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媽媽腦中風了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這是今年初發生在我們家的故事,一切都很真實,希望可以幫助到發生類似狀況的每個人。

【什麼是蜘蛛網膜下腔出血】https://heho.com.tw/archives/20743
這是醫生診斷的病名,如此陌生的名稱,網路上查到的資料好像都沒有辦法讓自己安心,於是決定分享這段歷程,也讓自己重新複習一次,願每個人都平安健康。

【2021.2.1凌晨】
那天很晚回家,到浴室洗澡的時候剛好母親想進浴室上廁所,在過程中她說了她的頭跟脖子很痛(我事後查資料才知道這是蜘蛛網膜下腔出血的徵兆之一),然後又走到門外,我以為她只是因為上廁所上不出來,但等我洗完澡一開門,就發現她暈倒在門口,沒有意識也叫不起來。
原本熟睡的父親被我拍打呼叫母親的聲音吵醒,問著發生什麼事,要我趕快打119請救護車過來,因為疫情期間,電話那頭的救護員問了很多關於接觸史的問題後在線上指導我判斷一些母親狀況的基本情形,並且告知救護車會盡快抵達。等救護車到了,父親跟著一起到醫院,因為明天是上班日,父親讓我留在家裡等待消息。

凌晨兩點終於接到父親打回來的電話,他說檢查出來的結果是腦出血,必須立刻手術,還詢問我該不該動手術,我說當然要,不然要怎麼辦呢?

凌晨三點半左右母親進開刀房,父親六點多回來家裡一趟,簡單吃了早餐之後又跟我一起到醫院去。因為他整晚沒睡,加上我已經跟公司請假一天,所以我就請他回家休息,等母親手術結束後再跟他聯絡。等待的時間總是特別焦慮,我先打電話給妹妹和阿姨們告知母親的情形,又繼續在開刀房外等待。

八點多的時候突然被開刀房廣播召喚,天知道有多恐怖!醫生出來跟我說明母親的狀況,「你母親的情況是『蜘蛛網膜下腔出血』」醫生嚴肅地說出了這個病名。這個名詞對當時的我來說真的好陌生,好像是電視上才會出現的名詞,老實說醫生給我看母親的電腦斷層圖,我真的都看不懂,我只想知道我媽現在怎麼樣了。
還好醫生最後跟我說手術順利,等他再回去收尾,接下來就是觀察了。14天內都是危險期,他說母親已經很幸運了。(這句話後來遇到的每個醫生也都這麼說)
蜘蛛網膜下腔出血是腦出血裡面比較嚴重的一種,有1/3的人到院前就會死亡,1/3救起來可能成為植物人,而母親是比較幸運那的1/3。

等母親開刀結束已經是11點了,手術時間大約是7.5小時左右,她直接被推進加護病房。因為疫情的關係,加護病房一天只有半小時可以探病,一次最多兩人,那時候進去的時候母親還在昏迷插著管子,看見這個畫面真的很害怕,每次見到她,都握著她的手跟她說要加油!
護理師交代了一些要帶的一些物品之後我就打了電話給父親,跟他說母親手術順利結束轉加護了,只是意識還沒恢復。
傍晚送東西到醫院的時候又問了護理師母親的情形,護理師說她的意識有比早上恢復一些,肌肉的力量也慢慢在回來,聽到這些話真的獲得了一些力量。

母親在加護病房總共待了10天,她在第二天就恢復意識了。慶幸的是她四肢都還有力氣,也都認得我們,但認知上出現了一些錯亂,醫生說這些都是正常的,要恢復真的需要時間。

【2021.2.8】
母親進行了第二場手術,手術名稱是「腦室腹腔引流手術」,為了避免有水腦情形,所以要在腦室跟腹腔連接一個引流管,讓腦部的脊隨液順著管子流到腹腔讓腹腔自行吸收。醫生說這個手術相對第一個手術算是風險小一些的,不過要進行手術都會有風險,聽到這些真的很緊張,但一切都順利的完成了,真的非常感謝醫生。

