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禍福相倚」與「無形資產」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摩洛哥某個海城假日市集
  雜文一篇,疫情下,單純想為自己記下.
2020年三月中,武漢肺炎疫情在摩洛哥爆發後,整個觀光業瞬間停頓,慢慢地,我跟貝桑這才明白,啊,原來我們已經錯過沙漠旅遊業往上攀升的黃金時期.
  回撒哈拉定居這幾年,我戮力於推動對人跟環境更友善的生態旅遊與文化導覽,種樹,提供弱勢一點點幫助,無須帶導覽時,則努力認識這塊土地,與家族的撒哈拉鄉土劇更讓我深陷其中,諸如此類不等,又忙又累,就是沒啥認真在賺錢.
  至於貝桑,無時無刻不試著滿足家族期許,渴望獲得家族肯定與關愛.
  這幾年,一旦遇到關乎群體的棘手大小事,舉凡罹病就醫或土地訴訟,家族成員各個藉口貧困、無能又無力,把責任與重擔丟給我跟貝桑去扛,讓我們兩個焦頭爛額,耗盡時間、精力與金錢,且無法專注於工作.
  沙漠旅遊業卻也恰好正是這幾年,四哥經營帳篷營區相當成功,賺得滿缽滿盆,大哥、二哥跟三哥全有了自己的房子,生活其實不差,我跟貝桑的事業發展反而差強人意.
  沙漠旅遊業難以拓展的關鍵因素同樣在於家族對待我的態度,我這個異族媳婦常被視為家族提款機,民宿裡的物資,哪管是買來營業用的,只要他們喜歡,看上眼,不時來拿、來用、來借、來偷,已經數不清有多少物品,莫名其妙地消失了,被家族的不知道誰給拿去了,就連雙人彈簧床,都敢趁我回台灣,大搖大擺地從民宿搬去他們家!
  家賊難防且防不勝防,很快地,我懂了,任何來自於我的「物質性存在」,在家族認定裡,就是共產,我永遠無法預料民宿裡的物品,啥時又會憑空消失.這種不安全感讓我決定專注經營他們看不到也偷不走的「無形資產」,尤其是導覽口碑,生活愈發簡樸,對任何在沙漠的投資都極度保守謹慎,也盡量去做些自己覺得有意義的事,種樹,幫助他人,哪怕只有一點點,都是善的流動,都是「無形資產」.
  忽地,武漢肺炎爆發了,所有流動瞬間停滯.
  這一年多來,沒有人的日子是好過的,眾人莫不期待觀光客回流.
  夏季是觀光旺季,去年因武漢肺炎,封城鎖國,啥都沒了.
  今年有條件開放遊客入境,眾人期待摩僑歸國旅遊,讓窒息已久的觀光業還能存活下去,但我的態度向來保留,畢竟疫情帶來的變數實在太多了.
  今年齋戒月前,貝桑姪子E買了輛二手吉普車,說是現在觀光營業用車輛降價,要買就趁現在便宜,還特地花錢找人架網站,顯然決心投身沙漠旅遊業.
  不久前,貝桑另個姪子H也買了輛二手吉普車,據說錢是借來的.
  我困惑,現在真的適合投資旅遊業嗎?總覺得他們心臟好大顆,不怕賠錢!
  我離開酷熱的沙漠已經三週了,出發前,人們說觀光潮即將回流,各個摩拳擦掌,等著大賺一票!貝桑也急著幫我找落腳處,趕著回沙漠賺錢,卻因海城老太太房子整修,其他房東不肯長租,不得不跟我在海岸流浪將近十天.
  貝桑回去後,我問他沙漠狀況?
  他說整個村子依然靜悄悄,說好的觀光潮,失約了.
  前幾天,我在海城市集遇見之前認識的紀念品店老闆,很開心他沒倒店!兩人聊了一下,他認為今年夏天是無望的,至少要等到冬天,才可能有觀光客,除了疫情變數,更因機票船票全漲價了,雖然國王下令摩洛哥皇家航空公司提供特價票,然供不應求,其餘航空與船公司票價極高,甚至有錢也買不到.
  昨兒個,有消息說,航空公司將增加航班,降低票價,讓更多摩僑能順利歸國探親.在此同時,因單日新增確診微幅增加,政府考慮宰牲節的時候要封城,減少人車流動,以控制疫情.
  如此一來,即使摩僑克服萬難地返鄉,一旦封城,仍不利於整體旅遊業的復甦呀!
