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核能,能不能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raw-image

二月24日,當世界各國剛替在北京冬奧的國家健兒們喝采他們的表現及歡呼完他們成就後,俄羅斯總統普丁以”非軍事化、去納粹化”為藉口,派軍入侵烏克蘭。本以為是一場軍力懸殊的閃電軍事入侵,沒想到竟攻防了快五個月,時至今日仍是打打殺殺未有結果。而這場名為民主對抗獨裁的政治軍事角力,卻不經意地影響了未來十年甚至二十年世界各國的能源發展及規劃。

七月6日歐洲議會投票支持天然氣及核能列為環境永續的綠能能源,通過歐盟提案。而接下來的歐盟理事會投票裡,除非二十七個成員國裡有二十國反對,這項提案將成為歐盟法律。而這項核能=ESG永續的法律,將使得核能發電在未來的發展,多了無限的可能性。至於好或壞,我們只能自己看著辦…

而在台灣,核能到底能不能…?一直以來都是政黨政治以及環保攻防戰的水岸第一排,從2018的以核養綠公投,到2021的重啟核四公投,正反兩邊的口水攻防及針鋒相對,說實話令人眼花撩亂。(這邊就不涉入核四的議題,因為其中政治外交相關的枝枝節節會讓這個討論,直接變成一齣八點檔。) 所以當世界各國,包含歐盟、韓國、以及日本等國,因為能源電力吃緊,紛紛鬆動對核能發展的態度時,你我都更應該深入的思辨,核能到底台灣能不能?

台灣或許需要核能的原因:

1. 台灣身為全世界最重要的晶圓代工和半導體芯片島,需要有強大且穩定的電力供給及支援更多未來的發展。

晶圓代工及半導體封測廠皆於高耗能產業,未來十年隨著台積電以及其他半導體廠規劃的生產基地一一完工並開始量產,台灣所需的穩定電力來源,將會是現今供應量的爆炸式倍數成長。而核能發電的發展,相較於燃煤及燃氣等發電,更能在低碳的要求下,更穩定地補足部分的供應缺乏。而再生能源的供應(包含風力及太陽能等等),由於台灣的土地面積以及氣候型態的影響,雖有機會提高發電量的占比,但穩定度而言,現階段條件卻遠不如核能來得穩定。

raw-image
2. 在宣示2050年達到零炭排的目標下,綠能發電取代高炭排發電得逐步依時序進行,然而在仰賴風力、水力、太陽能這些靠天吃飯的再生能源,除了本夢比還相當高的氫能發電外,勢必需要其他更穩定的發電方式,才能支撐起台灣所選擇的晶圓代工重鎮的經濟發展道路

燃氣及核能並行發展,是其他世界科技發展要角,如: 韓國、日本、以及歐盟,最新的能源發展方向。而在未來各國奮力的爭奪天然氣資源的狀況下,台灣僅僅依靠燃氣發電而放棄核能發展的規劃,是有一定的風險和難度。

raw-image
3. 台灣身處於中國以及東南亞各國製造代工的競爭壓力,且人力成本也相對較高的條件下,提升企業的毛利有其一定的難度和挑戰,而穩定且實惠的能源政策,將提共台灣中小企業有更多的盈餘空間去優化企業核心能力以及拓展更多市場。

根據台電網站所提共的自發電力成本,截至今年五月底止,核能發電的發電成本為每度新台幣1.47元,而俄烏戰爭影響下,延伸出來石油及天然氣價格上漲,也造成燃氣及燃煤的發電成本上漲至每度2.72元以及2.67元,風力發電及太陽光電也分別是每度2.33元及3.57元。核能發電相較之下,能提共穩定且更經濟實惠的電力,將使得台灣的企業在未來千變萬化的能源狀況下,更能穩定的發展。同時也協助政府能夠更有餘裕去降低通膨影響到人民生活的情形,並維持一定的生活安定。

但台灣也有許多不需要核能的原因:

1. 台灣位處於環太平洋地震帶上,地震發生頻繁。而地震對核電廠有可能造成的傷害,如: 核汙染外洩,甚至更嚴重的後果,將是我們無法替我們的後代承擔的。

根據中央氣象局地震中心的資料所示,台灣一年平均約有四萬次的地震,而這樣頻繁的地震下,也提高了台灣所有建築物損壞的風險,然而核汙染外洩甚至爆炸的風險,是身為土地面積狹小島國的台灣一點也不能承受的。如車諾比核災三十多年後至今仍造成周圍10,000平方公里的土地,無法從事經濟活動。而台灣面積僅36,197平方公里,完全沒有這個條件和餘裕去承受這樣的風險。真的發生核災意外,兩個北一個南,我們只能跑到東沙群島或者在海上漂流建立台灣水世界了,這個對下一代嚴重影響的後果假設,難免令人膽顫心驚。

