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人如何優雅的變老?|在巴黎的那場誤會

更新 發佈閱讀 7 分鐘

我兩年前寫了類似的文章,這篇文章做了大幅度的增加。

不知為何,坊間總有許多書籍討論法國人的飲食、生活習慣、穿著風格,其中討論最多的可能是法國人如何自然的面對衰老、法國女人如何優雅地老化?

超過65歲的法國女人Yazemeenah Rossi依舊維持著少女身材,這幾年一直是各國媒體爭相報導的對象。我認為重點從來不是法國女人如何優雅變老,而是「法國女人如何面對生活」,Yazemeenah Rossi引我注意的是自然的白髮,她的魅力不是來自身材而是自在的態度,年輕時沒有充實自己的內在,怎麼可能在老的時候突然優雅?

順帶一提,可能是我的龜毛,個人很討厭台灣媒體說她是法國阿嬤。
Yazemeenah Rossi(@yazemeenah)分享的貼文
raw-image

法國女人並沒有「比較」優雅

今天要打破的迷思就是:法國女人很優雅!

或許是大眾把電影中的巴黎女人形象——茱麗葉畢諾許、蘇菲·瑪索、伊莎貝·艾珍妮(瑪歌皇后女主角)——當成是法國女人的典型。但現實是,若她們並非氣質出眾又怎麼成為家喻戶曉的女演員?大部分的法國女人絕不是如此。

對我而言,優雅的人不會大聲說話、吃飯不會太快、不能太刻薄,但我認識的法國女人大多沒有這些特點。

如果大家說法國女人優雅是外在的形象那就簡單多了,任何人都可以模仿法國(其實是巴黎)女人的穿著,難道只要任何女人穿著那樣就會優雅嗎?但答案又是殘酷的,那種自在的態度才是造成她們優雅的因素,而態度是很難模仿的!

我年輕時也對法國女人有些「嚮往」,想要學習她們的優雅。曾經有幾個和我示好的法國男人都跟我說過類似的話:「你和我認識的女人都不一樣」,他們口中法國女人的形象和我以前想像的不一樣。有的說她們不太愛閱讀、有的說她們說話粗魯、有的說她們思考和男人一樣或是吃飯過快。不過這些當然是那些男人作為和我比較的,也不排除有故意貶低的嫌疑。

以我自己看到的想法大概是太聒噪和吃飯快速吧!例如有次我去巴黎司法宮聽音樂會,排隊到開場的那一刻,前面有五個女人的團體一直聊天聊個不停;我也曾在路上看到兩個女人大聲地互罵。這些行為和優雅完全無關,但我不會以自己看到的部分即認定說她們不優雅,而是就以一般大眾對優雅的定義而言,她們並沒有比其他地方的人「更」優雅。

優雅本來就是個別差異而非全體。

當然在網路上搜尋「法國女人如何優雅?」還是可以找到很多可以學習的,但你會發現這些特點完全都是外在的,例如:穿黑裙、塗香水、保持苗條、食量小⋯⋯等等。而其他要素,幽默感、有學識、自在而產生的性感就不是一時可以達成的。

先身為一個人,然後才是年長者

但我還是歸類出個人的一點想法。(部分內容為本人2019年發佈於女人迷的文章)

raw-image

最近在看法國第二電視台的影集《找我經紀人》(Call my Agent!),故事背景是巴黎一家頂級經紀公司,除了代理演員之外也有編劇和導演的經紀。每集都會有一位現實中的知名演員扮演該經紀公司的客戶,包括國寶級女演—Françoise Fabian、Line Renaud,分別已高齡85歲和90歲。

而經常性的演出者Liliane Rovère目前也有85歲,她飾演的角色是一位老牌經紀人。

先不論演員本身超過80歲的高齡記得台詞、長時間與劇組工作,她演的角色是一位每天進公司、和朋友約晚上十點吃飯、煙不離手、偶爾抽大麻的標準「Parisian 」。生活型態的塑造就是一個在巴黎工作的經紀人,而不是平常認知的80歲老人—應該已退休多年、早睡早起、飲食健康、不抽菸喝酒!

本篇文章暫且忽略「年長者應該如何做才健康?」,或許不是所有人都認同,但法國人的生活態度就是按照自己喜歡的方式生活,而非應該怎麼生活!

因應人口老化的現象,越來越多的文章強調「自在的變老」,最常提起法國女人如何優雅的老、如何自然看待歲月留下的痕跡。「自在」是一種生活態度,年輕時無法自在,又如何在老的時候做到?

