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武傳奇:關中降伏】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0 分鐘

馮異可不是一個傻瓜。
早在劉秀稱帝之前,他就曾經經歷過陣前獨斷,引起劉秀懷疑的故事。

被劉秀派遣西征後,歷經三年,披荊斬棘,終於安定了關中……
馮異豈會不防劉秀再次起疑?

在與蜀軍的戰役告一段落後,馮異就上書朝廷,希望能夠轉調回去,換人來治理關中三輔一帶。

但劉秀不許。
當然了,這時候劉秀手下大將,只有在關中三輔臭名昭著的鄧禹有空。
要是做出這樣的調動,是嫌關中三輔叛得還不夠嗎?

然而,當劉秀收到三輔官員上表,言馮異自稱咸陽王,專制關中,威權至重,百姓歸心的時刻,心情可說是無比複雜。
前不久,才遭遇了龐萌反叛。

劉秀對於該不該信任一個人,該如何信任一個人,開始感覺有些拿捏不準了。

「放心吧,馮異沒那麼蠢。」
鄧禹笑著說。

自己沒辦法下判斷,那就跟夥伴們一起吧。
劉秀找來了鄧禹吳漢,商議該當如何處置咸陽王。

但兩人一看報告,都是笑了。

吳漢道:「大樹將軍若真心要反,我等必是見到他兵臨洛陽,方會知曉。」
劉秀不明所以,有些氣悶:「待到兵臨城下,自是鐵證如山,還需要找你們來討論?」

鄧禹連忙正了神色,道:「大司馬的意思是,馮異用兵嚴謹,若說專制威權,那是合他性子……不過,自然不會有人能夠上書說他要造反了。」
吳漢點點頭道:「是啊,馮異辦事,我等往往事後方知。面對敵人,他是絲毫不會放鬆,若是計劃與皇上為敵,這樣的舉動也太過草率。」

劉秀大致明白了兩人的意思,但仍是不能放心:「事出必有因,此人若是誣告馮異,難道不懼王法?」

吳漢跟鄧禹對看了一眼,沒有想到,劉秀跟馮異之間的心結,竟是如此之深?
鄧禹正尋思著該如何措辭,吳漢先一步起身,下跪。

「吳漢自請軍法處分。」

劉秀一皺眉:「鬧哪一齣來著。」
鄧禹知機,咳了兩聲:「法無常勢啊,皇上……今日馮異治軍,違令者死。大司馬治軍,只要能得勝,細節無傷大雅。」

吳漢磕了一個頭,續道:「正因為害怕王法會治到他,所以才要您把大樹將軍換掉……真正守法守紀的士兵,哪個不是投向大樹之下?」

劉秀支頤道:「所以,此人是怕貪贓枉法之舉,被馮異逮到,才先發制人?」
鄧禹也跟著跪在吳漢身旁,道:「微臣沒有證據,但若往最壞的方向想,說不定,他才是想要自稱『咸陽王』的那個,只是在馮將軍治下,無隙可趁罷了。」

劉秀閉起了眼,思索了片刻,方睜眼道:「都起來吧,依你二人之見,此事該當如何?」

鄧禹起身,緩道:「此人不可不防,大樹將軍也不可盡信。」
吳漢聞言瞪大了眼,這鄧禹怎麼馬上又變了?

鄧禹不去理他,續道:「以微臣之見,皇上不如將此奏摺轉送馮將軍。」

劉秀先是一愣,隨即點頭:「是了,若馮異心裡有鬼,定除此人……一旦下手,證據可是確鑿。」
吳漢霍然起身:「若是沒有呢?」

劉秀不答,看向鄧禹。
鄧禹只是淡淡道:「不論如何,總是揪得出誰是咸陽內鬼,不是嗎?」

他需要給劉秀的,只是最有利的做法。
而能幫馮異的,也只有這麼多了……

建武六年。

新年到來,洛陽城籠罩在一片歡天喜地的氣氛當中。
原本的歲首是十月,直到漢武帝改變了曆法。

雄才大略的武帝,也曾經歷過這樣的困難嗎?

