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相親的日子-你知道30-39歲單身比例嗎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大齡女子『過30後+沒有男友』的狀態似乎應該要尷尬,尤其返鄉探親時,來我家串門子的大嬸們,更是有意無意地打量我想著:「這姑娘到底有什麼問題?」
即使在這21世紀,我仍聽過當面對著我『過30後+沒有男友』狀態的不友善言語:
  • 老家住在對面年過80歲的胖婆婆:「怎麼這麼沒用,去台北沒男友?」
  • 來我家串門子的阿母閨蜜:「看你也不小了?幾歲了?什麼時候要帶男友回來看?」
  • 工作上和男性主管聊到個人職涯規劃:「那你怎麼不去找個男朋友?」(主管絕對不是暗戀我)
  • 天下的阿母都是一樣的,總是會對親生女兒來個重擊:「你就是脾氣太差,找不到老公」;媽祖附身阿母通靈時說:「你婚姻比較辛苦,這輩子要來修行。」
  • 傷害你最深的往往是身邊人,學八字的阿爸說:「老公剋我,他個性會比較軟弱。」
尤其30歲左右開始會接到親朋好友彌月禮、紅帖轟炸的時期,在某些夜晚,抬頭看著101燈火,拖著疲憊身軀下班的時刻,心想:難道全天下過30歲的善男性女都已經結婚了嗎,存在於『過30後+沒有男友』的狀態就該被質疑,顯得如此無能、罪過?!

不,這樣想就認輸了,
你知道30-39歲的未婚比例嗎?!

行政院性別平等會重要統計資料庫中,全國依年齡層查詢婚姻狀況,分為未婚、有偶、離婚、喪偶四種情形統計,109年度
女性在30-34歲未婚比例高達49.7%,35-39歲未婚比例達29.1%;
男性30-34歲未婚比例高達64.3%,男性35-39歲未婚比例達42.2%。
由此行政院數據可知,無論男女
過了30歲後的單身一族,你都不是那孤單的『少數族群』,34歲以前單身甚至可以說是主流族群。
再看,如果你以30-39歲的年齡區間為男性適婚對象,理論上,這年齡區間有超過4成的適婚男性都是未婚,以意思是,經過你身邊的適婚男性有5個就有2個以上為潛在相親對象!
也許有人會說,現代單身的人多,但就是很難找到對的人,但是換個角度想,我們比爸媽那年代有更多元和便利的方式(例如聯誼、交友軟體)去認識另一半,以數據來看,甚至有更多的選擇戀愛對象,身為大齡女子是不是更應該抬頭挺胸,拒絕不友善標籤,保持開放的心,勇敢去嘗試製造機會遇到心中那『對』的人呢?
如果喜歡我的文章,請給我的愛心或拍手按讚,給我個鼓勵,更有動力分享創作唷




avatar-img
12會員
14內容數
身為傳統中部出生的北漂族,家中的阿母還是不免俗的想為遠方的女兒尋個好老公,動用身邊所有的親朋好友人脈,也要把女兒給推銷出去,成就了我那些年相親的日子。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Cony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他前女友跟他同公司,長得很漂亮有氣質,他們感情很好,他們兩夢想是離開科技業的工作,去開間咖啡廳,交往的那幾年,每到假日都是去探訪有趣的咖啡廳或去學沖泡咖啡,在一起的時光很快樂。 終於談到論及婚嫁時候了, 女方的爸爸提出男方要出錢買房,且要在女方名下的條件,他說他家不是挺有錢,他的爸媽覺得如果買新房子
在約見面的前一天對方都還有回覆聊天訊息,到了當晚,我如期在約定好的捷運出口等待,同時LINE對方通知已到,看著信義區人來人往的身影,手機上的LINE訊息一直未讀也未回應,現場等了30分鐘也快過了訂位用餐時間,撥打了他的手機號碼始終是: 「對不起,您所撥打的電話暫時無法接通,請稍後再撥...」
這次來亂的不是相親對象,是阿母不知道又去哪找來的宮廟,問起濟公我的姻緣,在與相親對象彼此見面之前,有天接到我阿母的電話來嘮叨, 阿母:ㄟ...跟你說脾氣要改啦
