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武傳奇:定隴廢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莫名其妙!這寫的是什麼東西!」

看著馮異過世的報告,劉秀不禁拍案大怒。
前面才說馮異擊退公孫述派來的援軍,斬首敵將趙匡。

接下來馮異就死了?

不是戰死,沒有原因,沒有理由。

劉秀完全不能接受這樣的報告。

眼看西征軍已經將隗囂之子包圍在冀城,蜀地來的成家援軍也已撤退。
勝利就在眼前。

馮異卻走了。

眼淚不爭氣的從劉秀的眼角流下。
不應該是這樣的。

面對馮異,劉秀的感情是複雜的。

就像大家給馮異的外號一樣:二十八將中,沒有比馮異更值得信賴,更能夠依靠的了。
但同時,劉秀也一直畏懼著馮異。

每一個做大事的人,總有著相同的困擾。
當格局越來越大,自己越來越分身乏術時,總希望有人能夠分擔。

每個人,都在尋找自己的分身。

劉秀此刻才明白過來。
真正像是另一個他的人,不是隗囂,不是龐萌,也不是馬武。

而是馮異。

馮異的行為舉止,跟劉秀半點沒有雷同。
可他永遠知道,劉秀內心深處想要的是什麼。

是的,更準確點說。

馮異是這個世界上,最了解劉秀的人。
而如今他已經不在了。

所以劉秀才放下了。
才明白過來,他始終害怕著馮異的那雙眼睛。
害怕自己的心思,在馮異面前無所遁形。

害怕有一天,馮異取自己而代之。

如今,一切都不可能再發生了。
應該要開心才是。

可劉秀卻不能自抑的痛哭失聲。

人,總在失去之後,才真正了解……

但悲傷來得快,去得也快。
不能因為這樣而停下腳步。
所以我們必須抹去傷悲。

劉秀繼續閱覽來歙送來的報告。

「臣以為,唯有堅持到底。」

來歙心中,自有一套國家社稷的大局。
雖然大多時候,看上去像在逞匹夫血氣之勇,但來歙其實認為「成功不必在我」。

如果我能拚盡最後一分力,對大局有所貢獻,為後人打開通路。
死有何難?

來歙絕對不是只進不退的傻子。
不過退路他往往只是想想。

而該前進的時候,唯有堅持到底。
那是他的「義」。

義無反顧。

但原本擬定的收買之策,已因糧草不濟告終。
西征軍此時雖然占優,可誰也說不準天水諸縣是否會來援助。

堅持攻城,還需第二手準備。

過去往來於天水與東漢之間,最重要的使者,莫過於來歙。
但,那只是劉秀手下的使者。

劉秀幾乎都要忘了,還有隗囂的使者。
馬援。

劉秀立刻召來馬援商議,派給他五千騎兵支援前線。

馬援不是去打仗的,是負責去「攻心」的。
為了讓馬援的說服更順利,劉秀也親自前往三輔前沿。

天水軍民知道,這次,東帝劉秀勢在必得。
每個人都應該為自己打算,下一步的出路在哪。

八月,天水諸將再次投降了劉秀。
十月,來歙大破隗囂之子的部隊。

大將王元奔蜀,隗囂之子投降。

隴右終於平定了,馮異,你看見了嗎?

馬援見大局已定,立刻前往冀城與西征軍會合。

西征軍正沉浸在勝利的喜悅中,馬援二話不說,直接找上了來歙。
「現在還不算是真正的勝利,要慎防敵軍來襲。」

來歙知道,馬援是負責勸降組的。
馬援這麼說,莫非……

「是哪個地方假意投降?」來歙問道。

馬援搖了搖頭:「天水諸將別無他意,但金城之外,羌族未必便服。」

中國人在爭天下,可天下不是只有中國人。
趁著天水隴右陷入混亂,周邊的羌族決定來撈點油水。

這套思維,只有邊疆守將能懂。

一旁耿弇登時接話:「馬大夫所言甚是,當年我等在幽州征戰,討平叛賊,匈奴亦是不可不防。」

來歙點了點頭:「諸將可有與羌族征戰經驗?」

眾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皆是不敢接話。
垂手一旁的馬援見眾將無計可施,方道:「西羌之本,出自三苗。其性似匈奴,以力為雄,殺人償死,無它禁令。其兵長在山谷,短於平地,不能持久,而果於觸突,以戰死為吉利,病終為不祥。」

