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不得,忘不掉──重溫《Q&A》首部曲與二部曲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Q&A首部曲+二部曲線上放映粉專宣傳海報,來源:台南人劇團FB粉專
我們總是忘記想憶起的事,卻記得想遺忘的記憶。 ──《Q&A》二部曲
在睽違多年後,我終於又有機會再欣賞到《Q&A》首部曲與二部曲,很感謝台南人劇團在疫情期間推出了台南人周末電影院的活動,讓我能夠在這個不能進戲院看戲的時刻,仍能回味好戲。
我記得的《Q&A》
《Q&A》是一個講述橫跨三個世代、九個角色,穿梭台北、倫敦、柏林三地,依靠「聲音」來追憶,展開錯綜複雜的尋愛旅程的故事。首部曲首演於2010年,二部曲首演於2015年,而可能會是整個系列收尾的三部曲,目前則還遙遙無期。
第一次欣賞《Q&A》,是2013年在大學的一門現代戲劇課堂上,老師作為現代舞台劇的教材,播放DVD給我們這群大一新鮮人觀賞。不記得當時花了多少節課,才把這齣戲看完,但說這齣戲是我真正開始對「現代舞台劇」感興趣的第一齣戲也不為過。當時觀賞《Q&A》之後具體而詳細的感受已然隨著歲月模糊不清,只記得當初所感受到的震撼、感動、新奇,原來舞台劇這麼有魅力!
2015年的時候二部曲開演,我終於進劇場看到了現場演出,相比起首部曲,第二部的時空在柏林、倫敦兩地穿插,在現代與過去之間穿梭,戲劇張力更大,場面更讓人備感震撼,同時許多細膩的部分──不論是更多的故事細節,或是角色的情感也被處理得很好。可惜的是這次因為種種原因,無法在現場觀賞同樣再演的首部曲,而這份遺憾,或許也只能是遺憾了,畢竟舞台劇的每一次開演,都是一期一會的享受。或許我也能偷偷許個願,希望未來有一天三部曲真的能搬上舞台的時候,也有機會在現場一觀首部曲的風采。
那些我忘記了,但再度被想起、深思的細節
時隔多年,關於《Q&A》的劇情細節,很多都隨著時間的流逝而淡忘,只記得大概的故事輪廓,還有幾個當時太過震撼而印象深刻的場面。在這次線上放映會再度觀劇後,才又把這些遺落的記憶拼圖找了回來,也趁著還算記憶猶新的時候,想把這些部分記錄下來。
人生是一連串的問與答,你可以問得漂亮,但你有「種」誠實回答嗎?
這句話出自首部曲,是整齣戲開頭,打在舞台上的提問,也是貫穿整個首部曲的核心。
首部曲藉由角色之間的關係,對不同的「關係」都提出了這個疑問:你敢誠實回答嗎?劉家的家庭與親子關係、劉世仁跟關英蓮夫婦的感情,劉憶跟傅嚴歆的情侶關係,劉憶跟阿亮的關係,劉憶的性向,傅嚴歆的粉飾太平……從家庭、親子、夫妻、情侶,到個人,都由各種形式的衝突、不解、逃避構成一個又一個看似無解的疑問。
而一場車禍讓劉憶失去記憶,忘了自己是誰,也認不出身邊的人是誰,記不得車禍前的種種。這似乎為無解的現況提供了一個解決之道──如果劉憶想不起來以前的事情,那是不是可以把過去那些不好的、不愉快的事情通通都當作沒發生過?於是劉憶的父母用謊言營造了一家和樂的假象,身為車禍肇事者的傅嚴歆則因為被關英蓮誤會了身分而選擇隱瞞自己是肇事者的事實,甚至和劉憶成為情侶……直到這看似美好但又有那麼點奇怪的一切,在除夕夜那天被身為警察的阿亮所告知的車禍真相、前來找情夫(劉世仁)的嚴馥嫻(小三)所打破。
戲劇當然在情節上都會有所誇大,但他們卻又那麼貼近現實,每一個問題,都是在替曾有過類似經驗的人,對生命、對生活、對自己提出詰問。但是這些問題,都沒有標準答案,答案因人而異,有的人可以答得坦然,有的人卻回應的狼狽不堪,有的人則逃避回應。
「為什麼我/你/我們會變成現在這樣?」這大概是很容易向自己或是他人提出的疑問,甚或是質問,究竟應該要誠實回答,還是用謊言掩蓋,或是避而不答呢?
