錯誤的隨想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要成為頂尖中的頂尖,就表示你將在不斷犯錯中前進。-電影.捍衛戰士


  我們都很怕犯錯,因為在我們心中錯誤就代表失敗,代表輸給別人,代表會被淘汰,因此我們戒慎恐懼,唯恐犯下錯誤。

  怕犯錯另一方面也是來自於我們從小反覆練習測驗卷,期盼在每一場考試裏都能夠迅速的寫出標準答案,獲得高分,因此每個錯誤背後都充滿了成績不如人的恐懼。

  其實在這個變動的世界裏,根本沒有永遠不變的標準答案,如果我們希望在人生中能夠不氣餒,或許就要有願意犯錯的勇氣,從失敗中學習,而不是祈禱自己永不犯錯。

  甚至往往因為追求不犯錯的完美傾向,我們一有失誤,就陷在懊惱後悔的困境裏,反而阻礙了我們從錯誤中學習的機會。

  其實我總覺得,在邏輯上來講,沒有所謂「錯誤」這回事,只有「結果」。因為沒有人故意犯錯,每個當時所做的選擇都是那時候覺得最好的判斷與最適切的行動,至於之後不如預期,也許是來自於我們無法掌控的時代變動,所以只有事後產生的「結果」,因此不必為當初的決定而懊惱。另一種情況,若當初明知結果會如何還故意去犯錯,那還能說是錯誤嗎?

  若我們不把錯誤當錯誤,平心靜氣的從每個「結果」中去學習與思考。仔細想想,人類文明進展中,許多重大的發明或觀念技術的突破,不都是來自於「錯誤」,也就是原本沒有預期到的「結果」嗎?

  歷史上有一件非常美好的錯誤。成立諾貝爾獎的諾貝爾先生,雖然因為發明炸葯而致富,但是他總是告訴自己,他發明的東西對人類福祉會有很大貢獻。

  有一天他在報紙上看到自己的訃聞,更糟的是,記者不但誤發了他的死訊,還加了一些蓋棺論定式的評論:「這個人發現了前所未有的方法,可以快速的殺死許多人,而且因而致富!」

  記者其實是將正在法國旅行途中病逝的諾貝爾的哥哥誤以為是諾貝爾本人,而搞了這個烏龍新聞。不過也正好讓終生反戰的諾貝爾看到別人是如何看待他的──「靠死亡而致富的商人」,這實在讓他無法承受,他發誓絕對不要在別人的記憶中留下這樣的形象,因此就把他的財產全部捐出,成立了諾貝爾獎,用來促進人類科學、文學與和平的進展。

