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圖理解唐鳳說的「不是不在乎別人的想法,而是用不同的方式在乎」是什麼意思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這句話是在《唐鳳的15個關鍵詞》(黃亞琪主筆、唐鳳口述)看到的,我覺得振聾啟饋。總之先講結論,我的理解如下:

「不是不在乎別人的想法,而是用不同的方式在乎」是指「在乎別人的想法,但是不再認為別人應該給予自己尊重或認同」。

這句話之所以重要,是因為又解決了「做自己」、「不要在乎別人的想法」的號召的可能壞處。首先小的要先定義一下「做自己」

為什麼要把「做自己」、「不要在乎別人的想法」的號召喊出來給別人聽

尤其是太陽花世代的我們,習慣多元的聲音,也漸漸習慣聽到有人用「做自己」為號召想要宣揚某些理念。但是為什麼這種「做自己」的理念要喊出來,而不是自己做自己就好了呢?

原因在於鼓吹「做自己」、「不要在乎別人的想法」的人其實並不是想要講述字面上的意思,他們(我們)非常在乎別人的想法,我們其實是希望別人對於我們做自己的方式給予尊正和支持。

女性主義者喊「做自己」一方面是為了提醒女性要能夠從傳統性別角色中解放出來,像個人一樣自由選擇,但另一 方面,更重要的是對於整個社會(尤其是男性)說明「女性做自己的選擇應該要被接受的」。

LGBTQ社會運動參與者喊「做自己」是在告訴性少數不要害怕自己不能在異性戀框架下存活,也是在告訴社會(尤其是異性戀)「性少數應該要被接受」。

教育者對學生說「做自己」,是在告訴不少為了適應社會期待而缺乏自我探索的學生,勇敢去追求自己的熱情。但是一樣,更大的重點是在告訴社會(尤其是父母)應該要「接受學生追求自己熱忱和興趣的行為和意願」。

如果我們不談那些用「做自己」為號召的商業手段(例如希望購買塑身產品等等),只談上述比較「正派」(不知道要用什麼詞...囧)的例子,我們可以發現共同點:

  1. 「做自己」可以幫助傳統上受到比較多拘束或者社會不能接受的族群
  2. 「做自己」更大的用意是喊給社會聽,建立一種新的「應該」,一種「應該接受、應該尊重」

內化「做自己」的號召解決了一些問題

這些號召當然是希望大家內化「接受與包容」的價值,而且內化「做自己」在很多地方也解放了我們。

成長過程中或多或少,我們或多或少會呼應社會期待。不少人是因為能夠壓住自己想要放鬆、耍廢、馬上享樂的慾望,所以能夠成就一些比同世代的人高的事。這個成就的「高」,是社會、家人以及可能某一部分自己內化的「高」。而正因為如此,也正因為要成就這樣的高度,不少人在努力的過程中需要壓抑自己真正的興趣、玩樂和享受。這種壓抑,社會常常解讀為「上進心」,但是這個上進心的副作用是我們不知不覺內化「我的成就比我的心情重要」這樣的基本態度。於是乎工作變得比休息重要,也常常不知不覺過勞、展現自我價值感很差的症狀。

這個時候,「做自己」、「不要讓別人來定義自己」的觀念提醒著習慣自我壓榨的我們適度的放下不必要的責任和框架,試圖與自己的身心需求接軌。

這樣的觀念如果正確的實行,也會擴及「允許別人做自己」,進而懂得包容社會期待下受害的族群,於是我們學會真正尊重性少數、新住民、家庭資源比較少的人等等不該被歧視卻受到歧視的族群。

內化「做自己」的號召也可能會造成問題

雖然立意良善,也多半有好處,但是這種「做自己」作為一種號召其實是把自己交給別人,關鍵在於它是一種對於社會的期待。

內化了「做自己」的人其實不是只有內化「我會好好尊重別人」的觀念,也在無意間常常有著「別人應該尊重我」的潛台詞。

而「別人應該尊重我」其實真正的意思是「別人應該贊許與支持我的目標和人設」。

試想,如果有一群人說「女人做自己應該要被尊重」,此時某白目君回道「我尊重你們做自己的方式,可是我覺得女人要有女人該有的樣子」。這位白目君一定不會被認為真的有做到「尊重」,因為他的「尊重」不含「贊許」與「支持」。

