumbnail
承上篇,「讀」是指什麼?古人是這麼說的。 18世紀的清代學者段玉裁(1735-1815)說:「秦製隸書以趣約易,而古文遂絕,壁中古文尟能識者,安國獨能以今字寫定古文」。 意思是秦國人用的隸書是走向了簡化、化約的書寫系統,而後六國的古文被淘汰掉,是沒人用了、很難找到識得這種字的dead langu
Thumbnail
序 三 如何閱讀本書? 本書〈導論〉旨在鋪敘一個文化背景。這個背景包含兩大語系 —— 屈折語與位序語 —— 的比較,以及東西文明板塊接壤的某個位置上的一個單向理解。這個單向理解的出現源自兩個文明的相遇﹕一個文明由好奇心和冒險精神驅動,另一個文明則生活在自我精神上的滿足。由此單向理解形成的一
Thumbnail
西藏人修誦藏密的儀軌,那漢人念誦中文來修誦儀軌,是否同樣具足加持且如法呢?如果堅持說要念誦藏文、藏音才會有傳承的加持力,那包括西藏人在內,都應該統統以古印度的梵音來念誦了!因為藏密始祖 蓮花生大士當年是從印度學習佛法,再傳承到西藏去的,所以並不是單以藏音修誦才會得到加持和成就。
Thumbnail
不知道大家記不記得,在唐朝安史之亂的時候,唐朝讓郭子儀向北方回鶻汗國借兵,才順利平定安史之亂的故事? 這個曾強盛一時的遊牧帝國,其使用的語言回鶻語雖然已經滅亡,但在今日還有一個跟它關係很近的子孫——並不是維吾爾語,而是在甘肅的裕固人使用的西部裕固語。 今日維吾爾人居住的地區與回鶻汗國的繼承國家,
Thumbnail
阿成急忙插嘴道,「N國,那是佛教國家,那我們要找的是貝葉經囉!」 龍哥點點頭,「貝葉經起源於古印度, 約西元前一世紀末,因為錫蘭僧團中的長老鑑於國內曾發生戰亂,擔心早期流傳下來的教典散失。便由以坤德帝沙長老為首的大寺派,其中五百名阿羅漢長老,於斯里蘭卡中部馬特列地區的阿盧迦寺舉行上座部佛教歷史
Thumbnail
法門起源 唐密根源於南印度的如來藏學派,強調人本有清淨本性,公元8世紀唐玄宗時代 (西元716年-720年),印度高僧善無畏、金剛智,與不空來到中國,合稱「開元三大士」。三位密宗大師,在大唐皇室的扶持之下,於長安的大興善寺(位於今西安市)譯出大量密教經典,宏揚密法,成為唐密的開端。
Thumbnail
大唐天竺三藏地婆訶羅譯 如是我聞: 一時佛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中,與大菩薩無量百千億那由他數——皆 是大智精進善巧,證無言法獲妙辯才,是處非處不相違反,善調身 心具諸解脫,常遊三昧不捨大悲,慚愧為身智慧為首,多所饒益如 大寶洲,了知諸法善不善相,不著文字而有言說,於真俗門洞達無 礙,深明實際
Thumbnail
盧恩符文是一種古老的字母體系,主要用於歐洲北歐地區,被多個日耳曼民族,尤其是維京人所使用。這種文字具有悠久的歷史,起源於公元150年左右,並在古代歐洲的各種文化和社會中廣泛應用。盧恩符文被用來書寫各種日耳曼語言,包括古諾爾斯語、古撒克遜語、古弗里西亞語等。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很久以前介紹了第一卷,今天來介紹第二卷(好多年前就看完,其實第三卷也看完了)。 第一卷的內容,歷史期程大概從遠史時期到3500~4000年前左右,因為宗教理念不是一刀切斷的東西,而是不斷傳承演化的,所以時間大概是這樣。 第二卷占比較大篇幅的,就是印度地區的發展跟中東地區的演變……其實就地區而言跟
Thumbnail
承上篇,「讀」是指什麼?古人是這麼說的。 18世紀的清代學者段玉裁(1735-1815)說:「秦製隸書以趣約易,而古文遂絕,壁中古文尟能識者,安國獨能以今字寫定古文」。 意思是秦國人用的隸書是走向了簡化、化約的書寫系統,而後六國的古文被淘汰掉,是沒人用了、很難找到識得這種字的dead langu
Thumbnail
序 三 如何閱讀本書? 本書〈導論〉旨在鋪敘一個文化背景。這個背景包含兩大語系 —— 屈折語與位序語 —— 的比較,以及東西文明板塊接壤的某個位置上的一個單向理解。這個單向理解的出現源自兩個文明的相遇﹕一個文明由好奇心和冒險精神驅動,另一個文明則生活在自我精神上的滿足。由此單向理解形成的一
Thumbnail
西藏人修誦藏密的儀軌,那漢人念誦中文來修誦儀軌,是否同樣具足加持且如法呢?如果堅持說要念誦藏文、藏音才會有傳承的加持力,那包括西藏人在內,都應該統統以古印度的梵音來念誦了!因為藏密始祖 蓮花生大士當年是從印度學習佛法,再傳承到西藏去的,所以並不是單以藏音修誦才會得到加持和成就。
Thumbnail
不知道大家記不記得,在唐朝安史之亂的時候,唐朝讓郭子儀向北方回鶻汗國借兵,才順利平定安史之亂的故事? 這個曾強盛一時的遊牧帝國,其使用的語言回鶻語雖然已經滅亡,但在今日還有一個跟它關係很近的子孫——並不是維吾爾語,而是在甘肅的裕固人使用的西部裕固語。 今日維吾爾人居住的地區與回鶻汗國的繼承國家,
Thumbnail
阿成急忙插嘴道,「N國,那是佛教國家,那我們要找的是貝葉經囉!」 龍哥點點頭,「貝葉經起源於古印度, 約西元前一世紀末,因為錫蘭僧團中的長老鑑於國內曾發生戰亂,擔心早期流傳下來的教典散失。便由以坤德帝沙長老為首的大寺派,其中五百名阿羅漢長老,於斯里蘭卡中部馬特列地區的阿盧迦寺舉行上座部佛教歷史
Thumbnail
法門起源 唐密根源於南印度的如來藏學派,強調人本有清淨本性,公元8世紀唐玄宗時代 (西元716年-720年),印度高僧善無畏、金剛智,與不空來到中國,合稱「開元三大士」。三位密宗大師,在大唐皇室的扶持之下,於長安的大興善寺(位於今西安市)譯出大量密教經典,宏揚密法,成為唐密的開端。
Thumbnail
大唐天竺三藏地婆訶羅譯 如是我聞: 一時佛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中,與大菩薩無量百千億那由他數——皆 是大智精進善巧,證無言法獲妙辯才,是處非處不相違反,善調身 心具諸解脫,常遊三昧不捨大悲,慚愧為身智慧為首,多所饒益如 大寶洲,了知諸法善不善相,不著文字而有言說,於真俗門洞達無 礙,深明實際
Thumbnail
盧恩符文是一種古老的字母體系,主要用於歐洲北歐地區,被多個日耳曼民族,尤其是維京人所使用。這種文字具有悠久的歷史,起源於公元150年左右,並在古代歐洲的各種文化和社會中廣泛應用。盧恩符文被用來書寫各種日耳曼語言,包括古諾爾斯語、古撒克遜語、古弗里西亞語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