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el收購格芯 劍指台積電人才?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文章授權 By 台灣智慧資本CEO 張智為)

市場上傳出 Intel有意收購 Global Foundries (格芯,GF)的消息,但似乎不太多人記得台積電與GF的閃電專利事件,2019年10月,事件落幕時雙方公告:「兩家公司已就現有及未來 10 年將申請之半導體技術專利達成全球專利交互授權協議。」,台積電與 GF直至2029年的全球交互授權(patent cross license)應該是Intel收購的重大動機之一

GF是師出名門的公司,2009年以前,AMD與現在的Intel一樣,是一個垂直整合半導體公司(IDM),自己品牌的晶片用自己的晶圓廠做,但就是因為亞洲的晶圓代工產業日益興盛,自己做的量率跟成本性價比還不如委給別人做,AMD決定分家,GF就是被分出來的晶圓廠,一開始以AMD為主要客戶進行晶圓製造服務,當然也可以為其它無廠的晶片設計公司(design house)提供晶片製造服務,因此2009年後,GF就跟台積電、聯電成為直接競爭者,都是專業的晶圓代工公司。

為人樂道的是2015年,IBM也跟 AMD一樣,覺得自己養晶圓廠實在是太燒錢了,也把晶圓廠分拆出去,IBM的晶圓廠併給了 GF,超過1萬6千件的IBM晶圓專利也嫁給GF,還附贈了15億美金的現金嫁妝。

因此,雖然GF一直在晶圓代工市場上在二線(成熟製程)與一線(先進製程)之間掙扎,且在2018年宣布放棄7奈米及以下晶片製程的研發,放棄與台積電、三星、英特爾競爭先進製程;但GF來自AMD與IBM的專利組合,至少在成熟製程上的專利,一點也不能輕視

2019年,GF擁有2.5萬件專利,TSMC擁有3萬件專利,2019年8月GF以16件專利在全球對台積電與台積電的客戶發動了25組專利侵權訴訟;1個月後,TSMC迅速的以25件專利對GF提出反擊性的專利侵權訴訟。2019年10月29日,二者就達成全面合解,雙方徹訴,並宣布達成全球專利交互授權協議,不只是當時的2.5萬件專利與3萬件專利交互授權,未來10年內的新專利也交叉。台積電應該沒有跟任何其它競爭對手許諾過這樣的未來專利的授權承諾。

Intel近來一直打著美國國家牌的戰略,特別是舉著晶圓製造是美國國家安全的旗幟。如果收購GF能夠成功,將來當有台積電的技術人才能帶槍投靠Intel陣營時,首選一定是把這些人才安置在GF公司,因為GF已取得至2029年的台積電專利交互授權,在智慧財產權糾紛上,專利已解鎖,TSMC將來只剩營業秘密 (Trade Secret) 可主張。

由此也可以看出台積電果然是世界一流的科技公司,智慧財產權的管理也走在世界、甚至是歐美公司的前面。透過台積電過去不少的新聞稿可以得知,台積電很早就開始佈局營業秘密的 「註冊」與管理,至今年年初,台積電已內部註冊管理了超過10萬件營業秘密,近年,例如2018一年內,台積電內部註冊的營業秘密達8800件,同年其申請的專利不到2000件

