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印度防疫成果是因為群體免疫?可能不能這樣解讀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今天本來想寫些輕鬆的健康議題,不過昨晚不小心又搜尋到一些資訊,想想還是快點整理出來,才不會一直放在心上。

最近在臉書上逛,常看到有人拿印度七月抽檢的資料說,印度的疫情從四月的地獄場景,到五月中旬後確診數快速減少,六月初漸漸解封,人民能恢復比較正常的生活,是因為已經有七、八成人民染疫或注射疫苗,達到群體免疫。不過,七月的資料其實是67%,不是七、八成。那回推五月中旬疫情逐漸緩和時,有多少印度人體內已經有抗體?60%?

raw-image

我看印度的英文媒體,多數在大力主張面對Delta變種病毒,67%的人有抗體還是不夠的,還是要謹慎小心。當然,這些發言的人,也是不希望國民就此鬆懈,疏於防疫。

印度的資料會特別引起注意,有個原因是印度人的抗體主要來自自然感染。有些資料指出,比起注射疫苗,自然感染後的免疫力,對Delta的防護力是更高的。歐美國家靠打疫苗營造的防護力,現在已證明防不住Delta,但可以大幅降低重病率。如果是像印度這樣多數人自然感染獲得免疫力呢?

很可惜的是,60-70%有抗體,絕大多數來自自然感染,可能還是無法擋住Delta大流行。證據在於,今年一月的抽血數據,印度全國平均是24%,但是德里邦因為之前疫情特別嚴重,是超高的56%。如果60%以後會有群體免疫出現,那我們應該會看到德里邦在今年四月到五月的疫情裡先緩和下來。

德里邦雖然是印度幾個確診數率先下降的邦國之一,但並沒有明顯衝第一,跟整個印度每日確診數開始下降的時間也沒差太遠。也就是說,德里邦原本高許多的自然感染率,並沒有在四、五月時提供太特別的保護力。

不論確診數、死亡人數,印度的許多統計數字可能都大大的低估了,但,抽樣調查的抗體比例,相對應該是比較可信。一月調查的樣本數比七月多很多,或許又更精準。

所以,印度疫情快速下降的原因是什麼?如果有人要做研究,或許要查印度當地報紙吧。不過,以台灣經驗來看,戴口罩加上比台灣更嚴厲的封城,也還是有可能把Delta壓下來。至於「有抗體的人很多所以群體免疫」這樣的說法,我查詢了大概六、七篇英文新聞,覺得似乎不是這樣。有興趣的人也不妨多查點當地資料,彼此查核看看。

至於一些爭議性比較大的觀點,在此就先不提了,以免模糊焦點。總之,至少印度英文媒體看來就不太支持「印度群體免疫」這樣的說法,我們也要小心使用「因為自然感染的人很多現在疫情在印度已經傳不太開」的說法,免得抹煞了印度人自己的防疫努力。