頓了頓,又道:「且羌人堪耐寒苦,今雖將入冬,羌人亦不會消停。反之漢軍人馬於此苦寒之地,只怕難以應戰。」

耿弇道:「雖性似匈奴,但戰法大相逕庭……馬大夫可有妙策?」

馬援點頭道:「若以突騎應之,羌人悍不畏死,難攖其鋒。我天水軍向來……」
說到這裡,馬援臉上不禁微微一紅。

前不久,馬援仍是天水主幹人物,如今卻為敵人獻上自己的專長?

來歙察覺了異狀,擺手道:「馬大夫棄暗投明,乃大義之所向。就算不為我朝,也應為天水百姓著想,出謀劃策,並無不妥。」
諸將連聲稱是,馬援方續道:「打造戰車器具,於平地應戰,是為良策。」

來歙一手支頤:「但這一兩年來,羌族與天水相安無事,天水又為了應付我軍,不再製造戰車器具,改以守城裝具為主。」

馬援道:「正是,故當務之急,便是連夜趕工……羌人,是不會等我們的。」

來歙隨即傳令下去,按馬援提供圖紙施工。
另方面,請耿弇帶領騎兵隊,先行返回長安。

待到攻具數量已足,來歙立刻帶著蓋延馬援等人,往金城進發。

日夜兼程,斥侯先行,果然探得羌族入侵消息。
而在馬援的指揮與規劃下,西征軍順利擊退了首波來襲的羌人。
斬首虜數千人,獲牛羊萬餘頭,穀數十萬斛。

但每個人都知道,跟蠻族之間的戰爭,不會因為這樣就結束。

這一場金城之戰,完全出乎劉秀的意料。
來歙也在報告上寫明,羌人未定,隴西仍不算真正的平服。

而諸將之中,能夠坐鎮此地,重建隴西者,非馬援莫屬。

劉秀並沒有馬上處理這件事。
不論如何,羌人捲土重來的速度不會太快。

還有一些事情,等著劉秀去處理。
那是因為各地戰事激烈,一直被劉秀延宕下來的事。

約莫一年前,劉秀派遣馬援,去封了陰家侯爵。
此事源起於陰麗華的母親跟弟弟陰訢為盜賊所殺。

大哥陰識因而辭官。

劉秀則找來了李通,商議改立陰麗華為后一事。
最終決定先加封陰家男丁未爵者為侯。

這是從漢武帝時代就開始的「貴人受寵」套路。

陰麗華的另一個弟弟陰興知道了,親自去見劉秀,表示推辭。
劉秀只准了不加他的侯,其餘照常辦理。

這只是一個微小的開端。

隨著統一戰爭的進展,劉秀必須思考更多事情。
除了政治民生,親屬的部分他也得考量進去。

建武十年底到十一年初,劉秀一方面開始規劃對蜀戰爭。
另一方面,展開了削藩的動作。

這個時間點不是劉秀挑的,只是剛好,定都洛陽時所封的宗室王過世。
實乃天賜良機。

如果不是一年前就已經有所計劃,劉秀不會應對得如此自然。

事實上,劉秀一開始分封諸王,就是為了架空這些劉氏的兵權。
十年前的神州大陸,那可是隨便一個劉氏都可以跳出來自稱天子的年代。
用封王的方式收攏族人,那可是經濟實惠得多。

