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右靠】我們真的需要嗎?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今天想來講講外送經濟這塊,最近因為疫情爆發,讓家裡的自營店門不得不開始和外送平台合作,用外送的方式勉強維持住經營。雖然剛開始這一塊的營收和獲利還不是很大,但必須承認外送未來會是佔很大的比重。現在這種時候三級警戒再度延長應該是必然,很有可能整個台灣要回復昔日人潮可能要到十月才有比較高的機率。


raw-image


兩劑疫苗全台灣人打完,還要確保沒有人繼續染疫,且疫情減緩,加零案例連續的出現,這個時間點的估算是差不多的。這邊就要稍稍抱怨一下,到底政府之前一直宣傳的超前部署,到底是超前部署了什麼呢?沒有人說得清,現在都只能希望趕快消退。整個餐飲業現在拚的就是你的店面是不是自己的,大型連鎖品牌拚的就是誰的資金比較雄厚。倘若無法解決疫情,真的會餓死的比病死的多,民怨就會升級成民變。我們其實不太需要政府跟我們說,問題是什麼,出現在哪裡,我們要的是解決問題,但似乎有的人不太能理解。

觀察下來,其實撇除掉疫情,台灣不太應該需要外送這塊。這樣的經濟型態其實不太應該出現在我們這裡。我們在外送平台賣的東西只是店裡的一部份,而且比起店內價會多很多,因為外送平台不是白做工的,他每樣餐點會抽百分之三十五來做為費用。所以等於是說我們店內原本賣一百塊的東西,必須在外送平台上疫百三十五塊才能擁有同樣的利潤。假如你是自取,對,你可以在外送平台上向我們點餐,然後自己來拿,他平台要抽百分之三十作為費用,這讓我很不解。我不太能夠了解在平台上這樣做,客人的心態是什麼?是因為這樣可以不用等,來了直接拿嗎?還是時間真的有差那麼一點點?但要是當下店內很忙,你也一樣要等不是嗎?那為什麼不直接來店裡點,這樣子你買的是店內價,豈不多此一舉?不過那天就真的有個客人這樣做,在上面點了之後自己來拿。我真的有點猜不透。

或許用外送平台點餐叫外送是一種時髦吧。我自己從沒叫過,因為我要吃的東西都是自己騎車去買順便出去晃晃。有的人說這樣可以可以節省時間,節省點餐的時間把那個時間拿來做其他更重要的事情。Really?你們真的有嗎?我其實不太相信,我覺得單純只是因為懶得動吧。再加上身旁很多人都這樣做,跟風流行而已。

我認為外送的這種經濟型態應該是要在兩類國家才有合理存在的條件。第一種是像美國、中國、加拿大、俄羅斯,不是因為他們爭鋒相對,什麼共產陣營、民主陣營之類的,是因為他們的國土面積遼闊,一個國家之內有多個時區。第二種是像祕魯和智利這種國家地形狹長、南北相距甚遠的國家才有條件發展。因為他們真的有需要。可是台灣人口密度世界前三,我們的生活便利程度極高,且我們國土窄小真的有需要用到嗎?

但在這種時候,疫情緊繃的當下,這幾乎是一種不得不發展的經濟型態。可在這之前其實他就已經是如火如荼的在進行著,或許這是時代的趨勢,可我真的覺得有必要嗎?大部分的人吃東西其實都不會是你騎車超過十至十五分鐘的距離,但可能你就想吃某樣東西,但他就距離你很遠的距離,那我可以理解。可我真的不太相信大家有忙成這樣。我們不像美國那樣從家裡到市中心採買,花費一至兩個小時的車程是必要的,但有些東西就是如此,即便不必要,只要有需求,那市場的交易買賣就會成立。只要他不違法,那就能夠進行。

我自己是不知道未來我會不會需要用到去點外送,但我傾向自己出去買。尤其現在這種時候整天都只能在家,在家裡都快悶壞了。出去順便走走也好。加上點外送等於最起碼經過三手,東西才會到我手裡,這樣真的太麻煩了。不知道這個疫情到底何時才會結束?只希望生活能趕快一切恢復正常。