很剛好的,這個問題最近幾個月很常在我的腦海裡盤旋。或許是因為我剛換了一個新工作,卻適應不良,不知道該不該走,然後在搖擺不定的時候又碰上了疫情,讓我在身心上的壓力又大了一圈,於是經常質問自己「為什麼變成現在這個樣子」,我目前還在尋找那個答案,而這個回應多像是逃避問題的避而不答!
因此……我們還是繼續聊一下戲吧!
如果我原諒你了,你的回憶就會比較不痛嗎?
這句話出自二部曲接近結尾的部分。嚴和(傅嚴歆的爺爺)在地鐵上遇到從柏林到倫敦要找傅嚴歆的劉憶,並從他那裡拿回了幾年前以為弄丟了的錄音機。在失而復得的《王魁負桂英》唱段中,他看見了當時已經過世的劉伶(傅嚴歆的奶奶),她依然是當初那年輕美麗的模樣。
虛虛實實,假假真真,同在車廂裡的劉憶看見的,就只是一個精神怪異的老爺爺自言自語。而站在上帝視角的觀眾們知道,劉伶或許是嚴和病糊塗了看到的假象,也或許是她在死後,終於以靈魂的樣態,與自己懷念了一輩子的情郎見了面。但對嚴和來說,眼前的劉伶,一如當年風華絕代,還是自己最愛的那個人,那樣真實。
在這場跨越生死的會面中,我們知道了嚴和與劉伶這對即將論及婚嫁的有情人為什麼分離,為什麼留下了一輩子的遺憾,也透過嚴和的提問,補足了劉伶來到台灣以後的故事──那是一段一點也不美好,甚至很是辛苦難過的日子,讓嚴和聽著都覺得痛苦難受。最後,嚴和問即將再次離他而去的她:「你會原諒我嗎?」劉伶就是這麼回答他的:「如果我原諒你了,你的回憶就會比較不痛嗎?」
如果可以被原諒的話,回憶會比較不那麼痛嗎?我想應該無論如何,都會是痛的吧!如果劉伶過的好,嚴和的痛或許會比較少一點,但減少的疼痛會被更多的遺憾、無奈,以及「如果當初我可以……」所取代,從另一方面鞭笞自己。而像劇中一樣,知道劉伶過的不好,我想那段本就滿載缺憾的回憶,更是蒙上了一層無以言表的悔恨,更加深了痛楚。
既然如此,原諒或不原諒,好像也不是那麼重要了。
我們總是忘記想憶起的事,卻記得想遺忘的記憶。
這句話是貫穿整個二部曲的核心。大家應該很常有這樣的經驗:拼命的想要想起來以前的某件事情,卻偏偏怎麼樣都記不起來,然而想要努力忘掉的,卻總是如影隨形?
