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郎的疫情日記二:焦慮島最不需要妄自菲薄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模擬:密集恐懼與訊息認知混亂之境

模擬:密集恐懼與訊息認知混亂之境


每日午時飽腹泡麵、冷凍食品後,心情異常惆悵,揮之不去的焦慮感來自於未來生活與工作的不確定性,每週幾次採購困難,市場染疫風險、採購碰運氣、食品用品供貨不均、網購塞車。面對螢幕光合作用與接踵而來確診數據,看著持續高踞不下的數據,彷彿消瘦不下來的肚皮,人們籠罩在疫情深淵裡頭,身心靈無不鬱抑疲憊;商家關門、人流減少,實體經濟重創,網路商務與物流激增也無法拯救經濟數據,實際上數位商務非常依賴實體經濟供給(物流、航運、交通、網通、電力、人力、金流等)。唯有股市暫時脫離實體經濟狀態逆勢上漲,實際上等待接受政府開倉救濟的中小企業、個體不計其數,


民眾陷入搶購泡麵食品與日常用品的困境,政府呼籲人民不要搶購以免染疫,然而人民對疫情恐慌與焦慮還是止不住,更有許多人心裡抱持著僥倖的狀態,從指揮中心與各級政府公布確診足跡有不少是在市場與賣場,人民瘋狂程度還是不減,主要原因是人民習慣在市場採購、物流業者飽和無法供應生鮮、動物求生與渴望獲得的本能等,以至於染疫足跡始終有市場與賣場。一直到指揮中心與部分地方政府頒布實名制QR code入場機制、傳統市場身分證單雙號分流制度,整體傳統市場與賣場人流總算緩解,然而還是有部分縣市首長認為無法落實分流機制,也因此無法有效壓制當地染疫指數。台灣疫情不斷攀升主要原因是台灣沈醉在戰勝疫情上半役,另外也有防疫疲勞而鬆懈的狀態,初期發生染疫破口來至於機場關口與「諾富特事件」、人民群聚疏忽(萬華阿公茶、茶理王、三重獅子會、宜蘭遊戲場等),有更多情況是人民娛樂聚會、家庭聚會聚餐、外籍移工、學生宿舍、養護中心等。疫情出現破口狀態,台灣也出現檢驗數不足、醫療人力吃緊、醫療設備吃緊、場所與醫院無法收治病患,整體醫療系統面臨崩潰邊緣,因此台灣死亡率也不斷攀升。台灣已經進入世界各國同樣的疫情,然而戰勝疫情下半役是疫苗高施打率已達到群體免疫。


台灣在五月疫情爆發後經濟衰退與疫情同步,過去主要國家資源集中在代工科技與傳統金融等行業,經濟結構以大科技代工大企業為主要出口賺取外匯,以至於長期忽略服務業、文化藝術教育、傳統產業等中小企業的發展,產業數位化轉型緩慢,許多行業無法數位化與居家辦公,面對疫情衝擊如生死之戰;產業升級傳承與轉型問題在疫情之下被凸顯出來,許多傳統中小企業不僅現金流量低、房租高、工作型態密集無法分流、無法數位化配套等困境;人口老化嚴重、需長照者多、慢性疾病者多,也是台灣疫情死亡率持續攀升的主要原因之一(歐洲義大利等國情況);台灣中低收入、超微小事業體今年面臨情況不同於去年,不僅病毒株變異導致疫情快速蔓延,加強版三級警戒導致經濟活動降載,整體情勢對超微小事業者非常嚴峻且未來無以為繼,以至於冒著染疫風險也要繼續經營,台灣因而有許多隱藏染疫途徑不可考[1](各國封城);勞力密集產業仰賴大量外籍移工,台灣外籍移工居住環境將會是下一個值得關切具有群聚的關鍵問題(新加坡曾經發生過)。


