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老年學006║現代未婚族的熟齡生涯想像?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25~44歲適婚年齡未婚比率-中時報導 (2021.09.20)

25~44歲適婚年齡未婚比率-中時報導 (2021.09.20)

  近來又看到新聞報導談及台灣適婚年齡未婚率逐年增加,引起網友熱議:「上世紀80年代,台灣適婚年齡的未婚率才14.4%,到了2020年底已飆至43.2%,足足成長了3倍,未料疫情結束後數字更是達到50%。」其實約莫兩年前,也出現過類似的新聞報導:「根據內政部戶政司109年的人口統計數據資料顯示,30~39歲人口總數為347萬8217人,其中未婚人口158萬21人,約占該年齡層的45.43%,顯示現代年輕男女已不再把「成家」作為人生首要考量。」有人認為影響未婚的主因是經濟因素,在薪水不漲、通膨嚴重、房貸及車貸壓力大的現實中打滾已不易,遑論結婚、更不敢想生養孩子。

  事實上,和上一代不同的是,目前處於「適婚年齡」階段的多半在1985年以後出生,他們成長於網路崛起、自由民主發展的時代,許多台灣農工業時代對婚姻與家庭的觀念,已不再是束縛這個世代的框架,他們不再「為了結婚而結婚」,結了婚也不必然選擇生養小孩,誠如前陣子爆紅的Dcard街訪對大齡女子的看法,其中一名女子指出:「沒有該結婚的年齡,只有該結婚的感情」迅速成為網友瘋傳的人間清醒語錄,可見此觀念是多麼引起同世代的共鳴。

  二十年前我們都已經知道台灣將邁向少子化社會,在2023年的如今檢視,確實體會到少子化帶來的種種衝擊,各級學校缺額日益擴大,一間間裁撤、整併,或廢校或轉型。然而我們可以發現,在大多數的報導與討論中,少子化被視為「國安問題」,作為台灣人口政策面臨的嚴峻考驗,要想辦法「解決它」或至少「改善它」,卻鮮少有人關注這群目前「適婚年齡」的世代,若沒有踏入婚姻、組建家庭,他們如何安頓自己的熟齡生涯?

  姑且不論他們未踏入婚姻的原因為何,當這個世代漸漸步入中年,再十年、二十年就年過半百了,屆時年齡漸長的他們,不一定還有現在的體力與精神揮霍,若沒有婚姻、沒有生養孩子、沒有家人的陪伴做後盾,他們在生理狀態、心理狀況、生活樣貌上會有哪些變化呢?

他們該如何安頓自己一個人的老後生活呢?
台灣社會又該如何回應這個日益擴充的中高齡未婚單身族群呢?