劇中的主角劉憶因為車禍失憶,忘了所有的事情,想不起來所有關於自己的一切,因此他迫切的想找回以前的自己和記憶,卻在追尋的過程中發現,所謂的過去好像並不如自己所想的那樣好。而罹患阿茲海默症的嚴爺爺,認不得自己的孫女,記不了叉燒炒飯是不是已經加鹽,卻一直都記著錄音機裡錄的是劉伶唱的〈王魁負桂英〉,用近乎一輩子的時間來記得這名他萬分思念,卻也百般遺憾的女性。
如果首部曲的核心,是點出「記憶」和「緣分」的話,那麼二部曲的主旨,就是「追尋」記憶與緣分的過程與結果。劉憶的追尋仍未抵達終點,即便在二部曲的最後,我們知道他想起了過往的一切,但結果如何則不得而知。嚴爺爺的追尋則已經來到終點,他用一輩子的時間去懷念自己失去的所愛,而在最後,他如願的見到了(以超自然的方式)昔日戀人,把當年的委屈傾訴,卻也知道對方在分別後過的日子,但兩人終究已經天人永隔,徒留一片淒涼。
嚴和與劉伶的故事在二部曲交代完了,而故事只說了一半的第二代(劉世仁、關英蓮和嚴馥嫻)以及第三代(劉憶、傅嚴歆)也到了該收尾的時候。然而,《Q&A》三部曲卻是遙遙無期,他們的故事有沒有可能被說完呢?
不論是《Q&A》的首部曲還是二部曲,我都很喜歡,而已經等了好幾年的三部曲,我想,也只能抱著期待慢慢等待吧!雖然……我很希望它不會又是一個有生之年系列。
如果覺得我寫得還不賴的話,歡迎追蹤我的專題,給我一點Likecoin,或是一點贊助喔!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一場電影,一齣戲,一本書,一段旅程 在場景與景色的變換,在人物角色的情感中流連,在紙頁的字裡行間, 透過五官感受他們的故事,感情與生命脈動,最後彙整成我流感受的小小心得。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5/15和5/16這兩天的周末假期,我想,對全台灣的民眾來說,應該都是最惶惶不安的時候,因為疫情爆發了。確診數突然一天暴增破百,防疫等級也宣布提高,管制措施升級,人們擔心之餘,也有許多企業當機立斷,宣布員工上班分流分組,或是啟動居家辦公,保護員工健康的同時也讓公司能夠繼續運作。
噠、 噠噠、 噠噠噠、 噠噠噠噠噠噠──
「時代的眼淚」是一個帶著懷念、浪漫與不再相見的悵然等豐富情緒的詞彙,它可以指稱的範圍非常廣,從零食糖果飲料,到日常用品、資訊科技、數位服務……一切曾經存在於一個世代中絕大多數人共同的成長記憶中、不分種類的所有東西。
如果創作是一片無垠大海,文章是船隻,書寫的人是駕駛船隻的船長,那麼你會駕著這艘船,去往哪裡呢?
呼,雖然2020多災多難,大到全世界都被疫情所影響,到了現在也仍然壟罩在疫病當中,小至以我個人而言,也算不上過得還可以,但是好加在,於內於外都充滿考驗的今年就要過去了,2021再差,或許,也會比2020好上那麼一點吧?
嗨,謝謝你打開了這封信。 在你打開這封信的時候,我一定已經登出屬於我的人生遊戲了吧?不知道我是不是一路過關斬將,打敗了最終大魔王才像是一個完成使命的勇者一般,心滿意足的關閉遊戲?不過事實如何,好像也不太重要了。
5/15和5/16這兩天的周末假期,我想,對全台灣的民眾來說,應該都是最惶惶不安的時候,因為疫情爆發了。確診數突然一天暴增破百,防疫等級也宣布提高,管制措施升級,人們擔心之餘,也有許多企業當機立斷,宣布員工上班分流分組,或是啟動居家辦公,保護員工健康的同時也讓公司能夠繼續運作。
噠、 噠噠、 噠噠噠、 噠噠噠噠噠噠──
「時代的眼淚」是一個帶著懷念、浪漫與不再相見的悵然等豐富情緒的詞彙,它可以指稱的範圍非常廣,從零食糖果飲料,到日常用品、資訊科技、數位服務……一切曾經存在於一個世代中絕大多數人共同的成長記憶中、不分種類的所有東西。
如果創作是一片無垠大海,文章是船隻,書寫的人是駕駛船隻的船長,那麼你會駕著這艘船,去往哪裡呢?