這種贊許與支持的需求,很理所當然地,尤其是在訴求者的人設不符合社會傳統定義的成功人士的時候。

想想,「我希望能好好做自己,當個億萬富翁」這句話多麼奇怪。社會本來就支持與贊許成為億萬富翁這件事。

相較之下「我希望能好好做自己,當個堅持做自己喜歡的藝術的藝術家」的訴求就顯得有意義得多,因為當個即使不賣座也要堅持自己藝術品味的人相當不容易,也更顯得需要社會的支持與贊許。

然而社會已經有所謂的成功人士的形象了。也因此內化了「社會應該贊許與支持我,即使我不符合別人對成功人士的期待」的人,會常常感受到應然與實然的差異、社會對他們的惡意與不尊重。這種理想與現實的差距常常讓人沮喪或者憤世嫉俗。

因此,「做自己」的號召者快樂與否、沮喪與否、憤世嫉俗與否反而很大程度取決於社會的贊許與支持,在於社會上願意實踐「不管是不是成功人士形象都要予以贊許與支持」的理想的人的數量與聲量來決定。

因此,弔詭的是,「做自己」的號召者反而讓自己把很大部分的情緒起伏的控制權交給社會,因此反而不自由。

「做自己」的號召者有的時候會進一步號召「不要在乎社會期待」來對抗不符合他們(我們)期待中那個無條件提供贊許與支持的社會。

但真的嗎?真的有可能不在乎社會期待嗎?

如上述,事實上會想號召「做自己」的人非常在乎社會期待,他們(我們)只不過希望改變社會期待,變成一個能夠贊許與支持自己的社會

這個時候唐鳳的那句話就很重要了。

「不是不在乎別人的想法,而是用不同的方式在乎」的解方是放下期待

為了讓自己的情緒自由,唐鳳提出的這句話的解方似乎有以下幾個面向

1. 更真實地面對自己

是的,我們身為社會動物,其實非常在乎別人的想法。我們希望別人贊許和支持那個不一定符合社會期待的自己。也許這是人的天性,只要不是少數的反社會人格或自戀人格等等,多少還是在乎的,所以「不要在乎社會期待」或多或少是違心之論。了解我們「其實在乎別人的想法」,才能更接近更真實的自己。

2. 不再把別人的尊重與理解是為理所當然

我們在乎,我們仍然關心這個社會和別人的想法。真正的解方式轉化這種在乎成為能讓自己自由的力量。

當我們不再「期待」別人「應該」要尊重我們做自己的方式,我們便不再會對某些人不願意尊重別人做自己的方式而感到失望。我們會更聚焦在感激那些願意尊重我們和別人做自己的方式的人。

