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個「媽寶」是孝順的事嗎?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媽寶」這個詞不像字面上的好聽。它是在嘲諷那些已經是成人,在面對每件事的時候,還是需要媽媽的決策,沒有自己的想法。

將媽媽擺在嘴邊,時時刻刻離不開媽媽的樣子。這種感覺帶有一點點戀母情結。雖然聽媽媽並不是一件壞事,但還是需要有點判斷的能力。


raw-image

為什麼形成「媽寶」軍團?

周杰倫有一首歌【聽媽媽的話】,歌詞中唱到「聽媽媽的話,別讓她受傷」。這句歌詞講到重點,東方人從小的教育文化,就要敬重長輩。父母的話不可以不聽,不聽就是不孝順。而媽媽是從我們一出生就最親密的人,所以小時候對於媽媽的地位總是會帶有點依賴性。在遇到危機和問題時,會不自覺的脫口說出「我要跟我媽媽講」、「我要問我媽媽」。但是,長大的我們,腦海會開始有自己的意見和想法。但是,有主觀意識的成人會好奇。這時,媽媽的決定該遵守嗎? 當然,可能有部分的成人還是會詢問媽媽。而我相信,大部分的父母會希望小孩是有所成長的,能為自己所做的決定負責。孩子的個性也許會造就他是否會朝著「媽寶」發展。小孩如果從一開始都有媽媽替他打理好每件事,那就會形成對媽媽有強大依賴性。

在「媽寶」和「孝順」找出平衡點。

孝順就是關心父母、照顧父母、不讓父母擔憂,其實孝順就是每個人醫生必做的事。而「媽寶」卻是想靠著媽媽得到安全感、得到解答、逃避面對。該如何走向,是我們一開始就該知道的。「成長」會給我們很多靈感。然而,獨自面對一些困難時,就會了解到我們應該自己試著努力,而不是總想找媽媽。媽媽在遇到有媽寶傾向的孩子時,應該給予幫助,這邊說的『給予幫助』也是指『放手』的意思。如果從小,家長對於孩子不放手,那孩子就學不會自己解決問題。

在這邊分享著一個有趣的小故事。有一個媽媽是外國人,她有一個大概小學一年級的兒子,那位媽媽不管去哪,總是愛帶著她的孩子。有一天那位媽媽有個朋友說「孩子有點像媽寶」,但那位媽媽卻很開心。因為她誤以為媽寶是『媽媽的寶貝』這個意思。

