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學生、家長霸凌,中小學老師出現全球性離職潮?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raw-image

韓國、英國、澳洲、紐西蘭的報導,清楚呈現來自學生與家長的霸凌,讓老師承受龐大的心理壓力。應對方式之一是「放棄專業」,隨他們去了,自業自得;應對方式之二就是選擇離職,不做最大。

台灣教師是否也遭受一樣的問題?我在看診時,如果遇到當國中小老師的病人,同理地對他們說:「現在小孩子越來越難帶喔!」他們都會點點頭。如果再同理說:「現在的家長也越來越不好處理齁!」,通常也會表示認同。不過真實狀況不知如何?

台灣需要政府、媒體與相關團體來做出可信的調查與報導。國外的數據,可引為借鏡。

我是先注意到澳洲教師的短缺問題,澳洲教師回報超過先進國家三倍的霸凌發生率。澳洲教師有50%在入行五年內離職,而現在願意當老師的年輕人也在減少。

2018年的調查發現,超過70%的澳洲老師表示,在過去12個月內曾遭受學生霸凌或騷擾。83%的受訪者表示,因為學生和家長的霸凌行為而想要離開教育行業。

西澳大利亞的調查,64.3%的中小學教師在過去兩年中至少經歷過一次針對教師的暴力。昆士蘭州的數據顯示,僅在2023學年,學校就報告了近76,400起霸凌事件。

在一份報告裡,超過70%的教師說在過去12個月內曾遭學生霸凌,近60%的教師說在過去12個月內至少經歷過一次家長霸凌和騷擾事件。在小學,老師遭遇的霸凌主要來自家長,最常見的包括言語貶低教師(15.2%)、吼叫(14.4%)和為孩子辯護(13.4%)。

不過,回報了這麼高的霸凌行為,也就表示他們對「教師在課堂遭遇的霸凌」很重視。

這些霸凌行為包括:

  1. 言語與肢體暴力:包括辱罵、威脅和直接的身體攻擊。
  2. 財物破壞:針對教師個人財物的惡意破壞行為。
  3. 科技騷擾:通過手機訊息進行的騷擾和網路霸凌。
  4. 入侵個人空間:脅迫或站在教師面前,入侵他們的個人空間。
  5. 組織性霸凌:學生團體針對特定教師攻擊,或讓家長參與爭論來支持學生。
  6. 專業能力質疑:系統性地質疑和攻擊教師的專業能力和教學方法


另一個霸凌教師嚴重、世界有名的是韓國。

韓國犯罪學會2024年研究顯示,全國1,240名受訪教師中,82.3%曾直接經歷至少一種霸凌,67.5%的案例涉及學生施暴,48.9%涉及家長施壓。高達96%的教師表示,曾間接目擊同事遭受霸凌。

源自家長的霸凌以惡意投訴濫用兒童保護法成為主要手段。統計顯示:

  • 29.6%的小學教師曾遭家長以「兒童虐待」名義虛假舉報,較中學高出7.8倍
  • 單一家長重複投訴案件在2023年達到平均每校4.7件,耗費教師每月18.3小時處理文書作業
  • 言語暴力形式包括威脅公開教師隱私(占38.2%)、在工作時間外持續撥打電話(占25.7%)
  • 經濟地位較高的家長群體傾向採取法律手段施壓。首爾江南區某中學的案例顯示,家長聘請律師對教師提起「業務妨礙」訴訟的成功率達43%


常見的學生霸凌模式則包括:

  • 肢體挑釁:故意碰撞教師身體、搶奪教學用具
  • 科技騷擾:透過匿名社群帳號散佈教師個人資訊
  • 課堂對抗:組織性拒絕服從指令,例如集體沉默或故意錯誤回答問題


韓國教育部2023年統計顯示,教師離職率創下7.8%的歷史新高,其中38%明確將「校園暴力」列為主因。擁有15年以上資歷的資深教師,離職比例在過去五年增加4.3倍。這種「經驗斷層」直接導致73%的學校面臨課程安排困難。

而霸凌壓力會直接影響教師的專業表現:

