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第272話:獵奇!養殖長出眼睛的「類大腦」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又是關於大腦的超獵奇研究!利用誘導性多功能幹細胞(iPS 細胞)培養一個「類大腦」,再從上面長出了「眼睛」!
培養了六十天的類大腦,兩個視杯明顯可見,看了會做惡夢(來源:Cell Stem Cell)
所謂的「類器官」(organoid),是科學家在試管或是培養皿中養出來的一沱細胞,當它們具有特定器官的某些重要特性時,可以用來檢測或是進行對該器官的相關研究,而這沱細胞就會被稱為該器官的「類器官」。為什麼這麼麻煩?當然就是「研究倫理」這頂大帽子啦!因為人類真正的器官是不能隨便被拿來做實驗的,更不用說是發育中的胚胎了。
發育的過程(來源:Cell Stem Cell)
做出這個研究的德國杜賽道夫大學附設醫院的神經科學家Jay Gopalakrishnan受訪時指出,這個「類大腦」是用iPS養出來的,它們被誘導分化成為腦組織,不過大家別擔心,這個「類大腦」是不會有思想、情感或自我意識的。(真的有這些還得了?!)
雖然跟本文無關,不過講到杜賽道夫大學醫院,當然就是「MONSTER」囉!(來源:浦澤直樹/小學館)
過去也有研究團隊利用幹細胞來「養眼」,真的能養出相當完整的眼睛。這次的研究採用了不同的策略,先讓幹細胞長成腦組織,在特定時間加入「視黃醇乙酸酯」這種化學物質來促進視覺系統的生長。
這顆類大腦從大約第30天起開始長出兩個「視杯」(optical cup),到第50天時,結構清晰可見,已經有各種型態的視網膜細胞、視神經網路、水晶體、以及角膜,並且已經產生跟這個類大腦其他腦區的連結。這個生長進程,跟人類胚胎眼睛發育的時間是符合的,也就是透過這個類大腦的發育過程,我們可以來研究人類眼睛的發育,並且用它來當作探討眼睛發育缺陷的模型系統。
老實說,我怎麼看都覺得終極目標是「種器官用來移植」…這對於人類健康福只可能會有很大的貢獻,牽涉的商機利益也會很龐大,當然,相關的倫理爭議一定少不了就是了。
2005年的電影「絕地再生」講的是一個與世隔絕的小島,上面的人都是被養來當有錢人的「器官備品」,亮點是有16年前的史嘉蕾喬韓森(誤)…故事背景設定在2019年,已經過期了,不過看看現代科學的發展,可能也不算落後太多(來源:Michael Bay/Warner Bros.)
這個研究,發表於8月17日的「Cell Stem Cell」期刊,中文名稱叫「細胞幹細胞」,總覺得哪裡怪怪的…其實這是頂尖期刊「Cell」旗下的刊物,專講幹細胞 Stem Cell相關研究,所以取了這個名字啦。
  • 超中二物理宅雜記
  • 等我征服世界就把大腦發育學列為全人類必修
  • 生命宇宙與萬事萬物什麼都馬跟物理有關
  • 話都給我講就好 其之272
即將進入廣告,捲動後可繼續閱讀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158會員
149內容數
以中二魂介紹最新的科學與科技發展,幫你讀剛出爐的最新學術期刊論文,若宅味過重敬請原諒!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大腦逆向工程來啦!腦影像的次元刀「神經獵犬」(NeuroRetriever),將腦細胞從複雜無比的大腦影像中一個個「切」出來,再重組為完整的大腦網路!
過去在自然界看到的像熱帶魚、斑馬、獵豹身上花紋的「圖靈模式」尺度,大多落在0.1mm ~ 10cm 的範圍,這次科學家在單層的鉍原子結構中,第一次在奈米尺度下看到圖靈模式。
世界各國的平均壽命,女生都比男生多了好幾歲。科學家找到了方法,可以讓男生、而且僅限男生的壽命延長。各位男士們,心動了嗎?BUT!人生最難的就是這個BUT!根據「鋼之鍊金術師」所說的「等價交換原則」,生命何其可貴,要延長壽命,當然得付出不小的代價!那就是~~~
最近韓國蔚山國立科技學院(Ulsan National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的 Cho Jae-Weon教授,開發了一套「究極的循環經濟系統」,從已經被人類消化系統將能量榨取完畢後的廢棄物(就是便便)中,榨取更多的能量,方法是從便便中提煉出甲烷。
當個有錢人有很多好處,其中一個是搭「私家太空船」上太空。昨天(2021/7/11)維珍銀河太空旅遊公司的老闆,71歲的理查‧布蘭森(Richard Branson)跟五位機組員,搭乘自家的「維珍銀河統一號」飛上了太空。
中國華中科技大學「武漢光電實驗室」(看到這單位心裡抖了一下)以及浙江大學現代光學國家重點實驗室,發表了一種多層次結構的「超穎織物」(metafabric),所做成的衣服,一穿上去,立刻降溫4.8度。
大腦逆向工程來啦!腦影像的次元刀「神經獵犬」(NeuroRetriever),將腦細胞從複雜無比的大腦影像中一個個「切」出來,再重組為完整的大腦網路!