但如今,劉秀必須思考天下統一後的治理。
包含皇后。
包含太子。
包含藩王。

關於皇室的這三者,劉秀必須處理。

但詔令一下,想低調也是不可能的。

但任何一個有識之士,都知前朝七國之亂與推恩令。
削王藩,昭示著劉秀對於未來的展望。

以及不遠處的和平。

隨著劉秀改泗水淄川二國為侯,城陽王劉祉在病重之後,也主動向朝廷提出歸為列侯。
政治歸政治,私情歸私情。

劉秀這個人最大的弱點,或許就是太重感情。

他可以對付郭聖通背後的外戚。
也可以收回同族的王位。

但他卻放不下陰麗華的家人,以及大哥劉縯的兒子。

幸好陰麗華非后,陰氏兄弟與劉縯長子劉章也確有才能。
反倒讓劉秀手下眾臣,不至於認為皇帝是殘暴無情之人。

治大國如烹小鮮,行亂世若經危橋。

這一關,劉秀走過去了。
而兩路滅蜀的戰略,也在諸將的努力下成型了……
此篇文章會顯示動態置底廣告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260會員
914內容數
一個業餘歷史讀者。讀各種史書並且寫下心得。 大目標是遍讀二十四史,不過最近正在被其他古書內容吸引。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阿前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建武九年春,劉秀最大的敵人,隗囂走了。 平定了潁川河東之亂的劉秀,返回洛陽,舉辦了盛大的喪禮。爭霸天下,是一條漫長的道路。 有敵人,有朋友。 劉秀逐一擊破敵軍,同時身邊的大將,也一個一個離他而去。 足以依靠的大樹,也即將倒下。 究竟,誰能走到最後,看著天下統一的和平理想實現?
運籌帷幄,終需一戰。 想要拿下天水,最關鍵的關卡,就是近兩百年後鼎鼎有名的「街亭」。 街亭,隸屬於略陽郡。 三國時代,馬謖失守街亭,讓諸葛亮北伐功虧一簣。 諸葛亮為何讓一個沒有足夠實戰經驗的將領來守這關鍵要地? 或許,就是因為在東漢初年,一個本職參軍的文官,成功鎮守了略陽近半年的時間……
在中國地區漫長的歷史中,有著許多決定天下大勢的戰役。 弱者勝強,往往能夠開啟新的和平。 隴關大敗,令劉秀停下了征戰的腳步。新生的漢朝,也因此展開了休養生息的政策。 然而,當驕傲的戰勝方決定趁勝追擊,事情又會如何變化呢? 戰爭,不是只有兵鋒相交。 外交上的角力,在古中國向來稱為:「縱橫之策」!
天水王隗囂設下陷阱,大敗劉秀所派出的西征七將。 西線再次陷入僵持,在劉秀捲土重來之前,必須要有人能夠守住前線。 擔當此大任的,乃是鐵面將軍:祭遵。 鐵面的意思有兩個,第一,祭遵執法公正,鐵面無私。 第二,祭遵出戰,必定戴上懾人的鐵面具。 這是一個什麼樣的武將? 他又要如何為大軍爭取寶貴的時間?
關中降伏,天水王隗囂也決定投降劉秀,受封為西州大將軍。 所有人都知道,隗囂心懷叵測,劉秀豈會不知? 但劉秀決定將計就計,命隗囂為征蜀先鋒,讓他去跟西蜀白帝公孫述鬥個兩敗俱傷。 就在此時,天水大將馬援來降。 計劃橫生變數,而雙方的互相算計,也即將引爆一場驚世決戰……
劉秀想起了與馮異的相會。 原本以為設陣阻擋自己的,會是什麼三頭六臂的老將。 哪裡知道,卻是一個樸實的書生? 還記得那天的大宴,也記得大夥並肩建設洛陽城的畫面。 更記得前往河北,被邯鄲政權追殺的時刻。 馮異總是懂得,總是貼心。 但劉秀總是跟他保持著距離。 害怕這個太聰明的人,會看穿了自己的怯弱……