我看到有些印度專家說,大概要80%以上的人有抗體(還得多數是自然感染)才能群體免疫。而台灣看來也別無選擇,就是繼續打滿疫苗、戴口罩,倘若哪天Delta擴散開來,至少多數人都能得到足夠的保護。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陳豐偉的沙龍
1.6K會員
590內容數
【陳豐偉編譯社】的內容會幫助你瞭解自己、瞭解你的伴侶、家人、親友、同事,讓你更能分析為什麼某些人就是會有這樣的行為模式。無論是人際關係、職場用人或危機處理,以及給予你的親友好的建議,從這裡得到的知識,或許有一天會派上用場。
陳豐偉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5/01
不是只有台灣慘,近年來全世界富裕國家(以「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國家為代表),普遍呈現「住房負擔滿意度」下滑的趨勢。我們就以蓋洛普(Gallup)最新發表的統計,來瞭解一下世界趨勢。
Thumbnail
2025/05/01
不是只有台灣慘,近年來全世界富裕國家(以「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國家為代表),普遍呈現「住房負擔滿意度」下滑的趨勢。我們就以蓋洛普(Gallup)最新發表的統計,來瞭解一下世界趨勢。
Thumbnail
2025/04/30
韓國、英國、澳洲、紐西蘭的報導,清楚呈現來自學生與家長的霸凌,讓老師承受龐大的心理壓力。應對方式之一是「放棄專業」,隨他們去了,應對方式之二就是選擇離職,不做最大。
Thumbnail
2025/04/30
韓國、英國、澳洲、紐西蘭的報導,清楚呈現來自學生與家長的霸凌,讓老師承受龐大的心理壓力。應對方式之一是「放棄專業」,隨他們去了,應對方式之二就是選擇離職,不做最大。
Thumbnail
2025/04/26
你的部門、公司、參加的團體裡的領導者,是否有高度自戀的人呢?對這樣的人,或許你一開始會有些喜歡或佩服,但最後可能會有點討厭或想要避開。企業領導者與政治人物,又有多少是高度自戀的人?
Thumbnail
2025/04/26
你的部門、公司、參加的團體裡的領導者,是否有高度自戀的人呢?對這樣的人,或許你一開始會有些喜歡或佩服,但最後可能會有點討厭或想要避開。企業領導者與政治人物,又有多少是高度自戀的人?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由前述條件觀之,這場世界規模最大的疫苗接種運動,早在此前3個月便已開始,更有本土自產疫苗供應、在線追蹤系統配合,以常理而言,應是兵精糧足、多錢善賈。但放眼印度當今慘況,莫迪的雄心顯然未能見效,疫苗接種運動辦得轟轟烈烈,結局卻好似船過水無痕,駭人的火葬規模與確診人數,盡顯前述規劃的紙上空談。
Thumbnail
由前述條件觀之,這場世界規模最大的疫苗接種運動,早在此前3個月便已開始,更有本土自產疫苗供應、在線追蹤系統配合,以常理而言,應是兵精糧足、多錢善賈。但放眼印度當今慘況,莫迪的雄心顯然未能見效,疫苗接種運動辦得轟轟烈烈,結局卻好似船過水無痕,駭人的火葬規模與確診人數,盡顯前述規劃的紙上空談。
Thumbnail
4月上旬起,「新冠海嘯」席捲印度,確診病例數先是在4月5日打破印度本土紀錄,來到日增10.3萬的新高峯,又在疫況失控後,一路飆升到了30餘萬,連續刷新全球單國單日新增確診峯值。
Thumbnail
4月上旬起,「新冠海嘯」席捲印度,確診病例數先是在4月5日打破印度本土紀錄,來到日增10.3萬的新高峯,又在疫況失控後,一路飆升到了30餘萬,連續刷新全球單國單日新增確診峯值。
Thumbnail
歐美逐步解封,俄羅斯又封城 現在歐美已大量施打疫苗,經濟也逐漸解封,令人驚訝的是,全球第一個註冊Covid 19疫苗、首先大量施打疫苗的俄羅斯,居然在10/30-11/7再次宣布封城。 施打低的原因為何? 該如何提高施打率?
Thumbnail
歐美逐步解封,俄羅斯又封城 現在歐美已大量施打疫苗,經濟也逐漸解封,令人驚訝的是,全球第一個註冊Covid 19疫苗、首先大量施打疫苗的俄羅斯,居然在10/30-11/7再次宣布封城。 施打低的原因為何? 該如何提高施打率?
Thumbnail
印度本質上與台灣有著不同的地理區位、政治因素、氣候變化、人口結構與經濟發展等,然而疫情的肆虐不分國境也不分你我,究竟印度民間的防疫措施又有哪些是台灣可以借鏡的呢?