呼,雖然2020多災多難,大到全世界都被疫情所影響,到了現在也仍然壟罩在疫病當中,小至以我個人而言,也算不上過得還可以,但是好加在,於內於外都充滿考驗的今年就要過去了,2021再差,或許,也會比2020好上那麼一點吧?
嗨,謝謝你打開了這封信。 在你打開這封信的時候,我一定已經登出屬於我的人生遊戲了吧?不知道我是不是一路過關斬將,打敗了最終大魔王才像是一個完成使命的勇者一般,心滿意足的關閉遊戲?不過事實如何,好像也不太重要了。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我現在超級想看以前自己的無名小站到底寫了甚麼(雖然網路上有時光機可以回去但看不到留言啊!!) 所以打算來週更一下我的人生,以後還可以回顧, 就像我很喜歡回顧ig以前po過的限時, 這週最讓我印象深刻應該就是聽了「只能喝酒的圖書館-徐譽庭」 https://www.youtube.com/
韓劇《請回答 1988》講述了 1998 年首爾市雙門洞五個家庭之間的故事,深刻描寫了親情、友情與愛情。在第 12 集裡,用兩個親情故事展示了愛的給予與接受。
Thumbnail
你說,一個人能弄丟心愛的人幾次,還能再找回嗎?電影裡有一句經典話:「你說兩個人,都能像最初那麼好嗎?」你我都知道,很難。相識8年,相愛5年,王斤斤與白曉宇曾經是最契合彼此的人,當愛與現實相碰撞時,一個喜歡安定,一個不想一成不變,情緒放大了日常小事,一個渴望他回頭,一個等待她開口,終而弄丟了彼此。
Thumbnail
 人生有些情況,時機錯過就是錯過了,不必太強求,只要感激曾有過這麼一段美好的回憶,有些時候,我們的疏忽與錯誤,用我們的誠心是可以彌補的。至於什麼情況要讓它過去,什麼時候要努力去挽回,那就case by case,然後依自己的智慧與經驗來判斷了。
Thumbnail
連刷三場唐美雲青年團《曲判記》,連我自己都感到不可思議。這不可思議的點在於以前的我,一場戲若是要再觀賞第二次,大概也要間隔半年或一年以上吧!這次竟然在短短的三個禮拜內,就連看三次全程由小唐果演出古路教科書必學版《曲判記》。 由臺北保安宮追劇至高雄中山堂劇場,對於一般大眾必定感到疑惑?戲碼皆是相同,
Thumbnail
《古相思曲》系列劇評終於來到最後一篇啦!今天我會蒐羅一些大家追劇時可能有過的疑問,以問答的方式分享我的理解。同樣地,由於比較主要的劇情前三篇都提過了,這裡就不會再多談,若是尚未閱讀前三篇的讀者,歡迎先點以下連結去看看喔!
Thumbnail
最近自己因為成長,所以回首看過去的時候,覺得自己有做不好的地方,覺得對不起當時的一些人 但不論自己怎麼想,他們不會再回來,事情在發生的當下就已經永恆,我也就已經錯過 大概就是這樣的錯過感,我在這幾天想起了劉若英的《後來》這首歌 於是認真看了看裡面的歌詞,有了一些想法與瞭解......
