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山》優人神鼓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地點: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歌劇院
時間:2022-9-11 14:30
推薦度:★★★★

(圖片來源:https://www.utheatre.org.tw/story/182-2022-1-3)

(圖片來源:https://www.utheatre.org.tw/story/182-2022-1-3)

由山腳到山腰而山頂,由人間世俗到面對自我而臻於佛性追求,觀眾隨著一眾演員、陣陣鼓聲體驗一段賜福加持之旅。

許多宗教都有透過苦行、勞動、長途極限旅行而獲得智慧或真理的苦旅儀式--伊斯蘭教徒一生都必須至少一次前往麥加朝聖、基督宗教有西班牙聖雅各之路,於藏傳佛教則為「轉山」--由普蘭縣巴嘎鄉的塔爾欽村出發,順時針繞行岡仁波齊峰,全程約54公里,沿途海拔高度介於4675公尺到5650公尺之間。

《轉山》時序依循導演劉若瑀前往西藏岡仁波齊峰轉山的自身經歷:在充滿觀光客的城市遇見準備前往轉山旅程的修行人,跟隨修行人的腳步一同轉山,經歷寒漠的荒蕪、幾乎導致雪盲的暴風雪、途中寺廟的祈福儀式,最終完成轉山旅程,領受福澤,迴向有情眾生。

眾多演員或自問或相互質問,呈現轉山過程中內心洶湧的自我詰問。(圖片來源:https://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220901005299-260405?chdtv)

眾多演員或自問或相互質問,呈現轉山過程中內心洶湧的自我詰問。(圖片來源:https://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220901005299-260405?chdtv)

然而舞臺上呈現的,不是轉山途中的所見所聞,而是導演劉若瑀於轉山時內心轉折與對話。原本身處世俗貪嗔痴恨愛惡欲,隨著修行人的腳步,收拾心性,勞苦身體,手轉經輪,三拜九叩,繞著岡仁波齊峰徐徐前行。當機械式的勞苦到達臨界,失去四肢感知,說不出任何話語,只聽得到自己的呼吸聲,此時思緒反而吵雜如街市,修行之人於腦海中辯經,真理越辯越明,凡俗之人則容易陷入自我詰問,困於各種罣礙矛盾,但也不失為一段梳理自我價值的過程。鼓聲咚咚,思緒奔騰,步履不停。

山區天氣變化多端,不意降下鵝毛大雪,陷入雪盲看不清前路,冷、累、餓、渴,意識混沌,恍惚間蓮花生大士與四神獸現身指引,鼓聲再起,寺廟獻上黑帽金鋼舞,轉山者終見自身佛性本心,雲開日見,沐佛得福。

透過5G傳輸技術,將身在金瓜石光瑓聚場高蹺演出的影像疊加於舞臺,演示蓮花生大士現身指引迷津。(圖片來源:https://udn.com/news/story/7270/6582592)

透過5G傳輸技術,將身在金瓜石光瑓聚場高蹺演出的影像疊加於舞臺,演示蓮花生大士現身指引迷津。(圖片來源:https://udn.com/news/story/7270/6582592)

優人神鼓官網扉頁揭示其中心思想:「藝術家必須要能將『道』──『自己生命的修練』與『藝』──『生活美學的實踐』融於一身。『道藝合一』正是優人創作與生活的目標。」優人神鼓的每一位表演者皆身體力行,打坐、擊鼓、練武、表演、雲腳,每一場表演創作,每一次雲腳,每一日生活功課,都是一場修行。

2002年優人神鼓雲腳西藏,期藉轉山為有情眾生祈福。《轉山》既演示當年優人轉山經歷,亦是一場帶領觀眾一同雲腳、轉山的儀式。參與《轉山》的觀眾皆經歷這場修行,成為這場儀式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