  • 遭受霸凌的教師平均每節課減少9.2分鐘的實質教學時間
  • 學生在這些課堂的標準化測驗成績下降11.7%
  • 創意教學法的實施率降低至14%,多數教師選擇「照本宣科」以降低衝突風險


其他紐西蘭、英國的資料都差不多,就不重複寫了。歡迎台灣的國中小老師來補充你們的看法。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2020-avatar-img
2025/04/30
www.shorturl.at/4VElJ www.shorturl.at/4VElJ www.shorturl.at/4VElJ www.shorturl.at/4VElJ
2023-avatar-img
2025/04/30
www.shorturl.at/4VElJ www.shorturl.at/4VElJ www.shorturl.at/4VElJ www.shorturl.at/4VElJ www.shorturl.at/4VElJ
2022-avatar-img
2025/04/30
www.shorturl.at/4VElJ www.shorturl.at/4VElJ www.shorturl.at/4VElJ www.shorturl.at/4VElJ www.shorturl.at/4VElJ
2021-avatar-img
2025/04/30
www.shorturl.at/4VElJ www.shorturl.at/4VElJ www.shorturl.at/4VElJ www.shorturl.at/4VElJ
avatar-img
陳豐偉的沙龍
1.5K會員
545內容數
【陳豐偉編譯社】的內容會幫助你瞭解自己、瞭解你的伴侶、家人、親友、同事,讓你更能分析為什麼某些人就是會有這樣的行為模式。無論是人際關係、職場用人或危機處理,以及給予你的親友好的建議,從這裡得到的知識,或許有一天會派上用場。
陳豐偉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26
你的部門、公司、參加的團體裡的領導者,是否有高度自戀的人呢?對這樣的人,或許你一開始會有些喜歡或佩服,但最後可能會有點討厭或想要避開。企業領導者與政治人物,又有多少是高度自戀的人?
Thumbnail
2025/04/26
你的部門、公司、參加的團體裡的領導者,是否有高度自戀的人呢?對這樣的人,或許你一開始會有些喜歡或佩服,但最後可能會有點討厭或想要避開。企業領導者與政治人物,又有多少是高度自戀的人?
Thumbnail
2025/04/24
正規的答案,當然是「不可以」。不過,當專業的薪資越來越難負擔「中產生活」,也就不斷會有人挑戰專業倫理。然後現在有一種聲音出現,認為護理人員並不是「有公眾形象、常對社會大眾發言」的人,如果匿名拍攝OnlyFans,沒有理由接受公眾檢視。
Thumbnail
2025/04/24
正規的答案,當然是「不可以」。不過,當專業的薪資越來越難負擔「中產生活」,也就不斷會有人挑戰專業倫理。然後現在有一種聲音出現,認為護理人員並不是「有公眾形象、常對社會大眾發言」的人,如果匿名拍攝OnlyFans,沒有理由接受公眾檢視。
Thumbnail
2025/04/19
「韓國長期以來在性別觀念與性別平等指數上的表現堪稱慘不忍睹」---一位在美國任教的韓裔女性學者這麼說。原本我在搜尋歐美「非自願單身」(incel)議題,找到這篇文章後,決定先把重點放在「韓國男人」。
Thumbnail
2025/04/19
「韓國長期以來在性別觀念與性別平等指數上的表現堪稱慘不忍睹」---一位在美國任教的韓裔女性學者這麼說。原本我在搜尋歐美「非自願單身」(incel)議題,找到這篇文章後,決定先把重點放在「韓國男人」。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過去教師被意識形態影響,大多願意認同崇高的師道,如今經過一再的修法、工作性質轉變...... 教師拒絕道德綁架,只做最低程度的工作要求,以免多做多錯,最先倒楣的就是弱勢孩子,這也怪不得老師,而是施政錯誤的結果。