親友介紹的相親對象,大部分在交換聯絡方式後私下連絡聊聊,畢竟是認識的人介紹的對象,即使看照片或線上聊天時覺得沒什麼感覺,若對方有誠意約出來見面,還是會赴約有個交代,也不想因為自己主觀的偏見就辜負親友的一番好意。 這次相親對象是在貿易公司當任高階主管,介紹人說對方是在舅舅開設的公司上班,算是經理或董事
28歲那年和從大學開始交往8年多的男友分手了,這份關係跨越了學生時代到出社會茫然,經歷20幾歲那段女生最寶貴青春的時期,自己才開始承認內心的聲音, 有一種感覺,知道對方不是未來能陪伴一輩子的對象 從學生開始認識的人,肯定知道我最邋遢和發脾氣的模樣,知道我最初模樣的人,在出社會彼此開始工作後,有了工作
他前女友跟他同公司,長得很漂亮有氣質,他們感情很好,他們兩夢想是離開科技業的工作,去開間咖啡廳,交往的那幾年,每到假日都是去探訪有趣的咖啡廳或去學沖泡咖啡,在一起的時光很快樂。 終於談到論及婚嫁時候了, 女方的爸爸提出男方要出錢買房,且要在女方名下的條件,他說他家不是挺有錢,他的爸媽覺得如果買新房子
在約見面的前一天對方都還有回覆聊天訊息,到了當晚,我如期在約定好的捷運出口等待,同時LINE對方通知已到,看著信義區人來人往的身影,手機上的LINE訊息一直未讀也未回應,現場等了30分鐘也快過了訂位用餐時間,撥打了他的手機號碼始終是: 「對不起,您所撥打的電話暫時無法接通,請稍後再撥...」
這次來亂的不是相親對象,是阿母不知道又去哪找來的宮廟,問起濟公我的姻緣,在與相親對象彼此見面之前,有天接到我阿母的電話來嘮叨, 阿母:ㄟ...跟你說脾氣要改啦
親友介紹的相親對象,大部分在交換聯絡方式後私下連絡聊聊,畢竟是認識的人介紹的對象,即使看照片或線上聊天時覺得沒什麼感覺,若對方有誠意約出來見面,還是會赴約有個交代,也不想因為自己主觀的偏見就辜負親友的一番好意。 這次相親對象是在貿易公司當任高階主管,介紹人說對方是在舅舅開設的公司上班,算是經理或董事
28歲那年和從大學開始交往8年多的男友分手了,這份關係跨越了學生時代到出社會茫然,經歷20幾歲那段女生最寶貴青春的時期,自己才開始承認內心的聲音, 有一種感覺,知道對方不是未來能陪伴一輩子的對象 從學生開始認識的人,肯定知道我最邋遢和發脾氣的模樣,知道我最初模樣的人,在出社會彼此開始工作後,有了工作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從前有一位老阿嬤,總是勸自己的孫女不要嫁人,孫女心想,阿嬤自己都嫁人,也生了七八個小孩,卻勸她不要嫁人,難道阿嬤要養她嗎?女孩當時三十歲,沒有對象,但是對婚姻很嚮往,希望找到一個優秀的男人共組家庭。 幾年後,孫女結婚了,不久之後老阿嬤也往生了。婚後的孫女經歷柴米油鹽各種生活壓力,以及與婆家人磨
1999年日劇《三十拉警報 》,距今25年前了,那時候的我準備迎接20代,30歲距離我還有些距離,等我來到30歲,出現了“大齡女子”這個詞。 在某篇瞎聊談到求偶焦慮,因為我沒有要婚生,沒有這方面的問題,所謂適婚年齡也是以女性最適合生育年齡去訂定,約莫是28歲。 等我來到了40代,隨著婚生率下
Thumbnail
為什麼女性不想結婚?不怕越老越沒人要?這背後其實隱藏著許多不為人知的原因。很多人都是出於社會期待、家人壓力或其他消極因素,而草率地走入婚姻。結婚似乎是人生中不可或缺的一環,不管是交往多年後、年齡壓力或對方父母的催促,都讓許多女性感到有必要結婚。但結婚,不單單只是感情上多了一張有法律效率的紙這麼簡單。
Thumbnail
Adai曾跟我說,如果可以回到從前,她會選擇不婚...。 這個我懂,她本來就是那種能力很強的女子,結了婚之後,會有婆家的交際應對,養兒育女要花心思,賺來的錢還要為子女繳學費或其他必要支出,可以留給自己創業進修的資金相對就少了,等到子女長大成人之後,是否還有三十歲的衝勁? 卻已是年近半百的中年人士.
優質的台北單身女性為什麼找不到伴侶? 十年前專家就預估台灣出生性別比失衡高峰會在2025年,也就是明年。2020年台北市是六都之中男女比失衡最嚴重的城市:100比90,意味著全數配對的情況,也會有10%的男性落單。按此數據來看,女性應該會非常容易找到伴侶,但事實是這樣嗎?