【2021.2.10】
母親轉普通病房的這天剛好開始放年假,我跟父親就開始輪流早晚顧母親了。
前期真的很累很辛苦,因為母親很難自己出力,我們也沒試著讓她下床。後來狀態好一點的時候,有開始試著小距離的移動。等到後來找到看護阿姨的時候,就讓她開始練習走路,母親的復健之旅也就這樣慢慢開始了。

【2021.2.24】
從中國醫出院轉院到台中醫院做後期的住院復健。(PAC急性後期整合照護計畫,有興趣的可以上網搜尋資料!我自己覺得這個計畫很棒!推薦給需要的人!)
台中醫院每天都會有復健的課程,因為母親還掛著鼻胃管,所以除了物理治療、職能治療之外還會有語言治療。其實她在中國醫住院後期就有從嘴巴慢慢進食了,只是醫生說喝水要完全不會嗆到才可以把鼻胃管拆掉,所以要一直練習。

母親在3/11拆除鼻胃管,3/13出院了。
雖然我們沒有把PAC計畫走完,但我們都覺得現階段媽媽的狀況是可以回家的,我們就持續回診復健就好。

母親回家的這個禮拜蠻任性的(雖然一直都是這樣),但要逼她起來走路跟復健讓我們蠻心累的,不過她好好的就好了,認知也要再加油。這段過程中我們也在學習不要不耐煩(雖然有點難),因為傷到腦,很多事情沒辦法一時半刻就回到過去的樣子,要回答重複的問題無數次,這可能也是我為什麼要記錄這些的原因吧(笑)

這周(3/15)有回診去看神經外科,雖然因為主治醫生在開刀,是代理醫師看診,不過他也有跟我們說,母親容易累的原因應該是因為元氣恢復需要三個月左右的時間。我剛開始是真的很不解他到底在累什麼,因為他明明就沒幹嘛,還一直睡覺卻很累,但開腦可能就是這樣,要多多體諒才行。
星期五(3/19)有去照電腦斷層,看看有沒有需要調整引流管的壓力,希望一切都好就好了。【後來醫生是說引流管不用調整:) 有開銀杏給母親吃】

總之現在母親就是要積極復健(一三五早上都要去醫院復健,不過三級警戒開始之後就暫停到醫院復健了)做平常生活在做的事情,好好吃飯好好睡覺,這樣應該就可以慢慢恢復健康跟元氣了!Don't worry!

我們鄰居的女兒(一個阿姨),也在幾年前得到一樣的疾病,甚至主治醫師也跟母親同一位。她也很幸運,現在已經可以正常生活甚至是開車都沒問題,所以我相信母親一定也沒問題的!

這段時間真的感謝所有體諒的家人朋友還有同事,特別要感謝小魚、姵勛、小温跟子彤。
小魚提供了很多資訊,包含後期的復健計畫要怎麼申請,後來我也按照她的資訊申請了PAC急性後期中風照護計畫,詳細的資訊可以參考:https://ghsha.com/articles/431
而且她還特地到醫院來,還帶了一盒安素,真的是直接在心裏哭八百次,怎麼有這麼好的朋友,我應該是太幸運了。

姵勛也有來看母親,還帶了伴手禮真的是很不好意思。一直都在身邊陪伴我鼓勵我,世界溫暖又美好的妳,會是永遠的麻吉。

小温不管是陪伴還是保險諮詢都幫了好多,身邊有保險小達人真的是很安心,愛妳啦真的。

子彤剛好在母親醫療險的公司上班,讓我問了很多問題還幫忙處理好多事,下次來台中找我玩啦!認真的!Love u so much.

還要特別感謝母親本人熬過去了!以及中國醫的魏嵩泰醫師幫母親順利完成兩次手術,還有一路上照顧母親的護理師們!我知道母親讓你們很頭疼因為她都會偷拔鼻胃管跟繃帶,每次鼻胃管塞回去都痛到哭出來,所以有很長一段時間母親的手都綁著約束帶,真的很謝謝你們!