Thumbnail
樂團顛覆並不是我們這次的目的,我們只是想要大膽真實還原屬於那個年代小房間裡的現場而已。如果你問我這真實還原到底有什麼意義?那我只能這樣回答,那是一份情感,一種很難割捨的溫度及氣味,
最近看了一部2002年開播的動漫,被網友評為冷門神作的《十二國記》,讓我理解2015年開播的《瑯琊榜》讓我震撼的一段經典台詞,領悟了如果無法一開始就很通透的處理人際,那麼就走一段必經的磨練之路去堅定自己的信念。成長這件事,總是需要時間和契機。
Thumbnail
陪愛侶追劇《請嫁給我老公》,在她看到女主與初戀見面橋段時,她問了我:「你的初戀是什麼時候?」 說實在的,這個問題多年來我已經被問得駕輕就熟,只是她這時候又問,是什麼意思?要給什麼答案?有什麼特別含義?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我現在超級想看以前自己的無名小站到底寫了甚麼(雖然網路上有時光機可以回去但看不到留言啊!!) 所以打算來週更一下我的人生,以後還可以回顧, 就像我很喜歡回顧ig以前po過的限時, 這週最讓我印象深刻應該就是聽了「只能喝酒的圖書館-徐譽庭」 https://www.youtube.com/
韓劇《請回答 1988》講述了 1998 年首爾市雙門洞五個家庭之間的故事,深刻描寫了親情、友情與愛情。在第 12 集裡,用兩個親情故事展示了愛的給予與接受。
Thumbnail
你說,一個人能弄丟心愛的人幾次,還能再找回嗎?電影裡有一句經典話:「你說兩個人,都能像最初那麼好嗎?」你我都知道,很難。相識8年,相愛5年,王斤斤與白曉宇曾經是最契合彼此的人,當愛與現實相碰撞時,一個喜歡安定,一個不想一成不變,情緒放大了日常小事,一個渴望他回頭,一個等待她開口,終而弄丟了彼此。
Thumbnail
 人生有些情況,時機錯過就是錯過了,不必太強求,只要感激曾有過這麼一段美好的回憶,有些時候,我們的疏忽與錯誤,用我們的誠心是可以彌補的。至於什麼情況要讓它過去,什麼時候要努力去挽回,那就case by case,然後依自己的智慧與經驗來判斷了。
Thumbnail
連刷三場唐美雲青年團《曲判記》,連我自己都感到不可思議。這不可思議的點在於以前的我,一場戲若是要再觀賞第二次,大概也要間隔半年或一年以上吧!這次竟然在短短的三個禮拜內,就連看三次全程由小唐果演出古路教科書必學版《曲判記》。 由臺北保安宮追劇至高雄中山堂劇場,對於一般大眾必定感到疑惑?戲碼皆是相同,
Thumbnail
《古相思曲》系列劇評終於來到最後一篇啦!今天我會蒐羅一些大家追劇時可能有過的疑問,以問答的方式分享我的理解。同樣地,由於比較主要的劇情前三篇都提過了,這裡就不會再多談,若是尚未閱讀前三篇的讀者,歡迎先點以下連結去看看喔!
Thumbnail
最近自己因為成長,所以回首看過去的時候,覺得自己有做不好的地方,覺得對不起當時的一些人 但不論自己怎麼想,他們不會再回來,事情在發生的當下就已經永恆,我也就已經錯過 大概就是這樣的錯過感,我在這幾天想起了劉若英的《後來》這首歌 於是認真看了看裡面的歌詞,有了一些想法與瞭解......
Thumbnail
樂團顛覆並不是我們這次的目的,我們只是想要大膽真實還原屬於那個年代小房間裡的現場而已。如果你問我這真實還原到底有什麼意義?那我只能這樣回答,那是一份情感,一種很難割捨的溫度及氣味,
最近看了一部2002年開播的動漫,被網友評為冷門神作的《十二國記》,讓我理解2015年開播的《瑯琊榜》讓我震撼的一段經典台詞,領悟了如果無法一開始就很通透的處理人際,那麼就走一段必經的磨練之路去堅定自己的信念。成長這件事,總是需要時間和契機。
Thumbnail
陪愛侶追劇《請嫁給我老公》,在她看到女主與初戀見面橋段時,她問了我:「你的初戀是什麼時候?」 說實在的,這個問題多年來我已經被問得駕輕就熟,只是她這時候又問,是什麼意思?要給什麼答案?有什麼特別含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