建武九年春,劉秀最大的敵人,隗囂走了。 平定了潁川河東之亂的劉秀,返回洛陽,舉辦了盛大的喪禮。爭霸天下,是一條漫長的道路。 有敵人,有朋友。 劉秀逐一擊破敵軍,同時身邊的大將,也一個一個離他而去。 足以依靠的大樹,也即將倒下。 究竟,誰能走到最後,看著天下統一的和平理想實現?
運籌帷幄,終需一戰。 想要拿下天水,最關鍵的關卡,就是近兩百年後鼎鼎有名的「街亭」。 街亭,隸屬於略陽郡。 三國時代,馬謖失守街亭,讓諸葛亮北伐功虧一簣。 諸葛亮為何讓一個沒有足夠實戰經驗的將領來守這關鍵要地? 或許,就是因為在東漢初年,一個本職參軍的文官,成功鎮守了略陽近半年的時間……
在中國地區漫長的歷史中,有著許多決定天下大勢的戰役。 弱者勝強,往往能夠開啟新的和平。 隴關大敗,令劉秀停下了征戰的腳步。新生的漢朝,也因此展開了休養生息的政策。 然而,當驕傲的戰勝方決定趁勝追擊,事情又會如何變化呢? 戰爭,不是只有兵鋒相交。 外交上的角力,在古中國向來稱為:「縱橫之策」!
天水王隗囂設下陷阱,大敗劉秀所派出的西征七將。 西線再次陷入僵持,在劉秀捲土重來之前,必須要有人能夠守住前線。 擔當此大任的,乃是鐵面將軍:祭遵。 鐵面的意思有兩個,第一,祭遵執法公正,鐵面無私。 第二,祭遵出戰,必定戴上懾人的鐵面具。 這是一個什麼樣的武將? 他又要如何為大軍爭取寶貴的時間?
關中降伏,天水王隗囂也決定投降劉秀,受封為西州大將軍。 所有人都知道,隗囂心懷叵測,劉秀豈會不知? 但劉秀決定將計就計,命隗囂為征蜀先鋒,讓他去跟西蜀白帝公孫述鬥個兩敗俱傷。 就在此時,天水大將馬援來降。 計劃橫生變數,而雙方的互相算計,也即將引爆一場驚世決戰……
劉秀想起了與馮異的相會。 原本以為設陣阻擋自己的,會是什麼三頭六臂的老將。 哪裡知道,卻是一個樸實的書生? 還記得那天的大宴,也記得大夥並肩建設洛陽城的畫面。 更記得前往河北,被邯鄲政權追殺的時刻。 馮異總是懂得,總是貼心。 但劉秀總是跟他保持著距離。 害怕這個太聰明的人,會看穿了自己的怯弱……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就在隗囂馬上行將入土之時,劉秀在臨走前時囑咐了兩件事。 第一,隗囂這就要死,拿下隴西後,帶兵南擊蜀虜。人苦不知足,既平隴,復望蜀。每一發兵、頭須為白。 這就是著名的「得隴望蜀」的由來了。 劉秀的意思是,我承認我欲望大,得了隴,就趕緊給我望蜀去。 兩百年後,曹老闆在拿下漢中後,面對新生的劉備政
Thumbnail
隗囂在多方叛變的頹勢下上書劉秀,說這次交戰是誤會,大軍突至,諸將有點蒙圈,驚慌失措下自救,我管不了這幫人,大哥您別生氣。 劉秀表現很大度,不僅頂住了諸臣要殺掉他人質兒子的勸諫,還令殺手外交官來歙致書隗囂,再談解放政策:只要投降,還是好同志,必定恢復官位名號! 劉秀還加了一個補充條款:把你二兒子也
Thumbnail
在劉秀隗囂手寫情書兩年後,28年冬,馬援作為革命信使來到了洛陽,第一次見到了劉秀。 劉秀並沒有像公孫述那樣擺足了譜,而是親切握手交談,對馬援說:你遨遊於兩個皇帝之間辛苦了,今天見到你,真好。 馬援在此時說出了那句光武開國時代逼王之王的一句話:「當今之世,非獨君擇臣也,臣亦擇君矣。」 我去公孫述
