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漢天威番外篇-射鵰者的終極版:王牆】

2021/07/19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射鵰者,是匈奴對於射箭高手的封號。
在兩百年來的西漢時代,只有「飛將軍」李廣的這個稱號,被視為比射鵰者更強的高手。

王牆是誰?
為什麼要說是「射鵰者的終極版」?

在西漢即將結束的此刻,連趙充國馮奉世都已經下台一鞠躬。
還有哪個武將能比美「飛將軍」?

好啦不是武將。
已經知道的人請原諒我喜歡說廢話的習慣。

傳說中,王牆不用拈弓搭箭,就能讓天上的大雁落下。
這個比射鵰四絕還要厲害的本事,只有中國四大美女才能做得到。

《漢書‧匈奴傳》:「後宮良家子,王牆字昭君。」
誰能接受美女的名字叫王牆啊……我還以為是哪個中國搞笑演員呢。
事實上,就連班固自己都不太肯定。

《漢書‧元帝紀》:「賜單于待詔掖庭王檣為閼氏。」

基本上,元帝紀是詔書記錄,所以「王檣」這個名字的準確性應該更高。
檣就是那個嘛,很有名的「檣櫓灰飛煙滅」。

意思是船的桅桿。

後來《後漢書》的作者范曄也不太信,改成了王嬙,而且還是王昭君字嬙。
所以我說那個呂雉什麼的真的看看就好。

喔,還有晉朝的時候寫到我們昭君姐姐,因為要避諱司馬昭大人,所以稱為明君。
於是後來也有「明妃」這個說法。

基本上我還是覺得,本名王檣,元帝賜昭君的可能性最高。
漢元帝可是「昭儀」的發明人耶。

與其說是什麼光耀(昭)大漢,更像是騙匈奴說這個也是昭儀我很喜歡這樣。

上一篇說到了這個後宮品秩的問題。
除了后妃十四等爵以外,下面還有:「五官、順常、無涓、共和、娛靈、保林、良使、夜者」

這些其實某方面已經可以看出來,是跟功能性比較有關的稱呼。
五官以下的女官,死後是得葬在司馬門外的。

這不只表現出身分低賤,更明顯的告訴我們,五官以下的女官,根本沒有人在乎她們的死活。
意思是這個等級在換員替補上,不會太嚴格。
而夜者的後面,還有「上家人子、中家人子視有秩斗食云」這樣的敘述。

