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Frank》:別想著成為法蘭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raw-image
「You think this is wired? Well, normal faces are weird too, you know.」

這是整部電影我最喜歡的一段對白。

宅在家的這段期間看了好多作品,於是決定把影評撿回來寫,也想換個方式寫。這部不久前看完的《Frank》是這幾個星期的宅看片單裡最觸動我的一部電影,他道破了我曾經有過「才華」迷思,喜歡小眾文化(或是說「非主流」文化)的我看了也感到一陣強烈的共鳴,很推薦與我類似的人看這部片。


《Frank》故事開頭於一個平凡普通的上班族男子Jon,喜歡觀察生活中的事物並將其做成曲子,雖然總是做不出個所以然,卻不斷在社群網站上分享這些生活瑣事,妄想著有天能出名。接著,一個默默無名的樂團「Soronprfb」來到了Jon居住的小鎮,目睹鍵盤手跳海自殺未遂的他,告訴樂團經紀人Don自己也是個鍵盤手,就這麼莫名其妙的,Jon變成了這個樂團的新成員,還跟著他們去愛爾蘭錄專輯。

這個樂團的成員都是些大眾既定印象的「怪人」,但最怪的是一個無時無刻帶著頭套的主唱Frank,Frank有獨特的魅力與音樂才華,是整個樂團的核心,經紀人Don也說:「人們與Frank相處一段時間後,不是自問為何我無法成為Frank,就是覺得自己有機會變成Frank。」

Jon隨著與樂團日復一日的相處,以為自己將要啟發才華,發揮極限創作音樂,殊不知自己卻總是格格不入,以為用老本幫樂團付房租就能真正成為他們的一員,但現實卻不是這樣的。Jon總是偷偷拍攝他們練團、錄音的影片上傳YouTube,除了點閱率外,也SXSW音樂節也邀請他們上台演出,他以為這是成功,殊不知是毀滅。他要求成員們便的更討喜一點,迎合大眾的口味一點,卻忘了自己當初喜歡上他們是音樂這群人的獨特性,成員們一個接一個離去,只有Frank願意與他一起登台。最後,表演一蹋糊塗,在與Frank的爭執下,他的頭套破了,而Frank本人逃跑了,不知去向。

raw-image

我喜歡這整部片在嚴肅與滑稽荒誕之間保持著一種微妙的平衡,而且大量運用對比的元素和情節去訴說故事。平凡人Jon象徵著主流、通俗的大眾,而Frank與樂團則象徵著獨立性高、做自己的非主流族群,Frank的頭套、Don提到自己喜歡跟假人做愛,則一再強調虛時兩者的界線。我喜歡Frank與Jon的對話,那句「You think this is wired? Well, normal faces are weird too, you know.」用Frank的頭套去比對Jon在社群網站上包裝的形象,網路也是一種面具,甚至讓人更加虛假。

Frank作為一個外顯的「怪咖」,擁有令人稱羨的才華,卻也希望自己被大眾喜歡,因此Frank接受Jon要求將歌曲改變的提議,最後卻仍然受不了而在台上崩潰。

主流與獨立兩者的討論是這部電影很大的一個元素,就算在現實社會裡也經常被拿出來一再辯證,但我想,這兩者肯定個有所好,為人詬病的是為了迎合某一族群而刻意改變自己的行為,那樣的改變失去了原先只是單純喜愛某一事物的感動與意義,我們也看見這樣的改變並不長久,或許來得很快,墮落的也很快。

另一個貫穿全片的意象則是天才與才華這兩件事情,電影一再強調Frank的獨特魅力、他優秀的音樂天賦等等,每個人都想成為才華洋溢的Frank,卻忘了Frank只有一個。經理Don在樂團錄完專輯上吊自殺時甚至帶著Frank的頭套,這顯得多麼諷刺。還有一場我很喜歡的戲,道破了我過去也曾有的迷思,在Frank的頭套壞掉逃跑後,Jon透過在社群上發文得到幫助,找到Frank的家,在那裡的只是一對再平凡不過的父母,還有拿掉頭套後的Frank。Frank除了臉上的疤痕外與一般人的臉孔並無差別,Jon原先以為Frank是遭遇了什麼糟糕的經歷、什麼大風大浪才成就他的才華,殊不知他只是受精神病所苦,我很喜歡他與Frank父母的對話,父母說自己只是一戶普通人家,Jon則靜靜脫口而出說著「跟我家一樣」。

