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山行》: 不復存在的心靈故土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我們藏人稱在全心的祈禱中繞著神聖之地走動,叫做轉山。如果世界是一座大山,外婆的神聖之地就是西藏。
書的封面寫著這麼一段話,藏人把「在全心的祈禱中繞著神聖之地走動」的舉動稱為「廓拉」,像是一種朝拜儀式,它可以長達幾百公里,也可以只有幾百公尺長。而對於作者一家則是一場跨越了三個世代交疊、遙遠的尋根歷程。
書中藏人從與世隔絕的生活到逃亡異鄉直到多年再尋找回自己家鄉的歷程的悲痛辛酸。以及舊西藏的藏人對信仰的虔誠和堅定,哪怕日復一日亦或是艱辛的行動都沒有動搖他們,也可能是這樣的信念維持著他們心靈足以寧靜攸關死亡也坦然面對,沒有多餘的慾望來擾亂這一切。
他們的生命中沒有沮喪、沒有精神問題、沒有不安定感,也沒有懷疑。根深蒂固的堅定信仰,使他們在任何處境下都能昂然以對;無論現實情況是多麼困苦艱難。如果他們能正當的過完一生,就可以理所當然地期待下一個更好的來生。
對於身處資訊流通快速的時代,每天睜開眼睛就會接收到新的訊息,人們也渴望得到這些資訊所以手機成為當今最必備的工具,然而現在文化成熟科技進步我們卻還是無法達到真正的平靜,大多數人羅患著精神方面的問題,憂鬱、焦慮似乎成了我們的一種流行。無論是實質的物還是內心所思,產生的大多數慾望總是令我們勞心勞力,這樣的慾望還會被餵養,越養越大大到像一頭獸不受控制,挑起一波波的動盪。儘管是現在也有很多人流於異鄉無法歸根,這是戰爭所帶來的悲哀、無奈。 再來是對於與自身不一樣的事物的不理解,事物本身沒有對錯每個人看的角度也不一樣,有時只需要稍微放下「我」這個中心,可以不接受但絕對不要強求所謂的標準對錯。回想起2019年,台灣正式成為亞洲第一個同婚合法國家,當時的欣喜激動現在似乎還感受的到,也更熱愛在這一片多元的土地上的生活。
轉過山我們會看到不同的風景,把不同的接納欣賞,因為不一樣世界才更多元美好。看著書的片刻似乎也接收到藏人對於信仰那般的安定,內心有種平靜的感覺真希望這樣的感覺可以一直存在到所謂的來生。
0會員
2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拾一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暑假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你可能也想看
小說是對存在進行的沉思。在看完《小說的藝術》之後小說的藝術,米蘭.昆德拉。 這本書共有七篇文章(如同他在小說常用的七部結構),包括兩篇對談、一篇讀後記、一篇詞典、一篇受獎演說,雖然這些文字都是各自獨立誕生(在1979年到1985年之間),昆德拉在構思的時候已經想著要將它們收錄在一起,並於1986年實現。
Thumbnail
avatar
壹肆說
2021-09-14
《山行。台灣百岳》好想去登山噢!那我剛從哪座山開始爬,該準備什麼,從哪邊開始走呢?
Thumbnail
avatar
小獸書屋
2021-09-09
《六人行》假想的那集 S6 E15、16 / 「這世界,如果有如果?」 疫情待在家,大部分的時間都在衝《六人行》的進度,目前追到了第六季中段,被一個看似笑鬧的兩集給打動。 Episode15剛開始,六個人在思考他們另一種可能的過去,如果發生了生活會不會不一樣?
Thumbnail
avatar
咖哩聊電影Curry Talks Movies
2021-06-21
明知山有鬼,偏向鬼山行——《黑暗集會》這部《黑暗集會》初見的話很容易被封面夜那蘿莉的外表所矇騙,以為這其實是一部假借靈異之名,行「用鬼怪的恐怖反襯人物的可愛美麗,但鬼怪的設定完全不是重點」之實的輕靈異作品,但實際去讀的話,會發現裡頭鬼怪的設定、甚至是出現鬼怪的地點,其實原型都是其來有自,一點都不含混摸魚,是個超級hardcore的作品。
Thumbnail
avatar
涼柚
2021-04-14
電影|《橫山家之味》家人就是「無法取代但很麻煩」的存在面對至親的逝去,要如何止痛療傷?對擅長家庭倫理劇的是枝裕和導演而言,拍電影是屬於他的面對方式。《橫山家之味》是是枝裕和導演遭逢母親過世時,寫下的電影。他將懊悔變成了電影的文宣「人生,總是有點來不及(人生は、いつもちょっとだけ間に合わない)」,寫在筆記本第一頁,開始了這齣電影的劇本創作。
Thumbnail
avatar
非必要迷人
2021-01-05
《山神》導讀・巡山員的故事這是一本關於台灣「森林護管員」——俗稱巡山員——的職人小說。
Thumbnail
avatar
閱讀筆耕
2020-12-07
寺山修司《我這個謎》書評:真實不存在於過往,而存在於對「過往」的重構我們總把過往當成一面鏡子,並試圖在其中投射未來的目光,找尋屬於自己的真實。但人們往往會遇到寺山修司提到的困境:「從前存在的自己;現在存在的自己;未來存在的自己;真正的自己,在哪裡?」
Thumbnail
avatar
藍玉雍
2019-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