Thumbnail
繼劉楊、彭寵、鄧奉三個大分量叛變革命後,我們先來整整隊,討論下為啥劉秀的這次「光武中興」,會有這麼多的背叛。 縱觀幾千年的改朝換代,只要是打下來的天下,很少見像劉秀這種一邊打前邊,一邊平後面沒完沒了層出不窮的叛亂的。 而且叛亂的成分包括一方大員、地方豪族、本家心腹、賊寇流民全方位囊括,可謂品種齊
Thumbnail
蓋延掃平粱地之時,劉秀剛剛在宜陽和馮異聯手逼降了漢末第一匪幫赤眉軍,粱地的大量物資得以迅速的支援到了關中的災後重建當中。(「蓋」作為漢人姓氏時,應讀做「葛」,在此小科普下) 還記得我們上一戰中說到的,為啥只有馮異能夠在一撥撥流賊拿長安當公共汽車後重新扶起來千瘡百孔的帝國故都嗎? 因為後面劉秀源源
Thumbnail
馮異、寇恂呈報戰果,劉秀大笑:我就知道寇子翼沒問題! 將領們紛紛向劉秀祝賀,趁此機會第一次集體請求劉秀即皇帝位。 劉秀表示:不行! 馬武勸諫道: 「大王雖然謙虛退讓,可是皇家祭廟跟天地祭壇,託付給誰?最好請先定尊位,再行征伐,尊號如果不早日確定,咱們這打了半天,到底誰是盜,誰是匪?」 劉秀道
Thumbnail
赤眉離開黃河南岸後,劉秀對這股力量的最終方向異常敏感,當得知赤眉開始西行後,劉秀準確的做出了判斷。 劉玄完了。 其實劉玄完蛋是早晚的事,這個劉秀看的比較清楚,劉秀更關心的是,劉玄完蛋後,他所占領的兩座古都,尤其是關中的歸屬。 去長安留過學的劉秀知道這座古都的政治信號,再加上關中的沃野千里與四塞
Thumbnail
話說幾個月前,薊城混亂逃亡之際,耿弇與劉秀跑丟了,劉秀失去了北境門票向南逃竄,實際上,他不知道,也許直接逃亡北境就不會有後面的那麼多狼狽了。 因為,北境最關鍵的上谷和漁陽中,不僅僅只有愣頭青的耿弇一個人力挺他。 有幾個深思熟慮的北境關鍵人物同樣也選擇了劉秀而不是咋咋呼呼的暴發戶王朗。 上谷郡的
Thumbnail
劉秀在信都第一次代表大會上發言:「如今信陽勢單力薄,咱們應該一起投奔城頭子路、力子都(山東匪幫集團,規模大,二十多萬)那去,大家看怎樣呢?」 劉秀對此時自己的處境極不自信,因為信都在冀州諸郡中算是滄海一孤舟了。 為啥說要投奔山東大哥們去呢? 因為信都對面就是黃河。 為啥趙國劉林那貨鼓動掘開黃
Thumbnail
劉演有三個姐妹和兩個兄弟,劉仲和劉秀。 姐妹們和劉仲就不提了,很快他們就將被大哥連累死,大人物的兄弟姐妹們往往都是很倒霉的。 但也有命硬的,比如他三弟,劉秀。 劉秀這輩子的命運可以用一個大寫的「硬」字來概括,後面我們將逐一展開他的神奇人生。 西漢建平元年(公元前6年),劉秀出生於濟陽縣。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就在隗囂馬上行將入土之時,劉秀在臨走前時囑咐了兩件事。 第一,隗囂這就要死,拿下隴西後,帶兵南擊蜀虜。人苦不知足,既平隴,復望蜀。每一發兵、頭須為白。 這就是著名的「得隴望蜀」的由來了。 劉秀的意思是,我承認我欲望大,得了隴,就趕緊給我望蜀去。 兩百年後,曹老闆在拿下漢中後,面對新生的劉備政
Thumbnail