raw-image
2. 核廢料處理及存放一直是所有核能發展國的痛楚,台灣沒有多餘及適合的土地來存放核廢料。

每個核能發展國仍在努力的找尋最終核廢料的收藏點。雖說部分國家會將核燃料送至法國甚至俄羅斯做特殊處理,但剩下的中低階核廢料還是得運回原本的國家存放。台灣地狹人稠,並沒有寬廣且無人居住的土地來堆放核廢料,而每一個有可能的核廢料堆放地點也會因為當地居民的反對,而得不到足夠的支持。而現今大多核廢料的存放多為深埋在地底下,以不會汙染到水源甚至土壤的條件為要求,但台灣地震頻繁,且要綜合其他要求下,找到完全適合條件的位置十分的不易。在沒有處理核廢料技術及合適存放地點的條件下,發展核能只是將問題留給了未來。

raw-image
3. 台灣新建核電廠曠日廢時,且建廠的技術仍待研發及驗證,無法及時補上現今及短期未來可見的缺口。

台灣的核能發電廠建廠時間,相較於其他國家,非常的漫長。核一、核二、以及核三建廠許可到商轉花了約7~9年之久,這並不包含現今建廠許可還需要的環評等等所需的時間 (核四更花了超過20年,仍尚未能商轉)。所以興建新的核能電廠是無法及時補上未來8~10年急需的能源缺口,但卻會分散了政府及民間傾力投資再生能源的資源,在有限的時間和空間下,倒不如把重心放在其他能夠快速取得電力生產的發電方式。