  我的想法跟海城紀念品店老闆較接近,至少得等到冬天甚至明年,情況才會明朗些。老闆甚至客氣地跟我說,如果我願意像去年那樣,多跟他買東西,幫助他度過疫情難關,他會很感謝,畢竟不管有沒有觀光客,有沒有收入,他每個月都要付店租跟水電.
  我點頭,答應盡力.
  這幾天,打電話回沙漠給貝桑,他說即使是周末,觀光客都相當少,大夥兒期待宰牲節過後,人潮會多些.
  我問,不是有消息說,宰牲節期間,可能會封城嗎?
  貝桑沒說話.
  滑開臉書,台灣正受到疫情考驗,不少店家決定歇業.
  我想著,自己一年多沒啥工作了,為啥可以歸欉好好活到現在?
  喔,因為我沒啥「肉眼可見的物質性投資」啊,沒店租等我付,沒員工要養,也沒有啥投資需要我努力工作才能回本,所有那些在沙漠種下的樹,是種給沙漠的,是種給未來下一代的,我就一個「人」,一人飽,全家飽,偶爾養養貓,除了貝桑,我還真沒啥金錢上的重擔.
  甚至啊,我還有一點點餘力去幫助身邊的人呢!
  去年,我在海城市集收集不少哩哩叩叩老東西,最大動機是幫助攤商紓困,二來也是因為自己喜歡古老文物.
  而我這人就重「善的循環」與「無形資產」咩,那些哩哩叩叩呢,其中不少呢,被我寫進方格子專案《我所知的「三毛的撒哈拉」》,帶著滿心歡喜,我跟攤商買下那些哩哩叩叩,讓攤商歡喜,接著我歡喜地把其中的故事挖出來,拍拍照,寫進《我所知的「三毛的撒哈拉」》,豐富內容,希望訂閱者也歡喜!
  或許這也是某種「投資」吧,就在「無形資產」裡,而當初讓我專注於「無形資產」的經營與善的能量流動,正因沙漠整體自然與人文環境的限制,那時坦然誠實面對讓我難以擴展事業版圖的局限與「禍」,轉而投注在種種「無形資產」,在疫情爆發後,卻是讓我不用負擔過重金錢壓力,活得相對自由的「福」.
  之所謂「禍福相倚」囉!
  照片上是上禮拜,我跟貝桑以及他姪子去逛周末市集,遇見之前那位賣我咕咕鐘的老先生,他熱情地打招呼,不斷推銷,一直說我是熟客,是家人,不管問他哪個物件的歷史,他第一句一定是:「這是摩洛哥第一個…….」講話真的超誇張!我要是顯露一絲懷疑,他馬上不滿地說:「我都七十幾歲了,這東西比我年紀還大,難道沒有上百年嘛!」
  一陣熱情交談,我跟他買了三樣東西.
從右到左,分別是銅製骨董水煙壺、撒拉威骨董手工皮風箱與骨董銅製土耳其咖啡壺組.
  最右邊是銅製骨董水煙壺,我買的主因是《我所知的「三毛的撒哈拉」》有篇寫到〈水煙壺〉
  中間是骨董撒拉威皮風箱,我買的主因同樣是《我所知的「三毛的撒哈拉」》有篇寫到〈皮風箱〉
  至於最左邊那個呢,是骨董銅製咖啡壺,上面形式很像土耳其咖啡壺,下面那個是酒精燈.
  就是這樣囉,我在週末市集購買老東西,同時稍稍協助攤商紓困,把老東西的故事寫進《我所知的「三毛的撒哈拉」》裡,有一點點收入,再拿來跟攤商買老東西,形成「善的循環」,累積「無形資產」,而「無形資產」呢,是無法用金錢來秤斤論兩的啦.