過去在自然界看到的像熱帶魚、斑馬、獵豹身上花紋的「圖靈模式」尺度,大多落在0.1mm ~ 10cm 的範圍,這次科學家在單層的鉍原子結構中,第一次在奈米尺度下看到圖靈模式。
世界各國的平均壽命,女生都比男生多了好幾歲。科學家找到了方法,可以讓男生、而且僅限男生的壽命延長。各位男士們,心動了嗎?BUT!人生最難的就是這個BUT!根據「鋼之鍊金術師」所說的「等價交換原則」,生命何其可貴,要延長壽命,當然得付出不小的代價!那就是~~~
最近韓國蔚山國立科技學院(Ulsan National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的 Cho Jae-Weon教授,開發了一套「究極的循環經濟系統」,從已經被人類消化系統將能量榨取完畢後的廢棄物(就是便便)中,榨取更多的能量,方法是從便便中提煉出甲烷。
當個有錢人有很多好處,其中一個是搭「私家太空船」上太空。昨天(2021/7/11)維珍銀河太空旅遊公司的老闆,71歲的理查‧布蘭森(Richard Branson)跟五位機組員,搭乘自家的「維珍銀河統一號」飛上了太空。
中國華中科技大學「武漢光電實驗室」(看到這單位心裡抖了一下)以及浙江大學現代光學國家重點實驗室,發表了一種多層次結構的「超穎織物」(metafabric),所做成的衣服,一穿上去,立刻降溫4.8度。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重點摘要:研究基礎認知這個新領域的科學家認為,不只腦細胞,動植物的一般細胞也可利用生物電來儲存訊息、協調彼此活動。生物是由具有優秀解決問題能力的小單元所組成,當這些個別單元聚集並合作,智能或許因此拓展。這些想法挑戰了「人類智能與眾不同」的思維,我們可能需要重新假設:心智無所不在。
Thumbnail
有研究發現,人類大腦可能是一台大型量子電腦,此時做個大膽假設「大腦可以進行量子運作」,大腦中的電子神經元運作,就是接受來自宇宙深處的電訊號。
解剖學上,人類有兩種不同的結構,讓我們能變得更聰明。 第一個結構是「大腦 Brain」,另一個結構是「拇指 Thumb」。 人類有拇指,可以製作工具,再從工具上製作工具, 製作一套一套的工具,如此增強我們的智力。 我們是唯一能持續發展工具增強智力的物種。 我們人類,創造工具,讓我們變得更聰明。
Thumbnail
阿念以前是讀生物科的,他剛好對這方面頗有研究。據他的說法,人一生用到的腦細胞量極少,只有0.00幾個百分比,所以就算腦細胞死了一大半也無所謂。只要醫院有足夠的技術能夠從剩餘的部分喚醒所需的腦細胞,就能夠維持日常生活的基本功能。
Thumbnail
本篇你將學到:眼球胚胎發育順序 水晶體(lens)、玻璃體動脈系統(Hyaloid Arterial System) 視網膜色素上皮(Retinal Pigment Epithelium)、神經視網膜(Neural Retina) 視網膜血管(Retinal Vessels…
Thumbnail
看了《大腦喜歡這樣學》後,突然對大腦產生興趣,因緣際會找到《大腦簡史》這本書,作者是臺灣認知精神科學/腦科學家謝伯讓,這本書探討的議題,主要是人腦重量只占體重的2%,但是卻需要全身20%的血氧和25%的葡萄糖,這樣「掠奪」資源的能力從何而來? 從這本書的章節「序 章:植黨營私的大腦」、「第一章
Thumbnail
靈魂與思想不死,若存在於腦細胞越久,那麼延長壽命就可以因此合理化,畢竟生理所有器官機能運作,全是靠腦細胞控制。 |義大利科學家指出研究,生理機能死亡後,因腦細胞沒有生命期,如將腦細胞移植至另一生物體,仍可存活至此生命體結束。而嗅覺功能,更是存活在腦細胞時日最長的。| 了解腦細胞的強大功能
Thumbnail
        大腦是一個獨特的禮物。構造複雜,形狀像核桃,重量2.8磅,大約只佔體重的2%;但卻用了我們體內20%的氧氣;並且消耗了成人60%的碳水化合物供應量(在小孩身上是75%)。         大腦是如何工作的? 大腦似乎一直在工作,他開啟了動物世界的演化。第一批原始人