各國之間也因為國內疫情焦頭爛額,國家間可以EUA緊急核准上市的疫苗也被搶購,國際間原有的政治角力也演變成疫苗外交。台灣因為疫情嚴峻疫苗數量不足全民施打的問題也浮上檯面,原因在國際疫苗強權壓制台灣疫苗採購,同時因為大部分生產疫苗的藥廠還在進行三期大規模試驗,疫苗EUA緊急核准上市的原意是由國家承擔施打疫苗的各種後果包含施打後的副作用、法律與賠償問題,這樣藥廠才能夠專注進行疫苗研發、生產與實驗。世界各國緊急使用疫苗的情況都不一樣,WHO在疫情肆虐孽之下無法發揮作用,亞洲各國為了籌錢買疫苗,開放本國企業合資購買疫苗或同意企業跟藥廠洽購疫苗。然而台灣國產疫苗在五月疫情之前都是美事一樁,國產疫苗其實就等於國艦國造的深層用意,長痛不如短痛也台灣長期取得疫苗戰略物資獲得解套;疫情爆發之後國產疫苗就演變成涉嫌炒作生技股、政府圖利廠商、國產疫苗尚未通過三期實驗就屬於效力不足、國產疫苗國際認證等議題風向,政黨涉入議題炒作與操弄訊息,這也造成群情激憤與真假訊息混亂,更形成口水戰、購賣疫苗問題、強國疫苗力壓國產疫苗等政治角力之亂,媒體社群平台不斷傳送負面思想與悲觀。


由此可見台灣內部不僅需要面對疫情嚴峻、北部醫療量能緊繃、經濟衰退、疫苗不足等基本問題,還得面對民怨日增、政治對立激盪、內部有心人士進行訊息混亂戰、外部入侵的訊息認知戰等前所未見的狀態,此時台灣更應該同島一心❤️團結一致,人民冷靜面對訊息、掌握正確訊息管道,政府進行高度整合與協調工作,面對對立政治勢力與外部勢力應該聯合國內外盟友來組成聯盟;由於台灣是全球先進晶片重鎮,若台灣出問題全球也會陷入多年晶片末日,影響全球經濟之大乃以估計,全球擁有疫苗權力的國家也會跟進美日陸續伸出援手,讓台灣各個生產環節與節點(人員)得到疫苗的保護,以此看來這是台灣不必要妄自菲薄或自亂陣腳的根基,面對有心人士散播謠言造亂進行焦土戰,整體社會無必要隨雞起舞。

至於穩定台灣疫情情勢,其實有很多民間力量可以依靠,無論是藝術文化、教育、社會團體等軟性力量來進行柔和宣導與未來後疫情社會的建設發展,快速建立部署後疫情社區架構、教室、團體生活、工作場域,藉此機會為整體產業重新調整換骨。另外,檢疫部分可靠大規模社區快篩、企業與工廠建立快篩站、基層診所快篩、居家快篩等擴大補破網,簡易有問題者納入PCR檢疫所進行檢疫,確認染疫後輕症收治集中隔離所,中重症才進入醫院治療,避免院內感染;外國疫苗則以優先施打順序者,近日國產疫苗解盲成功[2]等候EUA同步擴大民眾施打國產疫苗,然而國際認證問題可交流疫苗廠商與政府交付歐盟藥品管理局EMA與美國FDA進行認證,屆時即可解決相關國際認證問題;台灣勞力密集產業的移工、移動運輸產業工作者、大規模接觸產業工作者等都應該快速篩檢與施打疫苗,這樣才能真正穩定台灣社會。因為,病毒很公平,不分貴賤、貧富、種族、男女、年齡、地區,唯有廣施疫苗、惠澤恩賜,這樣才能止住疫情蔓延。