《漢書‧元后傳》:「入掖庭為家人子。
所以家人子應該也是一種等級,但是不到官,類似吏的程度而已。

從漢書中給出的資訊,王昭君其實是「後宮良家子」
「待詔掖庭」的身分出嫁。

掖庭在漢宣帝故事經常出現,因為它有養育皇親的功能。
基本上應該翻譯成:「側宮」。

后宮跟掖庭,合起來才是「後宮」。

皇宮本身並不是一個富麗堂皇,讓皇上爽歪歪過日子的地方。
原本它就是一個小朝廷,大宅院。
具體而微的去呈現朝廷體制,以及生活運作。

掖庭裡面有養小孩的地方,有關罪妃的地方,有織作的地方,是一個小型聚落的概念。

待詔則是一個動作的敘述,始見於秦代。
比較類似「候補」、「備取」的意思。

通常是朝廷打算讓你擔任什麼官員,但可能名額已滿,你就在那個單位先掛「待詔」。
所以大部分待詔後面都會加上官署名。

昭君姐姐也是這麼個回事。

那詔令什麼時候下來,你什麼時候轉正職或者高升,沒個準兒。
史記裡頭,東郭先生就曾經因為一直在待詔,搞得自己窮困潦倒。

後來他去攔了衛青的車駕,才飛黃騰達。

「待詔掖庭」,又為後宮良家子,應該是表示,王昭君當時甚至還沒有正式的進入後宮。
跟上面那些死了只能丟出司馬門的差不多,掃地阿姨之類的。

所以毛延壽故事也算有所本啦。

是的,王昭君之所以必須嫁給匈奴,正史上也是因為延壽。
不姓毛,姓甘。

就是上一回提到的西域都護甘延壽。

之前在漢宣帝末年來朝的呼韓邪單于,跟匈奴本土的郅支單于有衝突。
郅支本來也想跟漢求好,但是被呼韓邪搶先一步。

總之,甘延壽當時得到一個機會,就跟副將擅自點起西域兵馬,消滅了郅支單于。

不管韓元帝朝廷怎麼反應,呼韓邪總是很高興的,就跟元帝說,「我願意當你的女婿。」
那就是跟漢初一樣,重啟和親的意思了。

要注意的是,昭君姐姐並不是什麼沒去匈奴就會打過來的情況。
這就是個漢元帝需要收小弟,幫小弟找了個馬子的故事……所以絕對不存在想換選手不敢不能的事情(茶)。

漢書並沒有敘述,為什麼漢元帝挑了王昭君。
不過其實和親政策一開始,劉邦就沒嫁公主過去,漢元帝也算是一個遵循傳統這樣。

王昭君嫁給呼韓邪之後,只生了一個兒子,被立為右日逐王。

呼韓邪的妻子中,有一對姊妹,妹妹是當時的正后(大閼氏)。
當呼韓邪病重時,就跟這對姊妹討論,該立誰為新單于,最後決定是大閼氏的長子「雕陶莫皋」。

嗯,王昭君的兒子,並沒有在繼承人的選項之中。
呼韓邪匈奴知道,這十幾年來,靠得就是漢朝的力量,在維繫他們的部落。

但如果讓王昭君的兒子繼承,那就不是依靠人家的幫助,而是會整碗被端去。
有點像中國皇帝跟外戚的關係。

最好的選擇,是繼續讓同一支擔當外戚。

雕陶莫皋當然沒有再要求新的漢朝「公主」,直接繼承了父親的寧胡閼氏,王昭君。
王昭君跟雕陶莫皋又生了兩個女兒,十年後,雕陶莫皋過世,王昭君不久也走了。

漢書對於昭君姐姐的故事真的不多,但還有一些奧妙之處。

漢元帝的外戚,有三個王家,他們跟王昭君之間有沒有關連?
史書沒有明說。

王昭君的哥哥,有一個兒子王歙,後來以「和親侯」的身分,擔任長水校尉。
這個和親侯,肯定是王昭君哥哥的爵位。

而他的弟弟王颯,也被封為展德侯,以騎都尉的官職活躍。
這都是王莽時代的官員。

以王莽掌權的情況來說,這些禁軍武官,肯定是他的親信。
王莽的姑姑王政君,就是漢元帝的皇后。

王政君她們家四個女兒的名字,都帶君。
姊姊王君俠,妹妹王君力、王君弟。

而他們的父親,名叫王禁,王稚君。
王禁的妻妾成群,所以王政君跟王莽的父親王曼,並不是同一母所生。

好,有沒有覺得:
王禁,王稚君。
王檣,王昭君。

有著異曲同工之妙呢?

不過,王稚君在西元前71年就生女兒了,但王昭君則是西元前33年才嫁去匈奴。

兩個人恐怕差了四十歲左右……
有個可能性就是,王莽的阿公王稚君,跟王昭君是同輩分的堂兄妹。

王稚君的父親王翁孺,在漢武帝末年時得罪了地方大戶,從山東搬到河北去。
而根據南朝人范曄的考察,王昭君應該是湖北四川一帶的人。

是不是大難來時各自飛?天曉得。

畢竟那邊是不會有「原生王家」的,戰國時代是秦領地,楚漢相爭是漢主屬。
肯定是劉邦之後,才從別的地方搬過去。

然而,漢朝跟匈奴的和平,也在王莽篡漢之後畫下了句點。

漢書的王昭君,大概就看到這裡了。
做個小點綴,也準備迎接滅亡西漢的王家吧。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224會員
806內容數
一個業餘歷史讀者。讀各種史書並且寫下心得。 大目標是遍讀二十四史,不過最近正在被其他古書內容吸引。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