  雖然疫情尚未結束,變數仍多,但至少這讓我沒有在疫情一爆發就倒下,還能保住一口氣,活到現在,繼續做我想做的事。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650會員
81內容數
這場書寫,來自一個情結、一場邀稿與一條項鍊.回撒哈拉定居這些年來,常被戲稱為「現代三毛」的我,一直有著「三毛情結」,卻也跟著游牧民族出身的貝桑(我先生)數度深入西撒,尋找三毛生前足跡,一場邀稿與一條項鍊意外促使我更深入探尋何謂「三毛的撒哈拉」,從此揭開一連串驚奇發現…….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蔡適任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三毛在〈娃娃新娘〉裡,對撒拉威女性衣著頗多著墨,如姑卡在小女孩時的穿著,訂親後的穿著,以及婚禮時的裝扮,文中有關鑲著假珠寶的假髮,以及「染得不好」、會退色的深藍色布料,還把姑卡全身染成藍色。 撒拉威女性傳統衣著究竟如何?三毛當時是否有可能誤解了什麼? 本文以文字及多張圖片,為您細細道來。
與傳統長袍同為沙漠文化表徵的頭巾,是長長的一塊布,從兩米到八米不等,除了可以包在頭上,遮風擋陽擋沙塵暴,還有啥其他妙用呢? 本文將與您分享沙漠男兒貝桑如何以一條布巾拯救台灣遊客出沙漠,逃離沙塵暴威脅的真實故事!
傳統長袍已經是撒哈拉文化表徵,不僅是撒拉威人文化認同所在,之於國際觀光客,更是充滿異國情調的美麗服飾. 沙漠傳統長袍有那些特徵與款式呢?沙漠中人如何看待這套服飾呢?本文將為您細述.
  在三毛文字裡,偶爾可見對撒哈拉當地服飾的描述,著墨不多,卻頗能點出沙漠特有人文氛圍與自然特色,三毛與荷西也曾身著當地傳統服飾,在沙丘上留下儷人倩影。   撒拉威男女裝扮不同,各有特色,將在本文中一一介紹。
三毛文字裡,可發現驢子作為馱獸,幫人類送水及運貨,動物運輸在北非相當普及且古老,至今驢子依然是古城舊市集、鄉間與沙漠地帶重要的運輸工具。不僅如此,摩洛哥擁有世間獨一無二的驢子節,更有外籍人士前來開辦的驢子收容中心呢。深居沙漠的筆者,亦有著與驢近身接觸的獨特經驗,於文中一一揭露。
三毛文字曾出現兩種沙漠鞋,一是姑卡那雙「黑黑髒髒的尖頭沙漠鞋」,二是撒拉威老人拿來敲荷西的頭的「硬幫幫的沙漠鞋」,短短幾個字,牽涉到的可是北非特有製鞋文化。 「尖頭鞋」指的是什麼呢?為什麼撒拉威老人的鞋子會硬幫幫? 本文以多幅照片詳述摩洛哥多元的手工鞋文化,以及「硬幫幫的沙漠鞋」意想不到的巧妙之處。
三毛在〈娃娃新娘〉裡,對撒拉威女性衣著頗多著墨,如姑卡在小女孩時的穿著,訂親後的穿著,以及婚禮時的裝扮,文中有關鑲著假珠寶的假髮,以及「染得不好」、會退色的深藍色布料,還把姑卡全身染成藍色。 撒拉威女性傳統衣著究竟如何?三毛當時是否有可能誤解了什麼? 本文以文字及多張圖片,為您細細道來。
與傳統長袍同為沙漠文化表徵的頭巾,是長長的一塊布,從兩米到八米不等,除了可以包在頭上,遮風擋陽擋沙塵暴,還有啥其他妙用呢? 本文將與您分享沙漠男兒貝桑如何以一條布巾拯救台灣遊客出沙漠,逃離沙塵暴威脅的真實故事!
傳統長袍已經是撒哈拉文化表徵,不僅是撒拉威人文化認同所在,之於國際觀光客,更是充滿異國情調的美麗服飾. 沙漠傳統長袍有那些特徵與款式呢?沙漠中人如何看待這套服飾呢?本文將為您細述.
