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山》優人神鼓

2022/09/20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地點: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歌劇院
時間:2022-9-11 14:30
推薦度:★★★★

(圖片來源:https://www.utheatre.org.tw/story/182-2022-1-3)
由山腳到山腰而山頂,由人間世俗到面對自我而臻於佛性追求,觀眾隨著一眾演員、陣陣鼓聲體驗一段賜福加持之旅。
許多宗教都有透過苦行、勞動、長途極限旅行而獲得智慧或真理的苦旅儀式--伊斯蘭教徒一生都必須至少一次前往麥加朝聖、基督宗教有西班牙聖雅各之路,於藏傳佛教則為「轉山」--由普蘭縣巴嘎鄉的塔爾欽村出發,順時針繞行岡仁波齊峰,全程約54公里,沿途海拔高度介於4675公尺到5650公尺之間。
《轉山》時序依循導演劉若瑀前往西藏岡仁波齊峰轉山的自身經歷:在充滿觀光客的城市遇見準備前往轉山旅程的修行人,跟隨修行人的腳步一同轉山,經歷寒漠的荒蕪、幾乎導致雪盲的暴風雪、途中寺廟的祈福儀式,最終完成轉山旅程,領受福澤,迴向有情眾生。
眾多演員或自問或相互質問,呈現轉山過程中內心洶湧的自我詰問。
(圖片來源:https://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220901005299-260405?chdtv)
然而舞臺上呈現的,不是轉山途中的所見所聞,而是導演劉若瑀於轉山時內心轉折與對話。原本身處世俗貪嗔痴恨愛惡欲,隨著修行人的腳步,收拾心性,勞苦身體,手轉經輪,三拜九叩,繞著岡仁波齊峰徐徐前行。當機械式的勞苦到達臨界,失去四肢感知,說不出任何話語,只聽得到自己的呼吸聲,此時思緒反而吵雜如街市,修行之人於腦海中辯經,真理越辯越明,凡俗之人則容易陷入自我詰問,困於各種罣礙矛盾,但也不失為一段梳理自我價值的過程。鼓聲咚咚,思緒奔騰,步履不停。
山區天氣變化多端,不意降下鵝毛大雪,陷入雪盲看不清前路,冷、累、餓、渴,意識混沌,恍惚間蓮花生大士與四神獸現身指引,鼓聲再起,寺廟獻上黑帽金鋼舞,轉山者終見自身佛性本心,雲開日見,沐佛得福。
透過5G傳輸技術,將身在金瓜石光瑓聚場高蹺演出的影像疊加於舞臺,演示蓮花生大士現身指引迷津。
(圖片來源:https://udn.com/news/story/7270/6582592)
優人神鼓官網扉頁揭示其中心思想:「藝術家必須要能將『道』──『自己生命的修練』與『藝』──『生活美學的實踐』融於一身。『道藝合一』正是優人創作與生活的目標。」優人神鼓的每一位表演者皆身體力行,打坐、擊鼓、練武、表演、雲腳,每一場表演創作,每一次雲腳,每一日生活功課,都是一場修行。
2002年優人神鼓雲腳西藏,期藉轉山為有情眾生祈福。《轉山》既演示當年優人轉山經歷,亦是一場帶領觀眾一同雲腳、轉山的儀式。參與《轉山》的觀眾皆經歷這場修行,成為這場儀式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
導演:劉若瑀
劇本:源自2021西藏文化藝術節《藏音天路》
編舞/作曲:黃誌群
舞台設計:林克華
影像設計:王奕盛
互動媒體設計:黑川互動媒體藝術
燈光設計:李琬玲
服裝設計:葉錦添、UUIN
面具設計:張忘
民間音樂編曲:龍珠慈仁、柯智豪
書法題字:董陽孜
指導上師:江敏吉大伏藏師
西藏文化顧問:劉國威、魏心怡
5G科技跨域應用行動通訊:中華電信
5G科技跨域應用拍攝傳輸:無限映像
排練助理:姚喻文、林敬昇、甘柏駒
演出人員:黃焜明、蘇于軒、張雅倫、歐桂蘭、劉品岑、劉書志、甘柏駒、孫怡瑾、許瀞方、楊孟儒、蕭人豪、陳勇寧、林敬昇、姚喻文、陳心緣、林庭安、黃裕庭、鮑盈安、歐華詠、鍾沂蓁、周俊宗、陳尚君、黃煜程、陳巽、葉硯齊
特邀演出:光瑓聚場(高蹺演出:隋汴、張碩庭、王樫詳、余潔)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103會員
181內容數
最近看了哪些戲?參觀了哪些展覽?分享你的想法吧!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