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眼案,有讓我們的眼睛睜開嗎?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近期的屏東女店員挖眼案,又讓有精神疾病的犯人受到的矚目,但這次新聞熱度又會多久呢?又有多少人在這件事過後,還依然關心這類案件的始末,從我有記憶開始的捷運隨機殺人的鄭捷、小燈泡事件的王景玉、刺殺鐵路警察李承翰的鄭再由及很多大大小小相似的社會案件,除了鄭捷在輿論下,很快的伏法,但其他大多嫌犯都以有教化可能,或有精神疾病等理由,被判無期徒刑,先不論這些人死刑與否,我比較想了解的,是什麼讓他們變成這樣。

「這些神經病就是要被關到死」、「保護那些神經病的人權,那被殺死的人權在哪」、「殺人就該償命」,這大概是大眾對於上述嫌犯被判刑之後的反應,多年以前,我也是這般義憤填膺,但在看過我們與惡的距離後,讓我重新審思了這些患有思覺失調症的犯人,他們真的是想變成這樣嗎?他們是不是也很努力的對抗腦裡的另一個聲音,卻無能為力?而到底是什麼讓他們變成如此?因自己的專業並非在這,目前也沒一個肯定的答案,但我明顯感受到,當這個社會讓人活得越辛苦,隨機殺人、暴力事件就層出不窮,不過究竟是如何,還得專家去研究,所以死刑或許是可以警惕世人,讓家屬解氣的一件事,可我也贊成有專家所以提的,要去了解犯人背後的故事,才能從中記取教訓,預防類似人及事再度發生。

這個事故會被人記得多久,我們什麼時候,可以從憤怒中脫離,去了解整件事。希望女店員所損傷的眼珠,能讓大眾把眼睛睜亮,去思考非表面上所看到的東西。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Noki寫寫
22會員
41內容數
分享各個國籍的影集、電影,以及NOKI喜歡的藝人團體,也許是不專業分享,但分享的是正向能量
Noki寫寫的其他內容
2021/11/09
10月國慶連假後的那一周,發生了兩起不幸的事故—高雄的城中城大火及新北的虎豹潭溺水意外,這兩起看起來毫無關聯的,但都顯示了政府在某部分的疏漏及需改善的地方,水火確實無情,但如果能在人為可以注意的地方稍加留心,或許就能避免悲劇的發生。
Thumbnail
2021/11/09
10月國慶連假後的那一周,發生了兩起不幸的事故—高雄的城中城大火及新北的虎豹潭溺水意外,這兩起看起來毫無關聯的,但都顯示了政府在某部分的疏漏及需改善的地方,水火確實無情,但如果能在人為可以注意的地方稍加留心,或許就能避免悲劇的發生。
Thumbnail
2021/11/07
10月國慶連假後的那一周,發生了兩起不幸的事故—高雄的城中城大火及新北的虎豹潭溪水暴漲事件,這兩起看起來毫無關聯的,但都顯示了政府在某部分的疏漏及需改善的地方,水火確實無情,但如果能在人為可以注意的地方稍加留心,或許就能避免悲劇的發生。
Thumbnail
2021/11/07
10月國慶連假後的那一周,發生了兩起不幸的事故—高雄的城中城大火及新北的虎豹潭溪水暴漲事件,這兩起看起來毫無關聯的,但都顯示了政府在某部分的疏漏及需改善的地方,水火確實無情,但如果能在人為可以注意的地方稍加留心,或許就能避免悲劇的發生。
Thumbnail
2021/10/10
中華民國,生日快樂。
Thumbnail
2021/10/10
中華民國,生日快樂。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2021年9月26日,屏東發生一起襲擊案,一位超商店員在勸導消費者戴口罩時,遭到臉部襲擊、雙眼受傷,而隨後報導揭露加害人有精神病史,並曾有過往傷人事件。消息一出,使得部分民眾感到恐慌,針對精神疾病當事人的不信任感提升。
Thumbnail
2021年9月26日,屏東發生一起襲擊案,一位超商店員在勸導消費者戴口罩時,遭到臉部襲擊、雙眼受傷,而隨後報導揭露加害人有精神病史,並曾有過往傷人事件。消息一出,使得部分民眾感到恐慌,針對精神疾病當事人的不信任感提升。
Thumbnail
去年12月就發生兩起精神疾病患者弒母的家庭悲劇,諸如此類的案件引發社會恐慌,大眾擔憂精神障礙者都是「不定時炸彈」,政府甚至因此修法將延長精障者受刑人的監護處分,形同「加強隔離」,然而卻未思解決問題的根源。
Thumbnail
去年12月就發生兩起精神疾病患者弒母的家庭悲劇,諸如此類的案件引發社會恐慌,大眾擔憂精神障礙者都是「不定時炸彈」,政府甚至因此修法將延長精障者受刑人的監護處分,形同「加強隔離」,然而卻未思解決問題的根源。