Thumbnail
腦類器官指的是利用幹細胞培養出的三維神經組織,目前多數的腦類器官是由多能幹細胞培養而來,大小約為米粒大小。然而,目前的腦類器官仍缺少例如人腦結構的各個腦區的區別。為此,有科學家提出使用由胚胎大腦取出的組織幹細胞來培養腦類器官,以解決此問題。
Thumbnail
腦類器官 腦類器官指的是利用幹細胞培養出的三維神經組織。目前的研究已經證明腦類器官具備大腦細胞(包括神經元和星狀細胞)的基本結構和功能。近期,科學家利用腦類器官來作為人工智慧實體裝置。本文將簡介此研究。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重點摘要:研究基礎認知這個新領域的科學家認為,不只腦細胞,動植物的一般細胞也可利用生物電來儲存訊息、協調彼此活動。生物是由具有優秀解決問題能力的小單元所組成,當這些個別單元聚集並合作,智能或許因此拓展。這些想法挑戰了「人類智能與眾不同」的思維,我們可能需要重新假設:心智無所不在。
Thumbnail
有研究發現,人類大腦可能是一台大型量子電腦,此時做個大膽假設「大腦可以進行量子運作」,大腦中的電子神經元運作,就是接受來自宇宙深處的電訊號。
解剖學上,人類有兩種不同的結構,讓我們能變得更聰明。 第一個結構是「大腦 Brain」,另一個結構是「拇指 Thumb」。 人類有拇指,可以製作工具,再從工具上製作工具, 製作一套一套的工具,如此增強我們的智力。 我們是唯一能持續發展工具增強智力的物種。 我們人類,創造工具,讓我們變得更聰明。
Thumbnail
阿念以前是讀生物科的,他剛好對這方面頗有研究。據他的說法,人一生用到的腦細胞量極少,只有0.00幾個百分比,所以就算腦細胞死了一大半也無所謂。只要醫院有足夠的技術能夠從剩餘的部分喚醒所需的腦細胞,就能夠維持日常生活的基本功能。
Thumbnail
本篇你將學到:眼球胚胎發育順序 水晶體(lens)、玻璃體動脈系統(Hyaloid Arterial System) 視網膜色素上皮(Retinal Pigment Epithelium)、神經視網膜(Neural Retina) 視網膜血管(Retinal Vessels…
Thumbnail
看了《大腦喜歡這樣學》後,突然對大腦產生興趣,因緣際會找到《大腦簡史》這本書,作者是臺灣認知精神科學/腦科學家謝伯讓,這本書探討的議題,主要是人腦重量只占體重的2%,但是卻需要全身20%的血氧和25%的葡萄糖,這樣「掠奪」資源的能力從何而來? 從這本書的章節「序 章:植黨營私的大腦」、「第一章
Thumbnail
靈魂與思想不死,若存在於腦細胞越久,那麼延長壽命就可以因此合理化,畢竟生理所有器官機能運作,全是靠腦細胞控制。 |義大利科學家指出研究,生理機能死亡後,因腦細胞沒有生命期,如將腦細胞移植至另一生物體,仍可存活至此生命體結束。而嗅覺功能,更是存活在腦細胞時日最長的。| 了解腦細胞的強大功能
Thumbnail
        大腦是一個獨特的禮物。構造複雜,形狀像核桃,重量2.8磅,大約只佔體重的2%;但卻用了我們體內20%的氧氣;並且消耗了成人60%的碳水化合物供應量(在小孩身上是75%)。         大腦是如何工作的? 大腦似乎一直在工作,他開啟了動物世界的演化。第一批原始人
Thumbnail
腦類器官指的是利用幹細胞培養出的三維神經組織,目前多數的腦類器官是由多能幹細胞培養而來,大小約為米粒大小。然而,目前的腦類器官仍缺少例如人腦結構的各個腦區的區別。為此,有科學家提出使用由胚胎大腦取出的組織幹細胞來培養腦類器官,以解決此問題。
Thumbnail
腦類器官 腦類器官指的是利用幹細胞培養出的三維神經組織。目前的研究已經證明腦類器官具備大腦細胞(包括神經元和星狀細胞)的基本結構和功能。近期,科學家利用腦類器官來作為人工智慧實體裝置。本文將簡介此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