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紐約短短的兩週期間,總是生怕錯過什麼,而不停追趕著不同的展覽、書店、景點或活動。時常身體是緩慢而有情地記憶著街角的一切,卻懶惰於奔波,想要在旅行中也擁有當沙發馬鈴薯的奢侈。不管頭腦是如何吹捧某些地點或展覽、深怕後悔,或者只是貪於嘗鮮。於是往往跟自己拉拉扯扯著出門。而另一位也來到紐約的同學,待的時間長一點,感覺更有餘裕的散步、隨機探索著不同的地鐵站,生長著不同的民族聚落。也感謝她大方的訊息分享,我和她都來看了這以隨機順序演出三十個劇本的表演:The Infinite Wrentch(無限的扭轉),如果有興趣可參閱
當時的演出資訊和
演員介紹。
從入場處就開始了隨機的元素,可以選擇用擲骰子決定票價,有機會比原訂票價低或高。我擲到五或六吧,成為了貢獻多一點票錢的好觀眾。劇團成員們在台上懸掛了30個劇本,發下今晚menu,由觀眾呼喊下一個想看的劇本編號,喊得最大聲的就容易被聽見。到最後所有劇本都會被演出,全劇必須在一小時內結束,也就是一個劇本必須在兩分鐘以下演完,還沒算換場時間呢。場內有個大紅色計時器,精準地標示著時間的流逝。
劇本和劇本之間,沒有特別關聯,像是一個個碎片,隨機由觀眾召喚出來,並且大喇喇地以"Curtain!"或好大一聲「嗝!」的打嗝音效作為明確的結束和換場。有些橋段和台詞顯得老練而沒有情感,也許因為倉促,可能根本還來不及入戲,就得再尬下一齣戲了。儘管演員們以第一人稱述說、就像是自己的經驗般,但不知道是因為倉促,或者因為不斷的被搬演和言說,語氣陌生、失去了原本的意思。不過從劇本菜單的備註欄來看,有好幾個劇本是第一次演出,大部分的劇本也就演出兩三次,彷彿只能依考本能與身體,激發出這無法思考和停頓的一小時展演。
整齣劇的基調是討喜的誇張肢體喜劇、也常諷刺時事,台下經常笑聲不斷。最有趣的是團員們急忙忙在台上換場景、換道具,沒有簾幕遮擋,也還沒準備好,但必須開演的時刻,只能不斷前進,並不回首、也沒時間懊惱。三十分之一的抽背速度。這齣戲彷彿可以近乎無限的自我重覆。或許也摻雜了即興演出,應付各種各樣的突發狀況。準備要piss off杜象的馬桶現成物的女演員,在拉下褲子時臉紅了。
這個劇場不是那麼嚴謹的黑盒子,燈全暗時仍有些縫隙會漏光進來。因為急著換場的混亂,舞台上滿地劇本、撒出來的爆米花和白花瓣。舞台下有bar可以買酒,有一隻老鼠竄過。但那氛圍挺自在的,讓我聯想起更無拘束的野台戲,市井人們一邊吃夜市小吃、聊天,還一邊摳著腳皮。
紐約踏查系列就先到這邊結束了,有興趣看其他篇的話,歡迎點擊下方連結。也歡迎按愛心按免錢,或點擊下方Like Coin,支持我的寫作分享。謝謝你們的閱讀!
【感謝教育部與學校辛苦的行政人員和老師們,轉動了這次漫遊者計畫,讓我有機會在2018年畢業之際,選擇第一次到美國紐約打開眼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