Thumbnail
關於婚姻是從兩個人走到一家人 不知不覺也到了30歲,好像也是大家口中「適婚的年紀」了,雖然晚婚的人很多,但看到朋友、同學一個一個都結起了婚、生起了小孩,還是逃不過關心與期待。 在我的朋友圈裡面比較特別的是,大家對於婚姻好像都抱持著比較悲觀的想法,尤其是女孩子。 我想是可能一個女孩子轉變成女人,
Thumbnail
相信每個人都希望身邊有個相知相惜的好伴侶伴隨在身邊。對於單身的熟齡人士而言,再次尋找生命的第二春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因為人生經歷多了,很容易認為自己的人生經驗豐富了,已經習慣了自我價值觀、堅守著自我的生活原則等等,在這個時候有一個生活背景和自己截然不同的人要加入一起生活
Thumbnail
最近一篇新聞報導指出,不婚是主流,內政部最新統計,去年女性有偶率只剩48.37%。 「有偶率」這個名詞,我去谷歌了一下,原來是指「有正式婚姻關係,且配偶仍然存活的婦女」。嗯,頓時覺得蠻神奇的,真是什麼名詞都有😆 不過名詞歸名詞,每個人是否有著自己喜愛、滿意的關係,才是更重要的吧!我身邊
Thumbnail
也許《大齡女子》不一定是貶抑,她們是一群懂得如何不給別人添麻煩,照顧好父母的好女兒,也試著在傳統與現在觀念交錯複雜的社會中,找到屬於自己的定位,也懂得如何一個人好好的生活。
Thumbnail
年過半百的聚會 最多的話題就是誰家娶媳婦、誰家嫁女兒、誰當了阿嬤、誰家有孫子滿月⋯⋯了 跟年輕人聊到少子化的問題跟原因 他們總是回答:養不起小孩啦 其實這是很現實的問題 依照現在的社會環境,能養活自己就不錯了 如果沒有長輩的支援,連結婚都不敢想 他們還自嘲是躺平族 這次跟朋友聊到一個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從前有一位老阿嬤,總是勸自己的孫女不要嫁人,孫女心想,阿嬤自己都嫁人,也生了七八個小孩,卻勸她不要嫁人,難道阿嬤要養她嗎?女孩當時三十歲,沒有對象,但是對婚姻很嚮往,希望找到一個優秀的男人共組家庭。 幾年後,孫女結婚了,不久之後老阿嬤也往生了。婚後的孫女經歷柴米油鹽各種生活壓力,以及與婆家人磨
1999年日劇《三十拉警報 》,距今25年前了,那時候的我準備迎接20代,30歲距離我還有些距離,等我來到30歲,出現了“大齡女子”這個詞。 在某篇瞎聊談到求偶焦慮,因為我沒有要婚生,沒有這方面的問題,所謂適婚年齡也是以女性最適合生育年齡去訂定,約莫是28歲。 等我來到了40代,隨著婚生率下
Thumbnail
為什麼女性不想結婚?不怕越老越沒人要?這背後其實隱藏著許多不為人知的原因。很多人都是出於社會期待、家人壓力或其他消極因素,而草率地走入婚姻。結婚似乎是人生中不可或缺的一環,不管是交往多年後、年齡壓力或對方父母的催促,都讓許多女性感到有必要結婚。但結婚,不單單只是感情上多了一張有法律效率的紙這麼簡單。
Thumbnail
Adai曾跟我說,如果可以回到從前,她會選擇不婚...。 這個我懂,她本來就是那種能力很強的女子,結了婚之後,會有婆家的交際應對,養兒育女要花心思,賺來的錢還要為子女繳學費或其他必要支出,可以留給自己創業進修的資金相對就少了,等到子女長大成人之後,是否還有三十歲的衝勁? 卻已是年近半百的中年人士.
優質的台北單身女性為什麼找不到伴侶? 十年前專家就預估台灣出生性別比失衡高峰會在2025年,也就是明年。2020年台北市是六都之中男女比失衡最嚴重的城市:100比90,意味著全數配對的情況,也會有10%的男性落單。按此數據來看,女性應該會非常容易找到伴侶,但事實是這樣嗎?
Thumbnail
關於婚姻是從兩個人走到一家人 不知不覺也到了30歲,好像也是大家口中「適婚的年紀」了,雖然晚婚的人很多,但看到朋友、同學一個一個都結起了婚、生起了小孩,還是逃不過關心與期待。 在我的朋友圈裡面比較特別的是,大家對於婚姻好像都抱持著比較悲觀的想法,尤其是女孩子。 我想是可能一個女孩子轉變成女人,
Thumbnail
相信每個人都希望身邊有個相知相惜的好伴侶伴隨在身邊。對於單身的熟齡人士而言,再次尋找生命的第二春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因為人生經歷多了,很容易認為自己的人生經驗豐富了,已經習慣了自我價值觀、堅守著自我的生活原則等等,在這個時候有一個生活背景和自己截然不同的人要加入一起生活
Thumbnail
最近一篇新聞報導指出,不婚是主流,內政部最新統計,去年女性有偶率只剩48.37%。 「有偶率」這個名詞,我去谷歌了一下,原來是指「有正式婚姻關係,且配偶仍然存活的婦女」。嗯,頓時覺得蠻神奇的,真是什麼名詞都有😆 不過名詞歸名詞,每個人是否有著自己喜愛、滿意的關係,才是更重要的吧!我身邊
Thumbnail
也許《大齡女子》不一定是貶抑,她們是一群懂得如何不給別人添麻煩,照顧好父母的好女兒,也試著在傳統與現在觀念交錯複雜的社會中,找到屬於自己的定位,也懂得如何一個人好好的生活。
Thumbnail
年過半百的聚會 最多的話題就是誰家娶媳婦、誰家嫁女兒、誰當了阿嬤、誰家有孫子滿月⋯⋯了 跟年輕人聊到少子化的問題跟原因 他們總是回答:養不起小孩啦 其實這是很現實的問題 依照現在的社會環境,能養活自己就不錯了 如果沒有長輩的支援,連結婚都不敢想 他們還自嘲是躺平族 這次跟朋友聊到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