隗囂在多方叛變的頹勢下上書劉秀,說這次交戰是誤會,大軍突至,諸將有點蒙圈,驚慌失措下自救,我管不了這幫人,大哥您別生氣。 劉秀表現很大度,不僅頂住了諸臣要殺掉他人質兒子的勸諫,還令殺手外交官來歙致書隗囂,再談解放政策:只要投降,還是好同志,必定恢復官位名號! 劉秀還加了一個補充條款:把你二兒子也
Thumbnail
在劉秀隗囂手寫情書兩年後,28年冬,馬援作為革命信使來到了洛陽,第一次見到了劉秀。 劉秀並沒有像公孫述那樣擺足了譜,而是親切握手交談,對馬援說:你遨遊於兩個皇帝之間辛苦了,今天見到你,真好。 馬援在此時說出了那句光武開國時代逼王之王的一句話:「當今之世,非獨君擇臣也,臣亦擇君矣。」 我去公孫述
Thumbnail
繼劉楊、彭寵、鄧奉三個大分量叛變革命後,我們先來整整隊,討論下為啥劉秀的這次「光武中興」,會有這麼多的背叛。 縱觀幾千年的改朝換代,只要是打下來的天下,很少見像劉秀這種一邊打前邊,一邊平後面沒完沒了層出不窮的叛亂的。 而且叛亂的成分包括一方大員、地方豪族、本家心腹、賊寇流民全方位囊括,可謂品種齊
Thumbnail
蓋延掃平粱地之時,劉秀剛剛在宜陽和馮異聯手逼降了漢末第一匪幫赤眉軍,粱地的大量物資得以迅速的支援到了關中的災後重建當中。(「蓋」作為漢人姓氏時,應讀做「葛」,在此小科普下) 還記得我們上一戰中說到的,為啥只有馮異能夠在一撥撥流賊拿長安當公共汽車後重新扶起來千瘡百孔的帝國故都嗎? 因為後面劉秀源源
Thumbnail
馮異、寇恂呈報戰果,劉秀大笑:我就知道寇子翼沒問題! 將領們紛紛向劉秀祝賀,趁此機會第一次集體請求劉秀即皇帝位。 劉秀表示:不行! 馬武勸諫道: 「大王雖然謙虛退讓,可是皇家祭廟跟天地祭壇,託付給誰?最好請先定尊位,再行征伐,尊號如果不早日確定,咱們這打了半天,到底誰是盜,誰是匪?」 劉秀道
Thumbnail
赤眉離開黃河南岸後,劉秀對這股力量的最終方向異常敏感,當得知赤眉開始西行後,劉秀準確的做出了判斷。 劉玄完了。 其實劉玄完蛋是早晚的事,這個劉秀看的比較清楚,劉秀更關心的是,劉玄完蛋後,他所占領的兩座古都,尤其是關中的歸屬。 去長安留過學的劉秀知道這座古都的政治信號,再加上關中的沃野千里與四塞
Thumbnail
話說幾個月前,薊城混亂逃亡之際,耿弇與劉秀跑丟了,劉秀失去了北境門票向南逃竄,實際上,他不知道,也許直接逃亡北境就不會有後面的那麼多狼狽了。 因為,北境最關鍵的上谷和漁陽中,不僅僅只有愣頭青的耿弇一個人力挺他。 有幾個深思熟慮的北境關鍵人物同樣也選擇了劉秀而不是咋咋呼呼的暴發戶王朗。 上谷郡的
Thumbnail
劉秀在信都第一次代表大會上發言:「如今信陽勢單力薄,咱們應該一起投奔城頭子路、力子都(山東匪幫集團,規模大,二十多萬)那去,大家看怎樣呢?」 劉秀對此時自己的處境極不自信,因為信都在冀州諸郡中算是滄海一孤舟了。 為啥說要投奔山東大哥們去呢? 因為信都對面就是黃河。 為啥趙國劉林那貨鼓動掘開黃
Thumbnail
劉演有三個姐妹和兩個兄弟,劉仲和劉秀。 姐妹們和劉仲就不提了,很快他們就將被大哥連累死,大人物的兄弟姐妹們往往都是很倒霉的。 但也有命硬的,比如他三弟,劉秀。 劉秀這輩子的命運可以用一個大寫的「硬」字來概括,後面我們將逐一展開他的神奇人生。 西漢建平元年(公元前6年),劉秀出生於濟陽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