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人生自古誰無死,接下來呢?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十四、「人生自古誰無死」,接下來呢?

命題作文比較難,還是不限題作文比較難?

無題演說比較「可怕」,還是命題即席演說比較「恐怖」?

以上問題的答案見仁見智,並沒有誰比誰「高級」。但,演說也好、作文也罷,整篇述說一定得有個真正的核心,否則不限題的作文會變成心情抒發的跳躍式筆記;沒有主題的即席演說也會成為聊閒天。

演說和作文還另有些不同處。

文章可以重複閱讀,除了容易玩文字遊戲之外,一些口述難以立即理解的觀點,也可以用比較深刻的文字來形容,因為讀者可以倒回去任一個字句重複觀看;但是即席演說則不,它必須即刻引起聽眾的興趣和注意力,而且用說完即消散的速度帶著聽眾向前走。所以,即席演說所用的字彙相對淺白,鋪陳必須句句因、句句果,邏輯緊扣、不可過於跳躍。

我認為,作文與演說最大不同處,在於餘韻。

文章可以追求淒美幽怨,如楚辭、出師表或祭十二郎文;演說則以激勵人心為主,就算中間有些低谷頹唐,最後還是必須給聽眾以希望、提出振作的遠景。

我常以名句「人生自古誰無死」為例,問學生們:因為最後都是死,所以大家一起死一死吧!這樣的演說結尾如何?

每一班學生聽了都哈哈大笑,跟我說:那不行,活著的時候還能做很多事。

是的,雖然生命的結局很雷同,但是我們可以賦予生命精彩的過程,讓自己的生命活得精采,就是演說需要傳遞給聽眾的正能量,我們演說、目的在給聽眾們打氣,而不是洩氣。

可偏偏,有一種負面的演說(或作文)題目,如:《我的煩惱》、《我害怕的一件事》、《當我遇到挫折時》、《我最想說道歉的人》…等。

面對這樣偏負面心情的題目,演說者先要轉正自己的心情,千萬不要把「無法克服」、「沒有希望」的事拿出來說,否則愈說愈喪氣、場面也很尷尬。

遇到上述這類題目時,演說者千萬要記得:不要只停留在那個「煩惱」或「挫折」的情景下,必須讓自己的眼光拉遠、時間拉長、距離拉開,在講題的後半段提出解方,給自己、也帶領聽眾,走出心中的火焰山。

語言具有強烈的心理暗示作用,當你說些喪氣話的時候,不僅語氣低沉、面目表情凝重、甚至連眼前的陽光也會黯淡幾分;而當你提振信心、暢想美好未來的時候,除了自己眼神明亮、語音昂揚,連聽眾眼尾嘴角不起眼的上揚都會被你發現。

有命題的即席演說,雖然會碰見「棘手」的題目,明明我今天鬥志昂揚、心情舒暢,想要大談我的人生理想;但是抽到的題目卻要求說《我的煩惱》!別顧著埋怨喪氣,試試看轉化心情,將眼光拉遠、時間拉長,把我「曾經」的煩惱拿來梳理,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喔!

 

 

