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5.12_分享《富樂中年學》105_202102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常有人說時間是公平的,每個人每天都是24小時,但生命雖然是場單程的旅程,沿途的景緻卻是隨興自在任人創造的,所以你我都將行經中年,邁向退休,但你想過退休前生命壯盛的中年,可以做些什麼,或該做些什麼,讓退休真得可以是退居生命旅程閑靜的休息嗎?
我想看見《富樂中年學》一書的作者是夏韻芬,許多人大約第一印象會覺得這是本退休金理財的書吧,但吸引我閱讀的是第10章「找幾個學習的榜樣」和第18章的「書寫遺囑」,學什麼呢?理財?不,錢滾錢這件事,在年輕時更需要好好掌握訣竅,退休規劃?不,生活往往是生命態度的延伸,到中年大約多數都定型了,我以為這書中想說的是希望即將在中年站啟程前完老年站的每個人,想想「富樂」在不同年齡階段深化的轉變,富足喜樂在歲月的堆疊裡像是變形蟲,不必然是經濟無虞就是富,就能樂,更重要的是怎麼讓自己在老年生活中身心自在的富樂。
雖然老死不必然相隨,但是終究相守,相較於退休六怕:怕生病、怕沒錢、怕無聊、怕尷尬、怕無能為力、怕死後不安,我倒覺得怕死前有遺憾,我們常常說等有錢、等小孩長大,等.......,但等待常常帶來的是以遺憾為結束,不過不想遺憾也不一定就是事事圓滿才可以,我認同書中說的寫遺囑是和自己的內在深層對話,人生的主角應該是自己,但是東方人的生命軌跡常常就在對於自己之外的千般不放心下結束,一輩子總是結束時才想起自己。
將近知天命之年閱讀《富樂中年學》,想來算是還及時的閱讀,感觸也格外深刻與多方延伸,書中提到對孩子放手,基於愛的牽絆,往往是難以用單一解方面對的,對此,浮上心頭的是遠方遊子對於家鄉年邁父母的「抱怨」,其實是心疼他們總是不善待自己,我想每一種關係在生命的旅程都在不停的理解與和解,這也是富樂中年應該學會的-及時。所以與其焦慮到底要存多少退休金才可以安心退休,不如趁這較年少時篤定、較年老時積極的人生中途,和自己對話,想想什麼是你在生活中汲汲營營時,希望老年時可以實現的,別再等待了,讓中年富樂,退休就沒有什麼好怕的。
6年1班的中年人,在職場中容易窒息,於是開始四處遊走在不同社群換換氣,荒野的自然名是喜馬拉雅貓,在網路上以喜馬拉雅貓愛單車為標記漫步在文字的旅程裡,因為單車能到的距離是我最常移動的範圍。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不工作的世界 #原載於Pubu焦點話題 投身職場,進入「工作紀元」幾乎是每一個人成長的必然,多數人往往終日汲汲營營於此,卻又總戲謔自己是為五斗米折腰,工作看似人生極為重要的元素,卻又帶點市儈的不得不然,正因為如此,「不工作的世界」是讓人匪夷所思的。 也讓人好奇作者丹尼爾.薩斯金在《不工作的世界:AI
金石堂非讀book《但我就是忍不住》試讀徵文活動! 【故事簡介】 成癮症其實是種無法自我控制的「腦部疾病」。一旦成癮,腦部的奬勵系統迴路便會產生病變,導致患者只能思考眼前的事物,未來的種種都從腦中消失,無法看見真正重要的事。過去對成癮症的認知都僅限於「菸酒」、「賭」與「毒品」等成因,但隨著社會與科
金石堂試讀徵文活動:《難以勸誡的勇氣》 【新書簡介】 我們無法選擇出生,但能選擇要怎麼活。 看清自己的「要」與「不要」,確立心之所向,堅持不變。 熊仁謙出身佛教家庭,國小五年級時,在母親的安排下出家,國中未畢業,便到印度修習藏傳佛教。求學期間,憑著一股衝勁,熊仁謙成為「噶舉派最有名的辯論者」、「學派
柚花苞與柚葉 文旦主題館 當時序悄悄進入三月,不僅帶來盎然春意,在閑靜的麻豆小鎮還飄散著淡淡清香,是柚花開了。叢聚的小白花滿佈枝枒,與綠油油的柚葉相稱,煞是好看。而這些美麗再過幾個月,當中秋月圓時,更會是人人讚不絕口的美味。 柚,是芸香科柑橘屬果樹。文旦為其分類之一,臺灣常見柚類,還有白柚、西施柚等
金石堂試讀徵文活動:《藥學系學什麼》 OO系學什麼,在資訊發達的現在,不是什麼難以了解的疑惑,真正讓人好奇的會是特定專業背後的知識內蘊、養成生態和職場氛圍吧。 【新書簡介】 跟著祖傳三代註定當藥師的「藥學系邊緣人」, 翻開以血淚交織的第一手觀察日記, 從藥劑學、實驗課等像在霍格華茲學魔法的課程, 到
