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嚴選
不婚不生小孩的女生最快樂?

2021/09/03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單身沒小孩的女生是最快樂的一群人?前幾天注意到二〇一九年有段時間,英語世界的媒體大篇幅討論這問題,原來是出自英國倫敦政經學院行為科學教授保羅.多蘭(Paul Dolan)。這幾天我讀了一些資料,從多蘭教授的論述整理以下重點:
一、七十幾歲時回顧,不婚不生還蠻正面的
二〇〇六年的研究,調查超過10,000名七十幾歲的澳洲女性,發現不婚不生的這群人,和其他同齡女性比壓力較輕,慢性疾病較少,心態上更加樂觀,投入更多志願工作,而且擁有更多的社會網絡。
二、結婚與生小孩帶來的快樂,通常只能持續一小段時間
許多研究認為結婚前(或同居開始前)以及小孩誕生前,快樂程度的確是會飆高。但這效應維持不了多少,能持續一年就不錯了。
三、不婚女性可能更健康
二〇一〇年發表的英國研究,不婚女性有慢性疾病的比例比較低。二〇一二年的多國研究,婚後BMI往往會增加。
四、快樂的來源是很多元的
許多民間傳說會放大「結婚」「生子」可以帶來的快樂,但其實會影響你快樂程度的變數很多。有很多存款或資產會讓人快樂、收入高或有成就感讓人快樂、能持續作自己喜歡的事情讓人快樂、當志工或結交很多朋友也讓人快樂。
五、沒小孩的人對社會更有貢獻
沒小孩的人有更多時間去做有益社會的事情。國外的研究發現,許多慈善捐獻有很大比例(如,超過四成)來自於沒有小孩的人。歐洲的跨國研究發現,大於50歲時,沒小孩的人會投入更多時間、金錢在慈善工作。
六、把小孩帶大要花很多錢
例如在英國,把一個小孩帶大到21歲,平均要花250,000英鎊。這是很大一筆錢,所以沒小孩的人,可以省下更多錢來改善自己的生活品質、買自己想要的東西。
七、可支配所得會影響快樂程度
結婚生小孩的快樂,很容易被經濟支出抵銷掉。不意外的是,收入高是個保護作用,讓我們比較不會因為生養小孩陷入負面情緒。
八、女生比男生長壽,但會因為婚姻縮短差距
世紀初有學者分析瑞士六十五歲以上死亡資料,發現有結婚的人,「男女壽命差距」會縮小。這似乎驗證了結婚有益男性身心健康、對女性較不利的一些研究。
故事的背後:
二〇一九年的媒體與網路病毒性渲染,讓多蘭教授困擾許久。有女生得到鼓勵跟他致謝,但也有科學界的人指責他怎麼這麼輕率。多蘭教授解釋說,他是有提到有結婚生小孩的人,先生的身體健康與快樂程度可能會比沒結婚的人好,但太太可能是更差的。他提到「女生單身不生小孩最快樂」時有說這是個不一樣的敘事觀點,但我們不能因為喜歡這觀點就認為這一定是對的。但媒體還是下了「女生單身不生小孩最快樂」的標題,然後在網路世界傳開。
多蘭教授事後說媒體過度詮釋了,不能直接跳到這結論。現實上我們不可能隨機分派一群女生結婚或不結婚,然後長期追蹤。選擇結婚、不結婚的人就是不太一樣的兩群人,然後,不結婚沒小孩的女生快樂程度真有比有結婚的男人高嗎?所以,「單身沒小孩的女生是最快樂的一群人」,這句話還是要打上問號。
但他也提到,「結婚生小孩會比較快樂」「單身沒小孩的是比較不快樂的人」這樣的「社會敘事」是有問題的。現在有許多證據顯示,不婚不生小孩的女生,也有可能過得很好、甚至更好。「人生就應該結婚生小孩」的社會敘事,會形成推力,讓許多人把這當成重要人生目標,畢生努力,然後在達到目標時得到短暫的快樂。
結合其他學者觀點後我的看法:
鬆動「社會敘事」,可以讓許多人的人生有更寬廣的選擇。以前的社會敘事偏向污名化不婚女性,於是許多女性在沒有遇到適合對象下匆匆結婚,或明明不適合婚姻也還是走入家庭。
現在的社會對不婚族的歧視漸漸減少,社會壓力減輕。許多女性並不是堅決不婚,而是一直沒有遇到覺得喜歡也適合的對象,或有適合對象但錯過了。過了適婚年齡後,適合的結婚對象越來越難找,就漸漸放棄。
沒有適合的結婚對象,還是可以談感情,也還是可以享受性生活。不婚族(不管男性、女性)還是可以過快樂充實的人生。少了家庭與小孩的牽絆,存錢、置產更容易,如果是善於社交的人,就更有空間打造寬廣的人際網絡。
在台灣,無論男女,四十歲之後依舊不婚(通常也沒小孩)的比率越來越高,我們已經不能理所當然把「結婚生小孩」當成多數人的人生選項。正面看待這越來越大的族群,讓他們對這社會有更大貢獻,其他有小孩的家庭也會更快樂吧!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1.5K會員
389內容數
【陳豐偉編譯社】的內容會幫助你瞭解自己、瞭解你的伴侶、家人、親友、同事,讓你更能分析為什麼某些人就是會有這樣的行為模式。無論是人際關係、職場用人或危機處理,以及給予你的親友好的建議,從這裡得到的知識,或許有一天會派上用場。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