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紐約踏查04-詩人之家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raw-image

詩人之家Poets House,免費對公眾開放。閱覽區窗明几淨,沙發柔軟,還有一間安上門、專予安靜閱讀的小房間,對喜愛獨處的閱讀者而言,是非常貼心的設計。在進入閱覽區之前,先有一小小的展間,正在展出小誌史,我彷彿第一次進城般,土法煉鋼地抄下那些我不大明白意義、看著封面卻感到有趣的小誌名字:紐約1917年的The Blind Man、rong wrong,1926年的Fire!!(n.1),以及1972年的Magzine Five、1978年的TriQuarterly(n.43)、1976年的Black Box(n.10)、1983年的HOW(ever)、1994年的Mirage(#28)、2004年的nocturnes:(re)view of the literary arts(n.3)......。紐約在那麼早以前,就已經有小誌文化的發展。

raw-image

  詩人之家按照類別和字母陳列詩集收藏。除了詩集和小冊閱覽區,還有視聽區,包括錄音帶、CD、黑膠,都有相應的播放機器可以在館內閱聽:有在Poets House的沙龍紀錄,各式詩的朗讀,open mic等錄音紀錄。無意間發現「Sister Spit」這個有趣的名字和CD封面,封底就像是一群女同志的合照。Sister Spit於1994年成立於舊金山,每週由女人們拿著麥克風暢所欲言,到了1997年擴展為coast-to-coast的長途演出,開著兩台廂型車,從美國西岸舊金山、到最東岸的普羅威斯頓。在試聽區眾多的CD中我選中了這張,邊聽邊忍俊不住微笑或皺眉,內容也是如在石牆酒吧聽到的那般輕鬆奔放,open mic 不一定要是埋笑點如埋地雷般的脫口秀,你只需要站上台,發聲,為自己說話。

raw-image

  今晚的詩人之家,正好有Music & Poetry沙龍,我彷彿乘著水流、自然而然遇見了我從未見過的事物。至少在台灣,我還未見過這般熱絡且多樣的發表會,與會者和表演者之間,或許因場地不大,而自然有了一種同好間的親密氛圍,沒有誰比誰高貴。在葡萄酒與起司之後,每位表演者輪流上台發表作品,開放提問時總立刻會有人熱情、好奇的給予回饋,是很好的交流場域。表演方式有rap、後搖滾,也有發表者解析詩的朗讀韻律,音樂與詩非常自然地充盈在這發表場域之中。在紐約,文學、詩、音樂、節奏、饒舌、朗讀、歌唱、表演,之間的分野總是模糊,彷彿原本就匯流在一起、皆是表達的出口與慾望。他們唸唱的調子,讓我想起夏宇。


