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生活先修班-財務規劃12-和父母好好相處到老,一定要談錢III-陪父母計算退休生活開銷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投資理財內容聲明
退休樂活生活=不窮、不病、不被騙😆。

raw-image


這週我們繼續聊聊「和父母好好相處到老,一定要談錢!」這本電子書。

即使是退休,也是跟年輕一樣,需要注重「信用管理」、「支出管理」及「風險管理」。

我們先來談談「支出管理」,在「退休生活先修班-財務規劃8-和父母好好相處到老,一定要談錢II」有提到如何協助父母盤點每月現金流,也就是每月會有多少錢進來,既然收入知道了,那他們的生活開銷支出又該怎麼抓呢?


★退休生活費用如何估算?

作者先提出兩個統計數字,第一個數字是主計總處截至2022年底的統計,全台各縣市不分年齡的「人平均月消費支出」,全台灣平均是24,574元,隨著各縣市不同,台北市最高,平均一人33,730元。換句話說,如果父母兩個人在台北生活,一個月生活費至少要抓67,460元,姑且就算6.8萬元,若要過的樂活點大概要到8萬,而要再過的富裕點如旅遊行程就要到11萬。

另一個統計數字則是主計總處用家戶統計的「家庭收支」調查,這裡特別挑出戶長是65歲以上的家庭,中位數顯示為6萬元。這顯示退休家庭想要過中等以上生活,每個月的基本生開銷活費用會超過6萬元。這是以家戶為單位,所以假設以父母兩人來計算,一個人差不多也是3萬元起跳。

至於每個人不同的生活情況該加何增減微調?以及一般人最怕的通膨對退休金的殺傷力又該如何評估?具有三十多年理財顧問經驗,CFP理財規劃顧問林綠怡提到,根據主計處統計,每人每月生活費平均要3萬元起,而這個數字是否真的夠用?則要回到每個人的消費習慣來估算,建議可先依據父母平常的食、衣、住、行、育樂來區分,而除了「住」以外,其它剩下的項目(食、衣、行、育、樂)其實花費金額就靠父母在生活上的拿捏,可大可小(ex食:從目前父母的飲食習慣來推估,如多為自己煮或多為外食,以抓出每月大約飲食花費;行的部分問題不大,因為大多數的縣市在公共交通工具部份對於長者都有優惠,育、樂方面就看父母對旅遊的要求為何?其他項目以此類推),但主要還是得回歸到以父母平常的消費習慣來做預估。

在住的方面,一般人想到的主要是房貸,由於上一輩的父母伴隨著台灣經濟起飛與發展,在財富方面可能也累積有了一定程度,因此,來到退休的階段,擁有自住房屋的長輩比例不低,很多也都已還清貸款,所以在預估「住」的這項花費常常會被略過,但其實在父母退休時,所住的房子也常常面臨老化的現象(漏水、管線老舊...),而台灣又處地震帶,基於健康(壁癌)及安全(結構)的考量,房子需要進行必要的修繕,此時,便會需要準備一筆錢來應對(金額肯定不低)另一個是一般人常常會容易漏掉的支出項目電器,如冷氣、冰箱、洗衣機等,以內政部公佈112年國人的平均壽命為80.23歲(男性76.94歲、女性83.74歲)來估算,在父母退休後致少可能還有15-20年的生活時間,由於電器具有一定使用期限,故需要將電器汰換的費用也估算在「住」項目內(通常也是一筆不小金額的費用)。

由於父母在退休後已無上班時的固定收入,故對於金錢方面會特別沒有安全感,若我們事先可以幫助他們把未來可能會有的支出先列出來,可以讓父母心裡有個底,並把錢預留下來,如此在未來實際面對必要支出時,在處理上會更有餘裕。

有些人認為,退休後很多支出可能就可以省下來,比如因為上班所需要的治裝費、同事廠商間的應酬花費等等,然而,專家建議,為避免低估退休後的生活花費,可以先以自己預估的金額(如3萬元)用同一張信用卡或帳戶來支付基本費用,並試行幾個月,看當初預估的金額是否夠用,便可瞭解預估的費用是否有低估的情況。


★老年生活費要如何估算通膨?

專家建議,先不考慮通膨對費用的影響,應該從收入如何抗通膨著手,故投資標的的選擇是要具備能抗通膨的特性(股票、房地產等),當收入隨著通膨上升而跟著(調整)上升時,就不怕通膨造成購買力下降的問題


