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武二年二月。
劉秀火速的平定了冀州叛亂,但漁陽太守彭寵緊接著掀起了幽州的反亂。
同時,漢中延岑自稱武安王。
更始帝時,封劉秀的族兄劉嘉為漢中王。
麾下雖有賈復陳俊等大將,但劉嘉並無天下之志,反將手下猛將送到河北,供劉秀驅策。
更始倒台,劉嘉並未有所動作。
可當赤眉逃出長安,鄧禹追擊,劉嘉這邊就有反應了。
劉嘉手下武將延岑、李寶自請大軍出擊,攔在了赤眉前頭。
赤眉以主力迎戰,把後勤、財寶跟小皇帝劉盆子留在了城中。
鄧禹得到內應報訊,認為機不可失,連忙派輕兵追上,打算先截回劉盆子再說。
內應不是別人,正是劉盆子的大哥,劉恭。
劉恭告知鄧禹赤眉動向,以換取劉秀軍安葬更始帝屍首,並給予禮遇。
眼看劉氏一族正要來個大包抄,赤眉軍也並非盡是酒囊飯袋。
徐宣等人識破了劉恭的詭計,派出一軍回返,藏身於民宅中。
待鄧禹輕騎入城時,突然一把大火,伏兵將鄧禹團團包圍……
另一邊,延岑跟李寶滿以為赤眉軍後方必然受襲,首尾不能兼顧下,可輕鬆取勝。
沒想到赤眉軍堅若磐石,打得延岑大敗逃竄,李寶更是被擒受降。
劉氏聯軍,可是踢到大鐵板了。
李寶一入敵營,隨即了解了事情的來龍去脈。
聽聞鄧禹大敗逃出,但赤眉只知有內應,不知何許人也,李寶的心中已有計較。
獲得大勝的赤眉軍,正是沉浸在勝利的喜悅當中。
李寶立刻修密信一封,遣人去找敗逃的延岑。
「赤眉已懈,速回頭再戰,吾為內應,表裡合勢,必可大破。」
延岑仔細參詳了李寶的戰術,決定帶兵再戰。
赤眉大將聽到不怕死的又來,大軍傾巢而出。
延岑則按照既定計劃,一沾即走。
赤眉大將正覺奇怪,收兵回營,卻見大營旗幟全換成了更始軍的白色。
正不知如何做處,延岑的士兵突然殺出,赤眉軍一下失了指揮,四下亂竄。
在劉恭的協助下,李寶順利解放了被俘虜的更始軍士,搶占敵營,配合延岑展開了反攻。
待到延岑斬殺赤眉大將,這十數萬的赤眉軍,再次變成了流寇,散聚三輔各地。
延岑李寶建此大功,正待凱旋,延岑卻說:「天下群雄並起,你我聯手,尚且不懼赤眉,又何須寄人籬下?」
李寶不解:「將軍的意思是?」
「大王意在劉秀,你我均知,劉秀大將不如我等,我們何不立足於此,招募赤眉流寇,打自己的天下?」延岑笑道。
李寶聞言大怒,伸手就要拔劍,延岑才連忙賠不是。
但李寶沒想到,延岑早已在軍中策動了這個計劃……
待大軍回到漢中時,延岑就發動了軍事政變。
李寶險些被擒,第一時間逃出,唯一的念頭就是先去王宮救出劉嘉。
護著劉嘉逃走的李寶,到達武都後重整旗鼓,反攻延岑。
其實從上面的戰例就能看得出來,這兩個人,絕對是伸縮自如的李寶更能打。
李寶把延岑打出了漢中,更一路追趕到藍田。
然而,巴蜀白帝公孫述早就看著漢中局勢,趁著這個時機,派兵占領了漢中城。
劉嘉很是不忿,立刻召回李寶,再攻漢中。
延岑就放著了嗎?當然不。
劉嘉通知了鄧禹,打算當作投誠劉秀的第一份禮物:「來撿個尾刀吧。」
每一次安排總是這麼到位。
但有道是一物剋一物。
你說李寶有勇有謀,善戰至斯,為何不在關東前線抵擋赤眉,也不自立為王,卻要蹲在漢中給劉嘉打下手?
因為更始稱帝之時,派往巴蜀招安,被公孫述打得大敗的使者,就是李寶!