翻開許多智慧財產權的教科書,在比較「專利」與「營業秘密」時,最常講的一個差別點就是「營業秘密不用註冊」,台積電不僅自行創設了註冊體系、並且甚至進化到在其中使用了AI技術。台積電在營業秘密管理上的突破與超越,可以見微知著,反映出台積電是一間在各種細節管理與創新上,都走在世界最前沿位置的公司。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T.I.C.的沙龍
4會員
2內容數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早期的半導體產業,像 Intel 是採取一條龍垂直整合形式,公司會自己設計、自己製造、自己封測、自己銷售。然而,這種垂直整合的一個問題,就是非常消耗資本,因為要製造晶片必須要先有晶圓廠,入門門檻非常高。處在這情況下的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決定只專注做其中一個部分:IC 製造。
Thumbnail
早期的半導體產業,像 Intel 是採取一條龍垂直整合形式,公司會自己設計、自己製造、自己封測、自己銷售。然而,這種垂直整合的一個問題,就是非常消耗資本,因為要製造晶片必須要先有晶圓廠,入門門檻非常高。處在這情況下的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決定只專注做其中一個部分:IC 製造。
Thumbnail
英特爾6月21日宣布組織重組,將分拆旗下晶圓代工事業(IFS),採取獨立運作模式,公司計劃明年成為全球第二大晶圓代工廠,預計代工收入將超過200億美元。
Thumbnail
英特爾6月21日宣布組織重組,將分拆旗下晶圓代工事業(IFS),採取獨立運作模式,公司計劃明年成為全球第二大晶圓代工廠,預計代工收入將超過200億美元。
Thumbnail
延續上一篇文章:AI浪潮的相關產業(1)-IC設計公司 AI浪潮帶來資料中心、高速運算電腦(HPC)、電動車自駕系統的強勁需求,IC設計公司不僅需要尖端的研發能力,也需要投片給卓越的IC製造公司,才能發揮晶片應有的效能 因此在IC設計公司百家爭鳴的環境下,【台積電】絕對是半導體業的交集
Thumbnail
延續上一篇文章:AI浪潮的相關產業(1)-IC設計公司 AI浪潮帶來資料中心、高速運算電腦(HPC)、電動車自駕系統的強勁需求,IC設計公司不僅需要尖端的研發能力,也需要投片給卓越的IC製造公司,才能發揮晶片應有的效能 因此在IC設計公司百家爭鳴的環境下,【台積電】絕對是半導體業的交集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股市鴿 股東會 台積電董事長劉德音在股東會表示,台積電赴美、日設廠,也研擬德國設廠計畫,對於經營層而言,將是台積電甚至台灣突破孤立的機會與挑戰。 全球晶圓代工龍頭 它反映了台積電作為全球晶圓代工龍頭的願景與策略,也展現了台積電在面對國際競爭與合作的局勢下,如何保持自身的核心價值與競爭力。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股市鴿 股東會 台積電董事長劉德音在股東會表示,台積電赴美、日設廠,也研擬德國設廠計畫,對於經營層而言,將是台積電甚至台灣突破孤立的機會與挑戰。 全球晶圓代工龍頭 它反映了台積電作為全球晶圓代工龍頭的願景與策略,也展現了台積電在面對國際競爭與合作的局勢下,如何保持自身的核心價值與競爭力。
Thumbnail
先進製程的研發牽涉材料、設備、軟體控制、工序、檢測、人員操作訓練等多個維度,很難無中生有、一蹴可幾,大多基於前一代製程為基礎藍圖,沿著循序漸進、積小成大的脈絡在各個相關次領域逐步展開。因此,台積電自10奈米製程以來所開發出來、領先同業的工藝技術,為其下世代製程的開發打下極其重要的基礎。
Thumbnail
先進製程的研發牽涉材料、設備、軟體控制、工序、檢測、人員操作訓練等多個維度,很難無中生有、一蹴可幾,大多基於前一代製程為基礎藍圖,沿著循序漸進、積小成大的脈絡在各個相關次領域逐步展開。因此,台積電自10奈米製程以來所開發出來、領先同業的工藝技術,為其下世代製程的開發打下極其重要的基礎。
Thumbnail
拜登政府砸 520 億美元補貼半導體產業,希望能讓美國擁有先進晶片製造能力。歐盟也公布 480 億美元的晶片法案,目的是大幅提高歐洲晶片自製比率。美、歐政府合計投入千億美元,無非是希望能降低對亞洲晶片的依賴。而台積電近三年資本資出同樣達到千億美元,這種國家級的財務實力;台灣人應該為他驕傲。
Thumbnail
拜登政府砸 520 億美元補貼半導體產業,希望能讓美國擁有先進晶片製造能力。歐盟也公布 480 億美元的晶片法案,目的是大幅提高歐洲晶片自製比率。美、歐政府合計投入千億美元,無非是希望能降低對亞洲晶片的依賴。而台積電近三年資本資出同樣達到千億美元,這種國家級的財務實力;台灣人應該為他驕傲。
Thumbnail
1978 年問世代號 8086 的英特爾 16 位元處理器,開啟了 Intel Inside 的個人電腦時代。到 2018 年 AMD 首次採用台積電七奈米製程處理器,打破了英特爾獨霸 30 年的高效能電腦藩籬。在台積電的協助下,蘋果的M1晶片打頭陣;開啟了「自製晶片」百家爭鳴的新時代。
Thumbnail
1978 年問世代號 8086 的英特爾 16 位元處理器,開啟了 Intel Inside 的個人電腦時代。到 2018 年 AMD 首次採用台積電七奈米製程處理器,打破了英特爾獨霸 30 年的高效能電腦藩籬。在台積電的協助下,蘋果的M1晶片打頭陣;開啟了「自製晶片」百家爭鳴的新時代。
Thumbnail
戴皇冠的王者,攝影師:Mike,連結:Pexels 大綱: 1.為何會關注這個新聞時事? 2.英特爾近期的計畫 3.英特爾為何改衝刺晶圓代工、不轉純IC設計? 4.英特爾揭IDM 2.0新戰略  語音網誌: https://sndn.link/willyfc5566/Cax0tU 1.為何會關注這個
Thumbnail
戴皇冠的王者,攝影師:Mike,連結:Pexels 大綱: 1.為何會關注這個新聞時事? 2.英特爾近期的計畫 3.英特爾為何改衝刺晶圓代工、不轉純IC設計? 4.英特爾揭IDM 2.0新戰略  語音網誌: https://sndn.link/willyfc5566/Cax0tU 1.為何會關注這個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