Thumbnail
過去教師被意識形態影響,大多願意認同崇高的師道,如今經過一再的修法、工作性質轉變...... 教師拒絕道德綁架,只做最低程度的工作要求,以免多做多錯,最先倒楣的就是弱勢孩子,這也怪不得老師,而是施政錯誤的結果。
Thumbnail
透過改變教育方式,從補習班老師轉變為家教老師的經驗。提供因材施教的方式,讓學生自發學習,並與家長協作,解決問題學生的困境。
Thumbnail
透過改變教育方式,從補習班老師轉變為家教老師的經驗。提供因材施教的方式,讓學生自發學習,並與家長協作,解決問題學生的困境。
Thumbnail
導師管教學生是職責,管到學生家裡去就是逾責! 而且我何德何能啊! #導師的修煉 之 與家長好好溝通 但如果學生在學校的行為是果,在家裡的情形是因,那,可以逾責以對症下藥嗎? 例如, ❦ 請家長不要對孩子太兇,兇過頭,他(她)叛逆的方式之一,就是拒絕學習、擺爛成績,這是無聲的抗
Thumbnail
導師管教學生是職責,管到學生家裡去就是逾責! 而且我何德何能啊! #導師的修煉 之 與家長好好溝通 但如果學生在學校的行為是果,在家裡的情形是因,那,可以逾責以對症下藥嗎? 例如, ❦ 請家長不要對孩子太兇,兇過頭,他(她)叛逆的方式之一,就是拒絕學習、擺爛成績,這是無聲的抗
Thumbnail
在教育現場有許多亂象是由政府不當政策造成。這篇文章裡的三則漫畫就反映了教育部一邊高喊「以學生學習為中心」的口號,一邊反其道而邊的荒謬。
Thumbnail
在教育現場有許多亂象是由政府不當政策造成。這篇文章裡的三則漫畫就反映了教育部一邊高喊「以學生學習為中心」的口號,一邊反其道而邊的荒謬。
Thumbnail
許多人以為教職是一份安穩、單純的工作,事實上,老師每天要面對許多無奈的狀況。希望透過老師的無奈系列,讓外界瞭解教職的辛苦。也期許能幫助某些職場新鮮人在選擇職業時,若想要投入教育,能先瞭解進入此職場後會面對的難處。
Thumbnail
許多人以為教職是一份安穩、單純的工作,事實上,老師每天要面對許多無奈的狀況。希望透過老師的無奈系列,讓外界瞭解教職的辛苦。也期許能幫助某些職場新鮮人在選擇職業時,若想要投入教育,能先瞭解進入此職場後會面對的難處。
Thumbnail
「那是老師你的學生啦!」 「您又沒帶過我們班」 「體制外比較自由、學生一定比較好教」 這些話雖然有些負面,卻是許多現場老師的心聲。   其實,許多滿腔熱血的老師一進入體制內,就想要為孩子做些什麼,後來面對諸多困境又屢遇挫折,只能選擇妥協,認為自己已經盡人事了,無奈的
Thumbnail
「那是老師你的學生啦!」 「您又沒帶過我們班」 「體制外比較自由、學生一定比較好教」 這些話雖然有些負面,卻是許多現場老師的心聲。   其實,許多滿腔熱血的老師一進入體制內,就想要為孩子做些什麼,後來面對諸多困境又屢遇挫折,只能選擇妥協,認為自己已經盡人事了,無奈的
Thumbnail
針對最近「特殊生情緒失控打老師」事件,有些話不吐不快! 我是曾經在教育現場辛勤耕耘的老師,但愈來愈多狗屁倒灶的事發生,讓我萌生退意,年資一到退休年齡,就離開教職。 這陣子又回到學校代課,發現問題沒有最糟,只有更糟,學生無禮、行政無心、老師無力,就只能自求多福。 記得有一次,我只因告訴考完試、交
Thumbnail
針對最近「特殊生情緒失控打老師」事件,有些話不吐不快! 我是曾經在教育現場辛勤耕耘的老師,但愈來愈多狗屁倒灶的事發生,讓我萌生退意,年資一到退休年齡,就離開教職。 這陣子又回到學校代課,發現問題沒有最糟,只有更糟,學生無禮、行政無心、老師無力,就只能自求多福。 記得有一次,我只因告訴考完試、交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