不管是媽媽還是爸爸,對於小孩的成長都會造成極大的影響,所以學會斟酌事情輕重,是大人和小孩的課題。


我會繼續努力,不能停頓。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Shan. H的沙龍
4會員
7內容數
Shan. H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1/08/11
來自個人經驗,我到現在都還不確定是不是真的。
Thumbnail
2021/08/11
來自個人經驗,我到現在都還不確定是不是真的。
Thumbnail
2021/07/06
我們經常形容如果一個男生對他的女朋友百般順服,那他就是俗稱的「馬子狗」。但是,對於一個女生來說,也好聽不到哪裡,畢竟多數時候,女生還是常常會被一些男生稱作「馬子」。
Thumbnail
2021/07/06
我們經常形容如果一個男生對他的女朋友百般順服,那他就是俗稱的「馬子狗」。但是,對於一個女生來說,也好聽不到哪裡,畢竟多數時候,女生還是常常會被一些男生稱作「馬子」。
Thumbnail
2021/07/03
這個用詞在八零年代就出現,一直被沿用至今。主要是用來職場上和社會上,在形容年輕人的抗壓力低,動不動就容易放棄。
Thumbnail
2021/07/03
這個用詞在八零年代就出現,一直被沿用至今。主要是用來職場上和社會上,在形容年輕人的抗壓力低,動不動就容易放棄。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每當我感到又忙又累而忍不住抱怨碎念的時候,女兒偶爾會從口中吐出一句話:「誰叫妳要生小孩!」 這讓我回想起從小到大,當我的母親也抱怨相同事情的時候,我們身為子女的也會跟她說:「沒有人叫妳做這些,是妳自己要做的,妳也可以選擇不做啊!」 上面的這些話語,直白地令人難以反駁,也幸好我們這三代的女性都
Thumbnail
每當我感到又忙又累而忍不住抱怨碎念的時候,女兒偶爾會從口中吐出一句話:「誰叫妳要生小孩!」 這讓我回想起從小到大,當我的母親也抱怨相同事情的時候,我們身為子女的也會跟她說:「沒有人叫妳做這些,是妳自己要做的,妳也可以選擇不做啊!」 上面的這些話語,直白地令人難以反駁,也幸好我們這三代的女性都
Thumbnail
在關係中,我們很怕遇到媽寶──這位媽媽的寶貝兒子或女兒,以對媽媽忠誠為己任,凡大小事,必先問過皇額娘的意旨為準;且不管幾歲,只要在問題或需求無法處理的時候,他們就會跑回去當個乖寶寶討拍拍。當然,這是誇張的說法。 在實例上,媽寶們大概是在婆媳糾紛中傾向媽媽那邊(或總是保持沉默,無法給出個人意見)的那
Thumbnail
在關係中,我們很怕遇到媽寶──這位媽媽的寶貝兒子或女兒,以對媽媽忠誠為己任,凡大小事,必先問過皇額娘的意旨為準;且不管幾歲,只要在問題或需求無法處理的時候,他們就會跑回去當個乖寶寶討拍拍。當然,這是誇張的說法。 在實例上,媽寶們大概是在婆媳糾紛中傾向媽媽那邊(或總是保持沉默,無法給出個人意見)的那
Thumbnail
大家都說母愛很偉大,當了母親之後,才知道,這個原來是本能反應~當你被安排到這個「角色」、這個「人設」的時候,就會不自覺的為了家庭,為了孩子默默的付出,而沒有想過會有什麼回報......
Thumbnail
大家都說母愛很偉大,當了母親之後,才知道,這個原來是本能反應~當你被安排到這個「角色」、這個「人設」的時候,就會不自覺的為了家庭,為了孩子默默的付出,而沒有想過會有什麼回報......
Thumbnail
愛是包容、是學習、是欣賞、是感謝、是純粹的,成為媽媽是一件值得喜悅卻也徬徨的事,可因為父子來到我身邊與我生活在一起,讓我更能體會愛是什麼。
Thumbnail
愛是包容、是學習、是欣賞、是感謝、是純粹的,成為媽媽是一件值得喜悅卻也徬徨的事,可因為父子來到我身邊與我生活在一起,讓我更能體會愛是什麼。
Thumbnail
很多人小時候都有跟爸媽頂嘴的經驗吧?例如買個鞋其實就可以來場小戰爭了。 「媽,我要這雙鞋。」 「我覺得妳穿它旁邊的這雙比較好看。」 「你相信媽媽的眼光啦!媽媽永遠是最替女兒著想的,你照我說的買絕對沒錯,我是你媽!我會讓你穿的醜出門嗎?」 通常小孩子會得到的結論就是這句。 **
Thumbnail
很多人小時候都有跟爸媽頂嘴的經驗吧?例如買個鞋其實就可以來場小戰爭了。 「媽,我要這雙鞋。」 「我覺得妳穿它旁邊的這雙比較好看。」 「你相信媽媽的眼光啦!媽媽永遠是最替女兒著想的,你照我說的買絕對沒錯,我是你媽!我會讓你穿的醜出門嗎?」 通常小孩子會得到的結論就是這句。 **
Thumbnail
我想我的小孩能一直這麼愛我,但為什麼我卻不像童年那樣的愛我媽媽?我不希望有天我小孩對我說出傷人的話語,但為什麼長大後我卻常常說話傷害媽媽? 畢竟寶寶很單純,你給他100分的愛,他也會回給你100分。但我卻不同,長大後一些事情跟摩擦讓我們的愛雖然存在卻不是像幼時一樣。
Thumbnail
我想我的小孩能一直這麼愛我,但為什麼我卻不像童年那樣的愛我媽媽?我不希望有天我小孩對我說出傷人的話語,但為什麼長大後我卻常常說話傷害媽媽? 畢竟寶寶很單純,你給他100分的愛,他也會回給你100分。但我卻不同,長大後一些事情跟摩擦讓我們的愛雖然存在卻不是像幼時一樣。
Thumbnail
昨天聽宅女小紅的PODCAST討論到婆媳關係,提到婆婆常說的一句話:「我把你當女兒」,她跟來賓呂秋遠都直呼不用,因為通常「我把你當女兒」伴隨而來的只有義務。我想老公們此時應該又要覺得「我媽人很好」、「媳婦小劇場不用那麼多」,我想就來深層剖析「我把你當女兒」這句婆婆金句為何令媳婦們退避三舍吧。
Thumbnail
昨天聽宅女小紅的PODCAST討論到婆媳關係,提到婆婆常說的一句話:「我把你當女兒」,她跟來賓呂秋遠都直呼不用,因為通常「我把你當女兒」伴隨而來的只有義務。我想老公們此時應該又要覺得「我媽人很好」、「媳婦小劇場不用那麼多」,我想就來深層剖析「我把你當女兒」這句婆婆金句為何令媳婦們退避三舍吧。
Thumbnail
我旁觀著母親,有時感覺她是沒有長大的妹妹,或者是永遠在心裡有著一個孩子的女兒!也唯有這樣理解,母親便不需要「應該」是一個母親,我也不用再從所有影視小說故事裡的母親那一角尋覓著有一種愛(被期待的、被想像的、非要索討的)叫「母愛」!
Thumbnail
我旁觀著母親,有時感覺她是沒有長大的妹妹,或者是永遠在心裡有著一個孩子的女兒!也唯有這樣理解,母親便不需要「應該」是一個母親,我也不用再從所有影視小說故事裡的母親那一角尋覓著有一種愛(被期待的、被想像的、非要索討的)叫「母愛」!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