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大藥廠的商業模式:
1980年代後期,歐美大藥廠為了降低成本,商業模式朝向精簡研發規模以及增加併購的方向發展。
國際大藥廠的財報特色:
資產負債表方面是無形資產占比高,而無形資產中的商譽有無減損,通常只有天知道。
損益表方面是毛利率、推銷費用、研發費用率和淨利率都很高。
台灣藥品研發業
商業模式
藥品研發可分為前期的臨床研究與後期的人體臨床試驗兩大階段。台灣藥品研發業者的商業模式,主要是進行研究,然後將研究成果賣(授權)給大藥廠的方式來獲利。
形成此種模式的原因是:
1.缺乏資金
2.缺乏銷售通路
階段性的授權收入模式:
1.簽約金:在簽約的時候收到一筆頭款,但這一筆錢通常不高。
2.階段授權金(或稱里程碑授權金):當業者將研發成果賣出後,如果繼續研究的買方通過後期的臨床試驗,依業界慣例,每通過一期,賣方都可以獲得一筆階段授權金。
3.授權共同開發:付費請賣方繼續研發,賣方可透過授權共同開發賺取打工費。
4.按銷售淨額的一定比率收取權利金。
藥品研發的財務報表
1.看現金還能撐多久
2.留意新藥專利的利多出盡:隨時注意消息面,如新藥的臨床試驗階段進展如何?研發成功機會有多大?作為逃命或繼續押寶的決策參考。
藥品製造銷售業
台灣大多數的藥廠都在生產學名藥(專利藥過了專利期,由非原藥廠生產及銷售的相同藥品),而非新藥,畢竟新藥的研發成本實在太高,風險也太高。而且台灣藥品製造業以內銷為主,規模也不大。
製藥業的資產負債表
與製造業非常相似,資產負債表中的不動產、廠房及設備、使用權資產、存貨、應收帳款為重點。也因此獲利普遍穩定,但也不容易有爆發性成長。
製藥業的損益表
台灣製藥廠毛利率大多在4成多,看似不錯,但推銷費用和研發費用也很可觀。
醫材業
台灣醫材公司主要從事醫材研發、生產及行銷之綜合型醫材公司。
醫材業的財務報表
大部分醫材業屬製造業,資產負債表主要看存貨與應收帳款是否合理。
醫材代工業毛利率及推銷費用率較低,主要看營收是否足以支應成本及費用,進而獲利。
發展自有品牌的廠商,毛利率和推銷費用率較高,獲利能力主要靠營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