看完了兩邊的論述後,是不是頓時有選擇困難症呢? 一邊的論述架構在未來台灣璀璨的經濟發展前景,而一邊在於希望能夠減少未來有可能對台灣的傷害。我們希望以不偏頗立場,帶你了解兩方的理性論述,提共你自我邏輯思辨的資料來源。台灣核能能不能,你決定了嗎?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魁鐵克斑馬的沙龍
1會員
4內容數
正確的決定仰賴充分的資訊(Make Informed Decision)。 現今媒體為了爭取聲量、曝光、及流量等,卻鮮少有兩方並陳的資訊平台,因此”斑馬的魁鐵克思考”堅持,用深入淺出的方式,讓每位讀者有機會探索支持方和反對方的雙邊理性意見,以此作為自己對每個議題立場選擇的基礎,並鼓勵客觀思考。
2022/11/17
短裙是女性崇尚自由與解放的象徵,代表著女生拋開舊有保守的形象。傳統社會給予女性一定的外觀框架,例如「女生穿著應當樸素不外露,不輕易多展露自己的身體。」舊式的父權社會認為女性應當端莊及溫柔典雅,而女性的打扮和美麗的展現被框架在這些對女生既定的觀點和想法。然而這是不公平的,女性的形象應該也可以很多元。
Thumbnail
2022/11/17
短裙是女性崇尚自由與解放的象徵,代表著女生拋開舊有保守的形象。傳統社會給予女性一定的外觀框架,例如「女生穿著應當樸素不外露,不輕易多展露自己的身體。」舊式的父權社會認為女性應當端莊及溫柔典雅,而女性的打扮和美麗的展現被框架在這些對女生既定的觀點和想法。然而這是不公平的,女性的形象應該也可以很多元。
Thumbnail
2022/10/11
討論廢死議題前,我們首先得對死刑有個明確的定義,根據維基百科上的闡述,是指國家機關或政治團體,基於法律所賦予的權力,以結束犯人的生命,剝奪生命權作為刑罰的處罰方式。這段敘述裡面,牽涉到了國家、法律、權力、剝奪、及生命權這幾個關鍵字,而這些關鍵字將會在後續的討論中,因為不同的立場,而有不同的解釋。
Thumbnail
2022/10/11
討論廢死議題前,我們首先得對死刑有個明確的定義,根據維基百科上的闡述,是指國家機關或政治團體,基於法律所賦予的權力,以結束犯人的生命,剝奪生命權作為刑罰的處罰方式。這段敘述裡面,牽涉到了國家、法律、權力、剝奪、及生命權這幾個關鍵字,而這些關鍵字將會在後續的討論中,因為不同的立場,而有不同的解釋。
Thumbnail
2022/09/21
余苑綺在堅持八年抗癌過程後,最後仍逃不過病痛的摧殘於八月21日離世,她兩個小孩一直以來是她堅毅地對抗癌症最大的原動力。而日前當她病情危急並斷斷續續昏迷之時,她的父親余天提到病床上的余苑綺用手勢跟他表達”讓她走”時,余天十分不捨仍當眾表示希望她為了小孩不要放。而當下,網路上頓時有很多言論表達著希望余天
Thumbnail
2022/09/21
余苑綺在堅持八年抗癌過程後,最後仍逃不過病痛的摧殘於八月21日離世,她兩個小孩一直以來是她堅毅地對抗癌症最大的原動力。而日前當她病情危急並斷斷續續昏迷之時,她的父親余天提到病床上的余苑綺用手勢跟他表達”讓她走”時,余天十分不捨仍當眾表示希望她為了小孩不要放。而當下,網路上頓時有很多言論表達著希望余天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台灣,核能到底能不能…?一直以來都是政黨政治以及環保攻防戰的水岸第一排,從2018的以核養綠公投到2021的重啟核四公投,正反的口水攻防及針鋒相對,說實話令人眼花撩亂。當世界各國,包含歐盟、韓國、以及日本等國,因為能源電力吃緊,紛紛鬆動對核能發展的態度時,你我都更應該深入的思辨,核能到底台灣能不能?
Thumbnail
台灣,核能到底能不能…?一直以來都是政黨政治以及環保攻防戰的水岸第一排,從2018的以核養綠公投到2021的重啟核四公投,正反的口水攻防及針鋒相對,說實話令人眼花撩亂。當世界各國,包含歐盟、韓國、以及日本等國,因為能源電力吃緊,紛紛鬆動對核能發展的態度時,你我都更應該深入的思辨,核能到底台灣能不能?
Thumbnail
核四重啟對台灣的能源系統有什麼影響?這篇文章透過數據分析,來了解核四在各方向的影響。如:電力供應、進口能源依賴、電價、減碳、核廢料...等。
Thumbnail
核四重啟對台灣的能源系統有什麼影響?這篇文章透過數據分析,來了解核四在各方向的影響。如:電力供應、進口能源依賴、電價、減碳、核廢料...等。
Thumbnail
對於世界各國都關注於溫室效益的議題,如果不節制溫室氣體的排放,最終海平面上升等等現象,無疑是人類政在自取滅亡。
Thumbnail
對於世界各國都關注於溫室效益的議題,如果不節制溫室氣體的排放,最終海平面上升等等現象,無疑是人類政在自取滅亡。
Thumbnail
2021年的台灣,經歷了好幾波的停水停電,我們必須面對現實,台灣在天然資源這一塊並不是得天獨厚的,我們必須協力發展出自己的能源生態。這一篇,介紹我們使用的電從哪裡來。
Thumbnail
2021年的台灣,經歷了好幾波的停水停電,我們必須面對現實,台灣在天然資源這一塊並不是得天獨厚的,我們必須協力發展出自己的能源生態。這一篇,介紹我們使用的電從哪裡來。
Thumbnail
2017年底,公投提案、成案和通過門檻下修後,公投儼然成為政治運動,看似是給予民眾直接參與議題的入場券,但,深究其內裡,其實彷彿一場資訊不對等下、各派人馬的公關大戰。 老實說,不論能源、農產品貿易,每一項都牽涉複雜專業知識,有的更涉及國家安全、產業規劃、經濟發展,真的適合公投嗎?
Thumbnail
2017年底,公投提案、成案和通過門檻下修後,公投儼然成為政治運動,看似是給予民眾直接參與議題的入場券,但,深究其內裡,其實彷彿一場資訊不對等下、各派人馬的公關大戰。 老實說,不論能源、農產品貿易,每一項都牽涉複雜專業知識,有的更涉及國家安全、產業規劃、經濟發展,真的適合公投嗎?
Thumbnail
8月28號的公投即將來臨,這次公投的重點之一就是核四商轉的發電與否。核四議題向來頗具爭議,也一直是全台灣人民的矚目焦點。 接下來,我將會透過這篇報導,讓大家了解支持(支持重啟核四)方和反對(反對重啟核四)方的看法,同時讓讀者反思自己對這起事件的想法是否太過草率。
Thumbnail
8月28號的公投即將來臨,這次公投的重點之一就是核四商轉的發電與否。核四議題向來頗具爭議,也一直是全台灣人民的矚目焦點。 接下來,我將會透過這篇報導,讓大家了解支持(支持重啟核四)方和反對(反對重啟核四)方的看法,同時讓讀者反思自己對這起事件的想法是否太過草率。
Thumbnail
核四基本上是台灣最後一座核電廠了。不管從法規面,還是從實務面來說都是這樣。說「反核四不反核能」並沒有太大的差別。否則擁核團體早就跑到各縣市去看說這裡能不能蓋核電廠,也不用死抱著重啟核四的機會不放。
Thumbnail
核四基本上是台灣最後一座核電廠了。不管從法規面,還是從實務面來說都是這樣。說「反核四不反核能」並沒有太大的差別。否則擁核團體早就跑到各縣市去看說這裡能不能蓋核電廠,也不用死抱著重啟核四的機會不放。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