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是只有台灣慘,近年來全世界富裕國家(以「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國家為代表),普遍呈現「住房負擔滿意度」下滑的趨勢。我們就以蓋洛普(Gallup)最新發表的統計,來瞭解一下世界趨勢。
- 這幾年出現「富裕國家住房負擔滿意度」下滑到43%,「其他國家」倒還有50%的趨勢。
- 在2008年到2018年,富裕國家的住房滿意度都高於「其他國家」,但2018年之後開始逆轉。
- 加拿大、澳洲、美國、荷蘭四個高收入國家均顯示出相似趨勢:滿意度從 60% 左右下降到 2024 年的 20–30%,是除了經濟動盪的土耳其外,下降幅度最大的富裕國家。
- 但,富裕國家真的沒錢買房、租屋的只有11%,「其他國家」高達38%。這也表示,富裕國家人民對自己、對政府有更高的期待,也會設想「如果只靠自己、不靠父母是否買得起房子」。
- 但,儘管多數人還是有房可住,但房價高漲造成的心理不安,還是會影響人們如何看待未來與評估政府施政能力。
- 在富裕國家裡,對「住房負擔」感到滿意的人,有49%覺得自己的生活持續改善。對「住房負擔」不滿意的人,只有35%對自己的生活持正面看法。
- 人們對「住房負擔」愈滿意,越可能感受到個人自由,對獨自一人外出更有安全感,也更傾向支持執政政府
- 住房滿意度高的人,感受到的壓力比較低,生活滿意度也比較高。
- 在各種公眾政策裡,醫療(67%)、教育(62%)、大眾運輸(62%)、道路與高速公路(62%)都有超過60%的滿意度,遠超過「住房負擔」的 43%。
- 蓋洛普的分析是:房價飆升,遠超過薪資成長、房屋供應不足,租金壓力加重、年輕人與與中產階級無力買房、投資性購屋與短期租賃平台(如 Airbnb)推高房價,是住房負擔滿意度下滑的主因。各國政府如果沒辦法改善,會增加社會不滿與世代戰爭。
台灣房價高漲,讓人咋舌,不過在銀行縮緊銀根後,終於抑制投資客炒作小宅。現在富裕國家房價、房租高漲,恐怕也會造成政治動盪,年輕人更容易受到民粹政治吸引。政府提供誘因增加平價房源、大力建造社會住宅,是自由經濟體系裡比較能做的事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