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迫成長的路程-與爹陪病記事-上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raw-image

2018/05/03 筆

在這邊想記錄跟觀察我爹得知癌症的經過以及治療的過程,希望能幫助到有相同處境的人。

2018/02 初 我爹因為驗糞便潛血有異常,就在附近的市立聯合醫院做詳細的檢查,安排了無痛大腸鏡。

陪去的我在外面等候,中間被找進去,醫生告知我爹直腸有很大的腫瘤,需切片檢查才能知道好壞,不過他當場跟我說這是直腸癌,很嚴重為何不早點就醫檢查,而且腫瘤在出血等云云。

當下我懵了,醫生要我在外面等候,需要辦理住院手續進行後續的詳細檢查,我在診間外手腳冰涼,頓時覺得空調很冷,手腳不斷發抖,邊抖邊在家人群組裡發訊息,跟家人講。

我爹之前因為糖尿病併發症,眼睛視力惡化,才開完刀在家休養不到半個月,因為長期需要趴著(眼內注有矽油必須趴著)排便也不能用力所以導致排便不順,不是狂拉肚子,要不然就是便秘。

本來想頂多是息肉那就拿掉就好,殊不知竟然是腫廇作祟,擋在直腸導致糞便不能順利排出。

當下我請求醫生跟護理師不要跟我爹說他的狀況,由於之前排便不順,加上眼睛手術,他心情一直都處於低落狀態,想說眼睛開完刀就海闊天空,所以只告知他要再做詳細檢查才住院。

很多檢查都需要空腹斷食做檢查,所以其實在住院期間,我爹的身體都偏虛弱,加上血糖一直在偏高的狀態(再醫院有吊營養針,裡面有糖份)總共做了腹部CT、肺部CT、胃鏡(不懂為何不一起跟大腸鏡做)、腹部超音波、抽血、驗尿、腹部X光。

圖片來源/ pixabay

那陣子正逢寒流來襲,氣溫很低,在住院第四天禁食時的半夜,我爹就開始冷到狂發抖,馬上跑去跟護理師反應,被告知可能是發燒前兆,但是他們不是醫生,不能做任何治療行為,頂多只能拿被子給我讓他不那麼冷。我也只能拿著棉被加給他蓋,還好早一點有買暖暖包,讓他放在身體周遭,但似乎於事無補。半夜只讓他多喝熱水,讓他從熱水吸收一點熱量,看能不能不那麼冷。

當下真的被嚇到不行,很少看到老爹虛弱成那個樣子,還一直狂發抖,所以只能在旁邊乾著急,好在過一陣他就穩定下來,不會一直抖了。當時前一天照腹部超音波時,也許是因為腹部的CT結果有出來,我娘陪去時醫生就把我娘拉到一邊說確定是直腸癌第四期轉移到肝。我娘後來趁我爹去廁所時把我拉出去悄悄跟我說,這中間一直都希望是誤診,或是腫瘤是良性的希望瞬間破滅。

圖片來源/ pixabay

圖片來源/ pixabay


再不能相信、再怎麼希望這是夢,這一切都是真實的,想逃避也不能逃避的一件事,最終我們都要面對、都要接受這個考驗。

後來我查了一些資料,越查心越涼,越查心越慌,只能說家屬們心要先定下來,不然自己嚇自己其實對事情一點幫助也沒有,加上有些網路的資訊未必是正確的,依照不一定正確的資訊來嚇自己,何必?