導演:劉若瑀
劇本:源自2021西藏文化藝術節《藏音天路》
編舞/作曲:黃誌群
舞台設計:林克華
影像設計:王奕盛
互動媒體設計:黑川互動媒體藝術
燈光設計:李琬玲
服裝設計:葉錦添、UUIN
面具設計:張忘
民間音樂編曲:龍珠慈仁、柯智豪
書法題字:董陽孜
指導上師:江敏吉大伏藏師
西藏文化顧問:劉國威、魏心怡
5G科技跨域應用行動通訊:中華電信
5G科技跨域應用拍攝傳輸:無限映像
排練助理:姚喻文、林敬昇、甘柏駒
演出人員:黃焜明、蘇于軒、張雅倫、歐桂蘭、劉品岑、劉書志、甘柏駒、孫怡瑾、許瀞方、楊孟儒、蕭人豪、陳勇寧、林敬昇、姚喻文、陳心緣、林庭安、黃裕庭、鮑盈安、歐華詠、鍾沂蓁、周俊宗、陳尚君、黃煜程、陳巽、葉硯齊
特邀演出:光瑓聚場(高蹺演出:隋汴、張碩庭、王樫詳、余潔)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justone獨的沙龍
117會員
215內容數
最近看了哪些戲?參觀了哪些展覽?分享你的想法吧!
justone獨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07/28
推薦度:★★★★這是個大型張迷聚會及追思活動現場,從編導到演員到觀眾。我是那個搞不清楚狀況亂入的路人甲。最令我這個局外人介意的,是編導關於張愛玲死前一夜的詮釋。
Thumbnail
2024/07/28
推薦度:★★★★這是個大型張迷聚會及追思活動現場,從編導到演員到觀眾。我是那個搞不清楚狀況亂入的路人甲。最令我這個局外人介意的,是編導關於張愛玲死前一夜的詮釋。
Thumbnail
2024/05/03
推薦度:★★★★《瘋狂電視台》由王偉忠監制,劇中電視臺的每一檔節目,都是王偉忠《2100全民亂講》、《全民大悶鍋》的劇場版本。
Thumbnail
2024/05/03
推薦度:★★★★《瘋狂電視台》由王偉忠監制,劇中電視臺的每一檔節目,都是王偉忠《2100全民亂講》、《全民大悶鍋》的劇場版本。
Thumbnail
2024/02/03
推薦度:★★★★個人較喜歡每節表演中以打擊樂器呈現的部分,至於演員彼此相互詰問的部分顯得過於目的性,文句太過直白,不若過往作品那般留有餘地、機鋒,令觀眾不禁自問、玩味再三。
Thumbnail
2024/02/03
推薦度:★★★★個人較喜歡每節表演中以打擊樂器呈現的部分,至於演員彼此相互詰問的部分顯得過於目的性,文句太過直白,不若過往作品那般留有餘地、機鋒,令觀眾不禁自問、玩味再三。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本文介紹了作者在川西亞丁的轉山體驗,探索藏族文化與宗教儀式的深厚意義。作者透過轉山之旅,與自然和自身的靈魂進行深刻結合,並闡述了亞丁三神山的壯麗景色與地獄谷的神祕傳說。這段九天的旅程不僅是一次生理上的挑戰,更是心靈的探索,讓人追尋內心的「本我」與意義。
Thumbnail
本文介紹了作者在川西亞丁的轉山體驗,探索藏族文化與宗教儀式的深厚意義。作者透過轉山之旅,與自然和自身的靈魂進行深刻結合,並闡述了亞丁三神山的壯麗景色與地獄谷的神祕傳說。這段九天的旅程不僅是一次生理上的挑戰,更是心靈的探索,讓人追尋內心的「本我」與意義。
Thumbnail
前天,圓滿年前上書法兼當義工的最後一堂課,黃老師除了教我們寫春聯,應我們的要求,開始以毛筆畫兔兔,老師畫起來看似簡單,但依儒還沒有實際體驗,這幾日忙於復健、寫文章、大掃除及家務,等週末假期再提筆練習,時間似乎從來也沒等過誰。 每在上課前,看完影片之後,班長總會分享一些在法鼓山修行的點點滴滴。影片中當
Thumbnail
前天,圓滿年前上書法兼當義工的最後一堂課,黃老師除了教我們寫春聯,應我們的要求,開始以毛筆畫兔兔,老師畫起來看似簡單,但依儒還沒有實際體驗,這幾日忙於復健、寫文章、大掃除及家務,等週末假期再提筆練習,時間似乎從來也沒等過誰。 每在上課前,看完影片之後,班長總會分享一些在法鼓山修行的點點滴滴。影片中當
Thumbnail
推薦度:★★★★由山腳到山腰而山頂,由人間世俗到面對自我而臻於佛性追求,觀眾隨著一眾演員、陣陣鼓聲體驗一段賜福加持之旅。
Thumbnail
推薦度:★★★★由山腳到山腰而山頂,由人間世俗到面對自我而臻於佛性追求,觀眾隨著一眾演員、陣陣鼓聲體驗一段賜福加持之旅。
Thumbnail
2016.9.28 良因法師 隨筆 草堂謂空首座①曰: 「自有叢林已來,得人之盛,無如石頭馬祖,雪峯②雲門③。 近代唯黃龍五祖二老,誠能收拾四方英俊衲子, 隨其器度深淺,才性能否,發而用之。 譬如乘輕車駕駿駟,總其六轡,奮其鞭策, 抑縱在其顧盻之間,則何往而不達哉。」 《廣錄》 【注釋】
Thumbnail
2016.9.28 良因法師 隨筆 草堂謂空首座①曰: 「自有叢林已來,得人之盛,無如石頭馬祖,雪峯②雲門③。 近代唯黃龍五祖二老,誠能收拾四方英俊衲子, 隨其器度深淺,才性能否,發而用之。 譬如乘輕車駕駿駟,總其六轡,奮其鞭策, 抑縱在其顧盻之間,則何往而不達哉。」 《廣錄》 【注釋】
Thumbnail
星雲大師為本館的表演廳取名「大覺堂」,意在希望透過影音表演淨化人心,提升藝文氣息。
Thumbnail
星雲大師為本館的表演廳取名「大覺堂」,意在希望透過影音表演淨化人心,提升藝文氣息。
Thumbnail
今天參訪的一群,在楓紅葉落清冷的初冬日,或拜或走,來朝山。 朝山所為而來? 拜的是自性佛 真正朝山僅1小時,參訪者隨著佛號或拜或走,徐徐前行,多的是青壯年,亦有老有少,有完全不知這個園區由來只是跟著熟人來遊歷的,幼兒們走了幾步就開始比賽蒐集最美的落葉。 跪拜的是自性佛 參訪者天還未亮就出門了,行程
Thumbnail
今天參訪的一群,在楓紅葉落清冷的初冬日,或拜或走,來朝山。 朝山所為而來? 拜的是自性佛 真正朝山僅1小時,參訪者隨著佛號或拜或走,徐徐前行,多的是青壯年,亦有老有少,有完全不知這個園區由來只是跟著熟人來遊歷的,幼兒們走了幾步就開始比賽蒐集最美的落葉。 跪拜的是自性佛 參訪者天還未亮就出門了,行程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