[1] 近日新北某些醫院、運輸業等集中的地區會看到許多感冒成藥散落一地,隔些日子就發生醫院院內感染事件。
[2] <高端COVID-19疫苗解盲成功 股價跳空漲停鎖逾萬張>,自由時報,陳永吉報導,2021/06/11,https://ec.ltn.com.tw/article/breakingnews/3566047.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虛擬浪潮的觀察的沙龍
6會員
45內容數
由於疫情時代來臨,許多人事物開始浮動錯位,我們需要觀測現代進行式的虛擬病毒感染,藉此鎖定虛擬感染源與找出虛擬藥方,更可以藉著人文藝術、正確的價值觀、正確傳統、宗教信仰、理性分析、心理治療、文化精神分析等角度來探尋解套方法。希望拋磚引玉,改善生活,耕耘心田。
2024/09/06
在二十一世紀的背景下,當前的重大挑戰逐漸暴露在人文藝術領域。這一現象反映了全球化和數位化所帶來的深遠變化,尤其是在資訊科技迅速發展和商業化過度的背景下,人文藝術的地位和作用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威脅。 首先,我們已經從機械複製和跨國製造業的時代過渡到一個資訊仿生的時代。這一變化不僅改變了經濟模式,也
Thumbnail
2024/09/06
在二十一世紀的背景下,當前的重大挑戰逐漸暴露在人文藝術領域。這一現象反映了全球化和數位化所帶來的深遠變化,尤其是在資訊科技迅速發展和商業化過度的背景下,人文藝術的地位和作用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威脅。 首先,我們已經從機械複製和跨國製造業的時代過渡到一個資訊仿生的時代。這一變化不僅改變了經濟模式,也
Thumbnail
2021/11/12
  元宇宙到底是炒股票呢?還是接近可以落地的真實產業議題? 那元宇宙到底是什麼呢?   以維基百科的條目說明來看元宇宙又稱為後設宇宙(英語:Metaverse) 後設宇宙,或稱為元宇宙、形上宇宙、元界、超感空間、虛空間,被用來描述一個未來持久化和去中心化的線上三維虛擬環境。此虛擬環境將可以通過虛擬
Thumbnail
2021/11/12
  元宇宙到底是炒股票呢?還是接近可以落地的真實產業議題? 那元宇宙到底是什麼呢?   以維基百科的條目說明來看元宇宙又稱為後設宇宙(英語:Metaverse) 後設宇宙,或稱為元宇宙、形上宇宙、元界、超感空間、虛空間,被用來描述一個未來持久化和去中心化的線上三維虛擬環境。此虛擬環境將可以通過虛擬
Thumbnail
2021/06/25
佛地魔的水晶球   曾經何時人類想像美好的福利國度,一個都不能少,與古代國家來比較相對非常消耗國家能量、醫療能量的,基本上是非常脆弱容易被破壞的。此刻   幻想國度的佛地魔,網路上充斥著不能言說幻想國度的崩落,否則佛地魔就會使出無限分身、無法無天之術來對付你、攻擊你。我們都知道佛地魔(英語:Lord
Thumbnail
2021/06/25
佛地魔的水晶球   曾經何時人類想像美好的福利國度,一個都不能少,與古代國家來比較相對非常消耗國家能量、醫療能量的,基本上是非常脆弱容易被破壞的。此刻   幻想國度的佛地魔,網路上充斥著不能言說幻想國度的崩落,否則佛地魔就會使出無限分身、無法無天之術來對付你、攻擊你。我們都知道佛地魔(英語:Lord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近日,香港超級市場的貨架經常空空如也,不論是新鮮蔬果、冷凍肉類、罐頭米糧、急凍食品(冷藏食品),貨物剛上架,轉眼就給人一掃而空。全香港的超級市場及雜貨店連續好多天都是這樣子,民眾東奔西跑,費盡心力,只是為了添購日常用品及食品。
Thumbnail
近日,香港超級市場的貨架經常空空如也,不論是新鮮蔬果、冷凍肉類、罐頭米糧、急凍食品(冷藏食品),貨物剛上架,轉眼就給人一掃而空。全香港的超級市場及雜貨店連續好多天都是這樣子,民眾東奔西跑,費盡心力,只是為了添購日常用品及食品。