我曾以為才華因痛苦而生,殊不知痛苦或許是拖累才華

這個世界生來就有天才,我也曾盲目的追求所謂的才華與天賦,這卻讓自己陷入痛苦。我們必須練習接受自己平庸的事實,我們生來便獨一無二,並非每個人的世界都能夠讓我們駐足,無論是哪條道路,適合自己的比較重要,這也是必須接受的事實。

經歷痛苦不一定會成就才華,就如同Jon在跟著樂團到愛爾蘭後說「這就是我的精神病院」一般,這是一種盲目的迷思,或許誤了許多人。


最後Jon帶著脫下頭套的Frank和過去的團員重逢,在那個依然沒有觀眾的小酒吧裡,Frank含著淚水與唱出那首〈I love you all〉,再一次強調了這些團員是唯一能理解Frank的人,也強調他們真正追求的創作是不需要觀眾、不在乎名聲的,那是屬於他們的世界。而Jon則是走出酒吧,回到平凡的人生。

這幕後勁太強了。有時候我們與某些人就像是相隔不同世界一樣,過著截然不同的人生,進而有不同的價值觀與信仰,我覺得《Frank》並沒有很刻意要批判價值觀的對錯,畢竟多數人所追求的是像Jon一樣獲得功成名就,而不是過著像Frank與樂團一樣的生活。這同樣是一種對比,人生截然不同,別想著成為Frank,成為你自己就好。