東方大定,四海來歸。
如今,劉秀政權自稱為漢,已經受到了神州大陸的肯定。

劉秀獨自坐在斗室中,細細讀著馮異的回信。
「臣本諸生,遭遇受命之會,充備行伍,過蒙恩私,位大將,爵通侯,受任方面,以立微功,皆自國家謀慮,愚臣無所能及。」

劉秀想起了當年在父城外的相會。
原本以為設陣阻擋自己的,會是什麼三頭六臂,高大威猛的老將。

哪裡知道,卻是一個樸實的書生?

就是這樣一個貌不驚人的年輕人,帶來了一票弟兄,在自己失去兄長,單身赴任司隸校尉的時候來到。
劉秀還記得父城那天的大宴,也記得大夥並肩建設洛陽城的畫面。

更記得前往河北,被邯鄲政權追殺的時刻。
河北的冬天,是劉秀人生中最寒冷的記憶。

大家都沒有飯吃,只有馮異端來了一碗熱騰騰的豆粥。

喝著熱粥,看著馮異忙著抱來薪柴,鄧禹點火,劉秀的心,漸漸暖了起來。

馮異總是知道,總是貼心。
但劉秀總是跟他保持著距離。

害怕這個太聰明的人,看穿了自己的怯弱。

「臣伏自思惟:以詔敕戰攻,每輒如意;時以私心斷決,未嘗不有悔。國家獨見之明,久而益遠,乃知『性與天道,不可得而聞也』。」

撫摸著竹簡上的字跡,劉秀彷彿看見,徹夜寫下這篇奏章的馮異,那微微顫抖的雙肩。
原來,他也一樣會害怕。
一樣有脆弱的時刻。

不是劉秀帶著大家走到這裡,也不是馮異在前頭排除一切困難。
我們,只是在這亂世中互相依靠。

「當兵革始起,擾攘之時,豪傑競逐,迷惑千數。臣以遭遇,託身聖明,在傾危溷殽之中,尚不敢過差,而況天下平定,上尊下卑,而臣爵位所蒙,巍巍不測乎?」

而世界,終將你我分出尊卑。
讓你我看不見彼此的真心。

「誠冀以謹敕,遂自終始。見所示臣章,戰慄怖懼。伏念明主知臣愚性,固敢因緣自陳。」

我,真的懂你嗎?
劉秀不禁自問。

世界上,又有誰能夠真正的去了解另一個人?

