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尚未結束,百姓防疫仍需努力
──不可轉移的疫情焦點篇
台灣疫情趨勢趨緩,隨著奧運賽事開始進行,許多人的焦點轉移到每日的運動競賽上。雖然防疫政策上「降級不解封」,但路上可以看見百姓們開始疏於戴口罩。有些店家開始開放內用,有些仍是外帶,台灣內部仍然是各種不協調的光景。
現今疫苗仍是眾所焦慮之事。疫苗生產與分配做為全球國際政治的一環,台灣做為第三世界國家,同樣是如此。除了各國捐贈的疫苗之外,各企業開始購買的疫苗,台灣內部產製的疫苗也即將推出,儘管也問題重重。但老百姓最關心的事情,仍是到底是否能打到疫苗?打完第一劑後,何時能打第二劑?要打同一種嗎,還是能打不同廠牌的疫苗?會不會有副作用?等等。光是老百姓面對疫苗問題,在台灣便引起諸多焦慮不安;再放大到國際上,美國疫苗多到打不完(註1),而許多第三世界國家排隊都還打不到(註2),包括台灣內部焦慮是否購買得到疫苗、自家研發的疫苗的進度等。台灣該是時候認清自身國際地位(註3)。奧運賽事為國爭光,固然可喜可賀。但疫情不會因為人們將注意力轉移到其他地方而趨緩,況且打完疫苗不代表就不會染疫。比如高雄就有醫生打完兩劑後,前往台北和朋友開趴,仍被傳染,儘管具有較強的抗體(註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