Thumbnail
希望女店員所損傷的眼珠,能讓大眾把眼睛睜亮,去思考非表面上所看到的東西。
Thumbnail
希望女店員所損傷的眼珠,能讓大眾把眼睛睜亮,去思考非表面上所看到的東西。
Thumbnail
蔡英文多年前曾寫下卡片, 還表示會還小燈泡公道,但這麼多年過去「公道又在哪裡?」
Thumbnail
蔡英文多年前曾寫下卡片, 還表示會還小燈泡公道,但這麼多年過去「公道又在哪裡?」
Thumbnail
看完紀錄片 #我的兒子是死刑犯 ,導演李家驊紀錄並訪談了台灣幾個死刑犯事件出發,從家屬、律師的訪談角度出發,更有震驚社會離我們非常近的鄭捷事件,我想起了那年我看《我們與惡的距離》的感受,非常不同,沒有戲劇與人物的刻畫,真實報導、家屬、犯罪的監視錄影畫面,感受到更深的負面與更無奈的情緒。
Thumbnail
看完紀錄片 #我的兒子是死刑犯 ,導演李家驊紀錄並訪談了台灣幾個死刑犯事件出發,從家屬、律師的訪談角度出發,更有震驚社會離我們非常近的鄭捷事件,我想起了那年我看《我們與惡的距離》的感受,非常不同,沒有戲劇與人物的刻畫,真實報導、家屬、犯罪的監視錄影畫面,感受到更深的負面與更無奈的情緒。
Thumbnail
鐵路殺警案引起了社會大眾關注和輿論。大部分的民眾對於後續判決感到不滿,而診斷鄭男為思覺失調症患者的醫師也受許多輿論抨擊;相反地,仍有些人相信醫師判斷,因此法院的無罪判決合情合理。 接下來,我將會透過這篇報導,讓大家了解有罪方和無罪方的看法,同時讓讀者反思自己對這起事件的想法是否太過草率。
Thumbnail
鐵路殺警案引起了社會大眾關注和輿論。大部分的民眾對於後續判決感到不滿,而診斷鄭男為思覺失調症患者的醫師也受許多輿論抨擊;相反地,仍有些人相信醫師判斷,因此法院的無罪判決合情合理。 接下來,我將會透過這篇報導,讓大家了解有罪方和無罪方的看法,同時讓讀者反思自己對這起事件的想法是否太過草率。
Thumbnail
(圖片來源:Pexel) 前言 2020年的臺灣似乎並不平靜,除了新型冠狀病毒造成人心惶惶,四月以來,一連串的司法判決不斷掀起討論。 4月15日,內湖隨機殺人事件(小燈泡案)王玉景以無期徒刑定讞;4月29日台中牙醫命案的賴亞生二審維持無期徒刑;4月30日,嘉義鐵路殺警案的鄭嫌判決無罪併強制就醫五年。
Thumbnail
(圖片來源:Pexel) 前言 2020年的臺灣似乎並不平靜,除了新型冠狀病毒造成人心惶惶,四月以來,一連串的司法判決不斷掀起討論。 4月15日,內湖隨機殺人事件(小燈泡案)王玉景以無期徒刑定讞;4月29日台中牙醫命案的賴亞生二審維持無期徒刑;4月30日,嘉義鐵路殺警案的鄭嫌判決無罪併強制就醫五年。
Thumbnail
由於最近台灣發生一些關於司法的時事,死刑與廢死以及精障(精神障礙)人士的犯罪議題又浮上檯面。當然關於這個問題,我一直都知道大家想聽的,要嘛是“殺人處死,天經地義”;要嘛是“精障人士有他的困難所以我們要照比例原則判刑”,但是大家會這麼簡單用二分法去討論這個問題,有很大的原因是因為,其實
Thumbnail
由於最近台灣發生一些關於司法的時事,死刑與廢死以及精障(精神障礙)人士的犯罪議題又浮上檯面。當然關於這個問題,我一直都知道大家想聽的,要嘛是“殺人處死,天經地義”;要嘛是“精障人士有他的困難所以我們要照比例原則判刑”,但是大家會這麼簡單用二分法去討論這個問題,有很大的原因是因為,其實
Thumbnail
提起這個念頭寫這篇文章,心情很沉重,因為,一個是被精神疾病所苦的病患,一個是努力想保護人民的警察。這個我們所謂的「殺人犯」他跟一般有故意殺人的罪犯不一樣,有殺人犯罪計畫的不一樣,或許我們應該審視的是要如何避免下一個悲劇發生,但很可惜,現在無論是媒體報導,或者是相關政府態度,都是明顯偏向某一方的。
Thumbnail
提起這個念頭寫這篇文章,心情很沉重,因為,一個是被精神疾病所苦的病患,一個是努力想保護人民的警察。這個我們所謂的「殺人犯」他跟一般有故意殺人的罪犯不一樣,有殺人犯罪計畫的不一樣,或許我們應該審視的是要如何避免下一個悲劇發生,但很可惜,現在無論是媒體報導,或者是相關政府態度,都是明顯偏向某一方的。
Thumbnail
公視戲劇「我們與惡的距離」讓我們思考到底什麼是好人,什麼是壞人?
Thumbnail
公視戲劇「我們與惡的距離」讓我們思考到底什麼是好人,什麼是壞人?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