或許,只有當其中一方放下防備,低下頭,人們才能真正站在一起吧。

劉秀深深的嘆了一口氣,提筆寫下:「將軍之於國家,義為君臣,恩猶父子。當無所懼,盡忠而已。」
刻字……明天再叫人來吧。

但天亮之後,劉秀還是修改了最後兩句:「何嫌何疑,而有懼意?」
尊卑,還是得分。

你若不能永遠在我底下,國不成國,家不成家。

新年過完,馮異真的兵臨洛陽城下了。

許多公卿不認得馮異,只道敵軍來襲。
劉秀什麼也沒說,下令敞開城門相迎。

馮異赤裸著上身,背著荊條,獨自入城。
負荊,請罪。

劉秀則是走上前去,親自取下了荊條,對著百官公卿、城民百姓大聲宣布:
「他,是朕河北起義時,最重要的夥伴!為了朕披荊斬棘,平定關中,如今凱旋而歸!」

原本看不懂是演哪齣的洛陽百姓,頓時爆出了巨大的歡呼聲。

喧鬧聲中,劉秀輕輕的拍了拍馮異的肩膀。
「我從來沒有忘記過,那碗熱騰騰的豆粥。」

馮異磕頭道:「您該記得的,是那個冬天,您如何站起來……而我,也從來沒有忘記過,我的一切,都是您所賜予的。」

再也回不到過去。
如今,只能向前。

劉秀望著馮異來時的西方。
距離恢復大漢榮光,只剩朔方與巴蜀未定。

朔方郡,已經是送給匈奴議和的禮物了。
劉秀知道,跟匈奴之間,不存在真正的和平。

但他需要的是時間。
即使是武帝,也不能在這樣百廢待舉的情況下,征討匈奴。

一邊要重新恢復制度,讓百姓重建家園。
另一邊……

「攻蜀的計劃,已備妥了嗎?」

馮異入城已有數日,這天,馮異換上儒生朝服,前往覲見劉秀。
隨馮異而來的,是三大車的竹簡卷宗。
內裡記載的,則是關中三輔地區的兵力部署與敵軍動態。

民生戶口的報告,另外送往尚書台了。

馮異靜靜待在一旁,等劉秀閱覽完畢。
劉秀越看,就覺得越是佩服馮異。

關中諸將,幾乎都是鎮守原地。
手中兵馬,更是有增無減。

但原本的將軍、校尉,一個個變成了縣長縣令。

他們仍有足夠的自治權,兵力。
但真正的兵權,卻已轉移到大漢手中……更精確的說,在馮異返回之前,是在馮異的手中。

若劉秀當時真因奏章,辦了馮異,關中諸將只怕立刻就會奪回兵權。
到時,即使再派任新的三輔首長,也只是被架空的傀儡。

綜觀旗下諸將,只怕除了寇恂,無人能與馮異比肩。

除了馮異的整理記錄,每個地方也附上了當地首長對於「攻蜀」的看法。
基本上就是一致贊同。

當然啦,雖說在關中一城一縣據地為王,投降劉秀之後治權仍不變。
但關中諸將多得是想想再步步高升,榮華富貴。

真的組織人民百姓以自衛,再找機會回歸有效政府的「正義之士」,到底是少數。

大家買進劉秀的時間,是晚了。
但南方巴蜀,仍有可為。

馮異自然也清楚關中諸將的想法,要他們各寫報告,有個盼頭。
至少,在劉秀的決策傳回關中之前,這些人不會選擇反叛。

然而,當劉秀拋出問題時,馮異卻答:「入蜀,非可為也。」

劉秀笑了:「隗囂?」

馮異拱手道:「西州大將軍動作頻繁,多有使者進出,且厲兵秣馬……微臣吃不準所為何事。」
劉秀點了點頭,道:「你能注意到他別有所圖,就已不負所託。」

「至於隗囂到底在打什麼主意,他不說,我們就讓他說……入蜀之戰的先鋒,就交給隗囂吧。」

這已經不是劉秀第一次打算試探隗囂了。
當隗囂協助馮異打退陳倉蜀軍時,劉秀就去信致意。

不是詔書。

劉秀更在信中表示,之後可以為兄弟之意,私下通信即可。
就跟對待竇融差不多的手法。

當時,劉秀最主要是一邊安撫西州,一邊試試他們是否會趁隙出兵。

後來,劉秀就跟隗囂討論攻蜀。
但隗囂卻藉詞三輔未平,劉文伯不時寇邊,未宜謀蜀。

