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農教育串連產地到餐桌,好好吃飯從小教起

2021/07/06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想要讓孩子吃得健康,專家呼籲要多吃真食物,而非過多加工的食品,但什麼才是真食物呢?有些孩子連芭樂是長在樹上還是地上都搞不清楚,又怎麼能選對食物呢?
過往傳統農業社會中,大部分的家庭都從事農業,或是鄰近地區都有農田,多數人成長過程中都參與食物從產地到餐桌的過程,在田間打滾長大的孩子,對於番薯怎麼生長的?稻米何時收成?菜脯是怎麼製作的?這些都是日常生活的一環。大自然的體驗、農業生產和操作技巧以及食物保存技術,都成為孩子成長過程中的基本素養。
親子一同體驗清洗三星蔥,讓孩子參與食物從產地到餐桌的過程。
然而隨著運輸、傳播等技術日益進步,取而代之的是全球化的食物網絡,便利的採購管道,讓我們無須親訪農村也能買到好食材,但同時造成了餐桌與農業間的鴻溝,食農教育的興起,剛好可以串起產地到餐桌的過程。
真正深化的食農教育,其實就是在建立人與食物、人與土地、人與文化的關係,了解自己吃的食物、了解農業活動與價值,並對農業及其生產者有更豐富的認識。日本於2005年立法施行的食育運動(Shokuiku),以飲食文化改造為目標,深入學校,扮演導正學生飲食習慣,和培養對農業、環境關懷的催化劑,也改變了許多人的飲食觀念和健康。
吃飯,是每個人從小就學會的基本生活技能,行政院農業委員會主委陳吉仲表示,若能讓「好好吃飯」從小開始,實踐健全的飲食生活,傳承飲食文化,了解土地,支持在地農業,進一步關懷自然與環境,理解自身的責任,將可帶來長遠的價值。
因此,行政院農業委員會(以下簡稱農委會)近幾年更是積極進行食農教育相關推廣及研究,發展符合不同學習階段學生之食農教育概念架構,鼓勵國小、國中、高中、大學共同推動食農教育。透過產銷履歷教案徵選活動,鼓勵教師以活潑生動的教學方式,讓學生認識臺灣在地安全的農產品;宣導「地產地消、米食營養」等理念,舉辦學童種稻體驗活動,實際體驗,帶出最有感覺的食農教育。
池上鄉農會體驗活動,讓孩子們認識臺灣在地安全的農產品。
而食農教育的推動也不能只靠單方面的政府推廣,更要結合對農務具有深厚經驗的農民,以及滿懷熱情的民間團體等,農委會為提供各方推動者便利取得食農教育的資源,於107年建置了「食農教育教學資源平臺」,集結農委會與所屬機關推展食農教育的相關教案及教學資源,涵括各學習階段,內容豐富多元,執行績優單位的教材教案皆已建置於食農教育教學資源平臺推廣,並進行系統性的統整,還可利用分類快速鍵或關鍵字進行交叉搜尋,規劃直覺操作介面,提升資訊查詢的效率,讓各方使用者可以有效地搜尋到所需要的教學資源。
食農教育教學資源平臺擁有豐富的資訊及教學資源。
今年,農委會更以「全民食農 在地探索」引導執行單位融入在地生活的素材及議題,並結合在地多元專家及組織形成合作網絡,建立融合在地生活經驗及資源的特色設計教材及教學內容,讓全民都能注重健康飲食及支持國產農產品。
每月15日為「食物日」,農委會陳吉仲主委邀請民眾一同遵守「三要一不要」飲食原則。
同時,農委會為使食農教育的理念融入日常飲食習慣,推行每月15日為「食物日」,希望民眾可以記住「在地食材當季吃、揪人共食快樂吃、原型食物真好吃、不要浪費食物適量吃」的口訣,將食農教育成為日常生活的實踐,不管在家用餐或是在外飲食,都能吃當季及在地,享受當季食材的美味,與人共享餐食的美味,促進家庭及朋友的之間的關係,購買原型食物烹調,最重要是珍惜食物,不要浪費,也不要過量飲食,對地球環境友善,也能形塑個人健康飲食習慣。
食農教育如何教:https://fae.coa.gov.tw/
    分享幸福生活
    分享幸福生活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