avatar-img
10會員
419內容數
都說這世界很小,到哪兒都會遇到;那是緣分。 都說天界、地府和人間分為三處;但緣分到了,還是能夠遇到。 都說土地公掌管地方大小瑣事、是老好神一枚;其實土地公也是個需要輪班的職位,地府需魂孔急、求魂若渴,隨時誠徵土地公。 這兒說的是一個遊魂成了土地公一五七二號、戀上人間女子、成就天界姻緣的故事。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古月照今城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十三、來喔,給畫面囉! 說一個故事,有畫面和沒有畫面的敘述絕對差很多,但是,怎麼給畫面? 用你大腦內建的「心理圖像生成功能」,看看我這樣做。 例一: 沒有畫面___月考時我總是粗心大意,每次都只能在考完以後懊悔。 給畫面___月考當天,我信心滿滿埋頭苦寫,填滿了考卷上每一個空格、在每一個問
十二、給畫面,厲害的腦補 一開始,請先告訴自己:「我絕對不會看到彩色大象從後面走過。」 接下來,進入主題。 嚴格來說,我們人類的大腦比AI要強。最少,在「腦補畫面」這一塊,絕對遠超目前的人工智能。 人類的大腦其實很厲害,超愛腦補生成各種畫面,有點兒像俗語所謂:「說風就是雨」、或是台語俗諺的:
十一、什麼、怎麼、那麼 無論演說或作文,「定義題目」都是首要工作。如果你對題目本身定義不明,當然就沒有辦法好好發揮接下來的論述,也就容易流為「文不對題」或「言不及義」。 定義雖然很重要,但是演說的時間有限、作文的篇幅也有限,所以不能在定義題目上著墨太多,也不必原原本本都在解釋題目(如果有評審在評
十、過去、現在、未來 論述時的另一種解題技巧,就是用「過去、現在、未來」,以時間線的描述方式來看眼前的題目。 大部分人在講述的時候,「過去」佔了將近二分之一的篇幅,再來第二長的是「現在」;而未來,通常只勉強「畫蛇添足」的重複了五、六句話就得結束了。 這是著重歷史的眼光,思考方向偏在「描述實況」
九、演說解題從「正反合」入手 看見題目,一時之間沒有想法嗎?這是命題演說與命題作文常會碰見的狀況。 我建議你試試用「正反合」三段法。 任何事物都有一體兩面(有些甚至很多面),最快速分解主題的方法,就是列出主題的正面與反面例子,在一番比較剖析之後,自然會得出一些結論,那就是「合」。 以《手機與
八、「你說呢?」 人類像貓,充滿好奇是天性。 人類還有個特點,就是面對某個問題拋出,總是喜歡去尋找答案。 學生們的考試卷就是這麼設計的,所以整張紙上不是問號就是空格,期待有人把它填滿,或是給個「答」。可惜太多年積累的測驗卷,讓學生們漸趨疲乏,所以,看到白紙黑字的各種問題,抗拒心理油然而生;但口
十三、來喔,給畫面囉! 說一個故事,有畫面和沒有畫面的敘述絕對差很多,但是,怎麼給畫面? 用你大腦內建的「心理圖像生成功能」,看看我這樣做。 例一: 沒有畫面___月考時我總是粗心大意,每次都只能在考完以後懊悔。 給畫面___月考當天,我信心滿滿埋頭苦寫,填滿了考卷上每一個空格、在每一個問
十二、給畫面,厲害的腦補 一開始,請先告訴自己:「我絕對不會看到彩色大象從後面走過。」 接下來,進入主題。 嚴格來說,我們人類的大腦比AI要強。最少,在「腦補畫面」這一塊,絕對遠超目前的人工智能。 人類的大腦其實很厲害,超愛腦補生成各種畫面,有點兒像俗語所謂:「說風就是雨」、或是台語俗諺的:
十一、什麼、怎麼、那麼 無論演說或作文,「定義題目」都是首要工作。如果你對題目本身定義不明,當然就沒有辦法好好發揮接下來的論述,也就容易流為「文不對題」或「言不及義」。 定義雖然很重要,但是演說的時間有限、作文的篇幅也有限,所以不能在定義題目上著墨太多,也不必原原本本都在解釋題目(如果有評審在評
十、過去、現在、未來 論述時的另一種解題技巧,就是用「過去、現在、未來」,以時間線的描述方式來看眼前的題目。 大部分人在講述的時候,「過去」佔了將近二分之一的篇幅,再來第二長的是「現在」;而未來,通常只勉強「畫蛇添足」的重複了五、六句話就得結束了。 這是著重歷史的眼光,思考方向偏在「描述實況」
九、演說解題從「正反合」入手 看見題目,一時之間沒有想法嗎?這是命題演說與命題作文常會碰見的狀況。 我建議你試試用「正反合」三段法。 任何事物都有一體兩面(有些甚至很多面),最快速分解主題的方法,就是列出主題的正面與反面例子,在一番比較剖析之後,自然會得出一些結論,那就是「合」。 以《手機與
八、「你說呢?」 人類像貓,充滿好奇是天性。 人類還有個特點,就是面對某個問題拋出,總是喜歡去尋找答案。 學生們的考試卷就是這麼設計的,所以整張紙上不是問號就是空格,期待有人把它填滿,或是給個「答」。可惜太多年積累的測驗卷,讓學生們漸趨疲乏,所以,看到白紙黑字的各種問題,抗拒心理油然而生;但口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茫茫人海,芸芸眾生, 多少人碌碌無為,虛度光陰。 多少人安於平庸,不敢追夢, 多少人最終在遺憾中度過一生。 不要在你死去之前死去 要活出精彩,活出自我 不被恐懼束縛,不被世俗羈絆 勇敢地追逐夢想 走出舒適圈,挑戰自我 才能不斷突破,獲得成長 不要害怕失敗,不要畏懼困難
短文就像是一篇作文的標題,透過這個標題,可以讓人有各種無限的思考方向。
Thumbnail
短文-2023 生活向來有改變的機會,但心死了就是死了。 我喜歡角色(不限於人物)現實與內心的衝突,但沒有什麼波瀾壯闊,只有斗轉星移下的潛移默化,細水長流,抽不開,斷不破,看似悲傷,實則平靜。(廢話很多)
要死的不是我們,而是考試
這是一個關於死亡和活著的故事 關於我自己的一個,有些奇妙又荒謬的故事
無題 高非高,低非低, 消息來去如東風。 成非成,敗非敗, 莫將纓紅比青松。 夢似夢,花似花, 醉時榮辱醒時空。 笑如笑,哭如哭, 良辰美景在當中。 2014.02.17 Hafiz.
Thumbnail
茫茫人海,芸芸眾生, 多少人碌碌無為,虛度光陰。 多少人安於平庸,不敢追夢, 多少人最終在遺憾中度過一生。 不要在你死去之前死去 要活出精彩,活出自我 不被恐懼束縛,不被世俗羈絆 勇敢地追逐夢想 走出舒適圈,挑戰自我 才能不斷突破,獲得成長 不要害怕失敗,不要畏懼困難
短文就像是一篇作文的標題,透過這個標題,可以讓人有各種無限的思考方向。
Thumbnail
短文-2023 生活向來有改變的機會,但心死了就是死了。 我喜歡角色(不限於人物)現實與內心的衝突,但沒有什麼波瀾壯闊,只有斗轉星移下的潛移默化,細水長流,抽不開,斷不破,看似悲傷,實則平靜。(廢話很多)
要死的不是我們,而是考試
這是一個關於死亡和活著的故事 關於我自己的一個,有些奇妙又荒謬的故事
無題 高非高,低非低, 消息來去如東風。 成非成,敗非敗, 莫將纓紅比青松。 夢似夢,花似花, 醉時榮辱醒時空。 笑如笑,哭如哭, 良辰美景在當中。 2014.02.17 Hafi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