如今,關東太平,三輔已定。
關中諸將的意向,不能再壓,入蜀勢在必行。

隗囂若願配合為先鋒,那自是別無二心。
否則,入蜀漢軍,定會腹背受敵。

計議已定,劉秀便命馮異回轉三輔,調遣兵馬。

望著馮異離去的身影,劉秀的眼中,彷彿已經可以看見天下一統的美好光景。

「兩百年前,白帝之子為赤帝之子所殺……今天,結局仍會一樣!」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阿前的沙龍
280會員
926內容數
一個業餘歷史讀者。讀各種史書並且寫下心得。 大目標是遍讀二十四史,不過最近正在被其他古書內容吸引。
阿前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1/09/11
【光武傳奇】的演義篇章,就到這裡結束了。 四十五回,十六萬字。 突然的完結。 我想要不透過我的文字,來呈現出「統一天下」這件事的荒謬感。 犧牲,屠殺,空虛。 一切都沒有變得比較好,從來不會比較好。 不管統一的是秦始皇,劉秀,或是晉武帝司馬炎。 希望有興趣的你,能陪著我一起繼續往未來前進。
2021/09/11
【光武傳奇】的演義篇章,就到這裡結束了。 四十五回,十六萬字。 突然的完結。 我想要不透過我的文字,來呈現出「統一天下」這件事的荒謬感。 犧牲,屠殺,空虛。 一切都沒有變得比較好,從來不會比較好。 不管統一的是秦始皇,劉秀,或是晉武帝司馬炎。 希望有興趣的你,能陪著我一起繼續往未來前進。
2021/09/10
來到歷史之壁的面前,不需要太多裝飾。 即使我們每次都希望關羽能夠逃出生天,希望茱麗葉不要錯過羅密歐。 劉秀終將一統天下。 最後要留給大家的,只是一個問題:劉秀成功了,他會是一個好皇帝嗎? 好或不好的定義是什麼呢?一個皇帝能做的又是什麼呢? 當我們總是把功過歸於領袖,那麼歷史將永遠不會讓我們學到教訓。
Thumbnail
2021/09/10
來到歷史之壁的面前,不需要太多裝飾。 即使我們每次都希望關羽能夠逃出生天,希望茱麗葉不要錯過羅密歐。 劉秀終將一統天下。 最後要留給大家的,只是一個問題:劉秀成功了,他會是一個好皇帝嗎? 好或不好的定義是什麼呢?一個皇帝能做的又是什麼呢? 當我們總是把功過歸於領袖,那麼歷史將永遠不會讓我們學到教訓。
Thumbnail
2021/09/09
前進!前進! 天下一統,只餘成蜀。 可惜,此時能出征的大將,已經屈指可數。 除了先逝的,更多人需要擔負起鎮守地方之責。 創業維艱,守成更是不易。 蛇無頭不行,擒賊,自是要先擒王! 漢軍兵分兩路,直指成都,但不幸的是,對方,更了解這句話的真意……
Thumbnail
2021/09/09
前進!前進! 天下一統,只餘成蜀。 可惜,此時能出征的大將,已經屈指可數。 除了先逝的,更多人需要擔負起鎮守地方之責。 創業維艱,守成更是不易。 蛇無頭不行,擒賊,自是要先擒王! 漢軍兵分兩路,直指成都,但不幸的是,對方,更了解這句話的真意……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犧牲了親密的戰友,更堅定劉秀打造太平盛世之心。 前漢方立之時,分封諸王對王朝造成了很大的威脅。 原本打算把希望寄託在雲台二十八將上,但人世無常。 劉秀決定,先行動手,消滅未來可能的危險。 然而,一個弄不好,三分天下有其二的他,也可能再次陷入分裂的窘境……
Thumbnail
