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田永久子與三個前夫》與《愛在黎明破曉時》、《愛在日落巴黎時》、《愛在午夜希臘時》

2021/07/09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這幾部戲放在一起,乍看有些唐突,但細想下來,這幾部應該都可以歸納成碎碎念戲劇,就是喜歡的人很喜歡,討厭的人避之唯恐不及那種。
《愛在黎明破曉時》Before Sunrise、《愛在日落巴黎時》Before Sunset 、《愛在午夜希臘時》Before Midnight
在對的時間遇上對的電影,是重要美好的。
討論度永遠很高的 Before 三部曲,如果問十年前的自己,無疑會將《愛在日落巴黎時》Before Sunset 放在第一位,《愛在黎明破曉時》當然是第二,《愛在午夜希臘時》果然敬陪末座,和許多人一樣。
先談談《愛在午夜希臘時》,身為碎碎念電影粉絲,睽違多年的續集到來,懷著萬分期待的心情,當然是一上映就馬上移動到首都看電影去,但當天我竟走錯影廳!!匆匆換了廳,電影早已經開始,傑西帶著兒子在安檢門前道別,Before midnight就在慌亂中開始。絮語依舊,但,甜蜜的感覺呢? 那帶著玫瑰色彩的戀愛呢?那些對於未來的希望與夢想呢? 怎麼一路上看到的卻是神經質的媽媽/太太與吊兒啷噹的先生/爸爸在拌嘴、爭辯,兩人在人前掩飾些什麼,在人後互揭些什麼,赤裸裸的。不可否認的,這些情境既赤裸又真實,真正的人生怎麼可能分分秒秒都是美好甜蜜?然而對於期待看到Before Sunset 普拉斯版的當年的我,卻有著些許惱怒,離開電影院後,對於這前中後的觀影經驗,完全沒有期待中的輕鬆愉快或甜蜜,可以說是敗興而歸。
隔幾天和摯友討論到這部電影,有著一言難盡關係的她幽幽地說道,他好像能體會箇中一些感覺,真實生活的柴米油鹽其實就是這樣,一點都不夢幻唯美。當然理性上可以接受這個說法,但那時我還處在抗拒中,沒法理解第三部(也是最後一部呢)居然以這樣的姿態完結,如此令人挫折。現在看來完全可以同理,那時的我仍緬懷巴黎偶然重逢的浪漫情懷,或者說,寧願沈浸其中,怎麼會想轉頭去正視現實醜惡或是痛苦的一面?電影,不都是該帶著夢想/夢幻的色彩?所以那時的驚嚇與錯愕其實是因為猛然被逼得跟幻想中的浪漫分手所引發的憤怒與不適。
但那時我一直很在意片中傑西的一句話:If you want true love, and this is it. This is real life, it' s not perfect but it's real. If you can't see it, then you are blind. I give up. 年輕時候聽起來好刺耳,就像是一個屁孩在鬧脾氣絕交前講的威脅話語,但不知怎麼的,這句話一直在腦海裡留著。而這麼多年後,我漸漸懂這個感覺了,不必然是戀愛/愛情關係,只要是牽扯到感情,或許就有機會遇上想說這句話的時刻:「 你想要的東西是幻想,我能給最好的愛就在這裡了,你要不要?在我身上也換不到更好的什麼了。」然而,在需要說這句話的時刻,心該是傷過一圈又一圈了。在吶喊、傷心之後,彼此該如何和解,或許就是人生重點之一,困難,卻也是人生智慧表現之處 。
當年該是去完維也納(也算是第一次自助)後才看《Before Sunrise》,看的同時除了餵養旅行或愛情的浪漫情壞,更重要的是從背景中的背景再遊一次維也納,幾週前再看了這部,重溫了男女主角年輕的純真樣貌與情感,同時也發現,維也納的景色真是少得可憐,果真是因為年輕時充滿了愛而蒙蔽眼睛?若是這個年紀(咦)來看這部,或許觸動就沒這麼多了。在這部青澀歲月的電影中,兩人談論著未來的夢想、過往的小事,卻避而不談現下的可能。果然是年輕啊,對於未來有著大無畏的信心,想著彼此一定能突破過往旅途中相遇的套路,成為不一樣的一對,但,你知道的,終究沒能相遇。
過了九年,再次不期而遇,當然,相遇是傑西寫書的目的之一,該也是最重要的想望。兩人見到面,釐清了9年前未相見的原因,放下了一些,又提起更多的一些,彼此間隱形的羈絆似乎總是在牽動著,但卻也像飄在空中的蜘蛛絲般,兩頭輕飄飄的不知道可以在哪裡著力,直到相聚的這一刻。在見面後的不到兩個鐘頭內,濃縮了戀人會經歷的一切,然後成就了第三部的開頭。巴黎的街景、黃昏的塞納河,還有久別重逢且心繫彼此的浪漫,啊,沈浸在浪漫和美景裡已然足夠,絮語?一點都不重要。(才不是)但不可諱言的,因為是巴黎,所以極度浪漫。