法國人不分男女老少的自在,他們先關注到自己是一個男人、女人或他們想成為的某種人,其次才是自己的年紀。法國人的自在是一種從內而外的氣質,大家都認可他們不追求外在的美,而自然散發出「美好」的狀態。

關鍵在於法國人接受自己的狀態,不論在哪個階段,都要維持對生活的熱情。
raw-image

根據我個人的經驗,有幾次在巴黎街頭閒晃、逛博物館或等人的時候被超過50歲的男士搭話。事後和法國朋友聊到,他們沒有歧視反而覺得這些男士很有自信,如果發生在台灣大概會被批評不得體。

我也相信法國人說的誘惑(seduire)會發生在任何情境,剛好是店頭放的一首歌、博物館看到的藝術品、突然下起的午後雨⋯⋯種種美好,都可能會讓人想認識旁邊的人,甚至是期待一場戀愛的發展,但不是我們認知中的那種「搭訕」。其實我個人也有這種心態,並不排斥出門時可能會與什麼人相遇。

一位法國男性朋友曾說過,不管如何疲倦,出門前都一定要梳洗過、噴上香水,「因為你永遠無法預期會與誰邂逅」。我很確定他們的那種從容是有所準備的,這種時候即使穿的Tshirt和牛仔褲都不會感到和環境無法融入。這裡另外也可以談到法國女人不穿自己感到不自在的衣服,我也極少看到路上有人穿著看得出來的名牌。

曾經和在龐畢度中心(Centre Georges-Pompidou)遇到自稱索邦大學教授的老先生去喝酒聊天,我們同時在一個詭異的藝術品前面看了許久,後來他邀我一同逛完展覽,問我對那些藝術品的想法。相談甚歡才約著喝酒繼續討論藝術品。

不同年齡層或者身分地位的人輕易認識,也是一種對於自己的自在。

年長者不會認為自己老了,不敢跨出家門與社會互動,一方面也是因為年輕人願意禮讓年長者。例如:地鐵或公車開來的時候,會退後讓旁邊的長者上車,因此老人就能夠優雅的走上車廂而不用在車子到站時急忙的衝進車廂內。

這種優雅同時也是社會給予他們的權利。

我總是很羨慕法國人能自在的跨越年齡、文化、社經地位的交友圈,了解不同階層的思想,而不是只活在自己的同溫層中。

好比我有個當電工的法國白人朋友,其最好的朋友是阿爾及利爾移民,巴黎第五大學的心理學博士;還有一位在義大利名牌「miu miu」擔任全歐洲店面櫥窗設計的好友,死黨是25歲的年輕檢察官。