犧牲了親密的戰友,更堅定劉秀打造太平盛世之心。 前漢方立之時,分封諸王對王朝造成了很大的威脅。 原本打算把希望寄託在雲台二十八將上,但人世無常。 劉秀決定,先行動手,消滅未來可能的危險。 然而,一個弄不好,三分天下有其二的他,也可能再次陷入分裂的窘境……
Thumbnail
建武九年春,劉秀最大的敵人,隗囂走了。 平定了潁川河東之亂的劉秀,返回洛陽,舉辦了盛大的喪禮。爭霸天下,是一條漫長的道路。 有敵人,有朋友。 劉秀逐一擊破敵軍,同時身邊的大將,也一個一個離他而去。 足以依靠的大樹,也即將倒下。 究竟,誰能走到最後,看著天下統一的和平理想實現?
Thumbnail
建武九年春,劉秀最大的敵人,隗囂走了。 平定了潁川河東之亂的劉秀,返回洛陽,舉辦了盛大的喪禮。爭霸天下,是一條漫長的道路。 有敵人,有朋友。 劉秀逐一擊破敵軍,同時身邊的大將,也一個一個離他而去。 足以依靠的大樹,也即將倒下。 究竟,誰能走到最後,看著天下統一的和平理想實現?
Thumbnail
劉秀想起了與馮異的相會。 原本以為設陣阻擋自己的,會是什麼三頭六臂的老將。 哪裡知道,卻是一個樸實的書生? 還記得那天的大宴,也記得大夥並肩建設洛陽城的畫面。 更記得前往河北,被邯鄲政權追殺的時刻。 馮異總是懂得,總是貼心。 但劉秀總是跟他保持著距離。 害怕這個太聰明的人,會看穿了自己的怯弱……
Thumbnail
劉秀想起了與馮異的相會。 原本以為設陣阻擋自己的,會是什麼三頭六臂的老將。 哪裡知道,卻是一個樸實的書生? 還記得那天的大宴,也記得大夥並肩建設洛陽城的畫面。 更記得前往河北,被邯鄲政權追殺的時刻。 馮異總是懂得,總是貼心。 但劉秀總是跟他保持著距離。 害怕這個太聰明的人,會看穿了自己的怯弱……
Thumbnail
在寒冷的北方,不是誰都能熬過冬季。 而率先站起來的小草,宣示著新的季節到來。 彭寵相信,熬過最困難的時刻,自己即將帶領整個幽州……不,彭寵的目光看向南方。 還要加上冀州,整個河北的春天,將因我而來。 不是劉秀。 中央政府說,這是一場叛亂。 但對當時的人們,對叛軍們而言,什麼,才是正義?
Thumbnail
在寒冷的北方,不是誰都能熬過冬季。 而率先站起來的小草,宣示著新的季節到來。 彭寵相信,熬過最困難的時刻,自己即將帶領整個幽州……不,彭寵的目光看向南方。 還要加上冀州,整個河北的春天,將因我而來。 不是劉秀。 中央政府說,這是一場叛亂。 但對當時的人們,對叛軍們而言,什麼,才是正義?
Thumbnail
關中征討戰,大司徒鄧禹失敗了。 「你先從大司徒的位置上退下來休息一陣子吧。」 劉秀走向露臺,抬起了頭:「我們每個人可以看到一點,可以做到一些……能夠相信別人,才能贏得最後的勝利。」 轉過身來,劉秀輕聲而堅定的說:「而我,相信你們。」 接替者,是軍中人稱大樹將軍,最可靠的男人:馮異!
Thumbnail
關中征討戰,大司徒鄧禹失敗了。 「你先從大司徒的位置上退下來休息一陣子吧。」 劉秀走向露臺,抬起了頭:「我們每個人可以看到一點,可以做到一些……能夠相信別人,才能贏得最後的勝利。」 轉過身來,劉秀輕聲而堅定的說:「而我,相信你們。」 接替者,是軍中人稱大樹將軍,最可靠的男人:馮異!
Thumbnail
天下大亂,群雄割據。 劉秀起義軍以抗暴亂,陣營底下,也是派系林立。 一邊要對付關東天子劉永,正需人出謀劃策之際,鄧禹卻不在身旁。 此刻,劉秀想起了鄧禹對某人的評價。 那人慎謀能斷,膽大心細,絕對是解決問題的最佳幫手。 問題是,劉秀不能確定,這個人值不值得信任? 一把利劍,可以殺敵。 也能,傷己……