  像這樣美妙的錯誤其實非常多,我們應該以好奇,甚至歡喜的心情接受一切我們預料之外的結果,並且從中獲得更深刻的體會,就像在「捍衛戰士」這部電影裏的這一句對白所說的:「要成為頂尖中的頂尖,就表示你將在不斷犯錯中前進!」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李偉文的沙龍
1.6K會員
2.2K內容數
隨著歲月遞變,我自己還是有些主題想比較有系統地寫,另一方面也知道自己需要外力督促,不然恐怕會沉溺在書本裡,懶得動筆。剛好vocus找我進來寫作,或許對我而言,這是個好機會,可以更有效率地把幾個主題整理出來。
李偉文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29
 不管過多少年,當我們見到荒野老伙伴,不管他是頭禿了還是身材臃腫,大家記得的仍會是當初彼此的原貌。真的是如此,一起在荒野為理想為公益一起努力,一起流汗也一起流淚,當然我們也一起大笑一起學習一起成長,大伙就像是同門師兄弟姊妹,即使過了很多年,大家都已練成各門各派的掌門人,但是在彼此眼中,還是那最初相識
Thumbnail
2025/04/29
 不管過多少年,當我們見到荒野老伙伴,不管他是頭禿了還是身材臃腫,大家記得的仍會是當初彼此的原貌。真的是如此,一起在荒野為理想為公益一起努力,一起流汗也一起流淚,當然我們也一起大笑一起學習一起成長,大伙就像是同門師兄弟姊妹,即使過了很多年,大家都已練成各門各派的掌門人,但是在彼此眼中,還是那最初相識
Thumbnail
2025/04/28
前些天老婆大人上網填了一些資料後,隔天就有汽車回收廠到家裡來把車子開走,全部過程我們不用付錢還可以收到八千元。 老婆的車子車齡已經二十多年,這幾個月常出狀況,這個地方修好沒多久另一個地方又有問題,再加上退休這五年,車子沒有經常開,更容易有問題,與其常為了車子操心,乾脆就處理掉,無車一身輕。
2025/04/28
前些天老婆大人上網填了一些資料後,隔天就有汽車回收廠到家裡來把車子開走,全部過程我們不用付錢還可以收到八千元。 老婆的車子車齡已經二十多年,這幾個月常出狀況,這個地方修好沒多久另一個地方又有問題,再加上退休這五年,車子沒有經常開,更容易有問題,與其常為了車子操心,乾脆就處理掉,無車一身輕。
2025/04/27
有時候在家沒事的時候,會到已離巢的AB寶房間,隨意翻閱房間裡面兩面書牆裡的書。 這些書有七成是我沒看過的,有三成是我看過推薦給她們看或者暫時借擺放在她們的書櫃裡的書。 今天隨手翻閱盧建彰導演寫的「感動,才有影響力」居然看到他寫到他們全家都喜歡看球賽的故事裡有提到我:「我以前不懂,以為只是爸爸喜歡
Thumbnail
2025/04/27
有時候在家沒事的時候,會到已離巢的AB寶房間,隨意翻閱房間裡面兩面書牆裡的書。 這些書有七成是我沒看過的,有三成是我看過推薦給她們看或者暫時借擺放在她們的書櫃裡的書。 今天隨手翻閱盧建彰導演寫的「感動,才有影響力」居然看到他寫到他們全家都喜歡看球賽的故事裡有提到我:「我以前不懂,以為只是爸爸喜歡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12. 20 Hi親愛的大家,從錯誤中學習 If you're not prepared to be wrong, you'll never come up with anything original. Ken Robinson 如果你不打算犯錯,那麼永遠不會想出任何原創的東西。
Thumbnail
12. 20 Hi親愛的大家,從錯誤中學習 If you're not prepared to be wrong, you'll never come up with anything original. Ken Robinson 如果你不打算犯錯,那麼永遠不會想出任何原創的東西。
Thumbnail
專門在講輝煌的公司如何走向失敗之路 倖存者偏差:成功原因很多 失敗就只有那些 會衰退的因素 狂妄自大 盲目擴張 漠視危機 尋找救命稻草 被人遺忘或瀕臨死亡
Thumbnail
專門在講輝煌的公司如何走向失敗之路 倖存者偏差:成功原因很多 失敗就只有那些 會衰退的因素 狂妄自大 盲目擴張 漠視危機 尋找救命稻草 被人遺忘或瀕臨死亡
Thumbnail
要求證據是進步的敵人 Amazon的創新決策,特別注重在過程中,而非創新的結果。譬如,專案計畫不是簡報,而是一份6頁的備忘錄,備忘錄中陳述一個問題,和過去考慮過的不同策略,及提出解決方案,並在每次會議開始前,每個人低頭詳讀這份備忘錄。 這個決策流程品質好壞,取決於作者在備忘錄裡的想法的精確度及創意,
Thumbnail
要求證據是進步的敵人 Amazon的創新決策,特別注重在過程中,而非創新的結果。譬如,專案計畫不是簡報,而是一份6頁的備忘錄,備忘錄中陳述一個問題,和過去考慮過的不同策略,及提出解決方案,並在每次會議開始前,每個人低頭詳讀這份備忘錄。 這個決策流程品質好壞,取決於作者在備忘錄裡的想法的精確度及創意,
Thumbnail
阿崴閱讀-真確 獨立思辯,問題解決。大概是這時代不會被淘汰的軟實力。但有更多的行為學告訴我們,在人類演化的過程中,我們有非常大量的行為與決策其實都是直覺!直覺會不會有偏誤呢?
Thumbnail
阿崴閱讀-真確 獨立思辯,問題解決。大概是這時代不會被淘汰的軟實力。但有更多的行為學告訴我們,在人類演化的過程中,我們有非常大量的行為與決策其實都是直覺!直覺會不會有偏誤呢?
Thumbnail
另外一個問題是一個團隊犯錯誤,要迅速扭轉方向,糾錯成本極大。 即使個別領導者要改,但要說服底下人眾多部門犧牲自己短期的確定的利益,以換取團隊整體減少損失趨利避害,在早期幾乎不可能。 所以不必為大公司看上去人多熱鬧所迷惑,方向一旦偏離,這些大公司和殭屍無異。
Thumbnail
另外一個問題是一個團隊犯錯誤,要迅速扭轉方向,糾錯成本極大。 即使個別領導者要改,但要說服底下人眾多部門犧牲自己短期的確定的利益,以換取團隊整體減少損失趨利避害,在早期幾乎不可能。 所以不必為大公司看上去人多熱鬧所迷惑,方向一旦偏離,這些大公司和殭屍無異。
Thumbnail
超級思維:跨界、跨域、跨能,突破思考盲點,提升解決能力的心智模式大全 Super Thinking: The Big Book of Mental Models 作者:蓋布瑞.溫伯格 Gabriel Weinberg, 蘿倫.麥肯 Lauren McCann 分類:自我成長(思維建立) 書說什麼?
Thumbnail
超級思維:跨界、跨域、跨能,突破思考盲點,提升解決能力的心智模式大全 Super Thinking: The Big Book of Mental Models 作者:蓋布瑞.溫伯格 Gabriel Weinberg, 蘿倫.麥肯 Lauren McCann 分類:自我成長(思維建立) 書說什麼?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