所有關心母親的家人朋友們,大家一定要好好照顧自己,如果身體哪邊發出警訊請不要忽視,直接去看醫生,如果可以就做個深層的檢查。母親應該可以提早發現的,因為他年初就有說她頭痛,而且比過去頻繁,所以大家一定要多多注意唷~

有什麼相關的問題,雖然我也不是超級懂,但可以幫上忙的歡迎提問!
真的懂不知道有誰能問的感覺,畢竟醫生也不是24小時有專線給你打去問阿!希望大家都健康平安!

寫於2021.03.20
2021.07.01 整理後發布於方格子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Nerrisa Wang-avatar-img
2022/08/31
很感謝分享,很受用。
方格子 vocus-avatar-img
2021/07/02
親愛的庭熒,謝謝您的體驗分享!祝福家人一切平安!媽媽多多保重身體~
鄭鳳怡-avatar-img
2024/01/15
您好,請問妳媽媽動此手術-「腦室腹腔引流手術」,醫師用什麼做評估?我今天詢問我媽媽的醫師,他回說目前引流液顏色還是偏紅色,說是要變成像水一樣的顏色才能做此手術!
古庭熒-avatar-img
發文者
2024/11/12
鄭鳳怡 您好,過了很久才看到您的訊息,不知道您的母親狀況可都好? 當初沒有特別詢問醫生是如何做評估的,但您母親的醫師看來是有給了一些建議,希望您母親一切都好。
古庭熒-avatar-img
發文者
2021/07/02
謝謝♥️♥️♥️
avatar-img
古庭熒的沙龍
1會員
4內容數
古庭熒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1/10/07
#身邊的小太陽發掘計畫 #光山行 #小賴 #書瑋 #漆器第三代 #採訪稿練習 關於光山行 在正式介紹光山行之前,我想先說說我們是怎麼認識的(笑)。 在前一份工作剛好有機會到市集去擺攤,那是我在那份工作中為數不多的擺攤經歷,也是在那場2017年末的市集活動中,有幸認識了小賴和書瑋,現在回頭想想我也認識
Thumbnail
2021/10/07
#身邊的小太陽發掘計畫 #光山行 #小賴 #書瑋 #漆器第三代 #採訪稿練習 關於光山行 在正式介紹光山行之前,我想先說說我們是怎麼認識的(笑)。 在前一份工作剛好有機會到市集去擺攤,那是我在那份工作中為數不多的擺攤經歷,也是在那場2017年末的市集活動中,有幸認識了小賴和書瑋,現在回頭想想我也認識
Thumbnail
2021/08/29
#身邊的小太陽發掘計畫 #我的學弟是TFT老師 #採訪稿練習 #練習二 關於這位學弟 承修是我大學的學弟,但真的要說熟悉起來應該是因為我2019年底火車+徒步環島而加深了一些羈絆吧(笑)。 那時候真的只是抱持著想去看看學弟的生活,沒想到因此認識了一個新的組織 — TFT。
2021/08/29
#身邊的小太陽發掘計畫 #我的學弟是TFT老師 #採訪稿練習 #練習二 關於這位學弟 承修是我大學的學弟,但真的要說熟悉起來應該是因為我2019年底火車+徒步環島而加深了一些羈絆吧(笑)。 那時候真的只是抱持著想去看看學弟的生活,沒想到因此認識了一個新的組織 — TFT。
2021/07/25
#身邊的小太陽發掘計畫 #我的創業好友 #採訪稿練習 #練習一 最近決定要開始訓練自己的寫作能力,但又不知道從哪裡開始,親近的學姊推薦我從採訪稿開始,於是開始了這個「小太陽發掘計畫」。身邊有很多厲害的朋友,就讓我來把他們的才華還有魅力一起告訴大家!
2021/07/25