Thumbnail
天下大亂,群雄割據。 劉秀起義軍以抗暴亂,陣營底下,也是派系林立。 一邊要對付關東天子劉永,正需人出謀劃策之際,鄧禹卻不在身旁。 此刻,劉秀想起了鄧禹對某人的評價。 那人慎謀能斷,膽大心細,絕對是解決問題的最佳幫手。 問題是,劉秀不能確定,這個人值不值得信任? 一把利劍,可以殺敵。 也能,傷己……
Thumbnail
劉秀初到河北,便即加入的鄧禹,沒有一開始就叫劉秀稱王稱霸。 只是留了一個伏筆,跟劉秀說他還不足以平定天下。 一個沒有大志的人,你硬推著他上台,他定要跟你機機歪歪。 相反的,你說了他不行,他反而要追著你問自己哪裡不行了。 鄧禹成功的點燃了劉秀的雄心。 但論戰功絕對不算漂亮的鄧禹,為何能成為雲台第一?
Thumbnail
劉秀初到河北,便即加入的鄧禹,沒有一開始就叫劉秀稱王稱霸。 只是留了一個伏筆,跟劉秀說他還不足以平定天下。 一個沒有大志的人,你硬推著他上台,他定要跟你機機歪歪。 相反的,你說了他不行,他反而要追著你問自己哪裡不行了。 鄧禹成功的點燃了劉秀的雄心。 但論戰功絕對不算漂亮的鄧禹,為何能成為雲台第一?
Thumbnail
劉秀爭霸天下的念頭,正式開始萌芽。 推動他的不是別人,正是後來「雲台二十八將」之首,鄧禹。 「憑你,還不足以平定天下。」 不需要費盡唇舌,只要這麼一句,鄧禹就成功挑起了劉秀的不服輸心理。 然而,正欲自立的河北群雄,面對劉秀等招安大使,早已備妥了狙殺計劃。 一樁簡單任務,反將掀起新一波的戰火……
Thumbnail
劉秀爭霸天下的念頭,正式開始萌芽。 推動他的不是別人,正是後來「雲台二十八將」之首,鄧禹。 「憑你,還不足以平定天下。」 不需要費盡唇舌,只要這麼一句,鄧禹就成功挑起了劉秀的不服輸心理。 然而,正欲自立的河北群雄,面對劉秀等招安大使,早已備妥了狙殺計劃。 一樁簡單任務,反將掀起新一波的戰火……
Thumbnail
王莽伏誅,更始帝取而代之。 可世界從來不是玩遊戲:新莽部隊仍據有洛陽,與各路義軍鏖戰。長安更傳來申屠建無法服眾,三輔大亂的消息。 綠林軍雖然表面聲勢大好。底下也是波濤洶湧。 身為綠林軍的領袖,更始帝等人連從荊州前往長安都不敢……他們,需要一個能服眾,有膽氣的先鋒使者。 於是,大家想起了劉秀……
Thumbnail
王莽伏誅,更始帝取而代之。 可世界從來不是玩遊戲:新莽部隊仍據有洛陽,與各路義軍鏖戰。長安更傳來申屠建無法服眾,三輔大亂的消息。 綠林軍雖然表面聲勢大好。底下也是波濤洶湧。 身為綠林軍的領袖,更始帝等人連從荊州前往長安都不敢……他們,需要一個能服眾,有膽氣的先鋒使者。 於是,大家想起了劉秀……
Thumbnail
正當劉秀召集了豫州兵馬,日夜兼程趕往昆陽的途中,宛城被綠林軍攻破了。 更始帝大搖大擺的入宛,以為都城,開始大封功臣。 正歡欣鼓舞間,五威將軍李軼送來戰報:昆陽大破新軍,以劉秀為首功。 群臣歡聲雷動,但更始帝劉玄卻暗暗的皺起了眉頭。 一場翻版鴻門宴,隨之揭開了序幕……英雄將逝,新的英雄,將要登場。
Thumbnail
正當劉秀召集了豫州兵馬,日夜兼程趕往昆陽的途中,宛城被綠林軍攻破了。 更始帝大搖大擺的入宛,以為都城,開始大封功臣。 正歡欣鼓舞間,五威將軍李軼送來戰報:昆陽大破新軍,以劉秀為首功。 群臣歡聲雷動,但更始帝劉玄卻暗暗的皺起了眉頭。 一場翻版鴻門宴,隨之揭開了序幕……英雄將逝,新的英雄,將要登場。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