李寶當初不敢返回京城,只能寄於劉嘉麾下。
此次再戰,李寶的心裡多少有些顧忌,反而綁手綁腳,始終占不了優勢。
劉嘉看看不是辦法,又收到消息,鄧禹無法擊敗延岑,已然撤退……牙一咬,劉嘉決定放棄漢中,回頭再戰延岑。
李寶的性格在這些戰事中,可說是嶄露無遺。
對上延岑,李寶信心再度爆棚,打得延岑人仰馬翻,延岑本人看此處局勢已無可眷戀,便遠遁天水。
這時,更始所封鄧王廖湛,也收攏了不少赤眉流兵,決定以十八萬大軍加入這場西疆爭霸。
但劉嘉李寶到底是地頭蛇,引誘廖湛進入山谷,以少破多。
到這邊,劉嘉雖然失了漢中,但長安以西這一帶,也總算是被他平定了。
按劉嘉的想法,正應會合鄧禹,一起收服三輔赤眉流寇。
但李寶反對。
李寶認為,三番兩次做球給鄧禹,鄧禹都無法成事。
反倒需要李寶自己去收拾爛攤子。
劉秀用這樣的人當大將,西線戰事只怕遲早要糟。
對李寶來說,這一帶就是天下,就是最重要的地方。
這麼重要的地方,劉秀軍的攻略都這麼二二六六,只怕難成大事。
大將開口,擲地有聲。
劉嘉本就是優柔寡斷之人,一時也難以決定。
而按照中國優良傳統,只有外戚可以抗衡大將。
劉嘉的大舅子,來歙就表示應該加入劉秀陣營。
來歙不只妹妹嫁給了劉嘉,他本身就是劉嘉劉秀叔伯那一輩的。
來家在漢武帝時代就已經是權貴大官,來歙的母親,更是劉秀的親姑婆。
劉秀在長安求學時,如須往返京城與南陽,也多與來歙同行。
待到荊州綠林起義,王莽因為來家是劉氏親屬,而將來歙收捕。
後來被賓客救出……既然都已經被當成跟荊州劉氏一夥的,來歙就乾脆去投靠了。
只是來歙沒想到,掌權的卻非劉秀兄弟,而是個幾乎陌生的劉聖公。
既來之則安之,來歙原本也想說那就跟劉秀兄弟一樣,好好給這個更始帝效勞吧。
但連續上了幾次建議,更始帝根本不理不睬,來歙就請辭了。
剛好劉嘉被外放到漢中,就問了大舅子要不要一起來。
來歙也是有些真才實學,幾次大戰下來,漢中諸將對他的信任也是不差。
而來歙加劉嘉,那就是兩票對一票。
漢中軍決定前往與鄧禹會合了。
但李寶打從心裡看不起鄧禹,言行甚是倨慢無禮。
鄧禹這邊,之前才因為馮愔造反,讓軍中有些不信任他的聲音。
接連一次又一次的敗仗,更是讓鄧禹的聲望大跌。
鄧禹也是有些急了,立刻下令處斬李寶,以正視聽。
這下可糟。
鄧禹的軍隊還多少覺得將軍好棒棒。
漢中軍做何感想?
李寶的弟弟二話不說,立刻就率領部隊,對鄧禹的偏營發動了攻擊。
他們不是想要造反,而是想要表態。
殺了鄧禹的一名副將後,李寶的弟弟就解散了部隊:「我等跟隨大王奮戰至今,大王卻寧捨我等,從鄧禹這無能庸將。」
「我們不做鄧禹兵,也再不能當漢中軍,大家回家種田吧。」
這些日子以來,漢中軍居無定所,這時投降鄧禹,說好聽是匯流,說難聽點就是來蹭口飯吃。
但其實鄧禹軍同樣糧食不足。
而隨著李寶事件的爆發,漢中軍心理上得不到安定,吃也不能飽餐,很快就出現越來越多的逃兵。
屋漏偏逢連夜雨,鄧禹又收到消息,長安城再次被赤眉攻占了。
沒辦法,只能回頭再戰的鄧禹,又一次嘗到了敗績,退回到高陵。
漢中的軍士更是想著,要是李寶將軍在此,我們這時早就進入長安了。
在一片愁雲慘霧籠罩之下,劉秀的「徵還令」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