如果你有什麼想法也歡迎回饋給我知道。最近我要開錄podcast,講一些有的沒的,主要是講我在工作上碰到服務業餐飲業的奧客,還有我對於書籍的一些看法介紹書給大家知道,名字也想好了就叫作:「雞掰的番薯仔」,至於名字為什麼取這個,之後再跟大家解釋。歡迎到時候大家來聽聽,謝謝。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黎納-avatar-img
2021/06/30
確實,若非疫情,以台灣這麼方便的環境,外送平台崛起的契機,大多是人懶得動;不過我也好奇,如果疫情結束,外送平台還能夠如何多元地發展,甚或,是否有可能跟物流競爭,也許是未來長期觀望的趨勢。
avatar-img
向右靠的沙龍
31會員
87內容數
你是否買了一大堆書?卻沒有時間讀? 時間有限卻不知道什麼書是真的值得看的好書? 沒關係,在這邊我會幫你整理,我會幫你省下時間推薦你真正值得讀的好書。 同時,這世界最近太政治正確了,用一本本的書籍讓我來和你分享關於這個世界的真實,沒有任何詞藻華麗,說的滿口好話,只有實在。 太過左傾的世界讓我們把他拉過右邊一點,以求平衡。
向右靠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3/07/22
一場遊行又是一場新的政治攻防。 大家討論的是參加的人數和性別,真是奇妙!原本舉辦的目的已經變得不怎麼重要了。 那天,是一個非常炎熱的天氣,星期日的下午舉辦的遊行。講通俗一點,這活動在時間和場地上面都已經被弄了。 怎麼說呢? 請注意看上面的時間,星期日下午。現在是七月又是下午,這是一天當中
Thumbnail
2023/07/22
一場遊行又是一場新的政治攻防。 大家討論的是參加的人數和性別,真是奇妙!原本舉辦的目的已經變得不怎麼重要了。 那天,是一個非常炎熱的天氣,星期日的下午舉辦的遊行。講通俗一點,這活動在時間和場地上面都已經被弄了。 怎麼說呢? 請注意看上面的時間,星期日下午。現在是七月又是下午,這是一天當中
Thumbnail
2023/06/11
又過了一個禮拜,風波還沒結束,還在繼續延燒。但看到某黨鏗鏘有力地說,自己黨面對問題會解決,還意有所指地說其他黨都不會,就感覺備感噁心。枉費自己過往這十年來的信任,還把票都投下去。 你們從頭到尾都沒有解決,好嗎?我非常懷疑你們是不是對於時間的觀念與大眾不同? 事情的發生都是“之前”,不是現在、此刻、當
Thumbnail
2023/06/11
又過了一個禮拜,風波還沒結束,還在繼續延燒。但看到某黨鏗鏘有力地說,自己黨面對問題會解決,還意有所指地說其他黨都不會,就感覺備感噁心。枉費自己過往這十年來的信任,還把票都投下去。 你們從頭到尾都沒有解決,好嗎?我非常懷疑你們是不是對於時間的觀念與大眾不同? 事情的發生都是“之前”,不是現在、此刻、當
Thumbnail
2023/06/04
是理想重要呢?還是利益? 回答這個問題前,我們先來看看過往這個禮拜最勁爆的新聞,就是民進黨爆發一連串性騷擾的事件。事件的始末相信大家透過網路和報章媒體都已經相當清楚,我在這邊也就不再贅述了。 不過在這邊真的要呼籲那些還在說什麼別的黨怎樣,想試圖把其他人也拉下馬的說詞就大可不必了。因為這樣只會讓你們被
Thumbnail
2023/06/04
是理想重要呢?還是利益? 回答這個問題前,我們先來看看過往這個禮拜最勁爆的新聞,就是民進黨爆發一連串性騷擾的事件。事件的始末相信大家透過網路和報章媒體都已經相當清楚,我在這邊也就不再贅述了。 不過在這邊真的要呼籲那些還在說什麼別的黨怎樣,想試圖把其他人也拉下馬的說詞就大可不必了。因為這樣只會讓你們被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國家隊不管是口罩還是防護衣在疫情期間都發揮極大的效果。
Thumbnail
國家隊不管是口罩還是防護衣在疫情期間都發揮極大的效果。
Thumbnail
每周一篇文章的讀書會心得報告摘要與筆記,本次分享文章為:泰國、美國這兩家外送平台打破規則,直接免抽成!台灣能效法嗎? 1. 憂疫情二次惡化,議員支持外送設抽成天花板 2. 紐約掀起「最後一里路」之戰,新創Sesame獲資350萬美元 3. 泰國零抽成平台「羅賓漢」成立1年訂單交易價達27億台幣
Thumbnail
每周一篇文章的讀書會心得報告摘要與筆記,本次分享文章為:泰國、美國這兩家外送平台打破規則,直接免抽成!台灣能效法嗎? 1. 憂疫情二次惡化,議員支持外送設抽成天花板 2. 紐約掀起「最後一里路」之戰,新創Sesame獲資350萬美元 3. 泰國零抽成平台「羅賓漢」成立1年訂單交易價達27億台幣
Thumbnail
平台的目的,是為了讓整體商業行為正常運行,在整個架構之下,只要有一個環節中的群體經常處於弱勢,最終,商業模式就會面臨瓦解---台灣美食全球攻略
Thumbnail
平台的目的,是為了讓整體商業行為正常運行,在整個架構之下,只要有一個環節中的群體經常處於弱勢,最終,商業模式就會面臨瓦解---台灣美食全球攻略
Thumbnail
