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卡內基博物館決定重新展出藏有真人頭骨的藏品,邀請觀眾一起反思與討論
方格精選

美國卡內基博物館決定重新展出藏有真人頭骨的藏品,邀請觀眾一起反思與討論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博物館倫理⚠⚠⚠
#爭議藏品重新展出

有美國五大自然史博物館之稱的卡內基自然史博物館(Carnegie Museum of Natural History )在去年「黑人的命也是命(BLM)」運動時,決定撤下知名館藏「獅子攻擊單峰駱駝(Lion Attacking a Dromedary)」,引發激烈的正反爭論。

事隔一年,博物館在本月初宣布重新展出這項藏品

新任館長Gretchen Baker說,這段時間我們一直在思考怎麼更好的展示它,「隱藏這件藏品不是一個好的方式,似乎無意間造成更多誤解」,因此,我們希望和觀眾一起思考這個藏品的未來。

➤目前重新展示的方式是...

卡內基自然史博物館與一些「傾向將有爭議的人類遺骸藏品收起來」的博物館不同,他們將這件館藏移到了不顯眼的位置,並在路線指標上加註了前方涉及人類遺骸和種族歧視的警語,同時還加設了新的解說文字,讓觀眾更可以了解這件藏品的歷史背景和爭議,還有可能帶有的偏見與刻板印象。

博物館也加上了意見回饋的QR Code,邀請觀眾勇於表達對這件藏品的想法、以及怎麼樣展示更合適,嘗試讓博物館、藏品與觀眾建立互動對話的可能。

➤「獅子攻擊單峰駱駝」簡介

這件立體透視模型(diorama,也稱情境模型)首次在1867年的巴黎世界博覽會亮相,顯示了一位騎乘單峰駱駝的阿拉伯信使遭到一頭公獅的襲擊,他表情痛苦猙獰,手裡拿著短刀,地上還躺著一頭母獅和一把槍。

這件模型由於極具異國風情和戲劇性,因此,無論是在當時、還是2020年之前,這150多年來,都十分受觀眾歡迎。

➤這件模型哪裡來?

這件模型為一對法國兄弟於1867年製作,一位是標本剝制師Jules Verreaux、一位則是自然學家Edouard Verreaux,他們曾因將一位非洲原住民做成標本和偽造許多動物標本而惡名昭彰。

在巴黎世界博覽會結束後,這件模型輾轉流離到了很多地方,最後由美國自然史博物館賣給了卡內基自然史博物館,1899年便開始在卡內基自然史博物館中展出。

➤該藏品涉及的隱憂...

這件藏品反應了19世紀法國在北非擁有廣大的殖民地,獅子在幾世紀以來一直作為王權的象徵,攻擊阿拉伯信使和駱駝的樣子,象徵了壓制當地的文化,也強化了殖民主義的觀點。

此外,這件藏品涉及了不正確的文化元素使用,為了吸引西方的觀眾,它將五種不同的非洲部落文化挪用放置在一位阿拉伯信使身上,凸顯了將非洲族群視為同質性的刻板偏見,把非西方文化描繪成具有奇風異俗和尚未開化的樣貌,是一種東方主義的產物。

同時,阿拉伯信使的表情猙獰痛苦,容易引起觀看者不安和不舒服的情感,強化了暴力元素,對於當時來說,也彷彿是在警示人們,法國以武力及暴力的手段控制了部分的非洲地區,代表了那時被殖民者的苦難。

➤藏有人類頭骨和牙齒?!

過去這件藏品一直被認為只是非常逼真的立體透視模型。

直到2016年博物館用X光和DNA分析技術檢查動物標本,準備進行修復時,意外發現除了動物標本具有完整的骨架外,阿拉伯信使的頭部裡面還包含了部分人類的頭骨和牙齒。💀💀💀

博物館不知道這些人類遺骸是屬於誰的,也不知道當時的標本剝制師Jules Verreaux是去哪裡收集它們。

儘管有可能是從買來的屍體裡挖出來,但對於這些來路不明的人骨,博物館很小心謹慎,決定先把藏品名字從「獅子攻擊阿拉伯信使」改為「獅子攻擊單峰駱駝」,還舉辦了一些有關的研討會,希望能藉由專家學者們集思廣益,一同改善這件藏品的爭議性。

➤博物館面對的倫理問題

一度有人建議博物館將人骨取出埋葬或返還原屬社群,不過,博物館考量頭骨是阿拉伯信使頭部的主要支撐物,也是因為頭骨才使得藏品如此逼真,加上取出骨頭可能會造成藏品無法預估的損害,還要討論後續能否還原重建,因此擱置了這項提議。(曾有博物館有類案例,將藏品中的人類遺骸取下後歸還,再重新展出)