金石堂試讀徵文活動:《就算人生事與願違,也要活成自己喜歡的樣子》 「就算人生事與願違,也要活成自己喜歡的樣子 」極為直白的自我勉勵。 ★首部實踐「意義治療」的類小說,成功找回活著的意義與價值! ★繼弗洛伊德與阿德勒之後──意義治療心理學之父「維克多.弗蘭克」! ★七天改變人生!以「蘇格拉底反詰法」
不工作的世界 #原載於Pubu焦點話題 投身職場,進入「工作紀元」幾乎是每一個人成長的必然,多數人往往終日汲汲營營於此,卻又總戲謔自己是為五斗米折腰,工作看似人生極為重要的元素,卻又帶點市儈的不得不然,正因為如此,「不工作的世界」是讓人匪夷所思的。 也讓人好奇作者丹尼爾.薩斯金在《不工作的世界:AI
金石堂非讀book《但我就是忍不住》試讀徵文活動! 【故事簡介】 成癮症其實是種無法自我控制的「腦部疾病」。一旦成癮,腦部的奬勵系統迴路便會產生病變,導致患者只能思考眼前的事物,未來的種種都從腦中消失,無法看見真正重要的事。過去對成癮症的認知都僅限於「菸酒」、「賭」與「毒品」等成因,但隨著社會與科
金石堂試讀徵文活動:《難以勸誡的勇氣》 【新書簡介】 我們無法選擇出生,但能選擇要怎麼活。 看清自己的「要」與「不要」,確立心之所向,堅持不變。 熊仁謙出身佛教家庭,國小五年級時,在母親的安排下出家,國中未畢業,便到印度修習藏傳佛教。求學期間,憑著一股衝勁,熊仁謙成為「噶舉派最有名的辯論者」、「學派
柚花苞與柚葉 文旦主題館 當時序悄悄進入三月,不僅帶來盎然春意,在閑靜的麻豆小鎮還飄散著淡淡清香,是柚花開了。叢聚的小白花滿佈枝枒,與綠油油的柚葉相稱,煞是好看。而這些美麗再過幾個月,當中秋月圓時,更會是人人讚不絕口的美味。 柚,是芸香科柑橘屬果樹。文旦為其分類之一,臺灣常見柚類,還有白柚、西施柚等
金石堂試讀徵文活動:《藥學系學什麼》 OO系學什麼,在資訊發達的現在,不是什麼難以了解的疑惑,真正讓人好奇的會是特定專業背後的知識內蘊、養成生態和職場氛圍吧。 【新書簡介】 跟著祖傳三代註定當藥師的「藥學系邊緣人」, 翻開以血淚交織的第一手觀察日記, 從藥劑學、實驗課等像在霍格華茲學魔法的課程, 到
金石堂試讀徵文活動:《就算人生事與願違,也要活成自己喜歡的樣子》 「就算人生事與願違,也要活成自己喜歡的樣子 」極為直白的自我勉勵。 ★首部實踐「意義治療」的類小說,成功找回活著的意義與價值! ★繼弗洛伊德與阿德勒之後──意義治療心理學之父「維克多.弗蘭克」! ★七天改變人生!以「蘇格拉底反詰法」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退休樂活生活=不窮、不病、不被騙😆。 這週我們繼續聊聊「和父母好好相處到老,一定要談錢!」這本電子書。 即使是退休,也是跟年輕一樣,需要注重「信用管理」、「支出管理」及「風險管理」。
Thumbnail
隨著時間流逝,年歲不斷增長、父母也漸漸老去…。此時,除了要好好鍛鍊自己的身心健康、為即將到來的老年做預備之外,學習如何在忙碌、壓力等因素下找到自己的生活平衡,也是人生下半場一定要學習的功課。 準備照顧父母的心態 看到父母體力衰退、變老的樣子,難免會不知所措、甚至想逃開。「變老的勇氣」一書作者岸見
Thumbnail
我們要來聊聊一個讓許多人夢寐以求的話題——財務自由。想像一下,如果你可以隨時決定自己的退休時間,不受任何束縛,那該有多好?本篇文章介紹了中年生涯轉換及退休規劃的重要性,並介紹了一本名為「安可職涯」的書籍,以及相關的共讀活動。
假如你徹底的掌握了開源與節流,而累積到了退休需要的錢,例如:1500萬,那麼你的退休生活是什麼樣子呢?現在風行的提早退休,是在60歲之前就退休了,那退休生活呢?   一般的上班族想到的,就是旅遊,做自己想做的事,想睡到幾點就睡到幾點,但是這樣的日子能持續多久而不會讓你覺得無聊?所以你必須要找到該
Thumbnail
退休本是人生的一件大事,但有些人退休後過不慣清閒的日子,但也不知道要做什麼,只好整天在家飽食終日、無所事事,生活十分無聊,因而心情常不愉快。然而也有些人雖然退休了,卻不在家怨天怨地,反而努力學習新的事務、新的技術,甚至到國內外旅遊,交些各地的新朋友,生活多彩多姿,身心自然健康與快樂。  
Thumbnail
《希望老後的我,看起來還不錯》這本書就像老後生活指南,分為30個主題,雖然大部分的篇幅很短,不過倒是有很多值得細細品味的內容。 今天想來分享書中的其中一個篇章,邀請大家檢視一下自己嚮往的退休人生狀態。請根據以下的敘述,從1排到5(最嚮往到最不嚮往) A. 實現未完成夢想的絕佳機會。搬離原