【數位轉型】是一篇討論在疫情影響之下,企業轉型之際應該注意的文章,透過簡單有趣的方式,一起討論這個主題。 如果你有自己的商品或是想要加入電商,為自己或是家人成為最強的後盾的話,文章有大經驗的心得,也有近幾年我閱讀的資料,希望對電商有興趣的你提供一點點的啟發。
Thumbnail
【數位轉型】是一篇討論在疫情影響之下,企業轉型之際應該注意的文章,透過簡單有趣的方式,一起討論這個主題。 如果你有自己的商品或是想要加入電商,為自己或是家人成為最強的後盾的話,文章有大經驗的心得,也有近幾年我閱讀的資料,希望對電商有興趣的你提供一點點的啟發。
Thumbnail
在台灣,連同外商與台資,目前有 5 大外送業者,除了本土業者有無快送、foodomo,還有 Uber Eats、foodpanda、deliveroo 三大國際外送平台搶客。
Thumbnail
在台灣,連同外商與台資,目前有 5 大外送業者,除了本土業者有無快送、foodomo,還有 Uber Eats、foodpanda、deliveroo 三大國際外送平台搶客。
Thumbnail
最近看到很多在台灣的親人,朋友們分享因為台灣3級警戒大家在家工作,因為學校關閉,小孩遠端學習的生活點滴。其實我們也曾經在去年的3月底經歷過相同的過程。紐西蘭跟台灣不同的是,這裡的人民到這一次的Covid-19之前,從來沒有發生過類似的事件,台灣人平常就習慣搭公車,捷運戴上口罩,也因為多年前有過SAR
Thumbnail
最近看到很多在台灣的親人,朋友們分享因為台灣3級警戒大家在家工作,因為學校關閉,小孩遠端學習的生活點滴。其實我們也曾經在去年的3月底經歷過相同的過程。紐西蘭跟台灣不同的是,這裡的人民到這一次的Covid-19之前,從來沒有發生過類似的事件,台灣人平常就習慣搭公車,捷運戴上口罩,也因為多年前有過SAR
Thumbnail
今天想來講講外送經濟這塊,最近因為疫情爆發,讓家裡的自營店門不得不開始和外送平台合作,用外送的方式勉強維持住經營。雖然剛開始這一塊的營收和獲利還不是很大,但必須承認外送未來會是佔很大的比重。現在這種時候三級警戒再度延長應該是必然,很有可能整個台灣要回復昔日人潮可能要到十月才有比較高的機率。 兩
Thumbnail
今天想來講講外送經濟這塊,最近因為疫情爆發,讓家裡的自營店門不得不開始和外送平台合作,用外送的方式勉強維持住經營。雖然剛開始這一塊的營收和獲利還不是很大,但必須承認外送未來會是佔很大的比重。現在這種時候三級警戒再度延長應該是必然,很有可能整個台灣要回復昔日人潮可能要到十月才有比較高的機率。 兩
Thumbnail
模擬:密集恐懼與訊息認知混亂之境   每日午時飽腹泡麵、冷凍食品後,心情異常惆悵,揮之不去的焦慮感來自於未來生活與工作的不確定性,每週幾次採購困難,市場染疫風險、採購碰運氣、食品用品供貨不均、網購塞車。面對螢幕光合作用與接踵而來確診數據,看著持續高踞不下的數據,彷彿消瘦不下來的肚皮,人們籠罩在疫
Thumbnail
模擬:密集恐懼與訊息認知混亂之境   每日午時飽腹泡麵、冷凍食品後,心情異常惆悵,揮之不去的焦慮感來自於未來生活與工作的不確定性,每週幾次採購困難,市場染疫風險、採購碰運氣、食品用品供貨不均、網購塞車。面對螢幕光合作用與接踵而來確診數據,看著持續高踞不下的數據,彷彿消瘦不下來的肚皮,人們籠罩在疫
Thumbnail
newsletter 05/25 on extending national Covid-19 level 3 alert until 06/14 請大家多多支持和鼓勵訂閱這一份電子報:每一天的生活 Daily Michelle Good Evening! 大家好,平安!昨天下午下了一場大雨,來的
Thumbnail
newsletter 05/25 on extending national Covid-19 level 3 alert until 06/14 請大家多多支持和鼓勵訂閱這一份電子報:每一天的生活 Daily Michelle Good Evening! 大家好,平安!昨天下午下了一場大雨,來的
Thumbnail
撰寫:衛木槿 受到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影響,民眾減少外出消費,進而導致娛樂與餐飲業受到衝擊。不過,民眾宅在家也意外推動外送業的發展。然而,來自英國、原以為能從中獲取”疫情財”的外送平台“戶戶送”(Deliveroo),卻於4月6日宣布即將退出台灣市場。 事實上,疫情的確助推了外送產業的發展。根據台灣
Thumbnail
撰寫:衛木槿 受到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影響,民眾減少外出消費,進而導致娛樂與餐飲業受到衝擊。不過,民眾宅在家也意外推動外送業的發展。然而,來自英國、原以為能從中獲取”疫情財”的外送平台“戶戶送”(Deliveroo),卻於4月6日宣布即將退出台灣市場。 事實上,疫情的確助推了外送產業的發展。根據台灣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