  在三毛文字裡,偶爾可見對撒哈拉當地服飾的描述,著墨不多,卻頗能點出沙漠特有人文氛圍與自然特色,三毛與荷西也曾身著當地傳統服飾,在沙丘上留下儷人倩影。   撒拉威男女裝扮不同,各有特色,將在本文中一一介紹。
三毛文字裡,可發現驢子作為馱獸,幫人類送水及運貨,動物運輸在北非相當普及且古老,至今驢子依然是古城舊市集、鄉間與沙漠地帶重要的運輸工具。不僅如此,摩洛哥擁有世間獨一無二的驢子節,更有外籍人士前來開辦的驢子收容中心呢。深居沙漠的筆者,亦有著與驢近身接觸的獨特經驗,於文中一一揭露。
三毛文字曾出現兩種沙漠鞋,一是姑卡那雙「黑黑髒髒的尖頭沙漠鞋」,二是撒拉威老人拿來敲荷西的頭的「硬幫幫的沙漠鞋」,短短幾個字,牽涉到的可是北非特有製鞋文化。 「尖頭鞋」指的是什麼呢?為什麼撒拉威老人的鞋子會硬幫幫? 本文以多幅照片詳述摩洛哥多元的手工鞋文化,以及「硬幫幫的沙漠鞋」意想不到的巧妙之處。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Mauro  【 從旅行世界看經濟 - Ep7-2祕魯 🇵🇪 】 南美洲的探險回憶湧現 願此次颱風臺灣的災情最小化。 難得的平日兩天的颱風假,讓我們被迫留在家休息(當然每到颱風假,新聞就會報導今日百貨公司的停車位更為爆滿),突然空出來的兩天時間,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而我自己則陷入了南
Thumbnail
馬來西亞- 刁曼島的日常 猶記得2019年在刁曼島考取了潛水執照后馬上就因爲新冠病毒的肆虐 全球以幾乎被“軟禁”的方式封鎖著人們熟悉的日常。 一場世紀病毒的肆虐改變了人們原有的生活模式 摧毀了許多家庭 也造就了許多時勢英雄。然而在這些大環境底下的我們,顯得超級無敵的渺小。 2022年再回到熟悉
Thumbnail
2019年的年底世界爆發了新冠肺炎,原本熙來攘往紅紅火火的世界,就像突然被澆了冷水一般,所有的流動突然靜止,人與人之間被規範了距離,就連移動也有限制,生活各個方面都被都不似以往便利了,就更別提工作了,緊縮的商業活動,讓許多人的飯碗面臨危機。 我在疫情前就開始接案了,然而天不垂憐,我的生意一直慘淡,
Thumbnail
說到露營,這幾年台灣似乎相當流行露營活動,不過很可惜的是我基本上沒有在台灣露營過(有一次跟朋友到中部山上的營地過夜,不過是住在類似小木屋的地方,應該不能算是露營啦!),過去的露營經驗似乎都是在一些奇奇怪怪的地方,而最近的一次露營,應該就是於2021年時在埃及的黑白沙漠中迎接日出了吧!
旅行過後心裡總有些餘韻。 從埃及旅行回來好多天了,翻看一下那些古蹟的照片,拜認真博學的埃及導遊之賜,發現自己終於看的懂一些壁畫的意義,挺高興的又複習了一下那些彷彿外星人留在人間的詩偈。知道了「撒哈拉」本身就是沙漠的意思,所以埃及的撒哈拉不是三毛的撒哈拉,但印象最深刻的還是埃及的人~
09/08/2021 擴散   雖然疫情影響出國旅遊,但也將國內旅行帶往一個精緻的方向。 相較去年的閒置,四月時的忙碌,讓我忙的反而有點無法適應。   一切似乎在往好的方向走時,却又在瞬間被斬斷。 猜疑鏈在黑暗森林法則中是完全無解的題目。 剩下惟一能依靠的只有時間。   時間不是
05/12/2021 無奈   因疫情結識了不少台灣觀光業的人員。 他們就如同以前上班的我。 就是領著一份薪水過著普通日子的人。 然而,疫情也只是讓日子變得不普通。 非觀光業者生活當然受到影響,但仍一樣工作。 他們却工作受到疫情影響,生活受到工作上加乘的影響。   這週以前,國旅
04/03/2020 畢羊縱走 樂天知命   天是大勢所趨,命是個人遭遇。   這段期間,收到許多朋友的關心詢問, 人在台灣嗎? 是否會出國? 其實家人也都擔心,希望我不要出國。 然而,實際狀況是, 受到疫情影響,上半年的團全都取消。   因此,目前已知有三個月的空閒。 利
Thumbnail
還記得上一次的帛琉行是2020年的2月8日,行程結束後觀光局的禁團令就下了! 接著就是全球為期三年有餘的大瘟疫,那些無法出團的日子卻也讓台灣的潛水業蓬勃發展,當時國內所有的潛點都熱鬧滾滾,離島的民宿一間間的開,看在我們的眼裡也很清楚一旦開放出國就是另一場的倒閉潮,果不其然,年前就傳出小琉球訂房衰退三