以世俗的眼光來看,他們並沒有太多的共同點。但都是自在的做自己才能與人自在交往,談話的內容可以從巴黎、米蘭時裝週聊到法律、政治。我也曾經和櫥窗設計的好友約會過幾次,那時他的職位要負責時裝周的model選角,他生活中圍繞著時尚和奢華而我那時還是有點法律人的傲慢,我們談話的內容總是中國經濟的崛起或法國文化⋯⋯若背負著太多包袱,年輕時對自己不自在,如何期待未來能優雅變老?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Chin的沙龍
203會員
232內容數
反意識形態的寫作者
Chin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07/15
1917年,俄羅斯十月革命時(其實是新曆的11月)無產階級成功,猶太人離開了,有部分逃往中國,本來也只是借居,移民對他們而言都是迫於無奈。 同一年,卓别林拍了一部短片叫做《移民》(The Immigrant)——那是六月的片,早了十月革命半年——歐洲的移民和難民搭船到了紐約,看到自由女神像,卻
Thumbnail
2024/07/15
1917年,俄羅斯十月革命時(其實是新曆的11月)無產階級成功,猶太人離開了,有部分逃往中國,本來也只是借居,移民對他們而言都是迫於無奈。 同一年,卓别林拍了一部短片叫做《移民》(The Immigrant)——那是六月的片,早了十月革命半年——歐洲的移民和難民搭船到了紐約,看到自由女神像,卻
Thumbnail
2024/07/11
前陣子忘了方格子帳密,今天重新登入。距離上篇文章也已經過了將近一年,對於站上的修改還需要一些時間習慣,也還在揣摩該寫哪些文章,或者就直接寫下去?
Thumbnail
2024/07/11
前陣子忘了方格子帳密,今天重新登入。距離上篇文章也已經過了將近一年,對於站上的修改還需要一些時間習慣,也還在揣摩該寫哪些文章,或者就直接寫下去?
Thumbnail
2023/07/18
這是一篇很臨時起意的隨想,一陣子沒有時間發文章,看到出版文化界的動態又有些忍不住想參與討論,可是又不能像以前一樣純粹以一個局外人的角度看事情。
Thumbnail
2023/07/18
這是一篇很臨時起意的隨想,一陣子沒有時間發文章,看到出版文化界的動態又有些忍不住想參與討論,可是又不能像以前一樣純粹以一個局外人的角度看事情。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風格凸出的法國女星蕾雅瑟杜(Léa Seydoux)公認為「最能駕馭中長髮又不失嫵媚」的時尚人物。 曾連續兩度擔任《007》「龐德女郎」(Bond Girl)的她不想成為被物化的女主角。
Thumbnail
風格凸出的法國女星蕾雅瑟杜(Léa Seydoux)公認為「最能駕馭中長髮又不失嫵媚」的時尚人物。 曾連續兩度擔任《007》「龐德女郎」(Bond Girl)的她不想成為被物化的女主角。
Thumbnail
提到巴黎,每一個文青腦海中都有茱莉蝶兒(Julie Delpy)的三部電影代表作《愛在黎明破曉時》(Before Sunrise) 、《愛在日落巴黎時》(Before Sunset )、《愛在午夜希臘時》(Before Midnight),記得那種情節就像朦朧的法式哲學與愛,不太懂又要裝懂的年紀
Thumbnail
提到巴黎,每一個文青腦海中都有茱莉蝶兒(Julie Delpy)的三部電影代表作《愛在黎明破曉時》(Before Sunrise) 、《愛在日落巴黎時》(Before Sunset )、《愛在午夜希臘時》(Before Midnight),記得那種情節就像朦朧的法式哲學與愛,不太懂又要裝懂的年紀
Thumbnail
在搜尋引擎打上「法式穿搭」,一秒之內就會跳出幾百萬筆教你如何穿得像個巴黎人的文章,擁戴者遍佈各地,大家都想模仿巴黎人時髦而輕鬆的打扮。 說到底,人們對「巴黎」這座城市到底有什麼執念?為何我們對他們的風格這麼感興趣?與其淹沒在網路的資訊海中,不如讓藝術總監 ,用一系列高級訂製服裝跟你娓娓道來。
Thumbnail
在搜尋引擎打上「法式穿搭」,一秒之內就會跳出幾百萬筆教你如何穿得像個巴黎人的文章,擁戴者遍佈各地,大家都想模仿巴黎人時髦而輕鬆的打扮。 說到底,人們對「巴黎」這座城市到底有什麼執念?為何我們對他們的風格這麼感興趣?與其淹沒在網路的資訊海中,不如讓藝術總監 ,用一系列高級訂製服裝跟你娓娓道來。
Thumbnail
巴黎是法國的首都,她是被本地人暱稱為”光之城”的浪漫城市,也是觀光客眼中的花都,你印象中的巴黎是何種模樣? 雄偉壯闊的凱旋門跟艾菲爾鐵塔? 悠閒的白天街角咖啡館? 炫目的夜晚地標紅磨坊? 世界名牌群集的香榭麗舍大街? 古物與藝術品中心的羅浮宮? 或是神聖的聖心大教堂和孤寂在塞納河上漂流的船隻?
Thumbnail
巴黎是法國的首都,她是被本地人暱稱為”光之城”的浪漫城市,也是觀光客眼中的花都,你印象中的巴黎是何種模樣? 雄偉壯闊的凱旋門跟艾菲爾鐵塔? 悠閒的白天街角咖啡館? 炫目的夜晚地標紅磨坊? 世界名牌群集的香榭麗舍大街? 古物與藝術品中心的羅浮宮? 或是神聖的聖心大教堂和孤寂在塞納河上漂流的船隻?
Thumbnail
若背負著太多包袱,年輕時對自己不自在,如何期待未來能優雅變老?
Thumbnail
若背負著太多包袱,年輕時對自己不自在,如何期待未來能優雅變老?
Thumbnail
因為我自己並不是文章中的C或D, 所以我只能單純的從我自己的面向角度,去看待這屬於金字塔上層階級的生活、去分享另一個階層獨特的世界…
Thumbnail
因為我自己並不是文章中的C或D, 所以我只能單純的從我自己的面向角度,去看待這屬於金字塔上層階級的生活、去分享另一個階層獨特的世界…
Thumbnail
在Montpellier上語言學校的期間,我曾修了一堂電影欣賞課,授課的老師是Montpellier三大的電影系教授,課堂上他依序介紹了幾位重要的法國導演,例如Agnès Varda、Jacque Tati 、Jean Renoir,從黑白片開始,以電影欣賞的方式讓我們熟悉法國歷史的演進
Thumbnail
在Montpellier上語言學校的期間,我曾修了一堂電影欣賞課,授課的老師是Montpellier三大的電影系教授,課堂上他依序介紹了幾位重要的法國導演,例如Agnès Varda、Jacque Tati 、Jean Renoir,從黑白片開始,以電影欣賞的方式讓我們熟悉法國歷史的演進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