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在Meetup這個包山包海的興趣都可以揪團聚會的網站上,加入了Brooklyn Women Writing Group這個女性寫作團體。Meetup的參與機制大多寬鬆、沒有強制性,社團管理者和活動發起者比較固定,成員則自由來去。例如我,一次性的加入了聚會。
聚會地點在布魯克林公共圖書館的團體討論室(這裡的圖書館可以攜帶飲料),約12位女性。大家帶來自己手邊正在進行的寫作工作,開頭小聊十五分鐘之後,就進入一個半小時各自寫作的時間。
現場有很凝聚的工作氣氛,所有人都靜默且認真的投入各自的寫作中。結束後,大家分享自己手邊正在進行的寫作計畫是什麼,或有什麼問題要分享。有人說,因為聚會中有很好的工作氣氛,而突破了一些瓶頸。有人分享自己在請他人給予意見時,雖不想顯得氣度狹小,但時常會感到受傷;於是有人建議她,可以把問題變得更明確,避免將價值高低判斷的問題交由他人,只是在旁聆聽的我,也默默收藏了這個貼心的提醒。
結束後,和帶領人聊聊。她是一位表情很溫婉親切又堅定的日本混血女孩,說成立這個專門給女人的寫作聚會,就是希望女人可以放心用女人的方式討論。我問她繼續這個團體的動力是什麼,她說:「好問題......比起一個人悶在家裡,可以有凝聚的寫作氛圍」。不久後,收到了團體公告,她放下了帶領人的職務,希望有人願意接手繼續做下去。
凱旋門後面就是布魯克林公共圖書館,寫作聚會借用裡頭的討論室舉行。
2
走進一家因為員工旅遊而提早打烊的書店地下室,準備參加劇本寫作工作坊。沒想到老師一直都沒來。在場都是女性,索性聊起天來。Mia認為人脈非常重要,她提供大家一些網站有機會可以直接售出自己的劇本,而不必在學院裡持續花費大把的金錢學習什麼是編劇。談起哪裡有良好的保母工作、房地置產,她總是有源源不絕的資訊,是大姐頭般的角色。
Mia和Adele都從事保姆工作。Adele理平頭,穿著簡單的黑色無袖背心,給我成熟女人的感覺,想要聆聽到每一個人。她是法國人,英文與我同樣緩慢而趕不上其他人的談話速度。Adele說自己是黑人,身為法國人,又因為男友而到美國來,國家身分上的多重轉換,對她而言彷彿總在適應另一個強勢文化。她也不排除以後回法國去。Adele說她在法國有很好的職位和薪水,但來美國後,求職並不順利。
在書店準備要參加劇本寫作工作坊,沒想到老師從頭到尾都沒有出現。
3
因為在NYC Poetry Festival遇見Catherine,我來到她寫給我的這家藍絲襪書店(Bluestocking Bookstore)。去這家書店兩次,都遇到同一位拉資源回收推車的阿伯近來喝咖啡、借廁所,一位高大、喃喃自語的男人坐在角落寫著一疊密密麻麻的紙。這裡讓我想起東海書苑,每天都開門,一種很隨意的氛圍,自由翻閱架上的書,一美金咖啡坐個半天。這間書店的營運都是辛苦的志工們排班。今天店裡的音樂是中文歌串燒(ex:林俊傑),店員R說她正在看一部陸劇,感覺像是哈利波特的奇幻穿越。當她向客人介紹書籍時,我更加感受到她很愛時空穿越的概念。她的正職是另一間大型老字號書店店員,想要存學費去唸物理。(「Stephen Hawking」,我心想。)
當我問她,我想找紐約性別相關的地點時,她有點害羞自己是道地紐約人,卻一時間沒有什麼名單。她主動協助我尋找了很多關於紐約的基進地點,還印了下來給我。她沒有我在紐約感受到的某種我不大適應的社交文化:談沒幾句話,我甚且懷疑對方是否了解我在說什麼時,對方就不斷的說"Fabulous!" "That's so amazing!"發現也有人不會這麼樣說話時,土土俗俗的我固執地鬆了一口氣。
在藍絲襪書店(Bluestocking Bookstore),店員推介的書
⬧ 我在紐約拍攝剪輯的紀錄短片:
VID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