網路上有一篇文章:40歲後,如何度過中年危機?心理學家榮格說真正的治癒是成為自己。這是大部分人都會遇到的問題,只是我們世俗上的貪嗔癡讓自己迷失了,所以還不知道成為自己的真義在哪裡?   常常碰到40歲以後的同事朋友都會很緊張擔心自己以後老了的生活,當然也會有一些人根本不擔心,這是每一個人在這
Thumbnail
迎接第二次黃金青春的人生提案~江育誠 作者調查五十歲以上的台灣民眾,有近四成尚未開始規劃退休生活,驟然脫離職場,生活失去重心,生命也會漸漸失去活力,自然容易出現所謂退休症候群,甚至憂鬱症上身。 退休之前,我們靠職業維生,退休之後,必須靠興趣維生,就是作者的體悟。 退休是人生下半場
Thumbnail
李雅雯著 富媽媽十方教你加速養大有限收入,博無限自由 作者因為先生得到糖尿病,所以在先生43歲就不得不退休,作者也都有提早規劃與實踐財富自由計畫,所以還好先生不得不退休時,家庭的被動收入已經大於支出。雖然這個過程也不簡單,一定要正面與焦慮對抗,扭轉人生命運。這本書會分享整理保單、出租空房間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退休樂活生活=不窮、不病、不被騙😆。 這週我們繼續聊聊「和父母好好相處到老,一定要談錢!」這本電子書。 即使是退休,也是跟年輕一樣,需要注重「信用管理」、「支出管理」及「風險管理」。
Thumbnail
隨著時間流逝,年歲不斷增長、父母也漸漸老去…。此時,除了要好好鍛鍊自己的身心健康、為即將到來的老年做預備之外,學習如何在忙碌、壓力等因素下找到自己的生活平衡,也是人生下半場一定要學習的功課。 準備照顧父母的心態 看到父母體力衰退、變老的樣子,難免會不知所措、甚至想逃開。「變老的勇氣」一書作者岸見
Thumbnail
我們要來聊聊一個讓許多人夢寐以求的話題——財務自由。想像一下,如果你可以隨時決定自己的退休時間,不受任何束縛,那該有多好?本篇文章介紹了中年生涯轉換及退休規劃的重要性,並介紹了一本名為「安可職涯」的書籍,以及相關的共讀活動。
假如你徹底的掌握了開源與節流,而累積到了退休需要的錢,例如:1500萬,那麼你的退休生活是什麼樣子呢?現在風行的提早退休,是在60歲之前就退休了,那退休生活呢?   一般的上班族想到的,就是旅遊,做自己想做的事,想睡到幾點就睡到幾點,但是這樣的日子能持續多久而不會讓你覺得無聊?所以你必須要找到該
Thumbnail
退休本是人生的一件大事,但有些人退休後過不慣清閒的日子,但也不知道要做什麼,只好整天在家飽食終日、無所事事,生活十分無聊,因而心情常不愉快。然而也有些人雖然退休了,卻不在家怨天怨地,反而努力學習新的事務、新的技術,甚至到國內外旅遊,交些各地的新朋友,生活多彩多姿,身心自然健康與快樂。  
Thumbnail
《希望老後的我,看起來還不錯》這本書就像老後生活指南,分為30個主題,雖然大部分的篇幅很短,不過倒是有很多值得細細品味的內容。 今天想來分享書中的其中一個篇章,邀請大家檢視一下自己嚮往的退休人生狀態。請根據以下的敘述,從1排到5(最嚮往到最不嚮往) A. 實現未完成夢想的絕佳機會。搬離原
網路上有一篇文章:40歲後,如何度過中年危機?心理學家榮格說真正的治癒是成為自己。這是大部分人都會遇到的問題,只是我們世俗上的貪嗔癡讓自己迷失了,所以還不知道成為自己的真義在哪裡?   常常碰到40歲以後的同事朋友都會很緊張擔心自己以後老了的生活,當然也會有一些人根本不擔心,這是每一個人在這
Thumbnail
迎接第二次黃金青春的人生提案~江育誠 作者調查五十歲以上的台灣民眾,有近四成尚未開始規劃退休生活,驟然脫離職場,生活失去重心,生命也會漸漸失去活力,自然容易出現所謂退休症候群,甚至憂鬱症上身。 退休之前,我們靠職業維生,退休之後,必須靠興趣維生,就是作者的體悟。 退休是人生下半場
Thumbnail
李雅雯著 富媽媽十方教你加速養大有限收入,博無限自由 作者因為先生得到糖尿病,所以在先生43歲就不得不退休,作者也都有提早規劃與實踐財富自由計畫,所以還好先生不得不退休時,家庭的被動收入已經大於支出。雖然這個過程也不簡單,一定要正面與焦慮對抗,扭轉人生命運。這本書會分享整理保單、出租空房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