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富有、更睿智、更快樂:投資大師奉行的致富金律》
方格精選

《更富有、更睿智、更快樂:投資大師奉行的致富金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你想當世界上最糟的情人,在公眾眼裡最好的人?還是這世上最好的情人,在公眾眼裡最差的人?         ── 華倫.巴菲特(Warren Buffet)

你想當世界上最糟的情人,在公眾眼裡最好的人?還是這世上最好的情人,在公眾眼裡最差的人? ── 華倫.巴菲特(Warren Buffet)

很棒的一本書,有別於大部分的投資書聚焦策略,本書作者透過大量的採訪(超過40位),不僅說明這些傳奇投資人如何投資,更用平易近人的筆觸描繪他們如何經營人生。

許多傳奇投資人常被認為是獨行俠,甚至怪咖,這樣的特質也被聯想為他們成功的因素。但我認為,這樣的個人特質較難複製。而值得多數人學習的地方,其實是他們的處世原則和態度。

書裡面用從各個角度舉例,描寫多位傳奇投資人如何看待投資與生活,彷彿他們栩栩如生站在你面前。這邊分享最令我印象深刻的三位傳奇投資人,分別是:約翰.坦伯頓(John Templeton)、霍華.馬克斯(Howard Marks)、查理蒙格(Charlie Munger)

提防自己的無知

在投資上,約翰.坦伯頓(John Templeton)不僅是遠離大眾易有的多愁善感,更利用了其他投資人反覆無常的情緒。他最偉大的兩筆交易,就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之際,大舉做多股票;在2000年科技泡沫前夕,大舉做空群眾最愛的一籃子股票。

什麼樣的人可以有這種自信跟膽識?在一段採訪中,坦伯頓說他的自信來自他「不尋常」的家教:「我小時候,父母好像從沒對我說『你該這麼做』或『你不該那麼做』。他們覺得如果我什麼事情就得自己來,就該培養出自我倚賴和自信的態度。」

但他表示,他的天份或自信不是他投資成功的關鍵,「勤奮」才是。多打一通電話、多安排一場會面、多走一趟研究之旅,這樣的習慣十年如一日,才持續讓他脫穎而出。

即便採訪的當下他已經八十幾歲,他仍花非常多的時間在「提防自己的無知」

謙卑、懷疑、謹慎

霍華.馬克斯(Howard Marks)大概是傳奇投資人中最謙虛的一位,他承認自己非常幸運。但他善於在低效率的市場找到潛在的投資機會,因為他認為,當一個市場太過受到關注或追捧,就不容易有便宜的價格;反之,當一個市場總是遭到唾棄,裡面可能出現大把黃金。

他坦承我們沒辦法預知或控制未來,即便所謂的專家都經常預測錯誤。他曾在備忘錄中提到佛家思想:所有世俗現象都會改變。若我們能把這件事放在心上,當改變發生的時候,才不會覺得驚訝或憤怒。

謙虛的馬克斯並不關注他的成就多高,反而更關注於他如何達到成就,他常問自己:是否有好好對待客戶或員工,是否有當一個好父親或好爺爺,甚至,自己否有好好過日子。

避免愚行

查理蒙格(Charlie Munger)的智慧超群,是巴菲特最敬重的戰友兼合夥人,也是巴菲特的啟蒙老師。他認為,優異的成果並非來自偉大的交易,而是時時避免做出愚蠢的決策。

所以蒙格最討厭幹蠢事,他曾在2017年波克夏股東會坦言兩件蠢事,一是沒買Google股票,二是沒有在Walmart超便宜的時候買進。但他認為,只要揭自己犯錯的瘡疤,往後的表現就會更好。

值得一提的是,「反過來想」是他的獨門秘方。舉蒙格曾經到大學演講為例,他不談「如何獲得成功和幸福人生的秘訣」,反而提供一連串「保證生活過得很悲慘的處方」,包括當個不可靠的人、心懷怨恨、成天嫉妒他人等等,甚至會說「當你在人生戰場上第一、第二或第三次挫折時,就請意志消沉,從此一蹶不振吧。」(這樣深具啟蒙的演講真的讓人會心一笑XD)

而這樣的逆向思考,總能讓他避開災難性的結果,不管是在投資或是他的人生。


想要更富有,又想過適合自己的快樂人生?那這本書我推薦你一讀。

如果妳/你喜歡這篇文章,麻煩幫我點愛心,妳/你的一顆心是我持續分享的動力!

avatar-img
FISHERMAN 漁夫投資的沙龍
49會員
40內容數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前陣子新聞很愛報導嚇死人的台股投資報酬率,十倍甚至百倍都有,姑且不論是實力還是運氣,我想共通點有2個,一是資金集中度,二是資金使用率。
為什麼去年底在Airbnb掛牌上市後,總市值幾乎沒有低於Booking.com過?
前幾天打完AZ第一劑,經歷長達24小時的發燒後(我果然是年輕人),終於有力氣來寫點東西。 如果要談疫苗的有效性和風險,就讓專業的去講。但今天我想從財報的角度來聊聊莫德納(Moderna)和阿斯特捷利康(AZ)。
2021Q2亞馬遜(Amazon)財報,告訴我們哪些重點?
截至7/27收盤,台股已從高點回落將近1000點,應該要逢低買進,還是逢彈減碼?先講結論,我認為不需要悲觀
個人非常喜歡這本書,因為我們很少有機會能看到一家成功的公司最初期且最真實的樣貌,甚至CEO的每一個決策過程。 但本書的作者克理夫(Cliff Lerner)就像你的朋友一樣,用平易近人的筆觸述說他離職創業的人生故事。
前陣子新聞很愛報導嚇死人的台股投資報酬率,十倍甚至百倍都有,姑且不論是實力還是運氣,我想共通點有2個,一是資金集中度,二是資金使用率。
為什麼去年底在Airbnb掛牌上市後,總市值幾乎沒有低於Booking.com過?
前幾天打完AZ第一劑,經歷長達24小時的發燒後(我果然是年輕人),終於有力氣來寫點東西。 如果要談疫苗的有效性和風險,就讓專業的去講。但今天我想從財報的角度來聊聊莫德納(Moderna)和阿斯特捷利康(AZ)。
2021Q2亞馬遜(Amazon)財報,告訴我們哪些重點?
截至7/27收盤,台股已從高點回落將近1000點,應該要逢低買進,還是逢彈減碼?先講結論,我認為不需要悲觀
個人非常喜歡這本書,因為我們很少有機會能看到一家成功的公司最初期且最真實的樣貌,甚至CEO的每一個決策過程。 但本書的作者克理夫(Cliff Lerner)就像你的朋友一樣,用平易近人的筆觸述說他離職創業的人生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