Thumbnail
印度本質上與台灣有著不同的地理區位、政治因素、氣候變化、人口結構與經濟發展等,然而疫情的肆虐不分國境也不分你我,究竟印度民間的防疫措施又有哪些是台灣可以借鏡的呢?
Thumbnail
【自由時報逆時鐘?反了嗎?】 昨天 (6/28) 小編監看指揮中心記者會的筆記,摘錄了陳時中部長嘲笑智利施打中國疫苗後,疫情仍創高峰的段落。 (★小編 P.S.:記者提問的重點是台灣成人疫苗覆蓋率低,如何保護沒有疫苗可以打的少年和兒童?陳部長卻扯到智利?) 小編今天上網找資料,發現《自由時報》三天前
Thumbnail
【自由時報逆時鐘?反了嗎?】 昨天 (6/28) 小編監看指揮中心記者會的筆記,摘錄了陳時中部長嘲笑智利施打中國疫苗後,疫情仍創高峰的段落。 (★小編 P.S.:記者提問的重點是台灣成人疫苗覆蓋率低,如何保護沒有疫苗可以打的少年和兒童?陳部長卻扯到智利?) 小編今天上網找資料,發現《自由時報》三天前
Thumbnail
A. 英國🇬🇧 單日再增近5萬人確診新冠肺炎,創半年新高。 英國版「安心出行」防疫追蹤手機應用程式(App),一周向逾50萬人發出密切接觸者隔離通知,創疫情爆發以來新高。 而目前英國🇬🇧自己認為 a. 87.8%成人已接種第一劑COVID-19疫苗 b. 67.8%成人已完整接種,達成政府
Thumbnail
A. 英國🇬🇧 單日再增近5萬人確診新冠肺炎,創半年新高。 英國版「安心出行」防疫追蹤手機應用程式(App),一周向逾50萬人發出密切接觸者隔離通知,創疫情爆發以來新高。 而目前英國🇬🇧自己認為 a. 87.8%成人已接種第一劑COVID-19疫苗 b. 67.8%成人已完整接種,達成政府
Thumbnail
隨著疫苗來台的時間越來越近,許多對疫苗的討論度也越來越盛行,其中包含施打率、高效防護時間、施打負作用等都受到廣泛的討論,但近日則開始出現一種錯誤論述,認為當疫苗來台後,台灣的生活即可馬上一切恢復正常,甚至許多防疫措施都將開放,好像有了疫苗防疫就不需做準備了。 現在全球超過104憶劑的疫苗,各國成效與
Thumbnail
隨著疫苗來台的時間越來越近,許多對疫苗的討論度也越來越盛行,其中包含施打率、高效防護時間、施打負作用等都受到廣泛的討論,但近日則開始出現一種錯誤論述,認為當疫苗來台後,台灣的生活即可馬上一切恢復正常,甚至許多防疫措施都將開放,好像有了疫苗防疫就不需做準備了。 現在全球超過104憶劑的疫苗,各國成效與
Thumbnail
  英國變種病毒株(VOC 202012/01)自10月底發生率開始攀升,病毒為了散播繁衍,有高機率降低毒性共存(不那麼快殺死宿主),雖然還沒有醫學證明,但能由英國肺炎死亡率從旁側敲。 
Thumbnail
  英國變種病毒株(VOC 202012/01)自10月底發生率開始攀升,病毒為了散播繁衍,有高機率降低毒性共存(不那麼快殺死宿主),雖然還沒有醫學證明,但能由英國肺炎死亡率從旁側敲。 
Thumbnail
這7大國家 COVID 19 增加cases尚未解除,但這7大國家 卻很努力的解‘瘋’了... 你們說 : 哪7大國家呢 ? 1.印度🇮🇳 案件總數:256,611 總死亡人數:7,135 案件的兩周百分比:64% 每1000人的測試:3.38 在亞洲,印度是COVID 19最受
Thumbnail
這7大國家 COVID 19 增加cases尚未解除,但這7大國家 卻很努力的解‘瘋’了... 你們說 : 哪7大國家呢 ? 1.印度🇮🇳 案件總數:256,611 總死亡人數:7,135 案件的兩周百分比:64% 每1000人的測試:3.38 在亞洲,印度是COVID 19最受
Thumbnail
千年以來,有一個行之有效、證之有實的抗疫必勝補底方法:隔離、封鎖、治癒或死絕。威權國家可專斷獨行,壓制自私短視、或是被隔離的人的反對,執行對整體社會有利的封鎖隔離政策。故中國體制具有抗疫優勢,能後來居上控制疫情。反觀歐美傲慢輕視,作壁上觀,終自食其果。故中國雖先受挫,但亦先復元。
Thumbnail
千年以來,有一個行之有效、證之有實的抗疫必勝補底方法:隔離、封鎖、治癒或死絕。威權國家可專斷獨行,壓制自私短視、或是被隔離的人的反對,執行對整體社會有利的封鎖隔離政策。故中國體制具有抗疫優勢,能後來居上控制疫情。反觀歐美傲慢輕視,作壁上觀,終自食其果。故中國雖先受挫,但亦先復元。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