3. 我們的情緒不再由別人決定

當我們不再期覺得別人應該給予我們支持與贊許,我們的情緒便不再隨之波動。

當我們能夠用自己的方式關心社會的脈動,找到自己的意義、而不管社會是不是喜歡我們的同時,或許才是真正的做自己。

以上。野人獻曝,請不吝指教。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蘿拉 laura-avatar-img
2021/10/22
雖然我學歷不高,不過有把文章看完喔!
寂寞小冬瓜-avatar-img
發文者
2021/11/03
哈哈哈 謝謝大大耐心看完! 也謝謝大大提醒,人生體悟這種事也的確是跟學歷高低沒甚麼關係,所以我把不必要的地方拿掉了 = ]
avatar-img
寂寞小冬瓜的沙龍
10會員
15內容數
對工程師友善的(目前免費)英文教材 #工程師 #Coding #Python #Django #English #英文 #文法 #語言學習 #程式
2024/04/24
八字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概念,用於預測個人的命運與性格。八字,又稱作「生辰八字」,是根據一個人出生的年、月、日、時所對應的天干地支來組成的。在八字分析中,十神是理解一個人的性格與命運中不可或缺的元素。 十神的定義 在八字命理中,十神是基於日干(即出生日的天干)與其他天干的相對關係來定義的。這些關係反
2024/04/24
八字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概念,用於預測個人的命運與性格。八字,又稱作「生辰八字」,是根據一個人出生的年、月、日、時所對應的天干地支來組成的。在八字分析中,十神是理解一個人的性格與命運中不可或缺的元素。 十神的定義 在八字命理中,十神是基於日干(即出生日的天干)與其他天干的相對關係來定義的。這些關係反
2024/04/16
隨因為推論統計邏輯明顯有問題 心理學實驗看到的 p value是 P(Data| Hyptohesis), 也就是假設成立的情況下拿到這樣的資料的機率 以下是大家常見的推論步驟: 先設一個虛無假設 (H0) 拿資料, 算 p value ( = P(Data | Hypothesis)
2024/04/16
隨因為推論統計邏輯明顯有問題 心理學實驗看到的 p value是 P(Data| Hyptohesis), 也就是假設成立的情況下拿到這樣的資料的機率 以下是大家常見的推論步驟: 先設一個虛無假設 (H0) 拿資料, 算 p value ( = P(Data | Hypothesis)
2024/04/15
你好 歡迎來到這個充滿矛盾的地方 由敝人 一個喜歡研究但是不喜歡學術界的博士畢業生 喜歡英文但是討厭講英文的人 主修是統計但是不相信統計 碩士班念心理學但是寧可相信命理 喜歡寫程式但是不喜歡寫應用面的東西 的本人我 歡迎一樣奇怪的你 一樣在找自己的你
2024/04/15
你好 歡迎來到這個充滿矛盾的地方 由敝人 一個喜歡研究但是不喜歡學術界的博士畢業生 喜歡英文但是討厭講英文的人 主修是統計但是不相信統計 碩士班念心理學但是寧可相信命理 喜歡寫程式但是不喜歡寫應用面的東西 的本人我 歡迎一樣奇怪的你 一樣在找自己的你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決定我們成為什麼樣的人,不是靠能力,靠的是我們的選擇。」—《哈利波特》
Thumbnail
「決定我們成為什麼樣的人,不是靠能力,靠的是我們的選擇。」—《哈利波特》
Thumbnail
不問他人的意見,活出真正的自己。就像東野圭吾在《變身》中所說的那樣,別為難自己,只要活得像你自己就好。
Thumbnail
不問他人的意見,活出真正的自己。就像東野圭吾在《變身》中所說的那樣,別為難自己,只要活得像你自己就好。
Thumbnail
「我只希望能夠成為我自己。」 長大後發現,好好地做自己這件事,竟然是許多人用盡全力去追求的事物。然而,為什麼在我們的社會,做自己會是這麼困難的一件事情呢?
Thumbnail
「我只希望能夠成為我自己。」 長大後發現,好好地做自己這件事,竟然是許多人用盡全力去追求的事物。然而,為什麼在我們的社會,做自己會是這麼困難的一件事情呢?
Thumbnail
(文長...慎入...請隨心) 愛自己?做自己? 很多文章都有提到過這些話題... 接觸了靈性相關書籍.視頻.人.事.物... 現在時常用第三者角度,跟自己對話~ 發現了這世上諸多思維限制 不管是家庭.學校.社會...諸多定義... 造就了世俗甚至是地球整體的價值觀...等等 人生其實都在選擇中~
Thumbnail
(文長...慎入...請隨心) 愛自己?做自己? 很多文章都有提到過這些話題... 接觸了靈性相關書籍.視頻.人.事.物... 現在時常用第三者角度,跟自己對話~ 發現了這世上諸多思維限制 不管是家庭.學校.社會...諸多定義... 造就了世俗甚至是地球整體的價值觀...等等 人生其實都在選擇中~
Thumbnail
其實很多人的做自己其實只有自私,因為他們沒在看別人。 本文新增 "做自己聖女" 看看生活周遭有誰是這樣吧!
Thumbnail
其實很多人的做自己其實只有自私,因為他們沒在看別人。 本文新增 "做自己聖女" 看看生活周遭有誰是這樣吧!
Thumbnail
做自己,是在不為難別人和傷害自己的前提下,找到自己的程式碼,活出適合自己的人生設定。
Thumbnail
做自己,是在不為難別人和傷害自己的前提下,找到自己的程式碼,活出適合自己的人生設定。
Thumbnail
「不是不在乎別人的想法,而是用不同的方式在乎」是指「在乎別人的想法,但是不再認為別人應該要尊重或認同我們」
Thumbnail
「不是不在乎別人的想法,而是用不同的方式在乎」是指「在乎別人的想法,但是不再認為別人應該要尊重或認同我們」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