不過直腸癌的部分我在臉書找到一個癌友社團-直腸癌病友關懷交流資訊站

這是一個北醫的腸癌醫生成立的,讓有相同病症的人可以互相加油打氣跟資訊分享,很棒的一個社團。

後續就之後再分享~只能跟大家說除了工作之外要注意自己的身心健康!!沒了健康賺再多錢也沒用,一個病就能把賺的錢花光,倒不如邊玩邊工作呢。祝看這篇文章的你們身體健康!!(現在逢人就說要身體健康)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玖的沙龍
2會員
7內容數
某一天被香味吸引,從此開始認識各種不同的香氣,並一一將個人想法記錄下來。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老爸,兩個禮拜前過世了,我想透過文字,記住最後這幾個月的回憶。
Thumbnail
我的老爸,兩個禮拜前過世了,我想透過文字,記住最後這幾個月的回憶。
Thumbnail
在我罹癌前,我爸對於健檢始終抱持抵死不從的態度,每當我媽拖著他要一起去健檢,他總是回答:「吼!不檢查就沒事,檢查出來要是發現什麼問題,反而過的不開心,對身體更不好~」😑 我媽最後總是一臉無奈的打消繼續說服我爸去做健檢的念頭。 然而,直到我確診胰臟神經內分泌腫瘤之後,我爸終於開始動搖對健康檢查抵
Thumbnail
在我罹癌前,我爸對於健檢始終抱持抵死不從的態度,每當我媽拖著他要一起去健檢,他總是回答:「吼!不檢查就沒事,檢查出來要是發現什麼問題,反而過的不開心,對身體更不好~」😑 我媽最後總是一臉無奈的打消繼續說服我爸去做健檢的念頭。 然而,直到我確診胰臟神經內分泌腫瘤之後,我爸終於開始動搖對健康檢查抵
Thumbnail
最近看了柯P的一場演講精華,裡面描述了一則小故事,故事大意是這樣子的:一位癌末的病人,滿肚子都是腹水,因為腹水所以會喘,女兒焦急地把父親送去急診室,女兒告訴醫師說:「我爸爸癌末了,不想插管。」 急診室的醫師說:「會喘!不插管?把病人推去旁邊。」 最後急診室醫師幫忙打去各科室病房,詢問收不收這位病患。
Thumbnail
最近看了柯P的一場演講精華,裡面描述了一則小故事,故事大意是這樣子的:一位癌末的病人,滿肚子都是腹水,因為腹水所以會喘,女兒焦急地把父親送去急診室,女兒告訴醫師說:「我爸爸癌末了,不想插管。」 急診室的醫師說:「會喘!不插管?把病人推去旁邊。」 最後急診室醫師幫忙打去各科室病房,詢問收不收這位病患。
Thumbnail
這回重症型蜂窩性組織炎,掛急診時,雖心裡已有準備要住院,但萬萬沒想到,這一住院,居然得要住上30天,有幾位讓我印象深刻病人的故事
Thumbnail
這回重症型蜂窩性組織炎,掛急診時,雖心裡已有準備要住院,但萬萬沒想到,這一住院,居然得要住上30天,有幾位讓我印象深刻病人的故事
Thumbnail
元旦,上法鼓山充電,觀世音菩薩給我今年的功課是:「做事時多為別人想一想,犯錯時多對自己看一看。」 桌上有一包尿布,我乍看不理解,後來才聽媽說,原來第一天發作時,來不及去廁所,尿了褲子,爸爸請媽媽去買的。難怪在病房的地上有些不明的體液。我的心又更沈了。
Thumbnail
元旦,上法鼓山充電,觀世音菩薩給我今年的功課是:「做事時多為別人想一想,犯錯時多對自己看一看。」 桌上有一包尿布,我乍看不理解,後來才聽媽說,原來第一天發作時,來不及去廁所,尿了褲子,爸爸請媽媽去買的。難怪在病房的地上有些不明的體液。我的心又更沈了。
Thumbnail
學長說,先用腹腔鏡看看,不一定會需要開腹。 手術那天,我陪爸爸進了手術室,父親側躺。陳主任迅速順利地為父親埋好術後疼痛控制的PCEA,待他睡著後,我回到辦公室等著。一半的時候,主任進來告訴我說,一切順利。再過沒多久,又進來請我進手術室。這狀況太熟悉了,我已經知道發生了什麼事。
Thumbnail
學長說,先用腹腔鏡看看,不一定會需要開腹。 手術那天,我陪爸爸進了手術室,父親側躺。陳主任迅速順利地為父親埋好術後疼痛控制的PCEA,待他睡著後,我回到辦公室等著。一半的時候,主任進來告訴我說,一切順利。再過沒多久,又進來請我進手術室。這狀況太熟悉了,我已經知道發生了什麼事。
Thumbnail
診斷後的這個星期:星期一看門診,安排住院手術時間。星期二拿到完整健檢報告。星期三請請託主任和阿長,安排好開刀中負責麻醉的主治醫師和麻姐。星期四和同事調好班,讓我當天可以請假。
Thumbnail
診斷後的這個星期:星期一看門診,安排住院手術時間。星期二拿到完整健檢報告。星期三請請託主任和阿長,安排好開刀中負責麻醉的主治醫師和麻姐。星期四和同事調好班,讓我當天可以請假。
Thumbnail
我吞過食道鏡,這可能是我最接近地獄的一次。麻醉一點點之後就要吞下深不見底的管子,還要忍著嘔吐讓它在口腔、胃裡攪動。當下真的度日如年。而我爸是下咽癌,醫師說要食道鏡檢查12年...。
Thumbnail
我吞過食道鏡,這可能是我最接近地獄的一次。麻醉一點點之後就要吞下深不見底的管子,還要忍著嘔吐讓它在口腔、胃裡攪動。當下真的度日如年。而我爸是下咽癌,醫師說要食道鏡檢查12年...。
Thumbnail
離老爹生病至今已經有五個多月了...
Thumbnail
離老爹生病至今已經有五個多月了...
Thumbnail
2018/05/03 筆 在這邊想記錄跟觀察我爹得知癌症的經過以及治療的過程,希望能幫助到有相同處境的人。
Thumbnail
2018/05/03 筆 在這邊想記錄跟觀察我爹得知癌症的經過以及治療的過程,希望能幫助到有相同處境的人。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