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看了《親愛的房客》,覺得那種懸疑式的溫情片很好看,用一種致命的吸引力去淡化太濃烈的情感。我不喜歡看太感人的劇情,但我卻很喜歡眼淚能剛好收在眼眶裡打轉的那種,像是《俗女養成記》,或是這部。唯一一個不太合意的地方是每個角色都好低氣壓,當然他們都有自己痛苦跟壓抑的地方,但從頭到尾都這麼淡漠,包括面對應該被好好安慰的小孩,好像都沒有什麼情緒起伏。
=
不過現在覺得還好了,因為我下午看了《大象席地而坐》。
我終於把它看完了。
這兩年來前前後後大概打開了四次吧,每次都在半個小時內陣亡。 我覺得我沒辦法發表什麼感想,我甚至不知道啊:是能有什麼感想。
我可能只能說我看到什麼。
我看到一種壓抑到極致的絕望,跟一種對現況的無力感。但我覺得那種無力感不是真的無能為力,因為隨便想都能想出一百種更積極有效的作為,而是他們就都覺得生活就是這麼爛,也只會更爛,所以乾脆放爛。
我不覺得這部戲裡的任何故事線很重要,因為應該所有看完的人都有同感,比起說故事它更大的篇幅是放在一鏡到底的走路、移動,沉默。
甚至他的故事也一點都不寫實,比如說,在高中校園裡發生流血衝突,一般高中生的反應應該是七嘴八舌的互相八卦、討論,而不是劇中的教室裡的一片靜默。又或著是說,電影裡的色調總是灰矇矇的,據說是導演特地只在清晨跟接近黃昏的時候拍的。還有于誠在跟摯友的老婆上床後被摯友看見,結果就一句對話也沒有的,于誠看著摯友在眼前跳樓了。
還有一個特別的地方,是電影裡的鏡頭總是只對焦在四個主要角色上,即使是兩個人在對話,另一個人總是虛化的。同樣不知道是為什麼。在某些特寫鏡頭我會以為他們是不是下一秒就要自殺了。
-
而關於滿州里的那頭總是坐著的大象,沒有人去探究它的真實性,卻不約而同的在前往滿州的途中碰在一起,好像大象只是一個被動逃離現況的藉口。至於最後那頭大象是什麼?我一開始覺得是一種絕地逢生、痛到極致後的希望,但後來想著前段老人說的那段,人走到哪都會一樣爛的勸告,在對應胡波最後的選擇,我覺得是死亡。
=
逼著自己四個小時坐在電腦前看一部壓抑到極致的電影,完全讓你有一種身理跟心理上的雙重疲倦。至於它好不好看?是不是一齣曠世巨作?有礙於它的好評太多,我一樣先歸咎於我沒有欣賞文藝片的慧根......。
不確定心理狀態不佳的人看完會更不佳還是反而會覺得得到救贖,大家小心服用。
=
早上看完《親愛的房客》後,看到youtube上<那些電影教我的事>的影評,發現它的節奏就是順著劇情搭配解析,然後段落式的給予總結,所謂的總結就是「從電影裡學到的事」。看完以後覺得很有趣,因為我從來沒有覺得看電影是為了要學到什麼。所以現在好很好奇,他們會怎麼從《大象席地而坐》裡學到什麼?
(對了,《黑色追緝令》跟《大象席地而坐》都沒有眼緣是不是也宣告著我在成為文青的路上已經被三振出局了?《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是不是想都不用想了哭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