《大豆田永久子與三個前夫》
坂元裕二,說是東方碎碎念教主,應該也不為過。
從《離婚萬歲》到《四重奏》與最近的《大豆田永久子與三個前夫》,都是95%以上的時間在講話的戲劇。剛播映結束的《大豆田永久子與三個前夫》甚至更上層樓,連旁白都一直碎念。擔任旁白的伊藤沙莉用低沈沙啞的聲音不斷在播送著「這是穿體育服的大豆田」、「這是吃可頌的大豆田」、「大豆田在這樣這樣......」「大豆田在那樣那樣......」,更不用說多話的前夫2號和3號,總是讓台詞完全沒有空隙。
有別於《離婚萬歲》和《四重奏》處在 in/out 婚姻的交界,大豆田不在婚姻狀態,更精確地說,他離開婚姻狀態 3 次。撇開婚姻或愛情生活的軸線,大豆田這部戲劇在說些什麼呢?或許可以由其中的金句一窺得知。
「一個人能去吃烤肉,一個人也能去泡溫泉」
「人可以避開討人厭的朋友,卻無法擺脫討人厭的自己。」
「人生不是小說或電影,不存在結局好壞、也不存在沒有完成的事,只有怎樣的生活著。」
「我想成為的,不是現在的我。」
「不管結局是好是壞,想做的事就去做,一個人去做。」
「我和自己相處了 30 年,都不敢說了解自己了,其他人有辦法就這樣了解我嗎?」
「雖然我一個人也能過得很好,但是……這樣很寂寞吧!雖然我討厭寂寞,但如果因此就去找個人在一起,而變得無法喜歡自己,那到頭來還是一個人。我希望能夠一直喜歡自己,就算一個人也能獲得幸福。」
坂元在大豆田這部戲講述的是「自己」(自我)啊,從伊藤沙莉旁白中形塑的大豆田的自己,到與好友綿來對話中展現的自己,還有在三個前夫和新交密友前的自己,這部戲帶領大家不斷地確認大豆田這個「自己」,當然,連帶的,所有角色的「自己」也一併展現,而角色們在戲劇的推進中也一步一步確認/認識了自己。
其實在 Before 三部曲中何嘗不是在確認傑西和席琳這兩個「自已」,自己的夢想,自己對自己的定義,自己的想望、恐懼與失望。但唯有在「自己」這個概念存在的前提下,世界才會油然而生,在正視自己,接納自己,了解自己後,自己與世界的角色才能趨於平衡,處在對等的地位。而且「世界」和「自己」,一旦缺少對方就無法存在*,也就是說,不存在所謂純然的自己。在 Before系列中,席琳和傑西的自己彼此牽動,加上兒子、雙胞胎女兒、環保/環境甚至歷史與文學,都在體系之中。在大豆田身邊有前夫、女兒、摯友、同仁、競爭對手,這些人牽引著大豆田,反過來也被大豆田影響著。
所以劇中還有下面這些句子:
「為什麼人不管到了幾歲,都一樣會感到寂寞呢?」
「人難免會感到寂寞,但還是能享受人生,這是理所當然的權利。」
「能夠填補寂寞空虛的,不是去找一個人來愛你,而是你要去愛人。」
「一段好的戀情是兩個人在一起的時候感到幸福,一個人獨處時也能開心。」
「雖然獨立也很好,但我還是想被某個人珍惜。」
「即然傷害是別人造成的,那安慰也要從別人身上獲得才行。」
「我喜歡的是,看到對方盡情歡笑,只要能看到對方的笑容,其他什麼都不重要了。」
自己,終究是在世界之中。
而這兩個系列也不約而同的在片中強調的女性觀點和情緒,以不同的方式,席琳的女性壓力、憤怒、渴望與壓抑在三個篇章中都有著墨,尤其是《愛在日落巴黎時》和《愛在午夜希臘時》。而在大豆田這部劇中展現了女性、非最資深的人當上社長,在職場的壓力與離了三次婚,在感情市場(姑且稱之)上所承受的異樣眼光。無論在西方還是東方,女性承受的壓力大概都是以級數等級比上男性,這種女性專屬壓力,席琳和大豆田以一熱一冷的方式帶領我們觀看與思考。
坂元在劇中說道:
「續集是不可能超越第一集的。」
或許,Before三部曲並不是續集形式,而是完整作品的三段切分,以時間為軸敘述創作者的自己/世界觀。
*取自中平卓馬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34會員
120內容數
小小的,美好的,日常滋味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