直到去(2020)年,由於「黑人的命也是命(BLM)」運動席捲全球,博物館為了避免受到波及,深怕發生像各國的奴隸主銅像被扯下破壞,或激進份子闖入博物館搶走非洲文物的情形,於是很快地將這件藏品收進典藏庫房,還引起了不小的爭議。

當時的支持者表示:
博物館應秉持對死者的尊重和考量有觀眾可能會怕,建議要讓藏品安息或不要再拋頭露面了。
反對者則認為:
博物館可以用另一種詮釋方法展示它,既然也無法取出頭骨,無法檢查可能的原始社群,何不讓這種藏品獲得更多理解,而不是突然就一張公告,然後撤掉它。

現在博物館希望可以透過這件藏品的重新展出,佐以更仔細的敘述,正面與觀眾交流並接受任何意見,期望能在處理這類複雜的爭議藏品上,發揮腦力激盪,以更直接和更合適的方式面對群眾。

avatar-img
博物館吧The Museum Bar的沙龍
311會員
512內容數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倫敦帝國戰爭博物館(Imperial War Museums)、科學博物館集團(Science Museum Group)與科技公司Perception Codes合作,規劃將Desktop AR最新技術應用於博物館部分的典藏文物,預計會有2萬多名英國與泰國學生受惠...
荷蘭國家博物館近日發布了一張夜間巡邏犬在《夜巡》旁的老照片,所以本篇要來分享博物館與汪星人的歷史小故事...
化石也會生病?英國牛津大學自然史博物館(Oxford University Museum of Natural History)最近壁掛式的蛇頸龍化石標本正在進行修復,原因是蛇頸龍化石的腸道區域出現了「黃鐵礦病(Pyrite Decay)」.....
新冠疫情讓許多人必須居家辦公,就連美術館和博物館都配合防疫關起大門,因此,結合視訊和遊戲風格的軟體「Gather.Town」成為時下遠距辦公族最受歡迎的工具之一!世界各地不少的博物館也開始把腦筋動到Gather.Town,一起來看看博物館如何用Gather.Town打造虛擬遊戲風體驗...
這陣子很熱門的網路貼文是一位英國設計師Margaret Middleton發出了一則貼文,表示自己常常會被問到「要怎麼幫博物館設計出更性別平等和更具包容性的標示」,他貼出一些目前市面上常見的圖示作為建議...
法國知名管理歷史古蹟、博物館和藝術中心的私人企業Culturespaces,以利用沉浸式數位藝術和特展將閒置空間轉化為旅遊景點聞名。這次Culturespaces將位於法國波爾多擁有78年歷史、原為德軍建立的二戰潛水艇基地(該軍事基地在戰爭後便無使用),再利用並蛻變為沉浸式藝術博物館—「光之水池」
倫敦帝國戰爭博物館(Imperial War Museums)、科學博物館集團(Science Museum Group)與科技公司Perception Codes合作,規劃將Desktop AR最新技術應用於博物館部分的典藏文物,預計會有2萬多名英國與泰國學生受惠...
荷蘭國家博物館近日發布了一張夜間巡邏犬在《夜巡》旁的老照片,所以本篇要來分享博物館與汪星人的歷史小故事...
化石也會生病?英國牛津大學自然史博物館(Oxford University Museum of Natural History)最近壁掛式的蛇頸龍化石標本正在進行修復,原因是蛇頸龍化石的腸道區域出現了「黃鐵礦病(Pyrite Decay)」.....
新冠疫情讓許多人必須居家辦公,就連美術館和博物館都配合防疫關起大門,因此,結合視訊和遊戲風格的軟體「Gather.Town」成為時下遠距辦公族最受歡迎的工具之一!世界各地不少的博物館也開始把腦筋動到Gather.Town,一起來看看博物館如何用Gather.Town打造虛擬遊戲風體驗...
這陣子很熱門的網路貼文是一位英國設計師Margaret Middleton發出了一則貼文,表示自己常常會被問到「要怎麼幫博物館設計出更性別平等和更具包容性的標示」,他貼出一些目前市面上常見的圖示作為建議...
法國知名管理歷史古蹟、博物館和藝術中心的私人企業Culturespaces,以利用沉浸式數位藝術和特展將閒置空間轉化為旅遊景點聞名。這次Culturespaces將位於法國波爾多擁有78年歷史、原為德軍建立的二戰潛水艇基地(該軍事基地在戰爭後便無使用),再利用並蛻變為沉浸式藝術博物館—「光之水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