★總結

一、父母退休花費預估方式,可依據父母生活習慣,將食、衣、住、行、育、樂項目花費估列出來,並留意需預留一筆現金作為未來房屋修繕及電器汰換之用

二、父母退休後更要理財,投資標的選擇需要是具備抗通膨特性的項目(股票、房地產等),因為當收入隨著通膨上升而跟著(調整)上升時,就不怕通膨造成購買力下降的問題



本文心得摘自

出版公司:sandshour散時間「和父母好好相處到老,一定要談錢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晚美生活先修班-舒心好生活的沙龍
5會員
24內容數
分享透過自我探索的過程,為未來退休生活預做準備的想法,給一同走在這個生命旅程中的每一個階段的你 透過相互交流&成長&陪伴 逐步打造*晚美*舒心*好生活 # 毛小孩日常 # 財務規劃/資產配置 # 生活觀察 # 身心靈成長
2025/02/22
每次跟好友相聚,在抱怨老公的同時,最後往往都會聊到想等老了之後,小孩長大了,或另一半不在時,要跟幾個好友、姊妹淘一起買地買房一起居住,彼此可以相互陪伴及有所照應。由此看來,應該有不少人對於老後與好友共居的想法,都有著期待及嚮往,然而,當夢想很豐滿,對應到現實生活中又有哪些是需要注意的地方呢? 有次
Thumbnail
2025/02/22
每次跟好友相聚,在抱怨老公的同時,最後往往都會聊到想等老了之後,小孩長大了,或另一半不在時,要跟幾個好友、姊妹淘一起買地買房一起居住,彼此可以相互陪伴及有所照應。由此看來,應該有不少人對於老後與好友共居的想法,都有著期待及嚮往,然而,當夢想很豐滿,對應到現實生活中又有哪些是需要注意的地方呢? 有次
Thumbnail
2025/02/15
之前閱讀「發現你的天職」這本書時,晚美小姐照著書中步驟寫下”喜歡的事”與”擅長的事”清單。 與房子設計裝潢相關的事情也列在晚美小姐的”喜歡(有熱情)的事”清單上,之前有跟大家分享過晚美小姐協助家人「完成第二間小宅裝修」,而本篇則是回顧當初的第一間小宅裝修記事。
Thumbnail
2025/02/15
之前閱讀「發現你的天職」這本書時,晚美小姐照著書中步驟寫下”喜歡的事”與”擅長的事”清單。 與房子設計裝潢相關的事情也列在晚美小姐的”喜歡(有熱情)的事”清單上,之前有跟大家分享過晚美小姐協助家人「完成第二間小宅裝修」,而本篇則是回顧當初的第一間小宅裝修記事。
Thumbnail
2025/02/08
打造晚美生活的第一步,就是建構能支應退休生活所需的財務安全網 有在以定期定額方式投資美股的朋友,可能會跟晚美小姐一樣,遇到投資標的股價太高時,可能連1股都買不起的情況😆,比如之前跟大家介紹過的美國S&P500指數ETF 「VOO」及「SPY」近期股價已來到553.33美元及601.82美元(截至
Thumbnail
2025/02/08
打造晚美生活的第一步,就是建構能支應退休生活所需的財務安全網 有在以定期定額方式投資美股的朋友,可能會跟晚美小姐一樣,遇到投資標的股價太高時,可能連1股都買不起的情況😆,比如之前跟大家介紹過的美國S&P500指數ETF 「VOO」及「SPY」近期股價已來到553.33美元及601.82美元(截至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退休前,到底要準備多少錢? 答案其實因人而異! 這取決於你想要的生活品質, 但如果想要過個還不錯的退休生活, 其實只要列舉出退休後的重大開銷, 便可以估算出範圍。 退休後的重大開銷: 生活支出、醫療照護、生活娛樂 生活支出 水、電、瓦斯、電話、網路 $6,000/月 (
Thumbnail
退休前,到底要準備多少錢? 答案其實因人而異! 這取決於你想要的生活品質, 但如果想要過個還不錯的退休生活, 其實只要列舉出退休後的重大開銷, 便可以估算出範圍。 退休後的重大開銷: 生活支出、醫療照護、生活娛樂 生活支出 水、電、瓦斯、電話、網路 $6,000/月 (
Thumbnail
你好,我是股市鴿~ 勞工大調查:逾12%無退休財源規劃,你準備好了嗎? 退休是每個人都會面臨的人生階段,但你有沒有想過,退休後的生活費用要怎麼來?你有沒有做好退休規劃,讓自己能夠安心享受老年生活呢? 根據勞動部最新的「勞工生活及就業狀況調查」¹,勞工規劃退休年齡平均為61.3歲,與前一年相同,但對於
Thumbnail
你好,我是股市鴿~ 勞工大調查:逾12%無退休財源規劃,你準備好了嗎? 退休是每個人都會面臨的人生階段,但你有沒有想過,退休後的生活費用要怎麼來?你有沒有做好退休規劃,讓自己能夠安心享受老年生活呢? 根據勞動部最新的「勞工生活及就業狀況調查」¹,勞工規劃退休年齡平均為61.3歲,與前一年相同,但對於
Thumbnail
是孝親費? 還是情勒! 你敢貼這篇給家人看看嗎🥹 除了直接給錢之外,還有其他方式嗎?  有什麼特別的方式可以留言分享喔~ 近期與同事們閒聊中談到,如果才剛要開始理財,工作也還沒幾年,該不該給孝親費?回想起自己剛出社會那幾年,薪資不高工作發展也還未穩定,光是基本房租跟生活費用,再扣掉給家裡的費用