Thumbnail
疫情與台灣塑膠王國知多少?──#充滿挫折的環境保護篇 (2021.7.9)全國三級警戒延長到7月26日,指揮中心宣布「微解封」,開放部分場所,成為眾所關注的焦點。畢竟老百姓憋了這幾個月的疫情悶氣,心裡難熬的很。看那些大企業屹立不搖,政治上不同政黨仍在惡鬥,自家經營的小本生意卻一落千丈,門可羅雀。店
Thumbnail
疫情與台灣塑膠王國知多少?──#充滿挫折的環境保護篇 (2021.7.9)全國三級警戒延長到7月26日,指揮中心宣布「微解封」,開放部分場所,成為眾所關注的焦點。畢竟老百姓憋了這幾個月的疫情悶氣,心裡難熬的很。看那些大企業屹立不搖,政治上不同政黨仍在惡鬥,自家經營的小本生意卻一落千丈,門可羅雀。店
Thumbnail
最近看到很多在台灣的親人,朋友們分享因為台灣3級警戒大家在家工作,因為學校關閉,小孩遠端學習的生活點滴。其實我們也曾經在去年的3月底經歷過相同的過程。紐西蘭跟台灣不同的是,這裡的人民到這一次的Covid-19之前,從來沒有發生過類似的事件,台灣人平常就習慣搭公車,捷運戴上口罩,也因為多年前有過SAR
Thumbnail
最近看到很多在台灣的親人,朋友們分享因為台灣3級警戒大家在家工作,因為學校關閉,小孩遠端學習的生活點滴。其實我們也曾經在去年的3月底經歷過相同的過程。紐西蘭跟台灣不同的是,這裡的人民到這一次的Covid-19之前,從來沒有發生過類似的事件,台灣人平常就習慣搭公車,捷運戴上口罩,也因為多年前有過SAR
Thumbnail
或許消費者們在此時節可以量力而為的透過消費來支撐自己喜好的店家,但杯水車薪還是頗難真正從本質上改變局勢。這一切只能盼望有關當局用正確且有智慧的方式來帶領社會走向正常的一天了。
Thumbnail
或許消費者們在此時節可以量力而為的透過消費來支撐自己喜好的店家,但杯水車薪還是頗難真正從本質上改變局勢。這一切只能盼望有關當局用正確且有智慧的方式來帶領社會走向正常的一天了。
Thumbnail
今天想來講講外送經濟這塊,最近因為疫情爆發,讓家裡的自營店門不得不開始和外送平台合作,用外送的方式勉強維持住經營。雖然剛開始這一塊的營收和獲利還不是很大,但必須承認外送未來會是佔很大的比重。現在這種時候三級警戒再度延長應該是必然,很有可能整個台灣要回復昔日人潮可能要到十月才有比較高的機率。 兩
Thumbnail
今天想來講講外送經濟這塊,最近因為疫情爆發,讓家裡的自營店門不得不開始和外送平台合作,用外送的方式勉強維持住經營。雖然剛開始這一塊的營收和獲利還不是很大,但必須承認外送未來會是佔很大的比重。現在這種時候三級警戒再度延長應該是必然,很有可能整個台灣要回復昔日人潮可能要到十月才有比較高的機率。 兩
Thumbnail
模擬:密集恐懼與訊息認知混亂之境   每日午時飽腹泡麵、冷凍食品後,心情異常惆悵,揮之不去的焦慮感來自於未來生活與工作的不確定性,每週幾次採購困難,市場染疫風險、採購碰運氣、食品用品供貨不均、網購塞車。面對螢幕光合作用與接踵而來確診數據,看著持續高踞不下的數據,彷彿消瘦不下來的肚皮,人們籠罩在疫
Thumbnail
模擬:密集恐懼與訊息認知混亂之境   每日午時飽腹泡麵、冷凍食品後,心情異常惆悵,揮之不去的焦慮感來自於未來生活與工作的不確定性,每週幾次採購困難,市場染疫風險、採購碰運氣、食品用品供貨不均、網購塞車。面對螢幕光合作用與接踵而來確診數據,看著持續高踞不下的數據,彷彿消瘦不下來的肚皮,人們籠罩在疫
Thumbnail
台灣的本土感染受到其他國家媒體的關注,這幾天日本作者也數次寄信來關心台灣疫情的狀況。他說日本媒體開始報導台灣在搶購物資,這現象在一年前的日本也發生過。對了,你知道搶購、缺貨、價格飆漲的日文怎麼講嗎? 
Thumbnail
台灣的本土感染受到其他國家媒體的關注,這幾天日本作者也數次寄信來關心台灣疫情的狀況。他說日本媒體開始報導台灣在搶購物資,這現象在一年前的日本也發生過。對了,你知道搶購、缺貨、價格飆漲的日文怎麼講嗎?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