未來老年學,邀請各界一起來激盪這個重要的命題!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王琇賢的沙龍
21會員
54內容數
黑盒子裡的人生百態,齁齁帶你看見。
王琇賢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3/07/19
現今的高齡產業在AI技術漸成熟的席捲之下,勢必經歷一些淘汰、轉型與新創。科技進步引發破壞式創新(Disruptive innovation)無可厚非,高齡產業也無疑是一片藍海,只希望市場在創造藍海的同時,能確實解決到目前老人、甚至是未來老人的需求與痛點。
Thumbnail
2023/07/19
現今的高齡產業在AI技術漸成熟的席捲之下,勢必經歷一些淘汰、轉型與新創。科技進步引發破壞式創新(Disruptive innovation)無可厚非,高齡產業也無疑是一片藍海,只希望市場在創造藍海的同時,能確實解決到目前老人、甚至是未來老人的需求與痛點。
Thumbnail
2023/02/06
誠摯推薦~2023 AgingABC 樂齡桌遊健康促進師資培訓(進階班)招生中
Thumbnail
2023/02/06
誠摯推薦~2023 AgingABC 樂齡桌遊健康促進師資培訓(進階班)招生中
Thumbnail
2023/01/31
希望指向的長期目的是:促進老人改變生活目標、願意定期出門玩遊戲交朋友,確實達成老人身動、心動、互動的「成功老化」生活模式。
Thumbnail
2023/01/31
希望指向的長期目的是:促進老人改變生活目標、願意定期出門玩遊戲交朋友,確實達成老人身動、心動、互動的「成功老化」生活模式。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柯文哲市長在一個活動指出,台灣年輕人面臨了「四不一沒有」的困境,包括找不到好工作、買不起房子、不敢結婚、生不起小孩,以及缺乏希望感。 這些問題相互關聯,對台灣社會的未來造成了重大影響。其中,不敢結婚和生不起小孩的問題已經導致了台灣的少子化現象,這正是婚友社所能發揮關鍵作用的地方。
Thumbnail
柯文哲市長在一個活動指出,台灣年輕人面臨了「四不一沒有」的困境,包括找不到好工作、買不起房子、不敢結婚、生不起小孩,以及缺乏希望感。 這些問題相互關聯,對台灣社會的未來造成了重大影響。其中,不敢結婚和生不起小孩的問題已經導致了台灣的少子化現象,這正是婚友社所能發揮關鍵作用的地方。
Thumbnail
我們可以發現,在大多數的報導與討論中,少子化被視為「國安問題」,作為台灣人口政策面臨的嚴峻考驗,要想辦法「解決它」或至少「改善它」,卻鮮少有人關注這群目前「適婚年齡」的世代,若沒有踏入婚姻、組建家庭,他們如何安頓自己的熟齡生涯?
Thumbnail
我們可以發現,在大多數的報導與討論中,少子化被視為「國安問題」,作為台灣人口政策面臨的嚴峻考驗,要想辦法「解決它」或至少「改善它」,卻鮮少有人關注這群目前「適婚年齡」的世代,若沒有踏入婚姻、組建家庭,他們如何安頓自己的熟齡生涯?
Thumbnail
近年來在70~80年次的中年輕人流行的生活型態:「全躺平」、「半躺平」、「微躺平」都是比較新興的詞彙,這些詞彙背後反映了當今社會中年輕人的一些心態和價值觀。 「全躺平」和「半躺平」這兩種狀態顯示出一種對工作和愛情的抗拒或者選擇性放棄,這可能是因為現代社會的高競爭、高壓力以及種種不確定因素導致的。
Thumbnail
近年來在70~80年次的中年輕人流行的生活型態:「全躺平」、「半躺平」、「微躺平」都是比較新興的詞彙,這些詞彙背後反映了當今社會中年輕人的一些心態和價值觀。 「全躺平」和「半躺平」這兩種狀態顯示出一種對工作和愛情的抗拒或者選擇性放棄,這可能是因為現代社會的高競爭、高壓力以及種種不確定因素導致的。
Thumbnail
最近有個結合14個國家學者的研究,認為在後工業社會的國家,有很大比例的成年人遇到「啟動與維持親密關係的困難」。這可能是少子化的根本原因。
Thumbnail
最近有個結合14個國家學者的研究,認為在後工業社會的國家,有很大比例的成年人遇到「啟動與維持親密關係的困難」。這可能是少子化的根本原因。
Thumbnail
「為什麼台灣3、40歲的單身女性越來越多?」這是八卦版近日熱門話題。「為什麼都市女生都不結婚?」去年也曾登上批踢踢男女版討論。最近我也被長輩問:「你不結婚了嗎?」大家好像都很擔心女生喔。這類話題,底下留言通常戰成一片。「廢物台男太多,不如單身」「醫生娘值得等待」戰男女,戰起來!
Thumbnail
「為什麼台灣3、40歲的單身女性越來越多?」這是八卦版近日熱門話題。「為什麼都市女生都不結婚?」去年也曾登上批踢踢男女版討論。最近我也被長輩問:「你不結婚了嗎?」大家好像都很擔心女生喔。這類話題,底下留言通常戰成一片。「廢物台男太多,不如單身」「醫生娘值得等待」戰男女,戰起來!
Thumbnail
由此行政院數據可知,無論男女,過了30歲後的單身一族,你都不是那孤單的『少數族群』,34歲以前單身甚至可以說是主流族群。
Thumbnail
由此行政院數據可知,無論男女,過了30歲後的單身一族,你都不是那孤單的『少數族群』,34歲以前單身甚至可以說是主流族群。
Thumbnail
據內政部戶政司109年人口統計資料,30至39歲之人口約45%未婚,近日掀起媒體與社群討論。根據《ETtoday新聞雲》報導,一位兩性專家表示,7年級生單身未婚的主因是「收入談不攏」,女方希望男性有一定經濟水平,男方也希望女方薪水不要低自己太多。我忍不住臉上冒出三條線。問題不在於經濟,而在找不到人!
Thumbnail
據內政部戶政司109年人口統計資料,30至39歲之人口約45%未婚,近日掀起媒體與社群討論。根據《ETtoday新聞雲》報導,一位兩性專家表示,7年級生單身未婚的主因是「收入談不攏」,女方希望男性有一定經濟水平,男方也希望女方薪水不要低自己太多。我忍不住臉上冒出三條線。問題不在於經濟,而在找不到人!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