#身邊的小太陽發掘計畫 #我的創業好友 #採訪稿練習 #練習一 最近決定要開始訓練自己的寫作能力,但又不知道從哪裡開始,親近的學姊推薦我從採訪稿開始,於是開始了這個「小太陽發掘計畫」。身邊有很多厲害的朋友,就讓我來把他們的才華還有魅力一起告訴大家!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人生的轉折點 在106年約莫四月,我接到了一個壞消息,媽咪的腦袋裡長了一顆腦膜瘤,聽到這個消息時,我的眼淚撲簌簌的就流了下來,大哭了好久,當時我跟媽咪去掛號看了林口長庚頗富盛名的神經外科魏國珍醫生,魏醫生看了報告之後,覺得媽咪的腦瘤(約5cm左右)已經很大了,需要立刻手術切除,他也立刻幫我們安排了時
Thumbnail
人生的轉折點 在106年約莫四月,我接到了一個壞消息,媽咪的腦袋裡長了一顆腦膜瘤,聽到這個消息時,我的眼淚撲簌簌的就流了下來,大哭了好久,當時我跟媽咪去掛號看了林口長庚頗富盛名的神經外科魏國珍醫生,魏醫生看了報告之後,覺得媽咪的腦瘤(約5cm左右)已經很大了,需要立刻手術切除,他也立刻幫我們安排了時
Thumbnail
2/28那天一早七點左右我就醒了。 在醫院的每一天大概都是這時候醒的,六點半左右護士會進來量血壓測血糖,然後就不關門了,在護理站前的病房就是住院樓層的搖滾區,護士們交接的聲音,隔壁病床要推去做檢查的聲音,很吵。 讓人心煩的聲音,但是,很好,今天媽媽還在。 掛心著媽媽的腳底因為動彈不得皮下出血還有水
Thumbnail
2/28那天一早七點左右我就醒了。 在醫院的每一天大概都是這時候醒的,六點半左右護士會進來量血壓測血糖,然後就不關門了,在護理站前的病房就是住院樓層的搖滾區,護士們交接的聲音,隔壁病床要推去做檢查的聲音,很吵。 讓人心煩的聲音,但是,很好,今天媽媽還在。 掛心著媽媽的腳底因為動彈不得皮下出血還有水
Thumbnail
前不久突然接到二姐的電話說媽媽被救護車帶到醫院,我立即搭高鐵到醫院看她,到時候已經是晚上十點多了,她躺在加護病房虛弱的睡著,當下我和二姐真的不知所措,也只能看著她身上插了點滴,尿管,呼吸器,血壓器...看著顯示器的數據但是心裡不知道在想什麼。 接下來的幾天就是只能在規定的時間看她,雖然一身虛弱,媽媽
Thumbnail
前不久突然接到二姐的電話說媽媽被救護車帶到醫院,我立即搭高鐵到醫院看她,到時候已經是晚上十點多了,她躺在加護病房虛弱的睡著,當下我和二姐真的不知所措,也只能看著她身上插了點滴,尿管,呼吸器,血壓器...看著顯示器的數據但是心裡不知道在想什麼。 接下來的幾天就是只能在規定的時間看她,雖然一身虛弱,媽媽
Thumbnail
我個人喜歡用「撥雲見日」這個詞來形容這個時候的變化
Thumbnail
我個人喜歡用「撥雲見日」這個詞來形容這個時候的變化
Thumbnail
阿妹因為胃出血送院急診,在等待相關檢查時,看到她一家人暖暖的愛
Thumbnail
阿妹因為胃出血送院急診,在等待相關檢查時,看到她一家人暖暖的愛
Thumbnail
母親走後的一百天 不想承認還沉浸在她離去的悲痛裡。 也許,不願面對,我才會一直走不出來這個沉重的打擊。 或許書寫出來,是治療的開端。 我的母親罹患乳癌已經十年了,在這十年之間,癌細胞也有轉移到肺及肝,但一切都是在可控制的範圍。 病情持續變化 今年三月,某天回診,醫生在核磁共振的片子看到癌細胞似乎有些
Thumbnail
母親走後的一百天 不想承認還沉浸在她離去的悲痛裡。 也許,不願面對,我才會一直走不出來這個沉重的打擊。 或許書寫出來,是治療的開端。 我的母親罹患乳癌已經十年了,在這十年之間,癌細胞也有轉移到肺及肝,但一切都是在可控制的範圍。 病情持續變化 今年三月,某天回診,醫生在核磁共振的片子看到癌細胞似乎有些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