Thumbnail
是孝親費? 還是情勒! 你敢貼這篇給家人看看嗎🥹 除了直接給錢之外,還有其他方式嗎?  有什麼特別的方式可以留言分享喔~ 近期與同事們閒聊中談到,如果才剛要開始理財,工作也還沒幾年,該不該給孝親費?回想起自己剛出社會那幾年,薪資不高工作發展也還未穩定,光是基本房租跟生活費用,再扣掉給家裡的費用
Thumbnail
據行政院主計總處統計,台灣即將在2025年走入超高齡社會,每5位台灣人就有1位65歲以上,熟齡人口逐漸增加,人口結構在這幾年產生巨大的變化,預估未來老年人口比例還將進一步提高,社會的各個層面都有著深遠的影響,包括經濟、社會保障、醫療護理等等,針對這些即將到來的問題,大家都做好準備了嗎?
Thumbnail
據行政院主計總處統計,台灣即將在2025年走入超高齡社會,每5位台灣人就有1位65歲以上,熟齡人口逐漸增加,人口結構在這幾年產生巨大的變化,預估未來老年人口比例還將進一步提高,社會的各個層面都有著深遠的影響,包括經濟、社會保障、醫療護理等等,針對這些即將到來的問題,大家都做好準備了嗎?
Thumbnail
前幾天在今周刊看到一篇文章,內容簡單擷取如下: 『一位朋友在56歲時決定離開已經工作了20幾年的公司,提早退休,當時她準備了大約總值將近2千萬元的現金+黃金+股票部位,租屋在台北市區,每月房租+水電費大約是33,000元,還有高齡80幾歲的母親要奉養。 她原本認為自己準備的退休金應該足夠,但隨著退休
Thumbnail
前幾天在今周刊看到一篇文章,內容簡單擷取如下: 『一位朋友在56歲時決定離開已經工作了20幾年的公司,提早退休,當時她準備了大約總值將近2千萬元的現金+黃金+股票部位,租屋在台北市區,每月房租+水電費大約是33,000元,還有高齡80幾歲的母親要奉養。 她原本認為自己準備的退休金應該足夠,但隨著退休
Thumbnail
每個人的家庭背景、學經歷、收入狀況、生活開銷、大家要的生活方式可能都不相同,一般不管是想要提升自己的生活品質,為未來生活做打算,或是要選擇躺平,都是需要檢視自己的財務收支狀況,知道至少自己躺平的基本花費是多少。 2021年台灣家庭收支調查報告 先來看看2021年主計處公布的台灣家庭收支調查報告的一些
Thumbnail
每個人的家庭背景、學經歷、收入狀況、生活開銷、大家要的生活方式可能都不相同,一般不管是想要提升自己的生活品質,為未來生活做打算,或是要選擇躺平,都是需要檢視自己的財務收支狀況,知道至少自己躺平的基本花費是多少。 2021年台灣家庭收支調查報告 先來看看2021年主計處公布的台灣家庭收支調查報告的一些
Thumbnail
每個月的薪資單除了關心有多少錢入帳,你是否曾留意過勞保費以及勞退金自提這兩個薪資扣項呢?按政府規定繳交這兩筆費用,是不是就代表未來一定能領到退休金?幾歲能領?可領多少呢?
Thumbnail
每個月的薪資單除了關心有多少錢入帳,你是否曾留意過勞保費以及勞退金自提這兩個薪資扣項呢?按政府規定繳交這兩筆費用,是不是就代表未來一定能領到退休金?幾歲能領?可領多少呢?
Thumbnail
根據調查,國人平均期望退休的年齡大約落在60歲上下,但是如何規劃讓自己60歲時能存到足夠的退休金,卻讓大多數人語塞,沒有做好規劃的人還是占多數,或許橋到船頭自然直也是一種方法,但是錢又從哪裡來呢?
Thumbnail
根據調查,國人平均期望退休的年齡大約落在60歲上下,但是如何規劃讓自己60歲時能存到足夠的退休金,卻讓大多數人語塞,沒有做好規劃的人還是占多數,或許橋到船頭自然直也是一種方法,但是錢又從哪裡來呢?
Thumbnail
討論退休議題時會有幾項假設: 1. 你退休後會活多久 在醫療的進步下,人愈活愈長壽已經是趨勢,而據報導美國社會安全局的精算數據顯示,美國人在目前65歲的女性之中,預計會有39%的人能夠活到90歲,男性則有29%。面對長壽人生,我們是必須對未來有打算、有所計畫的。
Thumbnail
討論退休議題時會有幾項假設: 1. 你退休後會活多久 在醫療的進步下,人愈活愈長壽已經是趨勢,而據報導美國社會安全局的精算數據顯示,美國人在目前65歲的女性之中,預計會有39%的人能夠活到90歲,男性則有29%。面對長壽人生,我們是必須對未來有打算、有所計畫的。
Thumbnail
如果「健康是目的」,如果「時間(生命)是根本」,那就應該「把時間花在健康上」,議題應該轉換成「如何活躍老化」, 而不是「老化之後的退休、經濟、理財、保險」。
Thumbnail
如果「健康是目的」,如果「時間(生命)是根本」,那就應該「把時間花在健康上」,議題應該轉換成「如何活躍老化」, 而不是「老化之後的退休、經濟、理財、保險」。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