最近也在MEDIUM, 如果你想,也可以在那裡找到我。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吳同學的沙龍
43會員
100內容數
這是一個連續性書寫的挑戰企劃,未來可能出現更多東西。 就讓我們一起看著、聽著、走著、寫著。
吳同學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3/03/18
《睡著也好醒來也罷》是我目前看過的三部濱口龍介之最(依序為在車上>偶然與想像),在重看後也躍升成人生前五愛片之一。先不論任何與我個人共情、連結的情感因素,光電影本身的呈現就非常驚豔且讓我著迷。
Thumbnail
2023/03/18
《睡著也好醒來也罷》是我目前看過的三部濱口龍介之最(依序為在車上>偶然與想像),在重看後也躍升成人生前五愛片之一。先不論任何與我個人共情、連結的情感因素,光電影本身的呈現就非常驚豔且讓我著迷。
Thumbnail
2022/10/27
《犬王》為執導過《春宵苦短,少女前進吧!》、《別對映像研出手》等作品的日本知名動畫導演湯淺政明的最新長片,其製作陣容堅強,由《乒乓》松本大洋擔任原畫、《月薪嬌妻》野木亞紀子擔任編劇,兩位主角的聲優則分別為森山未來和女王蜂主唱アヴちゃん ,改編自作家古川日出男的小說《平家物語:犬王之卷》。
Thumbnail
2022/10/27
《犬王》為執導過《春宵苦短,少女前進吧!》、《別對映像研出手》等作品的日本知名動畫導演湯淺政明的最新長片,其製作陣容堅強,由《乒乓》松本大洋擔任原畫、《月薪嬌妻》野木亞紀子擔任編劇,兩位主角的聲優則分別為森山未來和女王蜂主唱アヴちゃん ,改編自作家古川日出男的小說《平家物語:犬王之卷》。
Thumbnail
2022/09/22
《愛重奏》是挪威名導尤沃金提爾的處女作,同時作為奧斯陸三部曲中的第一部作品,與續作相比之下可以看見首次執導的生澀,同時也具有更年輕、豪放的風格。《愛重奏》裡的兩位主角——菲力浦與伊利,是二十出頭的文藝青年,夢想成為作家,卻有各自的人生議題必須面對。
Thumbnail
2022/09/22
《愛重奏》是挪威名導尤沃金提爾的處女作,同時作為奧斯陸三部曲中的第一部作品,與續作相比之下可以看見首次執導的生澀,同時也具有更年輕、豪放的風格。《愛重奏》裡的兩位主角——菲力浦與伊利,是二十出頭的文藝青年,夢想成為作家,卻有各自的人生議題必須面對。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從三月開始我就在各種上跟表演有關的課程,除了想弄清楚表演到底是甚麼東西之外,我也想知道自己到底要往哪裡去。感覺大概像是這樣吧:「我是_____(職業),還是想要成為____(職業)的人?」我正在這個過程中去體驗跟摸索自己到底是什麼東西。 已經上完一輪唱歌課,這幾天第一次接觸正式的表演課,覺得自己踏入
Thumbnail
從三月開始我就在各種上跟表演有關的課程,除了想弄清楚表演到底是甚麼東西之外,我也想知道自己到底要往哪裡去。感覺大概像是這樣吧:「我是_____(職業),還是想要成為____(職業)的人?」我正在這個過程中去體驗跟摸索自己到底是什麼東西。 已經上完一輪唱歌課,這幾天第一次接觸正式的表演課,覺得自己踏入
Thumbnail
「才華」是很殘酷的,它必須是既客觀又主觀的,客觀於必須得「被看見」才算數、主觀於必須由旁觀者認定,某程度甚至與擁有才華的人無關,也使「才華」多半像個詛咒,需要被看見、被認同,儘管創造著什麼,卻是完全的被動者。 就像是造物主對人類開的玩笑。 片中一名訪談者說到:「有才華卻不紅的人太多了」,Chris
Thumbnail
「才華」是很殘酷的,它必須是既客觀又主觀的,客觀於必須得「被看見」才算數、主觀於必須由旁觀者認定,某程度甚至與擁有才華的人無關,也使「才華」多半像個詛咒,需要被看見、被認同,儘管創造著什麼,卻是完全的被動者。 就像是造物主對人類開的玩笑。 片中一名訪談者說到:「有才華卻不紅的人太多了」,Chris
Thumbnail
「等你準備活過來,最後一格就會填上。」 ——《靈魂急轉彎(Soul)》 * 隔了一段時間,終於有空稍微整理上上週五那個夜晚的心得。 那是由科裡學弟陳建鴻醫師主辦、我負責插花說說話的一場電影討論會,就辦在醫院後方的瀞咖啡。不大的空間裡擠進三十多人,大部分是醫生或醫學生。然後,我是現場最資深的那一位…
Thumbnail
「等你準備活過來,最後一格就會填上。」 ——《靈魂急轉彎(Soul)》 * 隔了一段時間,終於有空稍微整理上上週五那個夜晚的心得。 那是由科裡學弟陳建鴻醫師主辦、我負責插花說說話的一場電影討論會,就辦在醫院後方的瀞咖啡。不大的空間裡擠進三十多人,大部分是醫生或醫學生。然後,我是現場最資深的那一位…
Thumbnail
「You think this is wired? Well, normal faces are weird too, you know.」 這是整部電影我最喜歡的一段對白。
Thumbnail
「You think this is wired? Well, normal faces are weird too, you know.」 這是整部電影我最喜歡的一段對白。
Thumbnail
我們是否在成長過程中,忘卻了對一切事物感到新鮮的快樂?
Thumbnail
我們是否在成長過程中,忘卻了對一切事物感到新鮮的快樂?
Thumbnail
任鋼琴再是俏皮逗趣,任節拍再是振振有辭,始終無法遮蔽我們的雙眼。
Thumbnail
任鋼琴再是俏皮逗趣,任節拍再是振振有辭,始終無法遮蔽我們的雙眼。
Thumbnail
故事大綱 平凡的男孩Jon住在英國海邊的小鎮上,在日復一日的生活裡仍然持續創作,懷抱著音樂夢想。某天他意外得到機會加入風格神秘前衛的實驗性樂團Soronprfbs,主唱Frank是一個戴著頭套,不以真面目示人的怪咖,卻也同時是個音樂奇才。Jon放下一切跟著他們來到了與世隔絕的森林錄製專輯,前方等著他
Thumbnail
故事大綱 平凡的男孩Jon住在英國海邊的小鎮上,在日復一日的生活裡仍然持續創作,懷抱著音樂夢想。某天他意外得到機會加入風格神秘前衛的實驗性樂團Soronprfbs,主唱Frank是一個戴著頭套,不以真面目示人的怪咖,卻也同時是個音樂奇才。Jon放下一切跟著他們來到了與世隔絕的森林錄製專輯,前方等著他
Thumbnail
「我們這麼努力地過日子,只為了成為一個普通人」 聽到中譯的電影名稱實在沒有太多的好感,直到看完了預告才有被打中的感覺。在走出電影院後我卻只剩:「這是我二十一年的日子裡最觸動我心的電影。」 以下有雷! 電影的開始是喬在幫學校上課的畫面,入耳的是不堪的合奏聲,而其中一位女生極為享受在爵士樂聲裡
Thumbnail
「我們這麼努力地過日子,只為了成為一個普通人」 聽到中譯的電影名稱實在沒有太多的好感,直到看完了預告才有被打中的感覺。在走出電影院後我卻只剩:「這是我二十一年的日子裡最觸動我心的電影。」 以下有雷! 電影的開始是喬在幫學校上課的畫面,入耳的是不堪的合奏聲,而其中一位女生極為享受在爵士樂聲裡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