疫情之間碰到相當多的事,除了金錢部份的結拒,還有身體欠安的恐懼,心情上讓我有點灰暗,遲遲不敢規劃旅行。 雖說去年也有一個短短的旅行,那是因為自己在聽到唐宏安跟布來恩的節目說到疫情解封後的旅行計劃,他們有說到"你怎麼知道還會不會有疫情?"以及"你怎麼知道還會不會有明年?"這句話讓我訂下了前往東京的貴
Thumbnail
#Mauro  【 從旅行世界看經濟 - Ep7-2祕魯 🇵🇪 】 南美洲的探險回憶湧現 願此次颱風臺灣的災情最小化。 難得的平日兩天的颱風假,讓我們被迫留在家休息(當然每到颱風假,新聞就會報導今日百貨公司的停車位更為爆滿),突然空出來的兩天時間,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而我自己則陷入了南
Thumbnail
馬來西亞- 刁曼島的日常 猶記得2019年在刁曼島考取了潛水執照后馬上就因爲新冠病毒的肆虐 全球以幾乎被“軟禁”的方式封鎖著人們熟悉的日常。 一場世紀病毒的肆虐改變了人們原有的生活模式 摧毀了許多家庭 也造就了許多時勢英雄。然而在這些大環境底下的我們,顯得超級無敵的渺小。 2022年再回到熟悉
Thumbnail
2019年的年底世界爆發了新冠肺炎,原本熙來攘往紅紅火火的世界,就像突然被澆了冷水一般,所有的流動突然靜止,人與人之間被規範了距離,就連移動也有限制,生活各個方面都被都不似以往便利了,就更別提工作了,緊縮的商業活動,讓許多人的飯碗面臨危機。 我在疫情前就開始接案了,然而天不垂憐,我的生意一直慘淡,
Thumbnail
說到露營,這幾年台灣似乎相當流行露營活動,不過很可惜的是我基本上沒有在台灣露營過(有一次跟朋友到中部山上的營地過夜,不過是住在類似小木屋的地方,應該不能算是露營啦!),過去的露營經驗似乎都是在一些奇奇怪怪的地方,而最近的一次露營,應該就是於2021年時在埃及的黑白沙漠中迎接日出了吧!
旅行過後心裡總有些餘韻。 從埃及旅行回來好多天了,翻看一下那些古蹟的照片,拜認真博學的埃及導遊之賜,發現自己終於看的懂一些壁畫的意義,挺高興的又複習了一下那些彷彿外星人留在人間的詩偈。知道了「撒哈拉」本身就是沙漠的意思,所以埃及的撒哈拉不是三毛的撒哈拉,但印象最深刻的還是埃及的人~
09/08/2021 擴散   雖然疫情影響出國旅遊,但也將國內旅行帶往一個精緻的方向。 相較去年的閒置,四月時的忙碌,讓我忙的反而有點無法適應。   一切似乎在往好的方向走時,却又在瞬間被斬斷。 猜疑鏈在黑暗森林法則中是完全無解的題目。 剩下惟一能依靠的只有時間。   時間不是
05/12/2021 無奈   因疫情結識了不少台灣觀光業的人員。 他們就如同以前上班的我。 就是領著一份薪水過著普通日子的人。 然而,疫情也只是讓日子變得不普通。 非觀光業者生活當然受到影響,但仍一樣工作。 他們却工作受到疫情影響,生活受到工作上加乘的影響。   這週以前,國旅
04/03/2020 畢羊縱走 樂天知命   天是大勢所趨,命是個人遭遇。   這段期間,收到許多朋友的關心詢問, 人在台灣嗎? 是否會出國? 其實家人也都擔心,希望我不要出國。 然而,實際狀況是, 受到疫情影響,上半年的團全都取消。   因此,目前已知有三個月的空閒。 利
Thumbnail
還記得上一次的帛琉行是2020年的2月8日,行程結束後觀光局的禁團令就下了! 接著就是全球為期三年有餘的大瘟疫,那些無法出團的日子卻也讓台灣的潛水業蓬勃發展,當時國內所有的潛點都熱鬧滾滾,離島的民宿一間間的開,看在我們的眼裡也很清楚一旦開放出國就是另一場的倒閉潮,果不其然,年前就傳出小琉球訂房衰退三
疫情之間碰到相當多的事,除了金錢部份的結拒,還有身體欠安的恐懼,心情上讓我有點灰暗,遲遲不敢規劃旅行。 雖說去年也有一個短短的旅行,那是因為自己在聽到唐宏安跟布來恩的節目說到疫情解封後的旅行計劃,他們有說到"你怎麼知道還會不會有疫情?"以及"你怎麼知道還會不會有明年?"這句話讓我訂下了前往東京的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