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眼巨人公孫崑崙,是夸父巨人族的族長。
每一代巨人族長,都叫做「公孫崑崙」,這個習慣已經承襲二十九萬九千五百年了。在這之前,族長以族名為名,直接叫做「夸父」。
但是,你最後一次聽見「夸父」一詞,是什麼事蹟呢?
沒錯,就是鼎鼎有名的「夸父追日」。三十萬年前那個故事,把巨人族的巨人都形容成「個大無腦」的愚蠢形象,有些文字描述甚至直接將這四個字當作「最愚蠢行為」的代表。我們都知道,任何口語相傳的內容一旦形諸文字,便成了歷史定案,很難再去推翻它。
剛開始還有族人試圖解釋,但是經過五百年努力之後,連族人們也決定放棄,乾脆改名比較快;所以,歷代的族長名字,都由「夸父」改成了「公孫崑崙」。
三十萬年來,夸父巨人族其實並未消失,非但沒有消失,反而因為習得靈力修煉,所以能夠任意改變身高,更好的融入人類社會中。
那些還堅守著巨人形體的,大部分都有不得已的原因;比如:長相奇特的獨眼巨人、三眼巨人,或是必須守護巨人族「聖地」的族長。
這一任的夸父族族長,剛好是位獨眼巨人。
又到了每年一度族裡最重要的日子,公孫崑崙前一年的冬至夜,才從羅布泊邊死裡逃生,現在回到青藏高原上,正要為「仲秋日」做準備。
青藏高原?是的。夸父族的營地一直在青藏高原上,傳說中的「大腳怪」是他們、「雪怪」也是他們……夸父族跟沙漠其實沒有半毛錢的關係,呃,除了「夸父追日」故事裡的那一位。據說,那位夸父,最終渴死在沙漠中,手杖還化為山丘樹林,樹上還要結實累累、長出可以解渴的那種果實。
但是,故事裡可沒說那位夸父來自沙漠啊!相反的,如果他生長在沙漠之中,一定早就能體會沙漠的威力,怎麼還會讓自己毫無防備的進去呢?可是,讀者卻不管這麼多,只把夸父與沙漠連結在一起,形成了等號;一些真正愚蠢的人類,甚至曾經組隊去沙漠探險,想要找到巨人族。
這大概是「夸父追日」這樁烏龍事件所帶來的唯一好處了吧。世人不會把眼光投注在真正的巨人族棲地___青康藏高原上面,從而保存了夸父族的「聖地」:崑崙地。
巨人族自從修煉靈力、可以隨意變形之後,為了下山融入人類社會,幾乎都把身高控制在六尺到七尺之間;其實巨人的真正身高,很輕易就超過兩丈高。這是個什麼概念呢?就等同於你把一個六公尺高的雕塑,揉成一團、塞進一百八十到兩百公分的容器裡。長年受此「委屈」的變身巨人,當然希望能有喘一口氣、恢復原身的時候。每年一度的「仲秋日」,便會有大部分散居在世界各地的巨人族子民,趕回「聖地」,進行恢復真身的「灌頂」儀式。
為什麼是「仲秋日」?因為那天月光明亮、靈力最強,而且,還不到冬天,大雪尚未封山,交通與氣候算是最方便的時候。
「仲秋日」前五天,便有族人陸陸續續趕回來,他們男女老少都有,各種膚色人種也不同,但其實都是巨人化身。沒到「仲秋日」當天,大家很有默契地在崑崙地附近紮營,各自看著風景、或拍照、或攀岩登頂、或是啥也不幹,就躺在湖邊草地上呆望藍天白雲。
一直到了仲秋日當天,所有人的神情會突然變得緊張又興奮。公孫崑崙從日正當中開始,便會在聖地周圍設下結界,結界裡的族人便能安心恢復真身,一個個高大巨人拔地而起,那景象壯觀且震撼,卻不是普通人類有緣得見。如果趕不及在結界設下前進入聖地,那就得先恢復了真身、在結界外等待,等著族長公孫崑崙巡遊到此,再把那人「收」進去。雖然這樣有個別暴露的危險,但是太晚立下結界,卻會暴露所有人。
難得鬆開桎梏、恢復成原本模樣的巨人們,像極了回家省親的遊子,不但開始用古老巨人語交談,也會嬉鬧追逐;只要不離開崑崙地這座被叢山峻嶺包圍起的湖邊,保持在結界之內、便是安全的。
玩耍嬉鬧、寒暄交流過後,已是日落西山,明月升起時,所有巨人都會貴在湖邊,形成一排巨人之牆,當月光照在這排人牆上,巨人們便會逐漸石化。
石化是一種快速吸收月亮靈力的方法,有效、但危險,需要有人保護才能進行。這也就是必須回到聖地、依靠族長公孫崑崙庇佑的最重要原因。
從日正當中到深夜,公孫崑崙的工作就是一圈一圈不停的巡邏,白日裡要在結界外收進遲到的族人,夜晚則在結界內守護眾人的安全;那麼,族長本人豈不是失去了石化機會?
不打緊。身為族長,他可以在其餘的三百六十四天中,隨時石化自己。
一輪明月光華皎潔自天空中走過,崑崙地湖邊整排石牆的暗影、也自西而東挪移,當清晨第一縷陽光爬上山邊、為山體鑲了一層金,也是功德圓滿、巨人們甦醒的時候了。隨著太陽升起,湖邊的巨人們伸了伸懶腰、打一個大大的呵欠,彷彿從一夜好眠中醒來。就在第二日的日正當中時,公孫崑崙撤下結界,巨人們再度變身為普通人類身高、穿上準備好的衣衫,準備扮成探險登山客,回到人類社會。
也有那不願再進入人類社會的巨人,隨著族長公孫崑崙的腳步,進入崑崙北疆之地,偶爾扮成雪怪、出現在驚悚的凡人面前。
夸父巨人族的「仲秋日」,正是最古老的「團圓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