⬧ 我在紐約拍攝剪輯的紀錄短片: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一次散步的節奏的沙龍
8會員
17內容數
因為對自給自足生活的好奇, 在2020年5月來到苗栗打工換宿一個月。 這裡採用無農藥、無化學肥料的友善種植方法。 一半是草,一半是菜。 日出而作,與陌生的人們一起下田, 一起生活、談天、煮食、去溪邊游泳。 2021年7月水回來了,是種稻的季節, 我又再回到這裡,在一行行的田畦間,寫字。
2021/12/27
最有趣的是團員們急忙忙在台上換場,沒有簾幕遮擋,也還沒準備好,但必須開演的時刻,只能不斷前進,並不回首、也沒時間懊惱。
Thumbnail
2021/12/27
最有趣的是團員們急忙忙在台上換場,沒有簾幕遮擋,也還沒準備好,但必須開演的時刻,只能不斷前進,並不回首、也沒時間懊惱。
Thumbnail
2021/07/04
Leslie-Lohman Museum of Art是一間專門策展LGBTQ+相關藝術作品的美術館。一張拍攝Ovulars(卵子)攝影工作坊的相片引起我的注意,女攝影者們是全裸的,這個社群更像是隱匿於野地的創作共享社區,參加者們露營、使用茅廁、在太陽加熱過的溪流裡洗澡、共煮共食。
Thumbnail
2021/07/04
Leslie-Lohman Museum of Art是一間專門策展LGBTQ+相關藝術作品的美術館。一張拍攝Ovulars(卵子)攝影工作坊的相片引起我的注意,女攝影者們是全裸的,這個社群更像是隱匿於野地的創作共享社區,參加者們露營、使用茅廁、在太陽加熱過的溪流裡洗澡、共煮共食。
Thumbnail
2021/07/01
布魯克林藝術圖書館每年策畫不同的徵書主題,原本空白的書本經由各地人們的創作後,再寄回來圖書館。因此這裡收藏了因各式詞條而創作出來的素描簿與手工書。
Thumbnail
2021/07/01
布魯克林藝術圖書館每年策畫不同的徵書主題,原本空白的書本經由各地人們的創作後,再寄回來圖書館。因此這裡收藏了因各式詞條而創作出來的素描簿與手工書。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這裡分享我練合唱團的心得和雜感,以及對音樂和表演藝術的想法。如果想要了解我身為演出者對音樂和舞台表演的看法,歡迎追蹤「散文-合唱/表演藝術雜感」這個專題!
Thumbnail
這裡分享我練合唱團的心得和雜感,以及對音樂和表演藝術的想法。如果想要了解我身為演出者對音樂和舞台表演的看法,歡迎追蹤「散文-合唱/表演藝術雜感」這個專題!
Thumbnail
23.5.14 活在這個城市的人,有同樣的方向和不盡相同信念。有人相信長久經營、根基深厚才是正途,有人相信霧裏看花、曇花一現要珍惜當下;有人相信凡事一脈相成、無獨有偶做事要成群結伴。 書店正是這樣複雜多變的群體,包容各式各樣的讀者,珍藏古今中外的書藉,滿載新鮮事物的獨立雜誌。書店是獨特的有機體,即
Thumbnail
23.5.14 活在這個城市的人,有同樣的方向和不盡相同信念。有人相信長久經營、根基深厚才是正途,有人相信霧裏看花、曇花一現要珍惜當下;有人相信凡事一脈相成、無獨有偶做事要成群結伴。 書店正是這樣複雜多變的群體,包容各式各樣的讀者,珍藏古今中外的書藉,滿載新鮮事物的獨立雜誌。書店是獨特的有機體,即
Thumbnail
新寫作漫漫談@艺鵠 2023.01.07 是一個怎樣的晚上? 九位作者第一次相聚,在文字中我們互相理解,在真正的分享時我們暢所欲言。這是文字的魅力,素未謀面的人們藉著文字相遇,萍水相逢的人透過文字溝通。寫作也許要在乎歷練,寫書的人總是盡善盡美,文字盛載著作者精雕細琢的想法。
Thumbnail
新寫作漫漫談@艺鵠 2023.01.07 是一個怎樣的晚上? 九位作者第一次相聚,在文字中我們互相理解,在真正的分享時我們暢所欲言。這是文字的魅力,素未謀面的人們藉著文字相遇,萍水相逢的人透過文字溝通。寫作也許要在乎歷練,寫書的人總是盡善盡美,文字盛載著作者精雕細琢的想法。
Thumbnail
我剛剛用一個小時完成了《咖啡廳的創作者》系列中的一篇,現在要來寫此次創作的想法(雖然是有點多餘)我原先覺得創作系列應該能在半小時完成(如我聲稱),但這樣說又會「再次」被貼上傲嬌的標籤,實際上現在創作的地方不是很像咖啡廳,我面對的是門口,平常我則是會躲在角落……
Thumbnail
我剛剛用一個小時完成了《咖啡廳的創作者》系列中的一篇,現在要來寫此次創作的想法(雖然是有點多餘)我原先覺得創作系列應該能在半小時完成(如我聲稱),但這樣說又會「再次」被貼上傲嬌的標籤,實際上現在創作的地方不是很像咖啡廳,我面對的是門口,平常我則是會躲在角落……
Thumbnail
書店存在還有什麼意義呢?最近常在想這個問題。如果這個時代、我所處的這個社會已經不需要實體書店了,也就只能接受了吧。畢竟「沒有什麼會永垂不朽」。 但閱讀的樂趣、「知」的樂趣會一直在的。這世上應該少有像「書本」這樣能帶來不同文化間的交流、傳遞知識、引發不同世代的共鳴、討論、安慰⋯⋯這麼複雜功效的商品。
Thumbnail
書店存在還有什麼意義呢?最近常在想這個問題。如果這個時代、我所處的這個社會已經不需要實體書店了,也就只能接受了吧。畢竟「沒有什麼會永垂不朽」。 但閱讀的樂趣、「知」的樂趣會一直在的。這世上應該少有像「書本」這樣能帶來不同文化間的交流、傳遞知識、引發不同世代的共鳴、討論、安慰⋯⋯這麼複雜功效的商品。
Thumbnail
2021.11.21 到每一個城市都要去看看當地的書店。 我想要看看,屬於這個城市的、屬於每一個不同書店主人的獨立書店。 即使重新營運了,獨立書店的生存仍然面臨很大的挑戰。 一間舒服、有溫度、有自我精神的小書店,讓我們消磨了兩、三個小時的時光…
Thumbnail
2021.11.21 到每一個城市都要去看看當地的書店。 我想要看看,屬於這個城市的、屬於每一個不同書店主人的獨立書店。 即使重新營運了,獨立書店的生存仍然面臨很大的挑戰。 一間舒服、有溫度、有自我精神的小書店,讓我們消磨了兩、三個小時的時光…
Thumbnail
上海的新天地是酒吧聚集地,但以前要喝酒我很少來這裡,在最純粹的市中心很難找到一個地方安靜,感受酒精感受時間感受朋友。所以特別感謝朋友的推薦,在一個從住的地方騎腳踏車就能到新天地,有一個這樣坐落在歷史厚重感的建築,
Thumbnail
上海的新天地是酒吧聚集地,但以前要喝酒我很少來這裡,在最純粹的市中心很難找到一個地方安靜,感受酒精感受時間感受朋友。所以特別感謝朋友的推薦,在一個從住的地方騎腳踏車就能到新天地,有一個這樣坐落在歷史厚重感的建築,
Thumbnail
布魯克林藝術圖書館每年策畫不同的徵書主題,原本空白的書本經由各地人們的創作後,再寄回來圖書館。因此這裡收藏了因各式詞條而創作出來的素描簿與手工書。
Thumbnail
布魯克林藝術圖書館每年策畫不同的徵書主題,原本空白的書本經由各地人們的創作後,再寄回來圖書館。因此這裡收藏了因各式詞條而創作出來的素描簿與手工書。
Thumbnail
詩人之家免費對公眾開放,除了閱覽區按照字母陳列詩集收藏,還有視聽區。晚上正好有Music & Poetry沙龍,詩的朗讀、音樂、饒舌、歌唱、表演,之間的分野總是模糊,彷彿原本就匯流在一起、皆是表達的出口與慾望。
Thumbnail
詩人之家免費對公眾開放,除了閱覽區按照字母陳列詩集收藏,還有視聽區。晚上正好有Music & Poetry沙龍,詩的朗讀、音樂、饒舌、歌唱、表演,之間的分野總是模糊,彷彿原本就匯流在一起、皆是表達的出口與慾望。
Thumbnail
是香港的書店真正第一次讓我有了能夠暢快徜徉在原版書籍喜悅中的感覺,同時也不與本地文學創作脫節,而真的說哪一個書店卻模模糊糊記不清楚。然而,在澳門的時候,很多書店是一去再去——边度有書.有音樂 Pin-to Livros & Musica就是這樣一家別有風格的本地獨立書店。 邊度有書 Pin-to L
Thumbnail
是香港的書店真正第一次讓我有了能夠暢快徜徉在原版書籍喜悅中的感覺,同時也不與本地文學創作脫節,而真的說哪一個書店卻模模糊糊記不清楚。然而,在澳門的時候,很多書店是一去再去——边度有書.有音樂 Pin-to Livros & Musica就是這樣一家別有風格的本地獨立書店。 邊度有書 Pin-to L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